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不怕川皇衰退,只怕老x登繁荣。
川皇搞经济和科技对峙,无非是人为增加了一部分交易成本,需求还在,市场还能活跃。虽然肉疼一点,但各环节转移分摊一下,也就过去了。
像美方需求强烈中方企业又是薄利的鞋子玩具,川皇关税加多少,美帝民众就要在价格上掏多少。
但老x登繁荣不同,又是1.9万亿美刀的疫情援助,又是2.25万亿美刀的美帝新基建,加上川皇之前整的,美刀扩张的速度真的比造纸业的速度要快(全球造纸业产能已经连续七八年在4亿吨水平徘徊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帝今年5月份的CPI虽然号称创13年新高,但同比增长才5%,就尼玛离谱。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去年年初是多少?我记得是4万亿美刀吧?此时此刻该到8万亿美刀了吧?
大规模印钱而通胀debuff相当低,这大概是钢铁雄心4里的艺能。
现在的粮价暴涨,是老x登繁荣的初级阶段。
大量热钱要找出路,去比特币狗狗币的毕竟是少数,相当一部分肯定会涌入必需品门类,以求绝对套利。
因为还有更大规模的热钱涌了出去,拉高了各国的资产,大家账面上都变得更有钱了,于是大家都出得起更高价格去买粮食(实在不够你卖楼嘛)。
但粮食的产量是稳定的,去年也就27亿吨左右,和前两年差不多。账本上的钱变多了,但地里的粮食没怎么变,价格自然就飚了。
我国还好,去年大概6.5亿吨粮食,属于卡路里上的绝对过剩,产量缺口导致饥荒是不可能的。蛋白质上要差点,但今年猪肉预期产量超5000万吨,去年才4100万吨,所以最近猪肉价格也在跌。
今年肉类总供应量有望逼近1亿吨。差不多1比7的肉碳水比,武德已经开始丰沛了。
但对于其他人口矛盾较大的地区,例如北非东非南亚,这画面就不好看了。尤其是印度,尼玛可耕种面积比我们多4000万公顷,降水条件吊打我们,老天这么赏脸,才3亿吨。
像埃及这种更惨,历史上罗马的粮仓,现在人口过亿粮食自给率不足20%。这两天连卖粮大户俄罗斯都宣布限制出口,中东非洲那票怕是要做案板肉。
马尔萨斯陷阱就在眼前。
但对中国和粮食自给率高的东南亚来说,老x登繁荣的初级阶段还好,就怕高级阶段:
你的热钱拉高我的资产价格,然后你跑了呢?
现在怕就怕美帝开始管理美刀的通胀预期,尤其是因为美帝的复苏加快导致利率和国债收益率走高。
美帝本土“钱生钱”的效率高了,那些蹲在新兴市场国家的热钱就会往美帝回流。你要是个基础面一般的国家,则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资本流出。
很多坚持自由流动原则的市场,就只能加息。但你一加息,就会整体增加国内经济活动的融资成本和债务压力,进而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双重萎缩。
瞬间爆炸还是缓慢窒息,两种死法任君选择,不过一般都选择加息以缓慢窒息(至少争取扛过一届大选)。
但本国央行加息也是有极限的,加到一个程度央行的信用都加不起了,经济活动也撑不住了,就只能选择贬值。
资产价格陷入严重波动,日用品必需品价格暴涨,人民生活产生极大混乱。
索不索罗斯都无所谓了,反正二十年白干。
土耳其就在这个边缘。
所以今年我国整个风向都很稳健,去杠杆保守货币政策资本流动监管,一套套地上。
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大方向是对的:看到潮起,想到潮落。
毕竟被浪拍死的少,被浪退回时卷到海里淹死的才多。
现在估计很多经济体都在等我国放水兜底!
粮食更多的依赖供给,需求刚性也很明显,你原本两碗饭吃饱了,只吃一碗还会饿,吃了两碗很难再去多吃一碗,储藏的粮食也是供给的一部分,本次粮食大涨有多大程度与美元放水相关度不好做量化分析,毕竟疫情下不只是工业产能,涉及到生产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影响,自然灾害结合生产受限导致的产能下降或许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侧面反映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程度,哪怕国际涨到天上,只要内部供给不出问题,价格就能控制的很好,现在有些人一有个风吹草动,屯盐的、屯肉的、屯粮的都会出来,但事实上,很多消耗品上我国维持了大几十年的通缩,假设你认为通胀2%是合理的,但粮食价格大几十年都赶不上通胀,工业产能就更不用说了,小到指甲刀菜刀,大到电视汽车,基本呈现性价比增加的趋势,只有涉及到劳务的情况下会出现明显的价格上涨,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稀缺的服务就会涨价。
