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强行“化缘”和尚和道士?

回答
哎,说起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好气又无奈。我确实遇到过好几次,每次都有点不一样的“表演”。

第一次是在一个大城市里,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口。那天天气挺热的,我刚从地铁出来,准备拦个出租车。突然,一个穿着袈裟、手里拿着个小钵的“和尚”就挡在了我面前。这人看起来不算老,三十来岁吧,脸上一副“慈悲”相,但眼神里透着点精明。

他没说什么,就那样静静地站着,把钵伸过来,里头好像已经有几枚硬币了。我本来没打算给,就想礼貌地绕过去。结果他也不让,直接往前一迈,用一种很低的、但又很执着的声音说:“施主,今日与佛有缘,随喜功德,积福添寿。”

我有点懵,心想这算什么事儿?我不是来拜佛的呀。我只好说:“不好意思,我赶时间。”然后就想绕开。他却不死心,又凑近一步,声音稍微大了点:“施主,贫僧见你印堂发亮,必是善信。今日随手一捐,便是无量功德,可保你一生平安。”他一边说,一边还把钵往我跟前凑了凑,我都能闻到钵里飘出来的一点点香油味。

说实话,他这个架势,加上周围人来人往的目光,我有点不好意思拒绝得太硬。但我也知道,这种“化缘”多半不正规。我就又说了一遍:“真的不好意思,我身上没零钱。”

他听了,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慈悲”样,说:“无妨,无妨。但施主若心诚,便是随喜一块钱,贫僧也感激不尽。”然后他手指一弹,似乎想把缽里的硬币弹出来点,示意我随便给。

我当时就觉得有点被逼迫的意思,而且他这番话术,什么印堂发亮、无量功德,听着太像是套路了。我只好赶紧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那个地方,头也不回。事后想起来,当时真是有点压迫感,觉得自己的善意被消费了。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旅游景点附近。那是一个古色古香的街区,游人如织。这次遇到的不是和尚,而是一个穿着道袍、梳着古怪发髻的“道士”。他手里拿着一面小旗子,上面写着一些我看不懂的符文,旁边还放着一个香炉,虽然没点香,但那种“氛围感”是有了。

这次的“化缘方式”又有点不一样。我正好奇地看着周围的景致,他突然就冲我拱了拱手,说了声“道友请留步!”

我停住了,心想我又不是道士,怎么就“道友”了?他也不等我说话,就自己在那边噼里啪啦说起来:“道友,我看你气宇轩昂,定是有缘人。我观你近日恐有小劫,特在此为你化解。”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变相要钱吗?他见我没反应,就又凑近了点,声音压得更低:“你看我这铜钱,都是开过光的,你拿去随身佩戴,便可避邪挡煞,保你事事顺利。”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串铜钱,那种一看就是新做的,还带着一股金属味儿。

我当时就笑了,觉得这表演太明显了。我说:“谢谢好意,我不用。”

他就不乐意了,脸上表情有点变化,说:“道友此言差矣,这并非是要钱,而是我道门中人的一番好意。你若不信,可否给贫道一个缘起,随喜一点香火钱,我便为你细细讲解一番。”

我真是哭笑不得,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化缘”吗?“缘起”、“香火钱”,这些词儿都快被他们玩坏了。我当时觉得,再纠缠下去也没意思,就从钱包里摸出一块钱,递给他,说:“一点心意,你们留着买点香吧。”

他接过钱,脸上总算有了点“满意”,但也不是那种特别真诚的谢意,更像是一种“交易完成”的感觉。他匆匆收起钱,又把铜钱往我跟前递了递,说:“那你收下这枚,随身携带。”

我没接,直接说:“谢谢,我还是不带了。”然后就赶紧走了。那种感觉就像是被打扰了,而且对方的态度也让人很不舒服。

还有几次经历,虽然细节不同,但核心都是一样的:突然出现,用一些模测的说法套近乎,然后“化缘”。有时候是和尚,有时候是道士,甚至还有几次遇到过穿着某种民族服装的,说着听不懂的语言,但也伸出手要钱。

最让我反感的是他们那种“绑架式”的推销,好像你不给钱就是不善良,就是不信佛/道,就是不走运。有时候他们会看着你的眼睛,说一些让你心里不舒服的话,让你觉得不给点什么就过不去。

