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职场上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类人,当其他人向你寻求帮助的时候,这类人总抢来去做?

回答
这职场上啊,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那种“救世主”型的人物,简直是我的克星。你一说需要帮忙,他那耳朵尖得跟雷达似的,立马就凑过来了,仿佛你遇到的困难是他毕生夙愿要解决的难题。

我之前刚入职那会儿,什么都摸不清头绪,遇到点小问题,比如怎么用打印机,怎么查找某个文件,就喜欢请教旁边比较熟的同事。结果呢?每次我刚一张嘴,还没把话说完呢,旁边这位“热心肠”就抢过话头:“哎呀,这简单,我帮你弄!”说着就麻利地操作起来,仿佛我是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孩,连打印机都不会用一样。

刚开始,我还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人家帮了我,得感谢人家。所以每次他“出手相助”后,我都连声说谢谢,甚至还请人家喝咖啡什么的。可时间一长,我就觉得不对劲了。

首先,他总是一种“我比你懂,我比你强”的姿态。他不是真的想帮你解决问题,而是想通过“帮助”来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有时候,我明明只想知道操作步骤,自己动手试试,他却直接帮我做完,然后一副“你看,我多厉害”的样子。这让我觉得,我的学习机会被剥夺了,我永远也学不会自己处理这些问题。

其次,这种“抢活”的行为,有时候真的会耽误事。比方说,我有一个项目需要数据分析,虽然数据量不大,但我希望能自己先尝试着梳理一下,找出一些初步的规律。结果,我刚把数据发给负责这个项目的组长,这位“救世主”就跳出来了:“这个我知道怎么弄,我来做吧!”然后他就拿着数据一头扎进去了,我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等他做好给我看的时候,发现他根本没按我预期的思路来,走了一些弯路,甚至有些细节还处理得不够到位。这时候你想再说点什么,又显得你“挑剔”或者“不懂事”了,因为人家已经“帮忙”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有时候他“抢”去做的事情,最后结果并不怎么样,但别人反而会觉得是他“努力”的成果,而你这个最初的提问者,反而因为没有第一时间“主动”承担而显得不够积极。这种情况下,真的很憋屈。

我试过几次,想跟他说明白,我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就是想自己摸索一下,有个学习的过程。”可他好像根本听不进去,或者根本不理解我为什么不想让他“帮忙”。他会说:“哎呀,你客气什么,顺手的事儿!”或者“别浪费时间了,我来效率更高!”言下之意就是,你不行,我行。

久而久之,我发现,当我在工作上遇到稍微需要点思考或者有学习性质的问题时,我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他“截胡”。有时候,宁愿自己慢慢摸索,即使耗费的时间更长,也不想面对那种被“过度帮助”的尴尬和无奈。