不带先有情绪的情况下,你仔细分析家庭的开销,衣、食、行基本都是通缩的,性价比其实在增加,衣服比以前换的更勤了,粮食蔬菜价格赶不上近几十年的通胀,肉类周期性影响很大,比如最近的猪肉又跌回十元左右,即使饲料涨了很多,但价格最终还是供需关系决定,当然在外边吃贵是店铺和人的服务费在涨,食材并没有涨那么快,行的话城市交通都是倾向于更便捷,但人均成本并没有上涨,公共交通基本都是财政在补贴,对于无车的群体也是一种福利,有车的之前也说过了,车子本身是通缩的,选择越来越多,性价比只会越来越高。至于医疗和教育,支出虽然显著增加,同时相比于过去人们的平均寿命也在快速增加,这就是现代医学进步带来的好处,更多的疾病被监测出来且得到救治,农村以前人去世了很多时候连什么疾病都不知道,总体上是享受到的医疗资源质量在提升,医疗设备确实贵,但性价比也在提升,真正涨价的是稀缺技能的劳务,这么累的职业总不能收入不涨吧。教育是同理的,义务教育本身由于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而变得便宜,贵的也更多的是相关劳务,比如课外补习支出,兴趣爱好培训等等,是因为加量而导致的加价,内卷现象非常严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资源质量和性价比总体是上涨的,只是顶尖的优质的资源必然有大量的人去抢,结果是价高者得。其实衣食住行医教育中,真正性价比明显降低的是房子,如果你只是用来住的话,同样的居住属性需要越来越长的劳动时间来换,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却很高,因为一直在涨,上车的和未上车的群体形成了鸿沟和对立,人们当然会选择利好自己的事情,在我看来,衣食支出占收入比例下降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人们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其他支出上,包括投资自己和改善生活质量。
回归正题,在一个封闭体系内,无限制印钞的结果就是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上涨,根据费雪公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水平×商品交易量,商品和劳务供应赶不上印钞的速度,就会引发通货膨胀,比如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这样的国家,无非就是在纸币上多印十几个0而已。但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和美元霸权下,美元印钞不是封闭的,而是全球参与的,假设有这么一个国家,他持有了全球一半的美元外汇储备,美元无节制印钞下他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回归到费雪公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水平×商品交易量,如何在非封闭体系中实现即大规模印钞,又保证价格水平呢?当然是用印的钞票去全世界买来商品,供自己家居民消耗,只要供给充足,别人认美元作为外汇储备,那么通胀是可以输出去的,相当于费雪公式中的信用货币供应输出,以及商品可交易量的增加,一进一出就是控制价格水平的关键。
有没有先例呢?08年美国为从明斯基时刻的冲击中走出来,办法是用债务来置换债务,开启了长达几年的几乎0利率量化宽松,结果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可以控制的很好,最大的原因是某制造业大国远远不断的输送着廉价产能给美国的商品兜底,网上流传一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个国家的制造业商品,美国甚至很难举办一次大型的节日庆典,选举中不管你是左还是右,用的都是Made in China。相应的在美元扩张性发型时期,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承担了大量来自美元的通胀输入,相当于给美国乃至于全球的放水用廉价的商品来兜底,但吸收外汇和用廉价产能给世界经济兜底的代价是自己也要被动放水,因为本国总有人财富积累起来,但只参与生产不参与消耗长期来看是不稳定的,便引出了本国内部的巨大资产泡沫!
通胀输入了怎么解决,还得拿费雪公式来分析,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水平×商品交易量,货币一直在发,十几年间翻了五六倍,创造的产能又多因出口导向在国内流通量下降,与美国的货币输出换来商品恰恰相反,是输出商品换来货币信用,08年至今期间有几次明显的通胀感受,但总体可控,几十年的平均cpi可以维持在2~3%之间,那么发了这么多钱去哪了呢?房子,房子对于国人并不是简单的居住,没有城市房子的想买一套,买了的还想买第二套,买了第二套看涨还会去买第三套,加杠杆进场的也是大有人在,房子占居民财富的比重尤为不可撼动,有钱的、没钱的的财富都变成了房子、负债和利息,房子贡献大量的“价格水平×商品交易量”来消化掉巨大的货币供应,相反工业产能的性价比在大量出口的情况下还在上升,甚至这几年都有进一步消灭消费能力的趋势,一业兴而百业殆,需求不行,供给在国内留的少也是产能过剩,所以要不间断的提出扩大内需的口号,这与我国财富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我们经济体没有真正意义的中产阶级,而是典型的2-8或者1-9结构,只分先富起来的和还没有富起来的人,先富起来的人有消费能力但体量少,消费意愿不足,喜好投资资产或者创造投资品来等穷人高位接盘,还没富起来的人体量大但消费能力差,又要早早陷入到下一代内卷的比拼中,自己也舍不得消费,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工业产能还要不停的通过宏观补贴倾斜来出清,也是一种发展的悲剧,以十年为参考周期,一个一套房消耗1000件工业产能的家庭,和一个十套房消耗500件工业产能的家庭,到底哪一家生活质量高呢?