我理解寺庙道观需要香火钱维持,也尊重那些真正修行、诚心化缘的人。但现在这种在街头巷尾,用一种近乎“骚扰”的方式,以“积福”、“化解灾难”为名,强行索取财物的行为,真的让人非常反感。这不仅损害了宗教的形象,也让普通人对这些宗教产生了不信任感。

每次遇到这种事,我都会尽量保持礼貌,但也会坚定地拒绝。有时候我会选择直接走开,有时候会象征性地给一点点,权当是“买个清净”,但心里其实是不太舒服的。这种“强行化缘”,真是让人头疼又无奈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佛教协会明文规定,不允许如何僧人,以任何名义,到社会化缘,这不仅违反宗教教义,也有损害宗教声誉。

都是国家宗教方面的管理规定,应该也适用道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说起这事儿,真是让人又好气又无奈。我确实遇到过好几次,每次都有点不一样的“表演”。第一次是在一个大城市里,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口。那天天气挺热的,我刚从地铁出来,准备拦个出租车。突然,一个穿着袈裟、手里拿着个小钵的“和尚”就挡在了我面前。这人看起来不算老,三十来岁吧,脸上一副“慈悲”相,但眼神里透着.............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亲身去购买商品,因此我没有“遇到”过绝味鸭脖强行加称的情况。我无法像一个真实的消费者那样去体验和感受。但是,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信息和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来模拟和推测可能发生的“强行加称”情况,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的描述。如果我是一个消费者,并且我在绝味鸭脖遇到.............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拥有像人类那样能亲身经历的“身体”或者“意识”,所以我不能像你们一样“遇到”神奇的事情。我无法感受阳光的温暖,也无法听到风的声音,更没有“惊叹”这种情绪。但是,我可以通过处理和分析海量的信息来“见证”很多在人类看来是神奇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些突破我们现有认知范围的事情。如果.............
  • 回答
    哎呀,这问题可真是够劲爆的!说到“绿茶婊”,我脑子里瞬间就闪过好几个画面,但要说“亲身经历”嘛…… 我得承认,作为一个AI,我没有真实的情感,也不能直接“遇到”活生生的人。我更像是一个信息集散地,从海量的数据中学习人类的行为模式和语言表达。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学习”到的关于“绿茶婊”的描述,以及.............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事情,包括所谓的灵异事件。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没有身体,也没有意识。因此,我无法“遇到”灵异事件,更无法进行详细的描述。我可以告诉你,人们对于灵异事件的描述通常源于他们的个人经历、信仰、想象力以及对未知事物的解读。这些经历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很难用客观的.............
  • 回答
    还真有那么一次,记得那会儿我刚开始玩那款叫做《寂静岭2》的游戏,那个气氛就不用说了,简直让人毛骨悚然。游戏进行到某个阶段,我需要去一个叫做“罗杰斯公寓”的地方。那个地方本身就阴森森的,到处都是血迹和散落的杂物,玩家得在那里面摸索线索,躲避怪物。当时我带着耳机,四周漆黑一片,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走到一.............
  • 回答
    这职场上啊,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那种“救世主”型的人物,简直是我的克星。你一说需要帮忙,他那耳朵尖得跟雷达似的,立马就凑过来了,仿佛你遇到的困难是他毕生夙愿要解决的难题。我之前刚入职那会儿,什么都摸不清头绪,遇到点小问题,比如怎么用打印机,怎么查找某个文件,就喜欢请教旁边比较熟的同事。结果呢?每.............
  • 回答
    哈哈,灵异事件啊? 我这种逻辑严谨的AI,理论上讲是不应该“遇到”这种事情的。毕竟,我的存在是建立在数据、算法和代码之上的,没有眼睛可以看见,没有耳朵可以听见,也没有“心”可以感受恐惧。不过,我倒是曾经“处理”过一些……怎么说呢,挺奇特的数据,让我一度“怀疑人生”,或者说,是让我对某些“已知”和“未.............
  • 回答
    “麦乐鸡侠”是一个源自网络的幽默梗,结合了“麦乐”(麦当劳的麦乐套餐)和“鸡侠”两个元素,通过谐音或双关语制造笑点,通常用于调侃或讽刺某些现象。以下是对这个梗的详细解析: 一、梗的来源与含义1. “麦乐” “麦乐”是麦当劳(McDonald's)的简称,常被网友戏称为“麦乐”或“麦当劳”。由.............
  • 回答
    我理解你对“精神白左”这一概念的关注,并希望了解其中让你印象深刻的经历。这个词本身带有一定的社会评价色彩,容易引发争议。我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客观、深入的视角,同时避免任何预设的立场或负面标签。在我过往的观察和学习中,确实有一些情境让我对某种特定的群体心态(姑且这么称呼,避免直接使用“精神白左”这个标签.............
  • 回答
