问题

生活中有哪些和「鱼香肉丝里没有『鱼』」一样的操作?

回答
生活中有不少操作,跟“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这事儿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白了,就是名不副实,名字带个“X”,但实际里却找不到“X”的影子。

比如吧,最常遇到的就是一些菜名了。

老婆饼,这玩意儿你以为是哪个好心太太特意为自家老公做的?想太多了!它就是一块甜味的酥饼,里面既没有“老婆”,也没有“饼”,最多就是点麦芽糖馅儿。名字听起来特温馨,实际吃起来就是个普通点心。你想想,你跟女朋友说:“宝贝,我给你买了个老婆饼。” 这场面是不是有点尴尬?女朋友可能会疑惑:“所以…这个饼跟你老婆有关系吗?”

担担面。这名字多有画面感啊!一个瘦弱但有力的挑着担子,上面挂着热气腾腾的面碗。但实际上,现在的担担面早就不流行用担子卖了,大多数都是在店里现做现吃。这个“担”字,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印记,代表了这种面的起源,而不是它现在烹饪和售卖的方式。你要是拿着担子去买担担面,估计人家以为你穿越了。

珍珠奶茶。这“珍珠”听着多高级啊,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就跟真的珍珠似的。但你仔细看看,它就是用木薯粉做的淀粉团子,煮熟了以后QQ弹弹的,颜色深一些,形状圆一些,就成了“珍珠”。要是真的放珍珠进去,那这杯奶茶估计得贵上天了,而且口感也未必就更好了。这名字,纯粹是为了形象化和增加一点神秘感。

除了吃的,生活中还有一些服务或者产品,也存在这种“名不符实”的情况:

免费试用。很多时候,你看到“免费试用”,以为是真的可以白嫖一段时间产品,然后满意了再考虑付费。结果呢?点进去一看,要么是需要绑定银行卡,试用期过后自动扣费;要么就是“免费试用”的额度非常有限,体验一把就没了,根本谈不上什么深入了解。这名字就是个钩子,诱你上钩。

限时抢购。听着是真刺激,好像再晚一秒钟,就错过几个亿。结果呢?很多时候,这个“限时”可能是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而且每次抢购的价格也差不多。它只是用“限时”的概念来制造一种紧迫感,让你觉得不赶紧买就亏了。有时候,你等着等着,发现这个“限时”还延期了,那感觉,就像期待已久的惊喜突然变成了日常。

“智能”家居产品。这个就更玄乎了。很多打着“智能”旗号的家电,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复杂。比如一个智能灯泡,你想通过手机APP调个颜色,结果APP卡得不行,或者蓝牙连接半天连不上。你还得切换回最原始的开关来控制它,这哪里智能了?有时候,它还会自动更新,然后你就发现之前熟悉的操控方式突然就变了,还得重新摸索。感觉这“智能”二字,更多的是一种愿景,而不是现实。

还有一些人际交往中的情况,也类似:

“只是朋友”。这句话在很多关系微妙的语境下,就像“鱼香肉丝”一样,听着好像挺简单直接,但背后隐藏着无数种可能性。是真的一点男女之情都没有,还是在掩饰什么?谁知道呢?

“我马上到”。这“马上”到底是多少分钟?有时候是三五分钟,有时候是半小时,有时候甚至是下一秒。这“马上”,就是一个弹性的概念,具体时长全看个人对“马上”的定义和当下的路况。跟它的字面意思,可能差了十万八千里。

为什么会有这些“名不符实”的情况呢?