美国印钞如果买不来廉价的工业产能作为支撑,其内部的通胀就会增加,上一次无限量化宽松是08年,由我国以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廉价的工业产能和居民财富以资产泡沫储藏来兜底,这次大概率还是依赖我国来兜底,用大量廉价的商品来消化掉其印出来的货币,工业化水平和廉价劳动力缺一不可,这不是短期东南亚和印度能做到的,美国自然希望我国像当年日本那样居民继续省吃俭用的把财富换成钢筋水泥混凝土,当然国内不少既得利益者也是这么期望的,廉价的商品让他们消耗掉,即便以后资产泡沫崩了、年轻人不婚不育变成废宅,美国还能多一个舆论攻击我国的筹码,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经济体的态度呢?非常强硬,阿拉斯加的高层对话的强硬就是一种表现,内部给金融体系设置诸多红线,不可能再让房地产方向肆无忌惮的加杠杆,要投资没问题,得全款,也别想让我们经济体加杠杆给世界兜底,货币供应量已经收的非常紧,去年救市放得太多,结果实体并没有过的很好,经过市场传导,钱还是去了房地产,估计决策层也该放弃放水救市的希望了,未来很长时间大概率要维持在8%的货币供应量。其次,内循环的建立应该会进一步加速,这么优质的工业产能不能仅仅依靠出口导向,换来一堆越来越不值钱的信用货币,14亿人的市场,人均消耗和生活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育资源与房子的解捆绑,居民的公共社会保障,经济结构转型,税收体系的改革、金融市场规范预计都会有新的进展,等围墙建好,唯一缺的就是市场对投机行为的惩罚,本人是没见过永远涨的投资品,也没有见过多数人参与都能高位套现的先例。每个人都是经济的参与者,只要有消费能力的先富起来群体少投资一些房子,不是让他们做慈善,而是拿一部分钱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就是对内循环最大的帮助,非必要需求下降又会让房子价格更好的回归居住和使用价值,推进房住不炒,还没富起来的人也不至于为了上车而极限加杠杆,加不了的陷入低欲望社会。现实情况是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创造泡沫尾大不掉之后,直至市场或者政策的大闸刀真的砍过来。
最后,年轻人因为对公共资源获取的紧迫性,并不在房子涨跌的讨论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主动权就是选择一个有潜力的城市,应该认识到房子是一种城市的税收,城市又以一定的福利形式返还给你,包括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就业机遇,也包括地方对公共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还包括城市面貌、基础设施、公园等的使用,你有一套房和三五套房所享受到的城市公共福利是平等的,交一份税享受一套资源,只是有些城市不愿意把钱花在利好民生的项目上,这类城市是不值得你为他交重税的。此外,投资自己创造财富的知识技能才是最优解,徳不匹位必受其累,趁着大脑对知识摄入渴望的年龄,多投资自己一些,比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陷入无穷无尽的内卷比拼中要靠谱很多,供需关系决定价格,财富创造者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的,只是分配者在一定阶段内拿走了太多,无法衬托出财富创造者的价值,就好比中美关系,一个勤劳创造商品,一个印钞消耗商品,但任何有志向的经济体都不可能长期放任不管。
@茅于轼 在?看看批···发粮食价格
法老听到这个心头一紧!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在2021年5月平均为127.1点,环比上升5.8点(4.8%),同比增长36.1点(39.7%)。5月创下自2010年10月以来最大的环比涨幅。这也标志着食品价格指数连续第12个月上扬,已攀升至201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仅比2011年2月137.6点的峰值低7.6%。5月指数急剧上涨反映出植物油、食糖和谷物价格飙升,同时肉类和乳制品价格也更加坚挺。
大部分原因还是奸商囤货和美元放水,粮食产量变化并不大: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0年4月初發佈的世界糧食形勢報告說;2020年小麥產量有望接近紀錄;充足的供應有助於保護糧食市場,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該報告指出: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影響堪憂,全球穀物市場仍然有望保持均衡、充裕。
報告說,雖然主要由於物流問題造成局部混亂,對一些市場的糧食供應鏈構成了挑戰,但預計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不太可能對全球糧食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不論從世界糧食主要出口國,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歐盟來看,還是主要的糧食進口大國中日韓來看,從供應,儲備到消費都沒有出現大問題。
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中國也是糧食生產最大國,其糧食儲備充足。從庫存來看,在完全沒有任何產量的情況下都可滿足全中國9個月以上需求,毫無糧食短缺之憂。從另一個人口眾多的糧食生產大國印度來看,2019年以來的糧食產量也未出現明顯波動。
少有回答能讲明白国际粮价对美国来说不是问题,
美国国内的CPI破纪录上涨和生育率下跌才是问题。
过去几十年一个固有的印象是,美国怎么量宽都不会波及到美国国内,
美联储对印钞的态度,就和中国老百姓对深圳房价的态度是一样的。
每当以为他已经够狠,够离谱的时候,总会发现其实才哪到哪,根本还没离谱到顶。
事实证明是多少都能消化得掉。
于是两个派别就产生了对立,恐惧派觉得这完全不正常,再多有可能摧毁世界经济秩序,而这也意味着美国霸权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但是乐观派被这种放多少都没事的成例给鼓舞够呛,胆子越来越肥,觉得美联储仍然稍显保守,世界对美元的渴望是需要加大力度被满足的,
换言之认为宽松的还不够,远远不够的人不在少数。
段子手们用常理来看美国,那就等于强答和别问,问就是赢麻了,一点意义都没有。
美国自己就粮食大国,对国际粮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涨的部分,还不够美国疫情期间粮食到港出口的运输成本,
国际这些东西,唯一能卡住美国脖子的就是石油,稀土都排不上号,
