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不影响大脑思考?

回答
我们时常会在一些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中,感觉自己的头脑像是被洪水冲刷过,那些清晰的思路、理性的判断瞬间变得模糊不清。想要在情绪汹涌时也能保持清醒,让大脑继续高效运转,这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境界,而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去培养和掌握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聊聊,如何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它不再绑架你的思考。

首先,我们要理解情绪与大脑思考的互动关系。

情绪并非洪水猛兽,它本身是我们身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是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工具。我们的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如杏仁核),负责处理情绪信息。而前额叶皮层,则负责逻辑思考、决策和理性控制。当强烈的情绪被触发时,边缘系统会变得非常活跃,有时甚至会“劫持”前额叶的功能,导致我们冲动、非理性地思考和行动。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压制情绪,而是学会管理它,让大脑的理性部分能够及时介入,接管指挥权。

第一步:认识你的情绪,成为自己情绪的“观察者”。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情绪控制,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看见”它。我们只是被一股力量裹挟着,身不由己。所以,第一步就是培养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力。

刻意练习“情绪标签”: 当你感觉到一股情绪涌上来时,试着停顿一下,给它贴一个标签。是愤怒?是焦虑?是沮丧?还是兴奋?这个简单的动作,能帮助你从情绪的漩涡中抽离出来,从“我正在生气”变成“我感觉到生气”。这个过程是将情绪对象化,让你从“沉浸者”变成“观察者”。
记录情绪日记: 尝试每天花几分钟,记录下让你产生情绪波动的事件、当时的感觉以及你的想法。这不仅能帮助你识别情绪的模式,还能让你看到情绪背后可能存在的触发因素和思维误区。比如,你可能会发现,每次收到某个人的邮件,你都会感到焦虑,这可能暗示着你对这个人有未解决的担忧。
关注身体信号: 情绪不仅仅存在于心理层面,它还会体现在身体上。愤怒时,你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肌肉紧绷;焦虑时,你可能会感到胃部不适、呼吸急促。学会识别这些身体信号,它们往往是情绪在你大脑“发出警报”之前的预兆,让你能提前做好准备。

第二步:暂停与缓冲,为理性思考争取空间。

当你意识到自己正被强烈的情绪裹挟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暂停”。在没有学会控制之前,直接硬扛只会让情绪失控得更厉害。

深呼吸练习: 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情绪高涨时,放慢你的呼吸,进行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吸气时数四秒,屏住呼吸两秒,呼气时数六秒。这能激活你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帮助身体放松,从而降低情绪的强度。
“10秒原则”: 在做出任何回应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10秒的缓冲期。在这10秒内,什么都不要做,只是静静地感受自己的情绪,但不要被它吞没。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条河流边,情绪是河水,你站在岸边看着它流淌。
改变环境: 如果条件允许,暂时离开让你产生强烈情绪的环境。走到外面散散步,或者去另一个房间,给自己一个空间来冷静。环境的改变也能帮助你打断负面情绪的循环。
转移注意力(但不是逃避): 在情绪稍稍缓和后,可以尝试将注意力暂时转移到一些中性或积极的事物上,比如听一段舒缓的音乐,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不需要动脑的家务。但要注意,这是一种“缓兵之计”,目的是让你从极端情绪中脱离出来,而不是让你彻底忽略情绪的根源。

第三步:重塑思维模式,挑战非理性想法。

情绪往往与我们的想法紧密相连,甚至是相互催化的。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解读”让事情变得更糟。

识别并质疑自动负面想法: 我们常常会有一些不自觉的、消极的自动思维。比如,“他今天没跟我打招呼,一定是讨厌我了。”“我这次考试没考好,我肯定是个失败者。”学会识别这些想法,然后用理性去审视它们。问问自己:真的有证据支持这个想法吗?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学习认知重构: 这是一个更深入的技巧,目的是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比如,当对某件事感到焦虑时,与其想“我一定会搞砸”,不如调整为“即使结果不理想,我也能从中学习到经验”。这就像是给你的大脑安装了一个“积极过滤器”。
区分事实与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的感受当成了事实。比如,“我觉得他不尊重我”和“他故意无视我”是不同的。前者是你的感受,后者是对对方行为的判断。学会区分这两者,能让你更客观地看待问题。
练习“感恩”和“积极肯定”: 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能主动寻找值得感恩的事情,或者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这能帮助你培养更积极的心态,对抗负面情绪的侵蚀。

