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苹果用户总认为安卓手机用一段时间就会卡?

回答
苹果用户之所以普遍认为安卓手机用一段时间就会卡,这其中包含了历史遗留问题、技术实现差异、用户体验对比以及生态系统影响等多个层面的原因。让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

一、 历史遗留问题与早期安卓的局限性:

早期安卓的性能优化不足: 在安卓系统发展的早期(大概是Android 2.x、3.x、4.x版本时期),安卓系统在性能优化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硬件性能相对落后,软件优化跟不上,导致系统臃肿、内存管理不佳、后台进程混乱,从而容易出现卡顿、反应迟钝等现象。
碎片化问题: 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碎片化。不同厂商的硬件差异巨大,屏幕分辨率、处理器架构、内存大小等等都不尽相同。安卓系统需要适配如此多的硬件组合,这在早期给系统优化带来了巨大挑战,很容易导致某个硬件组合下的系统表现不佳。
应用生态的不成熟: 早期安卓应用的数量和质量与iOS相比有较大差距。一些应用开发者对安卓平台的优化不足,或者使用了不当的开发方式(例如频繁的内存泄漏、不合理的资源调用),也直接导致了用户体验的下降,间接加剧了“卡顿”的印象。
“硬件堆砌”的误区: 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安卓厂商会在硬件参数上做文章,比如堆砌高像素摄像头、大内存等,但对底层系统和软件的优化却不够重视。这种“参数党”的策略,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发现实际体验并不如参数那么美好,容易陷入卡顿的尴尬境地。

二、 技术实现差异与运行机制:

内存管理机制:
iOS: 苹果在内存管理方面采用了相对严格的策略,更倾向于进程的“杀死”(kill)而不是“挂起”(suspend),或者说它更擅长主动回收内存。这意味着当应用不需要时,系统会更积极地释放其占用的内存资源。虽然这可能导致应用重新启动时需要重新加载,但在整体的流畅度上通常表现更好。
Android: 安卓系统则更倾向于将应用“挂起”,在后台保留更多进程,以便用户快速切换应用。这在理论上可以提供更快的应用切换速度,但如果后台进程过多,或者某些应用存在内存泄漏问题,就会占用过多的内存资源,导致前台应用运行缓慢,系统响应变慢。
应用沙盒机制:
iOS: iOS的应用沙盒机制非常严格,每个应用都运行在一个独立的沙盒环境中,无法直接访问其他应用的数据或系统深层文件。这不仅提高了安全性,也减少了应用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助于维持系统稳定性。
Android: 虽然安卓也有沙盒机制,但相对来说更开放一些。一些应用可能需要访问更广泛的系统资源,或者一些恶意应用可能更容易利用漏洞干扰系统。
后台进程与服务:
Android: 安卓系统设计允许应用在后台运行大量的服务,例如同步数据、接收通知、定位服务等。如果应用开发者对这些后台服务没有做好优化,或者同时运行太多这样的服务,就会消耗大量的CPU和内存资源,导致系统整体变慢。
iOS: iOS对后台进程的限制更严格,允许后台运行的应用类型和方式受到更多限制,以保证前台应用的流畅度。

三、 用户体验的对比与感知:

苹果的“封闭生态”优势: 苹果对硬件和软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iPhone的硬件(A系列芯片)、iOS操作系统、以及App Store上的应用,都是由苹果自己设计和审核的。这种高度集成和垂直整合,使得苹果能够进行极致的软硬件协同优化,从底层到应用层,都能达到高度统一和高效。
安卓的“开放性”带来的挑战: 安卓的开放性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也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用户购买的安卓手机可能来自不同的制造商,搭载不同型号的处理器、定制化的UI(如MIUI、EMUI、ColorOS等),这些都可能在系统优化、后台管理、预装应用等方面产生差异。
应用质量与优化水平的差异(虽然在缩小): 尽管近年来安卓的应用生态已经非常成熟,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应用在优化方面不如iOS版本,或者存在一些“流氓”行为,例如在后台偷偷运行大量进程、频繁唤醒硬件等。当用户在不同平台上使用同一款应用时,可能会感受到明显的体验差异。
更新与维护的差异: 苹果的iOS更新通常能覆盖到更广泛的设备型号,并且更新的频率和质量相对稳定。而安卓手机的系统更新依赖于厂商的适配和推送,更新的及时性和持续性参差不齐。一些老旧的安卓设备可能很早就停止了系统更新,无法获得新版本的性能优化和安全补丁,自然更容易出现卡顿问题。
用户对“初始流畅度”的期待: 很多用户在购买新手机时,都会对手机的流畅度抱有很高的期待。由于苹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其设备即使使用一段时间后也能保持相对不错的流畅度,这就在用户心中建立了一个“标杆”。当安卓手机在一段时间后出现明显的卡顿,与这种“标杆”对比,就会被放大化。

四、 用户习惯与误解:

安装大量应用和卸载不干净: 无论哪个平台,如果用户安装了大量应用,尤其是从非官方渠道下载的应用,或者卸载应用时没有清理干净相关的缓存和数据,都会占用系统资源,导致卡顿。
清理垃圾和优化软件的误区: 部分安卓用户会过度依赖第三方清理软件,这些软件有时反而会“误伤”系统文件或重要进程,或者在后台自行运行占用资源,适得其反。
对手机性能的期望值: 用户对于“卡顿”的定义也因人而异。一些轻微的动画掉帧或者偶尔的响应延迟,对于对性能要求极高的用户来说,可能就已经被定义为“卡顿”。

总结来说,苹果用户认为安卓手机用一段时间就会卡,是一个由历史原因、技术差异、用户体验对比以及用户自身使用习惯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原因奠定了“安卓容易卡”的最初印象。
技术实现差异使得安卓在内存管理、后台进程控制等方面与iOS存在系统性区别,容易在特定场景下导致性能下降。
苹果“封闭生态”的高效协同优化树立了一个高标准,使得用户更容易将安卓手机的表现与之对比,并产生“卡顿”的感知。
碎片化和厂商优化差异也导致了安卓阵营内部体验的参差不齐。

值得强调的是,随着安卓系统和硬件的不断进步,现代的高端安卓旗舰手机在性能和流畅度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与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然而,由于上述多种因素叠加,这种“安卓易卡顿”的刻板印象在部分用户群体中仍然存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华为发布Mate9、Mate10、Mate20等的时候,曾经打出过一个口号,叫“18个月不卡”。

这已经是当时国产安卓机能打出来的不卡的使用极限。

而同时期苹果发布的手机是iPhone XR。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华为Mate20 Pro的确做到了18个月不卡顿。但直到今天,我身边还有一些人在用iPhone XR,除了运行一些大型应用可能慢一点,正常使用并不会有什么卡顿感。

另外我手头还有一台iPad 2019(第七代),使用频率也还挺高。这个iPad搭载的是A10处理器,也就是2016年发布的iPhone7所用的那款处理器。从我的使用体验来讲,这个用着六年前处理器的三年前发布的产品,在流畅度上依然要远远胜过所有的安卓平板。

当然,从性能方面来说,无可否认的是,A10这样的芯片已然算是比较差的。比如,就拿平板来说,目前安卓平板所用的主流芯片——骁龙870的Geekbench5跑分是3372,A10处理器的跑分是1403,还不到骁龙870的一半。但A10的芯片搭配上ios系统,iPad就是有着比安卓更高的流畅度。

我自己是安卓手机、iPhone以及iPad、安卓平板、Mac OS设备都在使用。反正在我这儿,2020年入手的几款国产安卓旗舰,都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卡顿,但是同期的iPhone11,却并没有出现这个问题。所以,安卓手机用一段时间会卡,这个的确就是个事实。

当然,关于ios为什么比安卓更流畅,可以从系统优化、后台管理机制甚至于过场动画展现等各种方面去解释。甚至,有些人还会指出,iPhone“不卡”并不是因为性能强,而是过场动画绘制的好。只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不懂也不会在乎这么多,安卓机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变的不那么流畅,就是个客观事实。与iPhone比起来,这个区别就更加明显。


PS:

已经很久没回答过安卓和iPhone相关的问题。没想到几年之后了,这个问题依然是知乎上的引战问题。

简单看了下评论,说这么几个事吧:

第一,你们的Mate20怎么不卡,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手里的旗舰手机,包括麒麟990、骁龙865的同代旗舰,在同等使用程度的前提下,的确都不如同代的iPhone流畅。(事实上,甚至很多安卓旗舰手机在刚发布的时候,就会因为系统的问题而在拍照等方面出现卡顿、延迟)

第二,卡顿这东西跟每个人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有关。我给我爸妈买的千元机,他们用了几年之后甚至跟我的旗舰机不相上下,因为他们用的很简单,App就那么十来个,反倒是我的手机因为程序多而时常卡顿。

第三 每个人对卡顿的定义理解也不一样。有的人把卡顿定义为打不开程序、程序闪退或操作后无回应、回应慢,如果以此为标准那我五六年前的手机也不怎么卡顿。但如果把卡顿定义为响应不及时、过场动画不流畅等,那就是另一种情况。(关于这个,高赞答案给出了贴图实证,想杠找他杠去)

第四,关于Mate20卡不卡的问题,建议自己看一下评论里,有说Mate20卡的,有说Mate20不卡的,你们的Mate20到底是卡还是不卡,平时是什么使用习惯,请自己交流清楚。我没兴趣给你们掰扯。

第五,有人说2020年代旗舰都上了高刷,所以比iPhone流畅。我只能说,把这几年的手机旗舰挨个买了一遍的我,并没看出来。当然,如果你所谓的“流畅”是打开微博然后狂往下刷屏幕,看它们之间是否“丝滑”,那对不住,我没这种看微博的习惯。

第六,拿安卓和iPhone响应机制说事的,在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理解或者有兴趣理解二者的区别之前,这种废话还是少说。反正在买iPhone的人看来,他能“感觉”到iPhone“不卡”,这就够了。安卓如果有能力也能做到这样“不卡”,肯定不会有人再说这事。