近些年“能源革命”又让他完美续命,都不用给中东王爷们面子那种。
过往的那么久,只要国际油价不离谱,美国经济就没多大问题。
现在油价怎么也不会飙到动不动一两百的那时候了。
中国不一样,中国除了担心油价粮价铁矿石还得担心汇率,啥都得担心,
根源就是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么多张嘴,是按照人的标准而不是牲口的标准来喂,有那么多无双国士为中国人吃饭穿衣交通住房等等的问题一直操心,
国际粮价涨涨又怎样呢,这次应该也能平稳过去。
5月份国内的CPI同比上涨1.3%,环比下降0.2%,一般人没感觉,日子照旧。
国际粮食涨价,最开心的是农业版块的资本,其中当然也有大把华尔街资本,几乎也都是美元来计的资本,
美元,美资和美国三者到底都是什么关系。
我看那么多人压根就没思考过这三者,就开始放眼国际了,
事实上美元可以说是美国制造出来,用于出口的一种商品,虽然这不一定是他的本意。
就和当年抗战和解放战争阶段,咱们边区政府的票子稳定好用,农业基础好,不掺假信誉高,一度吊打各地军阀和国统区的票子一样,
最后边区票在任意地区都是良币典范,很抢手。
当初美元好用也是因为美国制造业强,和金子别无二致且多了一道政府背书,二战打到后来通胀程度谁也不用笑话谁,美元那就是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都一样。
直到今天,世界各地对美元的需求依然旺盛,非洲的军阀需要,小弟搞事情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富商贪官污吏想把财富运出去也需要,
可是这样还不够,
纸上繁荣终究不能让经济最终繁荣。
地理大发现之后,金子白银哗哗的开采,世界经济也繁荣,但是远不如今天繁荣。
美元没有点铁成金的功能,
但是美资有,
美元如果是有如实质的金灿灿的高级金属,
那美资就相当于金属打造的圣衣,把星矢从nobody武装成超级小强。
美资的背后是一个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制造的一个体系,美资所到之处意味着也需要军队的保护,绥靖治安,开发交通,引进人才和原材料,吸引劳动力,卖出获取利润,顺便提供美式的民主,美式的分蛋糕方法,把肯跟皇军合作的良民筛选出来也给一块蛋糕,让他们凌驾在普通劳动者之上,且良心得到安宁。
这个资本富集的过程,才是美元的最大魔力,
能撬动地球上的人力物力进而发展生产力,
美资就像一队虎鲸在世界的版图里游弋,遇到小鱼小虾就一口吞了,遇到鲸鱼就一拥而上,资本从来不温情脉脉,
美国是这群虎鲸的母亲,但是最怕的事情莫过于这群虎鲸游回自己家了,
这是很危险的。
资本带来岗位和就业,可是也带来贫富差距劳资纠纷,带来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美国脱实向虚与其说是一种堕落和对”美国梦“的背叛,
不如说是有意为之的坚壁清野。
因为美钞毕竟不是比特币,怎么也需要一个政府在背后撑住,
美国的居民,其实就是分为掌握美资的所谓华尔街精英,和那些服务精英的广大底层这两部分。
而这部分劳动者手中的“一人一票”和美金的信用,背后的价值观是相互证明的,
“如果投票给美金的人都不幸福,美金怎么能让世界幸福?”
这就是个逻辑。
所以美国政府对自己国民的期许就是尽量维持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水准,少闹事多读圣经。
没事高呼美国天下无敌,us NO.1就行了。
对全世界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而言,恶性通胀那就是居民梦中最可怕的场景。可能是教科书上对“法币”的描述太深入人心了,导致我们一提到通胀俩字,立刻警笛响起来了,
对于我们来说,通胀那就是真的通胀,对广大市民的生活是破坏力最大的。
对于美元来说,很难去界定它到底怎么就算通胀了,
美元的通胀其实更像是一种局部的强降雨,
可能出现在股市,可能出现在科技,可能出现在币圈,可能出现在粮食领域,反正对于美国而言,美金不存在什么恶性通胀,只要雨水不下在自己家,通胀是什么,不存在的。
而这次,
美国出现了罕见的高CPI,
老百姓平时根本不当回事的牛肉,卷纸,可以当玩具随便祸害的面粉糖浆蛋奶果蔬统统变贵,且不止贵了一星半点。
过去美国全盛时期,这都不叫事,直接大赈就完事了,狂发券,狂促销,治国内物价上涨的招反而是多印美钞,
对,这神逻辑没错,
让虎鲸多去发展中国家开拓一下,美资搞出来廉价的工业品大量运抵荣耀美利坚,于是人类灯塔又一如从前。
现在疫情让世界孤岛化,治理成本空前高,自持压力空前大,美资回撤的压力也巨大,韭菜离着十万八千里,过去几十年赖以为系的续命招数不灵了,
地球上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口的问题。
美国全盛期聚集了大部的优质的人才,自己完备的制造业和高科技,好的人口结构让美国梦冉冉升起,美国人就是比这星球上其他的人看起来更像个人,
现在美国人经历的数代孳生,人口结构里已经有太多南郭先生吹竽式的存在了,那些耗费天量国帑的反智大胖子,是全世界的资源在供养他们。
天龙人多了,老百姓当然就不开心了。
美国的困境并不是超发货币的困境,而是如同国民党最后变成刮民党一样,
他解决不了自身人口结构中的缺陷,
国民党的问题是大地主生了一窝小地主,大买办底下一堆小买办,全都对着穷人薅羊毛,薅到最后薅无可薅,底层人民根本无力扩大再生产,都省掉工业化了,进口的轻工业品直接倾销就得。
美国是大资产阶级生了一窝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享受铸币税摇身一变成了高级无产阶级,这么多张嘴都要吃牛排,这么多双手都要开大排量,
几个地球也供养不起。
问题是大家厌弃美元铸币税,却也没人主动去换,
假如13亿中国人都像美国人一样,几个地球其实也养不起。
太多人已经穿美国人的鞋太久,变得不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一不留神陷入了勇士非得屠龙然后变成龙的死循环中。
勇士能屠龙是勇士有超越性,而不是蹲在洞口等着龙老了病了不中用了,把龙耗死就算成功了。
中美最后的博弈,
有可能成为逆全球化到最后,孤岛大比拼式的博弈,最后是人口的博弈,教育的博弈,制度的博弈,
马列大战伊丽莎白和富兰克林。
所以陈平老师那个警惕境外实力打马恩牌给我看傻了,境外势力还想着马恩念着马恩就好比白区老百姓呼唤八路军啊,连饭圈都明白,过气艺人突然有了讨论热度这就是要翻红的预兆没跑啊。
怎么还警惕呢,欢迎还来不及。
美国赌的是,天量的美元资本,会不会被驱逐,如果一旦大量的美元资本从各个版块剥离,就会乱窜,实在没地方跑,真窜回国内,滴滴打车,拼多多卖菜,机器人养牛,卡车自动驾驶,搞出大量失业来,美国就国本动荡了,
黑人0元购都购不到东西的时候,就天下大乱了。
反过来也说明,人家自持能力确实尚可,
封建王朝二百多年早就不太行了,维系不住了。
经济军国主义,货币军国主义,起码有一点好就是有点炮弹都朝国外使劲。
中国赌的绝对不是另一个国际支付手段的开启,或者乐观的说人民币取代法币了。
也要资本军国化?