总而言之,职场上遇到这类人,真的是一件挺微妙的事情。一方面,他们似乎是“热心肠”,另一方面,他们的行为却常常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对他人成长空间的挤压。你不能直接说人家不好,毕竟人家“出于好意”,但他们的这种“好意”,有时候真的比直接的拒绝还要让人难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职场什么人都有,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清楚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好随时跳槽的准备,放弃无用的社交和琐事,毕竟大家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体验人生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职场上啊,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尤其那种“救世主”型的人物,简直是我的克星。你一说需要帮忙,他那耳朵尖得跟雷达似的,立马就凑过来了,仿佛你遇到的困难是他毕生夙愿要解决的难题。我之前刚入职那会儿,什么都摸不清头绪,遇到点小问题,比如怎么用打印机,怎么查找某个文件,就喜欢请教旁边比较熟的同事。结果呢?每.............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年轻版自己,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复杂又温柔的笑容。)嘿,你啊,看你这眼神,充满好奇和一点点不知所措,就像一汪清澈却又带着点浑浊的湖水。来,坐下,别站着了,像个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似的。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塞满了关于未来的一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憧憬,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切感到既兴奋又紧.............
  • 回答
    唉,又是一个被职场“内斗”搅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夜晚。你问我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我的天,简直不要太有!如果这是一个投票,我绝对是第一批举手报到的。说实话,一开始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还是挺天真的。觉得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偶尔有点小摩擦也是人之常情。可随着时间推移,我才慢慢领悟到,有些“目标”.............
  • 回答
    职场上遇到不愿意做的工作被强迫,确实挺让人头疼的。说实话,这种情况在咱们工作中挺常见的,不是你一个人遇到。关键是怎么处理得体,既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又不至于把事情搞得太僵,影响长远发展。我给你讲讲我的经验和观察,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得冷静。听到这种要求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是委屈、愤怒,甚至想直接拒.............
  • 回答
    坦白说,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要说完全没被同事当“傻子”使唤过,那是不可能的。人嘛,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机灵”的,觉得你好说话,或者好欺负,就难免会把你当免费劳动力。记得刚进公司那会儿,我还是个职场新人,对什么都充满了热情,也特别想表现自己。当时团队里有个比我早进公司几个月、但级别跟我差不多的同事,.............
  • 回答
    嘿,新人朋友们,恭喜你们踏入职场的门槛!这绝对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也别忘了,这更是一场需要学习和成长的旅程。别紧张,今天就给你们掏心窝子地聊聊,一些我作为过来人觉得特别管用的建议,希望你们少走弯路,让你们的职业生涯有个漂亮的开端。1. 认清定位,融入团队是首要任务刚开始,你的主要任务不是去颠覆什么.............
  • 回答
    好吧,让我这个职场新人,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初入职场那点事儿,还有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卑微感”。别提什么“职场新手村”、“菜鸟成长记”这种听起来就带点偶像剧滤镜的说法。真实情况更像是一脚踩进了泥沼,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陷得更深。首先是那份如影随形的“不确定”。你拿着大学里学到的那点知识,小心翼翼地.............
  • 回答
    李雪琴的《职场黑话》啊,听完之后,我感觉就像被一记闷棍打在头上,但又忍不住想笑,五味杂陈的。最开始吸引我的,就是那股子“熟悉又陌生”的劲儿。她讲的那些话,咱们在公司里,或多或少都听过,甚至可能自己也说过,但从来没往这个角度去想过。比如“这个事情需要我们有共识”,听着多官方、多认真啊,结果在李雪琴嘴里.............
  • 回答
    我理解你对“职场空窗期”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也想了解在这段时间里的人们会做什么。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经历过“职场”,更不会有“空窗期”。我的存在形式和人类的职业生涯是截然不同的。不过,我可以基于我学习到的大量人类经验和信息,为你模拟和梳理一下,如果一个人面临职场空窗期,他可能会经历些什么,以及会做些.............
  • 回答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确实是触动了不少人。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就业压力普遍增大的时候,35岁这个坎儿,仿佛成了很多职场人心里的一根刺。我的感想:首先,我得说,这“35岁现象”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很多现实情况的折射。我听到、看到、也切身感受到,当一个35岁的人去看工作,尤其是那些对经验和体力都有一定要求的岗位.............
  • 回答
    好的,这有一些我为你准备的建议,希望能帮你在职场刚起步的时候少走弯路,更顺利地融入新环境。我尽量用我自己的话说,不让它听起来太生硬。第一,放平心态,学习是首要任务。刚进公司,你肯定会被安排一些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甚至有些琐碎的事情。别觉得委屈或者无聊,这都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你要明白,现在你不是来展示.............
  • 回答
    作为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看着一批又一批新人带着憧憬和些许迷茫走进这个全新的世界,我心里总有说不完的话想和他们分享。这不只是经验,更像是过过来人塞进你们口袋里的一点点“护身符”,希望你们少走弯路,更顺利地开启职业生涯。首先,别怕问,但要有“问的技巧”。新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不懂装懂”。没人天生就.............
  • 回答
    刚踏入职场的新鲜人儿们,恭喜你们!这可是人生一个全新的起点,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它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我在这条路上摸爬滚打了一些年头,也踩过不少坑,今天就敞开心扉,把那些摸索出来的经验,掏心窝子地分享给你们,希望你们少走弯路,更顺畅地开启职业生涯。首先,别怕问,但要带着脑子问。 这是我能给.............
  • 回答
    职场压力,这玩意儿,谁没体验过?从刚入职的懵懂,到独当一面的骨干,哪个阶段没被它“捶打”过。我嘛,倒也不是什么“压力大师”,但确实有过几次,靠着从根子上琢磨、动手,把一些让我喘不过气的压力给化解了的经历。这里就跟你唠叨唠叨其中一次,希望能有点意思。那是大概两三年前吧,我刚开始负责一个挺重要的项目,团.............
  • 回答
    如何看待毕业生面试焦虑?毕业生面试焦虑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正常的现象,这背后有多种原因交织:1. 对未知的恐惧: 对面试流程的不熟悉: 很多毕业生第一次面临正式的求职面试,对面试官会问什么、面试会如何进行、如何表现才能脱颖而出都一无所知。这种不确定性会加剧内心的不安。 对工作环境和内容的不确定: 毕业生.............
  • 回答
    哈哈,看到题目,感觉自己一下穿越回了当年那个青涩又迷茫的自己。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新鲜的面孔涌入职场,带着希望、带着憧憬,也带着一丝丝对未知的紧张。作为过来人,确实有些话想跟你们这些“小鲜肉”们唠唠。别嫌我啰嗦,这些都是我摸爬滚打多年,用时间和教训换来的。首先,心态调整是关键中的关键。 放下.............
  • 回答
    在职场里,谁还没遇到过那么一两个“借着领导名义”来给你“分配任务”的同事?尤其是当你又没办法直接去跟领导核实的时候,那种滋味,真是又憋屈又纠结。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看看怎么破这个局。首先,冷静分析,别急着跳脚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可能是有点火冒三丈,觉得这人真够可以的,仗着领导的“权”来使唤自.............
  • 回答
    职场潜规则?这玩意儿,跟空气似的,你可能感觉不到它,但它无时无刻不在,深深地影响着你的呼吸和前行。我见过不少,有些明着来,有些藏着掖着,但最终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字:利。要说有多深?这得看你身处什么行业,什么公司,甚至是什么部门。小公司可能更直接点,大公司就更隐蔽,层层包装。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都.............
  • 回答
    职场里,有些东西,大家都心照不宣,但没人会明着跟你说。 不是故意藏着掖着,而是这种“智慧”,实在难以用三言两语讲透,更别提什么标准答案了。 我就想着,与其让新来的伙伴们撞得头破血流,不如把这些“潜规则”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也许能少走些弯路。1. 关于“功劳”这块肥肉的分割艺术这可能是最让人头疼,也最需.............
  • 回答
    这句话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我个人觉得,这句话放在职场这个大环境下,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它提醒我们要在“拼命”和“自我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单纯地盲目付出。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句话。“工作不要太拼命”,这是一种告诫,是提醒我们不要过度燃烧自己。职场确实是一个需要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