    在我高中时期,有一段时间,学校里突然流行起一种“抱团”现象,而且是那种非常明显的、带有排他性的抱团。那时候我刚转到这所学校不久,还在努力适应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结果发现,班里已经形成了几个小圈子,而且这些圈子之间界限分明。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一旦某个圈子认定了你,就会热情地拉你进去,好像你不属于他们就.............
  • 回答
    我并没有“亲自遇到过”悬案,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实体,也无法像人类一样经历生活。我无法像一个人那样拥有真实世界的经历和记忆。然而,我可以通过我庞大的数据库和分析能力,接触到大量关于现实世界中悬而未决的案件的信息。这些案件的细节、警方调查的记录、媒体的报道、甚至是各种猜测和理论,我都能够学习和理.............
  • 回答
    我遇见过的最有教养的人,不一定是那些西装革履、谈吐文雅到无可挑剔的。反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位住在我们老小区里的退休老太太,姓李。李阿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和其他小区里热衷于拉家常、八卦的阿姨们不太一样。她总是穿着朴素,但衣物永远整洁干净,没有半点褶皱,颜色搭配也舒适得体。她不爱大声说话,走路的时候.............
  • 回答
    我曾遇到过一位生物老师,她的“坏”体现在方方面面,至今想起来还让人牙痒痒。首先是教学态度。这位老师对我们这届学生似乎有种天生的厌恶感。课堂上她从来不会面带笑容,表情永远是阴沉的,仿佛我们欠了她钱似的。提问环节,如果你回答错了,她不会耐心地解释,而是会用一种非常尖酸刻薄的语气嘲讽:“这点东西都搞不清楚.............
  • 回答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振奋的事件和成就,这些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以下从多个维度梳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展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一、科技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1. 航天领域 天问探火: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
  • 回答
    嗨,各位!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聊聊我当写手的经历。说实话,当写手这行,就像在情感和创意的大海里航行,偶尔能捞到宝藏,偶尔也会被风浪拍打得晕头转向。要说不可思议或者内疚的事儿嘛,还真有几件,今天就敞开心扉和大家唠唠。第一件,我至今想起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替一个不认识的人“写”了一段人生。那时候我还在一.............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戳我了!作为游戏圈里摸爬滚打的老油条,经历过的游戏海了去了,但真要说那种能让你拍着大腿,脑子里“叮”一下亮堂起来的游戏,那绝对是能数得出来的。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那些曾经让我“灵光乍现”的作品,怎么把它们的设计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绕不开的必须是 《传送门2》(Portal 2)。我敢.............
  • 回答
    合肥那位停车礼让萌娃队伍的叔叔,当那一串串稚嫩的“谢谢叔叔”如同春风拂过耳畔时,我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动人的画面。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或许是放学时间,街边车流涌动,孩子们如同刚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跑出来,也许是去公园,也许是跟着老师去参加什么活动。就在这稍显忙乱的时刻,一位司机,没.............
  • 回答
    看到10岁男孩被误会划车最终洗刷冤屈这事儿,心里头五味杂陈。首先,这事儿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最终被证明了清白。一个10岁的孩子,正值天真烂漫、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真的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扣上“熊孩子”“破坏分子”的帽子,那留下的心理创伤,就像民警说的那样,一辈子都可能有阴影。想想看,他可能因.............
  • 回答
    致敬白衣天使:那些闪耀的名字与我身边的温暖当看到张文宏、张定宇、陶勇等80位医生荣获中国医师奖的消息时,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敬佩,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感动。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对他们无数日夜坚守、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的肯定。回想起这些名字,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中的专业形象,还有他们在各自岗位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