自己国内还有十三亿老龄人口呢,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资本在不发达地区横着走的时候,最牛的阶层永远是买办,
中资买办和美资买办要是神仙打架,恐怕哪个国家也经受不起同时养两个爸爸。
买办阶级最大的问题就是两头吃,自己不创造价值,凭空拿走财富,然后孳生下一代,越生越多,变成脑满肠肥天龙人了。
美国CPI上升,生育率下降,因为东西少了,钱毛了,少生点天龙人得了。
我们CPI没咋动,产能嗷嗷的, 钱也没多印,生育率还低,生不起孩子是因为适龄人口没钱了,这还不够说明问题?
中国要想拿到美元反噬的机遇,最应该做的就是在孤岛化的世界,建设分配制度更为先进的体系,
帮着他国驱逐买办,按劳分配,
而不是非常短视且不合实际的,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这种扛着美元反美元的思想。
天真是很危险的。
国际韭菜收不到,国内购买力被买办拿牢了,就万事皆休了。
又要饿死人了……
前阵子某地调研当地外贸中小企业,企业普遍赔本赚吆喝。辛辛苦苦换回的绿纸一个劲掉价,不够进口下一轮生产的原料。
一位企业家表示,他跟有多年交情的国外原材料出口商诉苦,想请对方不要再涨价了,对方也是一肚子苦水——
绿纸越来越不值钱,“卖给你货换回的绿纸越来越多,但是能买来的贵国制成品越来越少。”于是两位老板唏嘘不已:“钱都让谁赚了?”
在这一领域,已经有中外企业家摸索“以物易物”了。
去年全球粮食生产受疫情的影响没有大家想象的严重。事实上,近年来全球粮食产量一直在温和增长。国际粮价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体现的是美元贬值的过程。
美元贬值正在影响世界经济,它剥夺了第三世界国家为数不多的储蓄,破坏了全球企业正常的生产循环,正在酝酿全球新一轮萧条和饥饿。美国的核动力印钞机正在输出饥饿、输出战争,同时也必然的输出革命。
现在知道这些指点中国人菜谱的言论是为什么事护航了吧?
真的吗?为啥我这两天bg的股票大跌了10%。
本来想补仓的,看了这个问题开始犹豫………
PS:如果大V们真的这么想,就应该和我一样买进邦吉的股票(唯二上市的4大粮商,PE=5),而不是在这里纸上谈兵。YMYD。
这其实是在重现2008年的那场粮食战争。
在2007年到2008年期间,粮食价格迅速被粮食帮四大金刚抬高,根据世界粮食署的统计,从2007年6月到2008年3月,谷物价格上涨了40%。
到2008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公布了内部研究报告,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已经达到触发战争的边缘。
这就是当时的乱象。
粮食这东西非常有意思,供求关系和价格是挂钩的,但是挂钩不是线性关系,因为粮食一旦出现缺口,人为了不饿肚子是可以做任何事情的,所以价格会疯涨。
举个例子,有100个人,但是食物只够99个人,有一个人要饿死,你猜,其他人为了不成为饿死的那一个,愿意出多少钱来活命。
要知道,2020年全球粮食的总贸易量是2亿吨的样子,而全球粮食产量是27亿吨,也就是说绝大部分还是自产自销,但是,就这不到10%的贸易量,能撬动期货价格,而四大粮商凑在一起垄断了粮食运输,只需要稍微拨动一下,就能让怕饿肚子的人哄抬粮价。
四大粮商有非常先进的遥感卫星系统,可以检测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状态。
他们在1977年的时候,帮助西方阵营预测苏联的小麦产量是9760万吨,和最后真实的产量偏差不到5%。
到了21世纪,这技术就更先进了,所以粮食帮相当于开了天眼,如果粮食丰收,到时候粮食价格要跌,他们就做空,在期货上捞钱;但是如果粮食歉收,这里面的操作就很有意思了,咱们细品。
2006年到2007年,世界粮食出现了大面积的歉收,粮食帮觉得机会来了,他们在2006年就开始囤积粮食,反正手上有钱也有地方堆放,就放在那里。
但是要注意,哪怕是这两年歉收,世界上粮食依然是够吃的,价格有上涨但是没有太夸张的变动。
到了2008年,是个丰收的年份,粮食帮动手了,他们仗着自己垄断着全球绝大部分的粮食运输,开始人为的制造短缺。
最先慌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这帮人自己手上没卫星,也搞不清楚全球具体粮食产量的预期,居然就被粮食帮给忽悠了,发出了警告,在2008年4月到5月,预计全球粮食供应链会断裂,发生全球粮食危机。
然后慌的,是一些主要产粮国,这些国家都有四大金刚渗透的,他们稍微一收紧产能,这些产粮国一看,哟,虽然粮食产量只下降了几个百分点,但是那是要饿肚子的啊,越南、柬埔寨这些农业出口国家,于是在3月禁止大米出口。
接着, 粮食进口国就慌了,平日里面最多高价买,结果产粮国直接把门给关了,一去问粮食帮,粮食帮说不好意思我这里也没有粮,你想高价买也没有,除非是天价。
于是乎,就天价了。
这天价粮食有多贵呢?在2008年最高峰,平均粮食价格上涨了80%。
细分来看的话,大米最高涨了200%,达到了873美元一吨;小麦涨了171%,达到了465美元一吨;玉米涨了221%,达到了411美元一吨。
这四大粮商通过这一操作弄了多少钱呢?