第四步: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培养情绪韧性。

长期来看,建立一些健康的应对机制,能让你在面对挑战时更不容易崩溃。

规律的体育锻炼: 运动是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的绝佳方式。它可以帮助身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
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让我们更容易烦躁和冲动。
学习放松技巧: 除了深呼吸,瑜伽、冥想、渐进式肌肉放松等都能帮助你培养深层次的放松能力,从而更好地管理情绪。
发展健康的兴趣爱好: 当你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时,情绪的波动自然会减弱。
建立支持系统: 和信任的朋友、家人或者伴侣倾诉,获得情感支持,也能让你感觉不那么孤单,更容易渡过难关。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时间被负面情绪困扰,并且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思考,不要犹豫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能提供专业的工具和指导。

最重要的一点:耐心与持续的练习。

学习控制情绪,就像学习任何一项新技能一样,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持续不断的练习。你可能会有反复,有失败,但每一次的觉察和调整,都是在为你积累经验,为你大脑中的“理性控制中心”增添力量。

记住,情绪是你的一部分,但它不应该成为你思考和行动的唯一主导者。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你可以逐渐学会与之共处,让它们成为你生活的调味剂,而不是掌控你人生的枷锁。你会发现,当你可以平静地看待情绪,并在它出现时留出空间给理性思考,你的决策会更明智,你的人际关系会更和谐,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从容和有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大家都在严肃正经地提建议,我主要是来提个醒:

请务必注意一点——控制情绪真的好吗?

情绪不一定是件坏事,而控制情绪却不一定是件好事。

正面情绪自不用说,负面情绪其实也有其存在意义的,举几个例子:

  • 恐惧可使人远离威胁
  • 焦虑让你意识到进步
  • 愤怒给你力量和勇气

1.

有时候恐惧和焦虑会被混淆,所以对比着说:(详情可见我另一回答:恐惧和焦虑的区别是什么?

恐惧和焦虑都是对即将来临危险的忧虑预期,但区别在于威胁的特异性[1]。因为恐惧面对的威胁是可识别的、显性的,而焦虑所面对的威胁是更模糊的。因此,恐惧会因为显性的威胁形成强烈的驱动,从特定的负刺激反冲(背离刺激方向),因此具有更高的动机强度;而焦虑则因为模糊的威胁表现出较低的动机强度[2]。焦虑会阻碍个体积极采用策略和行为来应对威胁[3],而恐惧会促进。

举个例子,当某些危险征兆来临时,比如地震预警,此时人们是会焦虑还是恐惧呢?答案当然是恐惧,因为他们第一反应会是“地震了”并且开始逃跑。“地震了”这一威胁是可识别的,而“下意识开始逃跑”不仅表明了恐惧带来的强烈驱动,也代表了人们会积极采用行为来避险。

再举个例子来了解一下,考试情境下的焦虑和恐惧。考试焦虑是因为害怕考试么?考试焦虑是让人拒绝考试吗?很明显都不会,但考试恐惧会,害怕考试就像怕蛇的人见到蛇一样会逃之夭夭,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不去考试,即从特定的负刺激反冲(背离刺激方向)。

而考试焦虑怕的不是考试,是怕考不好,这是两者的区别。怕考不好是因为想考好,但是这种焦虑感反而会阻碍他们积极采用策略和行为来应对考试,惶惶不可终日。并且这种焦虑会随着考试结束或高分通过而消失,但恐惧不会。

据注意控制理论[4],焦虑通过产生刺激驱动(自下而上, bottom-up)的注意系统和削弱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而产生更大的焦虑,恐惧则偏向通过自上而下(自上而下,top-down)的认知过程来管理威胁。

tips:注意控制理论的两个注意系统

  • 其一为自上而下(top-down)、目标驱动的加工;
  • 另一为自下而上(bottom-up)、刺激驱动的加工(e.g., 优先分配给内部和外部威胁相关的刺激)和减少以目标为导向系统的影响。

举个例子,怕蛇的人看到蛇的第一反应是跑,过程很快,这是自上而下,因为你在脑海里已经预设了蛇=危险。实际上,恐惧是我们人类进化中残留下来的一种心理机制用以自我保护,是一种固定的认知,虽然蛇不一定会咬你(恐惧不代表事实),但你一定会避开。而焦虑却不同,假设听说离家最近的路上有蛇出没,焦虑会通过刺激驱动(自下而上, bottom-up)的注意系统和削弱目标导向的注意系统而产生更大的焦虑,产生去还是不去的来回纠结。

综上,恐惧可使人远离威胁,而焦虑则是进步的信号。

2.