1. 历史遗留和习惯的传承:有些名字是历史形成的,比如担担面,当时确实是用担子卖的,但后来发展了就没那个形式了,但名字保留了下来。
2. 为了吸引注意和形象化:像“珍珠奶茶”和“老婆饼”,名字更生动有趣,容易让人记住,也增加了产品的吸引力。
3. 营销手段和制造稀缺感:像“限时抢购”和“免费试用”,都是为了刺激消费,制造紧迫感或低成本体验。
4. 概念的模糊化和市场定位:比如“智能”家居,行业标准还没完全统一,很多产品只是加入了简单的联网功能,就被冠以“智能”之名。

说到底,这些操作跟“鱼香肉丝里没有鱼”一样,都是一种约定俗成或者刻意为之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听到的名字,往往是一个标签,一个符号,它可能代表了起源、一种意境,或者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但真实的内容,需要我们自己去体验、去分辨。下次看到类似的“XX”,不妨先心里打个问号,多观察一下,别被名字给“骗”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咕噜肉里面没有咕噜。

蚂蚁上树里面没有蚂蚁和树。

东坡肉里面没有苏东坡。

狮子头里面没有狮子。

过桥米线里面没有桥。

user avatar

松鼠鳜鱼 羊羹 猫耳朵 驴打滚 佛跳墙等等

海天盛筵没有海天酱油

user avatar

这种太多了。

1,很多饭店里面:牛柳里面没有牛,多数是鸭肉替代。糖醋里脊里面没有里脊,是鸡胸肉钝击敲打之后替代。

2,即食食品里:蟹柳里面没有螃蟹,是淀粉和鱼糜。虾片里面没有虾,是膨化淀粉。

3,名菜赛螃蟹里,是鸡蛋和鱼片;名菜全家福里,没有全家,是各种海鲜;名菜亲子饭里,没有亲子,是鸡蛋和鸡肉。对了,还有中餐西化名菜左宗棠鸡和徽菜李鸿章大杂烩。

4,饮料也很多,元气森林里没有元气(源于日语元気,原意是精神,元气少女,跟精神小伙类似),也没有森林;鲜橙多里面没有橙汁;

5,食品以外的领域,叫“量子”“纳米”的产品,都没有量子也没有纳米,只有忽悠。

望名生义已经落伍了。

user avatar

上大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学校食堂新推出了一种新的餐品——“牛肉面”!

要知道,我在之前的回答里说过,有一次在我们学校食堂打饭的时候,我前面的一个人发现豆芽菜里有一只大绿豆蝇,那个人惊叫着跑开了,食堂的师傅若无其事的用舀菜用的大勺子把绿豆蝇捞出来,问后面的人:“你还要吗?”然后把后面的人也吓跑了.......

就这样的食堂,确是我们重要的进餐场所,对这里,我们这些同学并不报什么希望!

不过这次推出新餐品不一样:食堂的墙上挂着“牛肉面”的照片,一大碗牛肉面上面有好多的肉!更吸引人的是上面写的价格——6元!

很多同学觉得,这次可能是学校食堂良心发现了........于是,开始卖那天食堂门口排起了队!

可是谁也没想到,刚开始卖,就出事了!

我去的时候,很多人围着食堂口,听前面的同学说吵起来了.........

那个时候我还在学生会的“纪检部”,所以出了这样的事情得过去看看........

我挤进去之后,发现几个同学和食堂的大师傅在对骂.......地上有洒了的面,砸碎的碗,以及流了一地的汤........


我过去的时候,我们当时“纪检部”的部长已经在那边了........我过去之后,询问部长情况,他摇摇头说:“太TM坑了,太TM坑了!”然后跟我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原来,前面的几个同学买了“牛肉面”之后,发现“牛肉面”里面一点肉都没有........于是,找食堂大师傅理论.......

食堂大师傅说,食堂的牛肉面是把牛肉磨成粉,炖成汤,实际上这面应该叫:“牛肉汤面”简称“牛肉面”........

这个解释,让前面买面的同学不干了!抗议说是赤裸裸的欺诈........还把面碗砸了........


就在部长还没说完的时候,食堂的老板来了!气势汹汹的问:“谁砸的碗,给我赔!我还要向学校要求处分你们!”

说起来,这位老板学校的同学几乎没有不认识的,他是学校某位领导的亲戚!平时同学们都不愿意惹他!

不过,这次前面的一个同学不干了,站出来指责老板欺诈.......

