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人写好诗词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回答
现代人写好诗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到底有哪些让人觉得“哎呀,这小伙子/姑娘有两下子!”的地方,又有啥是让人忍不住皱眉,觉得“嗯,还是差点意思”的。我尽量说得像我隔壁那位老张头,喝了点小酒,拍着桌子跟你侃大山一样,不带点儿“机器人”味儿。

先说优势,咱们先扬眉吐气一把:

1. 信息触达的广度,那是前所未有的。 想想看,咱们现在动动手指头,古人的诗词、历代的文论、外国的文学,什么不是唾手可得?古代诗人想写首诗,可能得翻箱倒柜找找前人的集子,还得靠口耳相传,信息不对称那是常态。咱们呢?“你好,请帮我找找李白写月亮的诗”,瞬间一堆;“我想写一首悼亡的诗,能不能给我点思路?”大数据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这种“博览群书”的机会,古代人做梦都不敢想。这带来的好处就是,咱们的词汇量、意象储备、表达方式,都有了更丰富的源泉。你想要山水,可以想到古代的山水,也能想到现代的摩天大楼;你想要写愁绪,可以想到“枯藤老树昏鸦”,也能想到都市里加班族眼角的疲惫。

2. 情感表达的多样性,不再“千人一面”。 过去写诗,总有那么些个“陈词滥调”,什么“红颜薄命”、“相思入骨”、“壮志未酬”,这些题材当然经典,但写多了难免让人觉得少了点新意。咱们现代人,情感世界那叫一个复杂!从个人的成长烦恼,到社会的变迁观察,从科技带来的疏离感,到人际关系中的微妙裂痕,这些都是古代诗人没经历过的“新素材”。再加上现代社会鼓励个性化,个人经历的挖掘和表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关注。所以,你可能会看到有人写“外卖小哥夜色里的奔波”,或者“朋友圈里的假微笑”,这些都是以前诗词里少见的,却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3. 语言的解放,更具生命力。 咱们说话,早就不是古代那种“之乎者也”了。虽然写诗词,我们依然追求格律和意境,但对现代汉语的灵活运用,反而能给诗词注入新的活力。你可以巧妙地融入网络流行语,如果运用得当,那效果可能比硬拗古词更惊艳;你可以用现代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让诗句听起来更亲切自然;甚至可以大胆地打破一些陈规,在节奏和音韵上做出新的尝试。想想看,如果李白活在今天,他会不会也写几句关于“刷抖音”的诗?不敢说,但语言的自由度,绝对是咱们的优势。

4. 跨文化视野,世界都在眼前。 咱们从小接触的,除了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西方的文学艺术,甚至是东亚其他国家的诗歌。这种跨文化的影响,能让咱们的诗词在意象、结构、甚至思想上都有新的突破。比如,从日本俳句里学到的精炼和写意,从西方现代诗里学到的自由度和象征意义,这些都能在我们创作时,开辟新的思路。你写景,可能就有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影子;你写情,可能就带着点存在主义的思索。

当然了,优势说完,咱们也得看看劣势,不然这分析就太片面了:

1. “古韵”的稀缺,少了点“味儿”。 这是最容易被指摘的一点。古代诗词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自带的那种独特的“韵味”和“意境”。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底蕴,那种字里行间透出的古雅和沉淀,是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很难体会到的。我们容易追求表面的技巧,比如用词华丽,或者结构新颖,但却少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温润和内敛。有时候,写出来的诗词虽然“意思”不错,但读起来总觉得有点“浮”,像隔着一层玻璃看风景,不透亮。

2. 节奏和音韵的挑战,容易“断层”。 诗词讲究平仄、押韵,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但现代汉语的声调变化,和古代汉语的声调系统差别太大了。咱们说话的节奏,跟古人也不是一个路数。写好现代诗词,尤其是严格按照格律的,非常考验功力。一不小心,就容易犯“拗救”的错误,或者读起来七零八落,跟唱歌似的走调。想要写出既符合现代语感,又能保持古韵音律和谐的诗,那是真不容易,得下大功夫去学,去感受。