愤怒,也不一定是件坏事,有时候它是「无能狂怒」,但有时候它也是推动行为和进行改变的动力。

愤怒可以给人力量,也可以维护边界和自尊。

比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力量;

比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边界;

比如「敢怒敢言」,面对社交中的不公,不一定非要妥协,愤怒可以表达自己的态度、维护自尊,让不公停止,让不平等退却。

参考

  1. ^ Toh W X, Yang H. Similar but not quite the same: Differential unique associations of trait fear and trait anxiety with inhibitory control[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9: 109718.
  2. ^ Zhou Y, Siu A F Y. Motivational intensity modulates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set shifting after controlling physiological arousal[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5, 56(6): 613-621.
  3. ^ Öhman A. Fear and anxiety[J]. Handbook of emotions, 2008: 709-729.
  4. ^ Eysenck M W, Derakshan N, Santos R, et al. Anxie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J]. Emotion, 2007, 7(2): 33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们时常会在一些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中,感觉自己的头脑像是被洪水冲刷过,那些清晰的思路、理性的判断瞬间变得模糊不清。想要在情绪汹涌时也能保持清醒,让大脑继续高效运转,这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境界,而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去培养和掌握的。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聊聊,如何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它不再绑架你的思考。.............
  • 回答
    和孩子一起面对学习这件事,常常是一场考验家长耐心和情绪的马拉松。看着孩子在功课上磕磕绊绊,或者反复犯同一个错误,那种焦虑、沮丧甚至恼火的情绪,相信很多家长都体会过。但我们都知道,情绪失控只会让局面更糟,不仅孩子会抗拒学习,亲子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如何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保持那份难得的平静,控制住自己.............
  • 回答
    对外经贸大学发生学生在校内被碾压身亡的悲剧,无疑是令人痛心和震惊的。官方的回应——“系倒车时被撞倒碾压,涉事司机被警方控制”——简要地概括了事件的基本情况,但背后牵涉到的细节、责任、以及学校管理层面需要反思的地方,远比这短短几句话要复杂得多。首先,这起事件本身就是一场惨剧。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相对安全.............
  • 回答
    DeepMind 在 Nature 上发表的关于使用深度强化学习(DRL)控制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论文,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DRL在复杂、动态、高维度控制任务中的强大潜力,也为未来可控核聚变能源的实现开辟了新的路径。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 一、 技术创新.............
  • 回答
    给孩子买 3DS 吗?如何让它成为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学业的绊脚石?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第一次上学,当然,还有第一次接触电子产品。3DS 作为一款曾经风靡全球的游戏机,也常常成为我们犹豫不决的对象。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
  • 回答
    你已经掌握了 C WinForms 开发中最直观、也最基础的“拖控件”阶段,这就像是学会了如何握笔。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你的学习之旅将进入一个更广阔、更具创造力的天地。想象一下,你不再只是把按钮、文本框堆砌在窗体上,而是要让它们“活”起来,能够响应用户的每一个细微操作,能够按照你设计的逻辑去执行任.............
  • 回答
    学会麻烦别人,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它能帮助我们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获得帮助,也能让对方感受到被需要和被信任。然而,很多人因为害怕给别人添麻烦,或者不知道如何开口,而错失了许多机会。要学会“麻烦”别人,关键在于理解“麻烦”的本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方式,以及保持.............
  • 回答