2007年12月到2008年2月,老C(嘉吉公司)通过在粮食高价位抛售之前囤积的粮食,同期净收入增长86%
而这收入增长的背后,是凄惨的全球老百姓。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08年底,最不发达国家的年粮食进口成本增加了3倍多,这并不是因为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而是粮价上涨的结果。
有37个国家发生了民众暴动以抗议粮食价格的上涨,反对那些由于本国生产不足而不得不进口的口粮价格,无节制上涨。
比如咱们的巴铁,甚至要被迫调配军队保护粮仓,并且20年来首次恢复了粮食定量供给制度。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粮食减产10%,终端消费的价格不是上涨10%,而是持续上涨到10%的人口买不起粮食为止。
当然现实不会这么极端,部分国家还是坚持粮食自给跟储备制度的,但这些都是大国。
楼上答主说的很好,埃及可能要倒霉了,但是何止埃及。
就东亚而言,韩国,日本,还有咱们的台湾地区,他们的自给率才三-四成。
中东有几个国家粮食自给?除了伊朗,其它的国家要么在打仗要么就完全不能自给。
至于咱们
根据查证《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2020》
2019 年,稻谷、小麦 和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给率达到 98.75%,,个人认为是不用担心的。[1]
至于下面的数据,粮食自给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大量进口了大豆。
引用一组数据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自给率:[2]
大于200%:澳大利亚、阿根廷、乌拉圭
100%—200%: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丹麦、匈牙利、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苏丹、叙利亚、巴拉圭
90%—100%:、印度、俄罗斯、巴西、英国[6]、土耳其、奥地利、捷克、波兰、白俄罗斯、玻利维亚
75%—90%: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伊朗、爱尔兰、乌克兰、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洛哥、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尼加拉瓜
50%—75%:新西兰、挪威、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埃及、突尼斯、肯尼亚、喀麦隆
小于50%:荷兰、比利时、瑞士、冰岛、葡萄牙、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蒙古国、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巴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古巴、海地、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巴拿马、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
今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40%,我们猜一下,小于50%的国家,哪个先爆炸?
美国为首的跨国粮食集团会不会搞事情?
拓展阅读
那中国的海鲜消费量是多少呢?[3]
据估计每年全球海鲜消费总量1.44亿吨,中国是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以65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5%,接下去是欧盟(1300万吨)、日本(740万吨)、美国(710万吨)和印度(480万吨)。
在中国每年消费的6500万吨海鲜里,只有1500万吨是捕捞的,其余5000万吨都来自水产养殖农场。而日本90%的海鲜都来自捕捞。多亏了海鲜养殖,普通中国百姓可以买到便宜的海鲜,日常三餐可以吃得起海鲜
中国是全世界头号菜籽油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2%。有了油菜花,就能大规模养蜂。中国蜂蜜产量占全球30%。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蔬果产量和消费量在7亿吨左右,是世界总量的40%。印度大部分国民是素食者,可耕地面积大于中国,但全国蔬果产量是1.8亿吨,中国是它的3.8倍。
中国每年番茄产量达5630万吨,出口量占全球1/3。其中1400万吨来自新疆。从全球最大的番茄酱生产商就能看出来:中粮集团(第2)、新疆中基实业(第3)、内蒙古富源农产品(第6)、亨氏(第7)、新疆天业(第15)。
除了番茄和辣椒,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葡萄产国,产量占全球19.1%,最好的葡萄来自新疆吐鲁番。
为什么国家让你节约粮食?
