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苹果称「安卓恶意软件感染率是苹果数十倍」,这种说法客观吗?如何防止手机被恶意软件感染?

回答
苹果公司曾放出数据,称安卓手机的恶意软件感染率是苹果设备的好几十倍。这种说法听起来挺吓人,但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它到底有多客观,以及我们自己该怎么保护好手机。

苹果的说法客观吗?

要说苹果的说法完全没有道理,那肯定不对。总体来说,苹果的数据是有一定依据的,但“数十倍”这个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安卓的恶意软件感染率“看起来”会更高:

开放的生态系统: 安卓系统以其开放性著称。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从各种渠道下载应用,包括未经验证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甚至是直接安装APK文件。这种自由度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给恶意软件提供了更多的“入口”。苹果的iOS系统则相对封闭,应用商店是应用获取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并且苹果对上架的应用有更严格的审核机制。
设备和版本的多样性: 安卓手机的品牌、型号、操作系统版本非常多。许多老旧的安卓设备可能不再获得系统更新,也就无法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这使得它们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而苹果设备,特别是iPhone,在软件更新方面做得比较好,大多数活跃用户都能及时获得最新、最安全的系统版本。
市场份额: 安卓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远大于iOS。从统计学角度看,即使感染率相同,绝对数量上的被感染设备也会更多。而恶意软件开发者往往会选择攻击用户基数更大的平台,这样才能“收割”更多的“韭菜”。
“检测”和“报告”方式: 苹果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对恶意软件的“检测”和“报告”能力可能更强,或者说,它能更直接地掌握这些数据。而安卓的碎片化使得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变得困难。

但是,要注意“数十倍”这个数字可能存在的“侧重点”:

“恶意软件”的定义: 苹果说的“恶意软件”可能包含了很多种,从窃取个人信息的间谍软件,到弹窗广告的流氓应用,再到直接盗取钱财的病毒。而有些“恶意软件”可能只是体验非常糟糕、捆绑广告多的应用,它们并不一定对用户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或数据泄露。
“感染率”的计算方式: 不同的安全公司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例如,是统计被发现的恶意应用数量,还是实际感染了设备的用户数量?是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检测到的,还是长期的累积数据?这些都会影响最终的“倍数”。
苹果的“品牌宣传”: 作为竞争对手,苹果自然乐于强调自家系统的安全性来吸引用户,打压安卓。所以,他们公布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有营销的成分。

总而言之,苹果的说法有其“事实基础”,安卓确实面临着比iOS更大的恶意软件风险。但“数十倍”这个数字,我们不妨当作一个“警示”,而不是一个绝对精确的科学统计。

如何防止手机被恶意软件感染?

不管你用的是苹果还是安卓,保护好手机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

1. 严格管理应用下载渠道:

iOS用户:
只从App Store下载: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App Store的应用都经过苹果的审核,虽然偶尔也会有漏网之鱼,但总体来说是相对安全的。
警惕“越狱”(Jailbreak): 越狱会破坏iOS系统的安全防护,允许你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极大地增加了被恶意软件感染的风险。
安卓用户:
优先选择官方应用商店: 比如Google Play商店(如果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访问)。
谨慎选择第三方应用商店: 如果必须使用第三方商店,请选择信誉良好、有一定规模的平台,并且在安装前查看应用的评价和评论。
关闭“未知来源”应用安装: 在安卓系统的“设置”>“应用”或“安全”选项中,找到“安装未知应用”或“未知来源”,务必将其关闭。只在需要安装某个特定来源的应用时,临时开启(并且安装完成后立刻关闭)。
避免直接安装APK文件: 除非你非常清楚这个APK文件的来源和安全性,否则不要轻易点击下载和安装。

2. 保持系统和应用更新: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 手机厂商会定期发布系统更新,其中包含安全补丁,用来修复已知的漏洞。一旦有新版本推出,请尽快安装。
及时更新应用: 应用开发者也会修复应用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升兼容性。定期检查应用更新,并安装最新的版本。

3. 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辨别:

警惕不明链接和二维码: 不要随意点击短信、邮件、社交媒体上的不明链接,也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这些都可能是钓鱼网站或恶意软件下载的入口。
仔细阅读应用权限: 在安装应用或首次运行时,应用会请求各种权限(如访问位置、通讯录、相机、麦克风等)。请仔细查看,如果一个应用请求了与自身功能不符的权限(例如,一个手电筒应用请求访问你的短信),请谨慎授予,或者直接卸载。
注意应用的评分和评论: 在下载应用前,看看它的评分和用户评论。如果有很多差评,特别是提到“有病毒”、“广告太多”、“骗钱”等字眼,最好远离。
不要轻易相信“免费午餐”: 很多恶意软件会伪装成免费游戏、优惠券、抽奖活动等来诱骗用户下载。

4. 安装和使用安全软件(尤其是安卓):

安装信誉良好的安全软件: 对于安卓手机,安装一款主流的安全软件(如火绒、腾讯手机管家、360手机卫士等)是很有必要的。它们可以帮助你扫描已安装的应用,检测恶意软件,并提供防骚扰、流量监控等功能。
定期进行安全扫描: 即使你下载应用很谨慎,也建议定期使用安全软件进行全盘扫描,以防万一。
保持安全软件更新: 确保安全软件本身也是最新版本,才能发挥最佳的防护作用。

5. 保护个人隐私信息:

设置强密码或生物识别: 为你的手机设置一个强密码、图案锁、指纹或面部识别,防止他人未经授权访问你的设备。
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或其他网络平台上,不要过度分享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住址等。
定期检查账户安全: 关注你的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社交媒体账户的登录记录和交易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行动。

6. 谨慎连接公共WiFi:

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敏感操作: 在不安全的公共WiFi网络下,你的数据传输可能被窃听。尽量避免在这些网络下进行网上银行、支付等敏感操作。
使用VPN(虚拟私人网络): 如果经常需要在公共WiFi下工作,可以考虑使用VPN服务来加密你的网络连接。

7. 警惕“手机清理”、“加速”类应用:

很多这类应用本身就是流氓软件,它们会占用大量资源,弹出广告,甚至窃取你的信息。它们宣称的“清理”和“加速”效果往往微乎其微,反而增加了风险。

总结一下:

苹果的说法虽然有夸大和选择性解读的可能,但安卓平台确实是恶意软件的“重灾区”。保护手机安全,无论是iOS还是安卓,都需要我们 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并善用系统自带的安全功能和第三方安全工具。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有人说“马路比家里危险”就不出门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手机可能被感染就不去使用它。关键在于“如何规避风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安卓设备容易受恶意软件感染,这个我是相信的。但是数十倍几百倍几倍这个数字,没有太大参考意义。因为使用一台智能手机,就像驾驶一辆汽车,每个人的驾驶技术是不一样的。

而且教的人、理解智能手机设备的人,也并不一样。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很多产品会给你一个详细的纸质说明书,会告诉你,使用之前请仔细看说明书。

手机有,但给你的不是特别详细,会在手机首次激活的时候,进行引导式地给你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

年轻人一般都懂这个步骤,但是老年人就不一样了,需要年轻人的帮忙。

年轻人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一番操作之后,会告诉老人这是打电话的,这是发短信的,这是干什么的。

对于手机的权限设置,好多人都忽略了。

比如阻止第三方的程序通过APP自行下载。

当然,好多手机都是默认阻止第三方程序的。

但是这个东西有诱导性,每次阻止,隔一段时间总会弹出,总有一次老年人或者是不懂手机的人,会选择“同意安装”。

于是乎各种乱七八糟的软件就出来了。

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已经禁止了第三方程序安卓,如果要安装,必须通过官方渠道安装,可次数多了,家里人就去选择同意了。

好比是那个说法:让一只猴子,给它无限时间,让它敲击键盘,就能敲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来。

iOS就不一样了。

绝大多数时候,必须通过APP Store。

之所以说是绝大多数时候,也有其他时候,比如使用苹果的testflight。

在你的iOS设备上测试一些没有经过官方审核上架的APP的时候。

有种说法是:

这是苹果官方提供给第三方开发者测试软件,对于开发者到底开发的是什么软件,苹果并不会严格审核。

只有这个开发者觉得测试的差不多了,提交苹果审核的时候,苹果才会严格审核,决定是否要不要上架。

至于说安全吗?