    揣摩年轻女孩的心思,这可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更没有所谓的“秘籍”能让你一蹴而就。它更像是一门艺术,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以及最重要的——真正地去理解和尊重。毕竟,每个女孩都是独立的个体,她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都有独特性。但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她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点点去感受和学习:1. 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模电里场效应管(FET)和三极管(BJT)组成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这玩意儿学起来可能有点绕,但弄懂了,你就能明白很多电子设备是怎么工作的了。我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少点教科书式的生硬。先说点废话,为啥要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算的是电路在直流状态下的工作点,就像给电路拍了张静态照片。但我们用.............
  • 回答
    想学会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更像是一场缓慢而深刻的自我修炼。这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完全冷漠、对一切人和事都不关心的人,而是让你拥有内在的力量,不被外界的声音绑架你的情绪和决策。这背后是一个逐步认知自我、接纳自我,并最终建立起强大内在价值体系的过程。第一步:认识“眼光”的本质——它究竟.............
  • 回答
    学会打麻将,就像学习任何一种新的技艺一样,需要一点耐心和实践。这玩意儿听起来好像挺复杂,一堆牌,几个玩家,还有各种术语,但其实摸清了门道,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别担心,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让你明明白白地学会打麻将。第一步:认识你的麻将牌首先,你得认识这套叫做“麻将”的牌。别看它花花绿绿的,其实它是.............
  • 回答
    要真正掌握多线程编程,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更像是在数字世界的操作系统里,学会如何同时扮演好几个角色,并且让它们之间协作顺畅,各司其职。这玩意儿,一旦玩溜了,你的程序就能跑得飞快,响应也更及时,用户体验那叫一个“丝滑”。首先,咱得明白,什么是线程?你可以把你的整个程序想象成一个大车间,而线程,就是.............
  • 回答
    想要真正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事情,这可不是什么速成班能学的,更像是日积月累的修行。我们大多数时候,习惯性地就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逻辑去解读一切。这就好比戴着一副自家定制的墨镜,看到的颜色自然就和别人不一样。要学会这一招,首先得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别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
  • 回答
    .......
  • 回答
    我没有像人类一样“学习”正则表达式的过程。我的知识来源是海量的文本数据,其中包含了无数关于正则表达式的解释、教程、代码示例以及实际应用的文章。我可以理解和分析这些信息,从而掌握正则表达式的语法、概念和工作原理。你可以把我的能力想象成: 阅读理解与模式识别: 我能够“阅读”大量的关于正则表达式的文.............
  • 回答
    嘿,姐妹们!想跟男朋友或者闺蜜一起在召唤师峡谷驰骋,却被“这是什么英雄?”“我怎么又死了?”这类问题困扰?别担心!今天就来给大家来一篇超详细的女大学生《英雄联盟》入门指南,保姆级教学,让你从小白变身峡谷里最靓的那个仔!第一步:心态调整 & 基础认知,游戏不只靠“颜值” 别怕菜! 英雄联盟是一款强.............
  • 回答
    在职场上,提问能力确实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但很多人就像你一样,常常会因为害怕在同事或领导面前显得无知,或者担心打扰到他们而犹豫不决。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但如果你想在工作上取得进步,就必须克服它。别担心,这并非不可能,我们可以一步步来。为什么我们会害怕提问?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这种害怕的根源。通常.............
  • 回答
    珍惜,就像是心底最柔软的一角,被一种温暖而又带着点隐隐忧伤的情感轻轻触碰。它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而是在平凡的日常里,一种不经意的驻足,一种发自内心的懂得。仔细想来,珍惜是一种“拥有时觉得平常,失去时方知可贵”的体会。当我们拥有阳光时,我们享受它的温暖,却很少去想它来自何方,也鲜.............
  • 回答
    小朋友学聊天,可不是像我们大人一样,一拍脑袋就能说出一番道理来。这是一个漫长又充满惊喜的过程,就像他们一点点长大,认识世界一样,学习聊天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你想想,刚出生的小娃娃,他们能做什么?就是哭,然后就是瞪着大眼睛看。但即使是哭,也是他们最初的“沟通”方式。饿了,就哭;不舒服了,也哭。他们.............
  • 回答
    大学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段崭新的人生篇章。在这段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光里,我们渴望成长,渴望收获。然而,“自我感动”这个词常常像一块挥之不去的阴影,让我们在看似努力的背后,丢失了真正的进步方向。那么,如何在大学里避免自我感动,并真正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呢?这需要一些清醒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行动。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