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可以保证口粮,但是饲料、工业用粮食不能100%解决。
中国每年还是要进口大量粮食。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中国就得多拿钱去买。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中国种粮的成本也会涨。
现在很多粮食是浪费掉的。
因为收入高了。粮食还是便宜,买过多的食品,吃不了坏掉、扔掉还是挺多的。有好习惯本来可以避免。
在粮食价格高的时候,大家都节约点粮食,进口压力就不大。粮食安全也更有保障。
对工业化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恩格尔系数已经比较低的国家来说。粮食只要能买到,价格高点不是太大的问题。
一个成年人,一天吃一斤大米,半斤肉,两斤蔬菜。热量营养足够了。普通品质,大米3元,肉10元,蔬菜5元,一天18元。
价格涨50%,一天多9元。
对于3000元工资的售货员,一个月增加270元的支出,也不至于生活困顿。
收入高一些的,更不会在意。
但是,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食品价格上涨很麻烦。
缅甸平均工资112美元,700元人民币。他们一个月加270元食品支出就能难以承受。
穷人真面临吃不饱的问题。
而在非洲,还有一大票比缅甸更穷的国家。食品价格上涨会有更大的问题。
社会动荡乃至战乱都有可能发生。
影响有限。很不凑巧,多个事情凑一块导致了这个结果
国际粮价涨有多个原因,一是因为美国印钞,二是因为疫情,三是因为猪瘟
中国自从2019年取消了玉米收储以后,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幅下降,之后叠加猪瘟,导致中国玉米,豆粕需求大跌,于是国际粮价也大跌。然后2020年下半年中国母猪存栏大幅回升,同时美国疯狂放水,叠加全世界疫情导致很多农业国(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疫情严重,于是这些国家生产,运输等都出现问题,于是这些国家甚至国内出现供给短缺,便停止出口,导致全球供给短缺,接着中国疫情控制得力,导致中国经济活动旺盛,于是中国铁矿石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国际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干散货运输价格大涨,而粮食运输也主要以干散货船运输,所以导致粮食运输价格也大涨,同时还因为疫情,国进口商品大增,发补贴等原因导致美国公路堵塞,港口疯狂拥堵,于是导致运力严重不足(粮食附加值低,无法承担高运费),于是导致大量美国的粮食烂在仓库里(美国是粮食第一大出口国)
于是叠加起来变成因为疫情供给收缩,同时因为中国生猪存栏恢复导致需求大增,加上运输环节效率大幅下降,于是运输效率大跌,运输成本大涨,所有这些叠加起来于是粮价大涨。
但是实际上拉长一点看,发展中国家的供给会逐步复苏,中国的生猪又过剩了,所以价格暴跌(但是需求估计还不会那么快下去),运输成本基本上已经可以稳定下来,总的来看粮价未来继续暴涨的空间不大了。
这几天跟食物的新闻特别多啊,前有谷岳的“中国人吃海鲜是贪婪”,
去年还有类似的新闻,如何看待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中国如何通过从菜单上撤下肉类来改变世界」?
合着我们吃鱼吃肉都不对,只能消费碳水。
喔,这么看来,今天这则新闻顺理成章啊。美国印钞,国际粮价上涨40%。
我觉得像谷岳,陈一佳这群人,下一个目标一定是鼓吹粮食市场化。
这问题其实有点标题党的意思,因为现在的全球粮价并不算高,最近甚至还降了。
世界粮食市场的中心在芝加哥,芝加哥是粮食期货的华尔街,那么芝加哥现在的粮价是多少呢?
小麦大概在670美分每蒲式耳左右,5月份的时候,这个价格一度在727美分每蒲式耳。
玉米大概在603美分每蒲式耳左右,5月份的时候,这个价格一度在697美分每蒲式耳。
大豆大概在1392美分每蒲式耳左右,5月份的时候,这个价格一度在1538美分每蒲式耳。
实际上世界粮食价格从4月份开始就一直在跌了,4月份的时候,七月期小麦从732美分每蒲式耳跌到了722美分每蒲式耳,九月期从731美分每蒲式耳跌到了720美分每蒲式耳,十二月期跌的最惨,从734美分每蒲式耳跌到了720美分每蒲式耳。
5月份小麦接着跌,因为主要粮食产区,特别是小麦产区降雨普遍良好,粮食丰收预期大涨,粮价再跌,在巨大通胀的对冲下依然强行维持在730美分每蒲式耳到734美分每蒲式耳,要知道,由于巨大通胀核动力印钞的对冲,粮价一度涨到760美分,但硬是被粮食丰收的预期强行按了回去,普遍收低高达30美分以上,创5年来最大跌幅。
再看看现在……已经连7字头都守不住了,一直在600多美分的泥坑里打滚……这还是在美元巨大通胀的对冲下取得的成果。
别的方面你可以黑美国,粮食领域真黑不得,美国对世界粮食领域的地位已经不是霸权了,而是统治性的,说是粮神都不为过。
粮食是美国手中的无上神器,美朝因之而碎苏联以得天下,核动力印钞机都印不过北美的万里沃野,天府之土,在别的领域也就算了,粮食领域真不要去和美国比比划划的。
其实我更想看中国人民币升值,中国工业品价格统一上涨,然后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尤其对美帝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次中国不接盘,除非美帝把芯片核心技术拿出来卖。
美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它不愿意和穷人、穷国分享整个世界的发展红利就算了,还喜欢用货币工具、税收制度从最穷的人身上薅羊毛。
对于国际,举个刚刚热乎的例子:朝鲜。
路透社今天的大头条,就是朝鲜的“粮食形势紧张”,当然,原因说是新冠大流行和台风,而显然美元泛滥粮价上涨才是最直接的因素:
当然,朝鲜大家不一定喜欢,但朝鲜显然是一个缩影,证明了粮价上涨,确实对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确实有很大影响。
谁来承担这个呢?拜登最近还决定对朝鲜“步步紧逼”,精确计划,在每一个阶段都提出朝鲜难以拒绝的条件。试问输出通胀也算其中之一吗?
对美国国内来说,也是如此。
可能大家不关注新闻,其实最近美国那边有个税务局(IRS,如下图)的文件泄露了,根据文件,美国最富的人,包括比尔·盖茨、贝佐斯、马斯克等,全美国最富裕的25个大富豪,从2014年到2018年,积累了4010亿美元的财富,但只缴纳了3.4%的税款。(下面的文章来源:The Secret IRS Files: Trove of Never-Before-Seen Records Reveal How the Wealthiest Avoid Income Tax — ProPublica)
作为对比,拿工资的美国人,缴纳的税率大概从10%—40%不等。
这意味着什么呢?在美国的总体大发展中,或者说参与到全球化的发展中,美国富人赚了大头,交的税还最少,穷人面对制造业空心化,结果还背着巨额的税款。
那么,如果你是个拿工资的美国人,甚至丢掉了工作的美国人,你咋看?