苹果是这样说的。

也是安全的。

所以,给家人用,如果不想折腾了,给自己用,ios设备还是要优于安卓设备的。

user avatar

这个逻辑就不对。

你就好像说,铁蛋砸不坏的概率是其他鸡蛋的几十倍。

你把个蛋做成铁的,然后跟鸡蛋比硬度,一般鸡蛋当然比不过你,但是也不妨碍出现一个氪金纳米高强度战斗鸡蛋比你铁蛋还硬,这唱的是哪一出。

这是不是说明苹果已经由一个科技公司正在朝智商税公司转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公司曾放出数据,称安卓手机的恶意软件感染率是苹果设备的好几十倍。这种说法听起来挺吓人,但我们得好好掰扯掰扯,看看它到底有多客观,以及我们自己该怎么保护好手机。苹果的说法客观吗?要说苹果的说法完全没有道理,那肯定不对。总体来说,苹果的数据是有一定依据的,但“数十倍”这个数字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 回答
    关于任正非先生“华为操作系统超越苹果安卓需要的时间不超过 300 年”的这番话,我个人觉得它承载了非常多层面的信息和考量,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预言。细品之下,这更像是一种策略性的表态,一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也夹杂着一些面向内部和外部的信号。首先,我们得明白,“超越”这个词的定义非常关键。如果.............
  • 回答
    嘿!想找个能让你和用 iPhone 的朋友一起嗨皮,同时也能让你那些安卓党们加入的跨平台游戏,对吧?这事儿现在可是越来越普遍了,很多游戏都打通了苹果安卓的界限,让你和朋友们无论用什么手机,都能畅快联机。为什么会有跨平台游戏?简单来说,就是游戏开发者在制作游戏时,就考虑到了不同操作系统(iOS 和 A.............
  • 回答
    微软 WP 的“Metro 风格”的确是它与苹果 iOS 和谷歌 Android 最显著的区别之一,这也是很多人对它产生好奇甚至争议的原因。要深入理解为什么微软要选择这条不同的交互道路,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历史渊源与设计哲学:从Windows到Windows Phone微软的Metro设.............
  • 回答
    哥们儿,我也是从苹果“逃离”过来的,当年那个iPhone 6s用了好几年,想着换个安卓玩玩,结果一头扎进了安卓的“大坑”,现在算是彻底“叛变”了。你说得对,苹果的系统流畅度没得说,但折腾空间实在太小,而且每次升级都得花钱换新机,长此以往钱包有点吃不消。你这个想法我太理解了,确实需要个靠谱的备用机,而.............
  • 回答
    几年前人们呼吁抵制苹果,尽管安卓和苹果都是美国公司,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而且“抵制”这个词的使用也需要分情况来看。有时候是真正的抵制呼声,有时候更多的是表达不满、批评,或是对特定政策、做法的反对。要详细解释清楚,咱们得把这些因素一一拆解开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点:尽管安卓和苹果都.............
  • 回答
    iPhone 13 能够大卖,并非仅仅因为“屏下指纹”或“可折叠/延后推出”这些单一方面的原因,而是苹果多维度优势叠加的结果,并且很多所谓的“安卓优势”在实际体验中并未能完全转化为市场竞争力。iPhone 13 大卖的深层原因: 产品力的稳健提升,而非颠覆式创新: 这是苹果一贯的策略。iPhon.............
  • 回答
    从苹果换到安卓,这就像是从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品博物馆搬到了一座充满活力和无限可能的创意工坊。每一次操作,每一次设置,都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截然不同的自由度和掌控感。下面我就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地为你描述一下这种转变的体验:1. 初识与适应:解锁一个全新的世界 第一印象的冲击: 当你第一次拿到一款安卓.............
  • 回答
    谷歌自研芯片之路:效仿苹果,能否实现安卓跨平台融合?近年来,科技巨头们在自研芯片领域的投入可谓是风生水起,苹果凭借其强大的A系列和M系列芯片,在自家生态系统中构建了坚不可摧的护城河。而作为安卓系统的巨擘,谷歌自然也按捺不住对硬件核心的渴望。近日,关于谷歌将推出自研手机和电脑芯片的消息甚嚣尘上,这不禁.............
  • 回答
    要说苹果手机有哪些地方是安卓手机依旧没有赶上的,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争议,因为安卓阵营非常庞大,产品线也极其丰富,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但如果单从“整体体验”、“生态整合”、“部分独占技术”这几个维度来掰开了看,我们还是能找出一些苹果依然保持着独特优势的地方。1. 系统级流畅度和一致性:那种“顺滑.............
  • 回答