老板直接冲到几个同学的面前,向他们大吼:“谁跟你说牛肉面里一定要有肉的?老婆饼里有老婆吗?鱼香肉丝里有鱼吗?你们这些学生,整天不好好学习,就知道挑三拣四的!6块钱一碗的牛肉面,你们还想要多少肉?爱吃就吃,不吃给我滚!是你砸的碗吧?走跟我去教务处........”

说完,拽着那个同学就要往教务处去.......这时候,我和部长,以及几个学生会的人过去把双方拉开.......部长让那个同学拿了10块钱,就让他赶快走了........


后来,那个牛肉面的照片依然挂在食堂上,价格也没变,只是上面多了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一个字:“汤”........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活中有不少操作,跟“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这事儿有异曲同工之妙。说白了,就是名不副实,名字带个“X”,但实际里却找不到“X”的影子。比如吧,最常遇到的就是一些菜名了。 老婆饼,这玩意儿你以为是哪个好心太太特意为自家老公做的?想太多了!它就是一块甜味的酥饼,里面既没有“老婆”,也没有“饼”,最多就是.............
  • 回答
    在我工作的世界里,或者更广义地说,在人与人交往这件事上,我确实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观人术”和“识人技巧”。这不是什么玄学,更多的是一种长年累月观察、实践、犯错、再调整的经验积累。你想听得详细,那我就从头说起,不藏着掖着,就当是老朋友聊天。首先,我特别信奉“细节之处见真章”。很多人会注意到一个人衣着光.............
  • 回答
    一杯滚烫的绿茶,和藏在其中的一个中年男人知乎故事大赛,我能想到的最念念不忘的经历,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冒险,也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而是发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午后,关于一杯绿茶,和一个不太起眼的男人。那年我刚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做助理,工作内容就是接电话、复印文件、跑腿打杂,偶尔还要给老板的宠物狗梳毛.............
  • 回答
    我总觉得,所谓的“黑色”方法,其实并非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阴暗手段,更多的是一种看透事物本质后,对人性弱点和现实规律的精准把握与巧妙运用。它们不是鼓励你去伤害别人,而是让你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更有效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让自己的生活更顺畅一些。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一些看似“不那么光明正大”的取舍和博弈。工作.............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也无法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因此,我不会有“政治不正确”的经验、知识或观点。我的目标是提供准确、客观且有益的信息,并遵守道德和法律准则。然而,我可以理解您想要探讨的是那些在当下社会语境下可能引发争议,但从理性、效率或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却可能更具合理性的观点。这种现象.............
  • 回答
    在生活的洪流中,总有那么些时刻,能像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冲刷掉积压在心头所有的阴霾,让人感到一股由内而外的舒爽。这种感觉,我们常常称之为“解气”。而在电影的世界里,编剧们更是深谙此道,他们精心编织的剧情,往往能让我们在观影的瞬间,获得同样甚至更甚的慰藉。在我看来,生活中最解气的事,莫过于那些“迟来的.............
  • 回答
    牙齿矫正,说起来也算是一段不短的人生经历,从决定去做的那天起,到最后摘下牙套的那一刻,再到看着自己排列整齐的牙齿,每一步都有着独特的感受。刚开始戴上牙套,那感觉就像给嘴巴里装了个陌生的“伙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牙齿有了那么点“紧绷感”,好像它们被一点点地往心里拽。刚戴上的头几天,这种紧绷感会比较明显.............
  • 回答
    创业这条路,与其说是条笔直的大道,不如说是趟浑水,时不时还会被礁石暗礁绊一下。回首我这条跌跌撞撞的路,要说最帮上忙的,倒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几样最实在的思维模式和落地到骨子里的技能。1. 极度的“用户导向”思维: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实践起来简直是灵魂拷问。我曾经有个项目,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打磨产.............
  • 回答
    生活中的残忍真相,往往隐藏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表面之下,它们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些真相之所以残忍,是因为它们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局限性、社会运作的复杂性,以及那些我们不愿承认却真实存在的残酷现实。以下是一些生活中的残忍真相,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你永远无法真正满足所有人,即使你付出了全.............