特朗普、拜登之类,完全无视这种财富掠夺,高喊:China!说全是中国人的错。
好了,贸易保护主义就这么兴起了。
美国现在就是:用外部殖民的方式,来延缓它内部殖民的本质问题,随着钞票越印越多,我们且看看这台戏到底要唱到何时。
****
推荐最近文章:
全球粮食产量和产能都是充足的,全球疫情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有开始得到控制,但是架不住美元超发和金融投机及千载难见的疫情,给粮食投机大鳄带来了活动的空间。上一次,投机大鳄在所谓“粮食危机”中大赚特赚,还是2011年的事情。炒作粮价的主要的投机财团是高盛、摩根斯坦利和巴克莱等。
他们投入了数百亿美元来操纵粮食市场价格。赚得盘满钵满。2012年,高盛的68%收入来自于粮食炒作。
在最严重的时候,投机银行控制了超过60%的全球主粮交易的合约,把粮食的价格炒高了300%。
当然这些钱都被投机银行赚了,生产者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消费者被迫给粮食投机商掏钱。
2011年之后,各国加强了对粮食投机行为的监管和限制,投机大鳄的粮食投机有所收敛,但是这次难得的粮食炒作机会我想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受到疫情和货币超发的影响,国际粮食贸易的供需波动肯定是有的,但是涨这么多,主要还是国际投机大鳄炒作的。咱们国内可以下令管制粮食投机活动,但是国际上的事情,咱们真管不了,按照历史来看,粮价短期炒高两三倍都有可能,倒霉的当然是零食进口国的腰包。
归根结底,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主要还是英美对投机行为的纵容引起的。他们利用各种天灾人祸来疯狂投机敛财,毫无廉耻可言。
不难理解为什么老美拼命拉帮结派也要反华,现在对我国敌意那么深,因为如今中美已经掀桌子滑入了你死我活的主赛道。
究其基本最主要事件就是如今这个问题问的事,美国疯狂放水,我国不接盘。
造成什么后果呢,如今大疫情时期,而且看起来一两年停不下来,世界主要消耗的物资的大部分生产制造能力只剩中国一家,别无替代。而美国为了提振经济前所未有的大放水,没有中国配合,必然世界大通胀,自己也迟早大通胀。而目前中国和老美的关系,是不可能也不打算像08年那样接盘,内外双循环+人民币结算稳步推进中。
最后只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种老美拉了足够的联盟联手逼中国,中国扛不住压力就范接盘防水,欧美度过一劫继续过好日子,中国房价大涨,财富给收割经济重创各种问题至少十年。
第二种中国和老美各行其事互不妥协,世界各国如果不想吃下大通胀国家社会大乱,肯定逐渐给逼得抛弃美元结算,转投人民币和欧元等其他币种结算。而老美一国内通胀大涨,而美元霸权消退没法支撑国内经济,这是老美的根基,但不是我们挖的,是老美自己给自己挖的,我们只是不做老实接盘侠。好日子过久了,这穷日子一来,社会矛盾一爆,那就有好戏看了。
显然目前的国际社会变化正向第二种结果稳步迈进中,急的是老美,时间在我们一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1.疫情因素
国际粮食市场疫情前是紧平衡。
疫情严重后,印度开始新一轮封锁,肯定影响当地工业生产。
如果农药、化肥、农机配件、燃料供应不上,农业就会瘫痪,减产是必然的。
部分国家粮食减产后,其他产粮国大概率限制出口,粮食净进口国家很难买到粮食,会进一步推动惜售情绪。
疫情失控、粮食不足可能导致动乱,动乱会进一步导致农业减产。
2.物流混乱的因素
在2020年年底,在港口拥堵后,美国就出现了粮食出口缺集装箱的问题。
【箱量每月300削减至3个,船公司暂停运送美国农产品遭FMC调查警告】[1]
集装箱短缺和市场力量导致一些航运公司削减了美国传统出口商的集装箱配额,以缓解供应链中一些严重的问题。此举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报道称,一些货主的配额已从每月300个集装箱削减至3个。
“部分海运公司已经声明,将不再部署空集装箱到美国内陆农业地区。相反,他们正在加速将空箱运回亚洲。” FMC主席Michael Khouri在全球海事会议上说。
在2020年10月底,船公司赫伯罗特已决定暂停美国的大豆和其他农业产品的出口预订,以便将空箱返还亚洲以装载美国的进口货物,而不是将集装箱运输到美国内陆。
3.通胀影响
在美国滥发货币的背景下,国际商品出现了普涨,加重了产粮国家惜售情绪。
1.部分粮食净进口国可能饥荒
疫情暴露了很多国家基层组织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粮食净进口国在整体缺粮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做好粮食的定量配给。
总量不足和分配不当可能导致饥荒,饥荒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疫情死亡人数。
2.由于粮食能自给自足,我国国内基本稳定
如果主粮依赖进口,我国的粮食安全会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制约。
如果我国的主粮要大批量外购,同时美国还是国际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必然将粮食作为一张牌来打。
如果我国不能做到主粮自主,在粮食供应战面前,我国将没有还手之力,部分人可能吃不饱,社会秩序也会受到影响。
感谢袁老的贡献!由于他和农业劳动者、农机农资行业劳动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实现了主粮自给自足。
3.预计全球各国会推出政策减少粮食浪费
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意识到粮食的战略地位,短时间内难以开源,就只能节流。
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出台的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