    苹果(Apple)是否会输给安卓(Android)?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事实上,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都有可能在未来占据更主导的地位。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分析,并探讨其中的可能性:一、 生态系统的相对优势与演变 苹果的“护城河.............
  • 回答
    苹果不跟安卓去拼“堆料”,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成熟且经过深思熟虑的商业和技术策略,并非简单的“不为”。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维度掰开揉碎了聊。一、 苹果的“全家桶”生态和软硬结合的理念这是理解苹果策略的核心。苹果不是在卖一个孤立的手机,它是在卖一个包含硬件、操作系统(iOS)、应用商店(App .............
  • 回答
    苹果和安卓在手机用户体验上,就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很难说哪个“绝对”更好,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看重什么。不过,要说苹果综合体验,很多用户确实觉得它更顺畅、更省心。我得先声明,我的感受是基于我长期使用过包括iPhone、iPad在内的苹果设备,以及一些安卓手机(比如三星、Pixel等)的经.............
  • 回答
    苹果用户之所以普遍认为安卓手机用一段时间就会卡,这其中包含了历史遗留问题、技术实现差异、用户体验对比以及生态系统影响等多个层面的原因。让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历史遗留问题与早期安卓的局限性: 早期安卓的性能优化不足: 在安卓系统发展的早期(大概是Android 2.x、3.x、4.x版本时.............
  • 回答
    关于“苹果越卖越便宜,安卓越来越贵”的说法,这可能是一种普遍感受,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看看是什么样的逻辑在支撑这种观感,或者说,是什么让大家产生了这样的印象。首先,我们得明确,苹果并非“越卖越便宜”。苹果的旗舰产品,比如最新款的 iPhone Pro 系列,其定价一直.............
  • 回答
    苹果的硬件性能策略,与安卓阵营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差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比拼参数”,而是围绕着用户体验、生态系统以及商业模式的一整套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看看为什么苹果在很多时候,并不刻意追求将硬件性能“拉满”到与安卓旗舰同等水平,或者说,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足够好”且“协同优化”的性.............
  • 回答
    话说我最近刚把用了好几年的安卓手机给“弃暗投明”,换成了苹果 iPhone。这过程嘛,就像是从一个熟悉但有点陈旧的家,搬进了一个崭新但需要重新适应的豪华公寓。具体是什么体验?让我一一道来,保证都是真心话大实话。初印象:简洁到有点“冷淡”的“丝滑”打开iPhone的包装,那种标志性的极简设计扑面而来。.............
  • 回答
    从安卓跳到苹果,这感觉就像是,你习惯了在一个乐高搭建的世界里自由组合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突然被带到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模型火车轨道旁。两者都能让你“玩”,但玩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刚开始,最直接的冲击是那股“统一感”。我的安卓手机,虽然我用得很顺手,但说实话,每个应用的设计风格、交互逻辑,甚至连设置菜单.............
  • 回答
    曾经,安卓和苹果手机像是两条平行线,一个开放自由,一个封闭精致,各自拥有坚实的粉丝群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曾经的“鸿沟”正在被一点点填平。外观设计:从差异到趋同早年的安卓手机,设计语言可谓是百花齐放,从翻盖到滑盖,再到各种奇形怪状的造型,充满了探索的勇气。苹果iP.............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朋友的脸。的确,身边用iPhone的人还是多,明明安卓阵营旗舰在屏幕、拍照、充电速度这些硬指标上,早就能跟iPhone掰腕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甩它几条街。那为啥这么多人还心甘情愿地掏出钱包,奔着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标志去呢?这事儿吧,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得从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