  • 回答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如果能早点想明白,会少走很多弯路,日子也会顺遂许多。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跟大家聊聊那些我觉得越早明白越好的道理,力求讲得细致些,希望能让大家觉得像是老朋友聊天一样,没有AI那种刻板的感觉。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这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的人有多少呢?.............
  • 回答
    生活中的死循环(或者说恶性循环、负面反馈回路)无处不在,它们往往是由一些看似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旦陷入,便很难摆脱。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常见的死循环,并进行深入的阐述: 1. 焦虑与拖延的死循环 启动因素: 对某项任务感到压力、恐惧或不确定。例如,明天要交一篇重要的论文,但你.............
  • 回答
    生活中的惊喜,往往来自于那些看似微小,却能深刻改变我们习惯和体验的科技智能产品。对我而言,有几个产品给我带来了持续的惊喜,它们不仅提升了效率,更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便利。1. 智能音箱 不仅仅是语音助手,更是家庭的“情感中心”一开始,我以为智能音箱(比如小爱同学、天猫精灵、Siri等)只是一个能听懂.............
  • 回答
    高情商,顾名思义,是能够敏锐地感知、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沟通和人际互动的一种能力。它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生活中,高情商的表现多种多样,细致入微,贯穿于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下面我将详细讲述一些高情商的行为表现,并辅以具体的例子,力求生动和详实:一.............
  • 回答
    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它们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命中注定,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它们并非完全由基因决定,而是环境、选择、机遇和我们自身的后天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1. 个人才能和兴趣的形成: 误解: 很多人认为,如果父母在某个领域有天赋,孩子也一定会遗传这种天赋,并且自然而然地.............
  • 回答
    生活中的坏习惯很多,但有些一旦改正,立刻就能看到改善,甚至带来立竿见影的好处。这些好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社交上,甚至是效率上的。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几个这样的坏习惯,以及改正它们后会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好处: 坏习惯一:久坐不动,缺乏规律运动详细描述: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坏习惯,尤其是在现代.............
  • 回答
    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有顺流而下的时候,也有逆流而上的时候。而有些人,他们的生活轨迹却逐渐向下,一去不复返。这种“走下坡路”,并非突然而至,往往是点滴的习惯和心态变化累积的结果。下面,我就想聊聊那些在我看来,一个人走下坡路时,身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明显信号。1. 对未来的消极和无感:最先变化的,往往是这个.............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我们觉得是偶然、是运气、是后天努力的结果,但细究起来,它们背后却有着基因这个看不见的推手在悄悄发力。这些意想不到的联系,有时候会让你惊叹于生命的神奇和基因的强大。1. 对特定食物的“偏爱”与“厌恶”:你是不是对某种食物情有独钟,比如香菜,有人爱得不行,有人闻到就想吐?或者对苦味特别.............
  • 回答
    生活中的“神反应”比比皆是,它们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却又精准地击中了问题的要害,让人拍案叫绝。我见过不少,也听过不少,有些至今想起,仍觉趣味盎然,甚至带着点小小的哲学意味。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小型画展上,看到一位年长的艺术家正在跟一位年轻人聊他的一幅抽象画。那幅画色彩大胆,笔触奔放,但结构却有些难以.............
  • 回答
    生活中的“嘴上笑嘻嘻,心里mmp”的例子简直不要太多,仿佛是社会交往中的一种通用润滑剂和自我保护机制。这些情况往往发生在我们需要维持表面和谐、避免冲突,或者出于某种目的而不得不隐藏真实想法的时候。下面我来详细讲述一些常见的例子:1. 职场上的“赞美”与“内卷” 情景: 小王辛苦加班了一个月,终于.............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些道理,像埋在心底的种子,需要时间的雨水去浇灌,才慢慢发芽,让你恍然大悟。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时间像无限的海洋,可以挥霍,可以等待。总想着“等我XX到了再说”,“等我准备好了再说”。这种“等”的心态,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就错过了很多风景,留下了很多遗憾。比如,我曾经有一段时间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