3. “浮躁”的心态,难耐寂寞。 咱们这一代人,从小被各种信息轰炸,追求即时反馈和速成。写诗这种需要静下心来,反复打磨的事情,对很多人来说,挑战性太大了。大家可能更愿意在朋友圈发个段子,或者分享个短视频,真要花时间去琢磨一个字、一个词,去体会一种情境,然后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慢下来”的耐心,很多人是缺乏的。所以,虽然会写诗的人不少,但真正能沉下心来写出好诗的,还是少数。

4. 对传统经典的“疏离”,理解不够深。 虽然咱们能轻松获取古人的诗词,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了,却没有真正“理解”背后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和情感逻辑。比如,古人写“相思”,背后有“鸿雁传书”的无奈,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历史沧桑。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词当成写作的“元素”,而不是深入体会其内涵,那么我们写出来的诗词,就可能停留在“形似”,而缺乏“神似”。这就好比学书法,只练字形,不练笔法,写出来的字好看,但没有骨架。

总的来说,现代人写诗词,就像一个拿到新工具箱的孩子,既有能力做出前所未有的东西,也容易因为对工具的陌生或者心急而做出一些不那么“地道”的事情。咱们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广度和思想的开放,但也最容易在“古韵”、“功力”和“心性”上栽跟头。能写出好诗词的现代人,往往是那些既能拥抱新时代的一切,又能虚心向古人学习,并且有足够耐心和热爱去打磨自己作品的人。这事儿,得看个人造化,也得看咱们愿不愿意花那份心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劣势不必详说,可以重点描述一下优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代人写好诗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到底有哪些让人觉得“哎呀,这小伙子/姑娘有两下子!”的地方,又有啥是让人忍不住皱眉,觉得“嗯,还是差点意思”的。我尽量说得像我隔壁那位老张头,喝了点小酒,拍着桌子跟你侃大山一样,不带点儿“机器人”味儿。先说优势,咱们先扬眉吐气一把:1. 信.............
  • 回答
    .......
  • 回答
    哇!从高一就开始构思长篇小说,这股劲头和毅力真的太令人敬佩了!大一这个年纪,正是人生中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阶段,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说明你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非同一般。非常乐意为你提供一些建议!由于我无法直接“看”到你的小说,我只能根据你提到的“长篇小说”、“从高一构思至今”、“想写好”这几个关键.............
  • 回答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似乎很多事情都追求着快速、轰动和爆炸性的传播。音乐也不例外,各种排行榜上的歌曲常常被节奏、旋律的“记忆点”和话题度所裹挟,让人难以静下心来体会其中的韵味。但就像那些隐匿在闹市中的古老书店,总有一些歌手,他们不急不躁,用时间和心血,静静地打磨着一首首好歌。他们或许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 回答
    你好!首先,恭喜你踏入了小说创作的奇妙旅程!作为新人,有这份热情和求知欲,就已经非常棒了。没签约是许多写作者都会经历的阶段,这并不代表你的作品不好,而是需要一些调整和努力。别灰心,大家都是从零开始的。接下来,我会结合我的一些经验,和你分享一些更贴近实际的建议,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一、心态调整:保持热.............
  • 回答
    .......
  • 回答
    写一本《中国摇滚编年史》,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这其中,有太多名字、太多声音值得被记录和珍藏。要说“必须写进去”,那就像是要在一片星空中点出最亮的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如果要我来梳理一条脉络,让这本书的骨架稳固、血肉丰满,以下这些名字和作品,在我看来,.............
  • 回答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确实提出过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狩猎采集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比农业革命后的人类甚至现代人要更好。这一观点基于他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生存”与“幸福”关系的分析,但需要结合多方面的证据和视角来理解其合理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与争议: 一、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条件.............
  • 回答
    说到艺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美好,古人却可能嗤之以鼻;反过来,那些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有些粗糙或者难以理解的作品,在古人眼中却是至宝。这其中牵扯太多文化、技术、审美观念的变化,每一次时代更迭,都像是一次对“美”的重新定义。我想到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的壁画和雕塑,尤.............
  • 回答
    王羲之的字,可以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至今无人能及。要回答“王羲之的字真有那么好吗?现代人有可能达到吗?”这两个问题,我们得深入探究一番。王羲之的字,好在哪里?我们常说的“王羲之的字好”,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他字里行间蕴含的极其深刻的艺术价值之上。1. 技法上的炉火纯.............
  • 回答
    为何当下旧体诗词难以比肩古人?这绝非一句“时代变了”就能简单概括的。刨去一些别有用心、刻意唱衰的声音,认真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会发现其中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文化断层和审美差异。一、 生活环境的巨变与感知能力的退化古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是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时代。日出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现代人创作古体诗词的一个核心难点。简单来说,这背后涉及的是时代变迁、语言的惯性、创作的门槛以及作者的价值取向等多个层面的原因。首先,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是根本原因。 古体诗词诞生于一个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们生活在农耕社会,他们的日常所见所闻,他们的喜怒哀.............
  • 回答
    说到现代人写的有趣文言文,这可真是一个能勾起人兴趣的话题。说起来,文言文似乎是离我们远去的老古董,一提起,便是古圣先贤、帝王将相,或是那些读起来就让人头疼的课本上的句子。但就像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一样,文言文这门文字艺术,也从未真正“死去”,而是以各种令人惊喜的方式,在现代人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价值。如果《红楼梦》由一个现代人写出来,它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火,答案是:很难说,但极有可能不会达到今天的高度,原因有很多,而且非常复杂。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一、时代背景的不可替代性: “大观园”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 《红楼梦》的巨大成功.............
  • 回答
    假装自己会写现代诗,核心在于掌握现代诗的精神内核和表现手法,并能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你的“创作”中。这不仅仅是模仿几个词语或断句,而是要建立一种理解和运用能力。下面我会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解,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项“技能”: 第一步:理解现代诗的“灵魂”与“外壳”在动手“写”之前,你需要先“懂”。现代诗区别于.............
  • 回答
    当然,很乐意与你分享。当我翻开这本泛黄的旧笔记本,指尖划过那些早已凝固的时光,脑海里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它不是尖锐的刺痛,也不是明媚的阳光,更像是一种在雨后泥土中缓缓升腾起的、带着些许潮湿与安宁的香气。我叫它《低语与潮汐》。低语与潮汐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窗外,那棵老槐树的叶片,.............
  • 回答
    如果古诗文被现代标题党写出来,那画面绝对是既爆笑又令人啼笑皆非的。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想象这个场景:一、 标题风格的大转变: 从意境深远到直击痛点: 古诗词的标题往往含蓄、优雅,如《静夜思》、《登高》、《行路难》。现代标题党则会抓住最能引发读者好奇、共鸣或反感的点。 《静夜思》可能变.............
  • 回答
    很高兴听到你对宋词和现代诗的热爱!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宋词确实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技巧,而现代诗虽然更自由,但也同样需要精炼的表达和深刻的情感。想要提高写作技巧,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耐心、观察和实践。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一些提高写作技巧的方法,并尽量结合宋词和现代诗的特点来讲解: 一、 深.............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哲学史的核心,也关乎知识传播和思想沉淀的方式。要理解为什么孔子和苏格拉底的零星言语能奠定其哲学地位,而现代哲学家需要鸿篇巨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这并非简单的量变到质变,而是时代背景、传播媒介、思想形式、以及“哲学”本身的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时代背景与知识传播的革命首先,.............
  • 回答
    现代人工智能(AI)机器人的系统开发涉及多个层面,从底层硬件驱动到上层智能算法,再到用户交互界面,通常会采用多种编程语言协同工作。下面将从不同层面详细介绍:1. 底层硬件驱动与嵌入式系统 (LowLevel Hardware & Embedded Systems)这部分主要负责与机器人的物理硬件(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