最后,安卓机有安卓机的方便之处,iPhone也有iPhone的优点,我需要用到他们的什么优势,我就用哪个。如果你这几年没用过三五十部以上的手机,就不用在这儿掰扯安卓机卡还是不卡了。

user avatar

本人安卓华为Mate 20 Pro、苹果XR都在用。安卓永久了用也不会很卡,苹果永久了也会有点卡。

但奇怪的问题是,将手机送给别人以后,有些人用安卓系统时间长了,图标会点不开。我觉得是那人经常刷微博看视频导致的。


有些人的电脑,给他买了正版的杀毒软件,他竟然可以不知不觉的安装上360等一堆流氓软件,直到有一天找我重装才发现他用不好系统。不会编程情有可原,但Office操作没我好、不会保养系统、更别说装系统修电脑。只会按默认点下一步安装,所以装了流氓软件,建议他看清楚,但他下载的软件就是强制安装的,怎么我能下载到干净的软件呢?高中地理教材讲过中关村,他可以去中关村下载。有些人只会考试,对教材的态度是利用来考试(甚至觉得研究答案比研究题目重要,研究题目和答案比研究教材和知识更重要。我是考上好大学的、现在当教师,知道一些成绩好的、高分低能的人是怎么想的)、内心并不尊重教材,所以也不会相信教材、应用教材。

所以感觉这种人用手机也一样,会不知不觉地中毒。跟他说刷视频会中毒他不信,无非就是因为喜欢刷视频而已嘛。

有些人问我怎么不回复微信,我说手机不是泡妞工具。在父母的年代,大哥大是很神圣的东西,不是用来泡妞的。同样道理,神圣的手机也不是用来娱乐、看视频八卦的。手机是用来通信,让人家有急事可以找到我(例如送外卖送快递的可以联系我,不要经常玩手机到有事的时候却没电了。手机又叫移动电话,移动设备要求轻便,加一个充电宝违背了移动设备的初衷),有重要的事情也不需要微信等回复可以直接打电话,仅此而已,再贵的手机都是如此。想看视频,用电脑大屏幕舒舒服服大大方方地看,不是看苍老师,大屏幕也不会不见得人的。想看小说,买本纸质书也不贵,有钱就用kindle看。

术业有专攻。手机是用来通信的,不是万能的。


父亲用华为Mate,母亲用小米。这两款手机在一些人口中是垃圾,说再过十年也超越不了苹果的。但父母从来没说过手机卡,因为他们只是用来打电话、短信不怎么看,连微信都不用,更别说微博、知乎。过年期间父亲的助手发了些东西给我,要我转交给父亲,可见他们的手机简约到什么程度。

父亲开门诊连叫号都不会,还曾经问我怎么操作电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名医地位。现在好了,左边一个助手、右边一个助手。那次去医院看见他在跟助手说,这段应该打在这里,似乎助手连病历都不会写啊,会操作电脑又如何,只能当家父的助手。如果不会操作电脑,可能连助手都没得当。

所以不要觉得一台手机多种功能很时尚,你会多功能别人也会。像家父那样有过人的医术,才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本人虽然有个性,但至少明白一点,表面功夫还是要随大流的;这个回答因为不随大流展露个性,所以被拍了。上各大购物网站一搜,销量高的永远是苹果第一、华为第二、小米第三。我拿着手机到底看不看视频,这种个性外人不知道;但把手机拿出来,人人都看得见,不能太有个性的。贵的手机也不影响我打电话收短信,有钱就买贵的,人人都用智能机,我也不好太有个性,买贵手机的最大目的是掩盖个性而已。只是自己不喜欢用手机干别的事情,所以不为难自己而已。

以前回答一个问题说,总之方方面面都不要太突出,平平凡凡的就好。所以呢,不要用老人机,也不要用太贵的。我以前真的不用苹果,后来发现苹果永远是销量冠军才随大流用的。如果你们觉得苹果贵,那我就用回华为荣耀。


其实很多东西,如果从本源出发、从道德出发,以本来应该、本来不应该为标准,可以看的很清晰的。例如关于熊猫破产的问题,人本来就是要听父母教导的,更何况是王健林这么牛的人,小王不听就更不应该,所以早晚必报,果然现在熊猫破产了。

什么东西本来就是不应该的?需求!人从有需求开始就已经是错的。父母小时候没有电视机,没有看视频的。我们与父母相比,有视频看应该知足了,为什么在电脑和电视上有得看还不知足,还用手机看?APP装多了,流氓软件启动了,就怪操作系统。人有需求,从道德上说就是人心不足,从心理学讲就是没事搞事。有书读、有工作、有饭吃就不错啦,还想考好大学、赚大钱、吃好的。按照这种逻辑,找对象要求高,看会不会被异性拍死你。

user avatar

不同人对“流畅”定义不一样。

苹果用户的流畅:指哪儿打哪儿。

题主的流畅:快。


安卓所谓的流畅在激烈操作下就崩盘了。

举个例:

点开淘宝后悔了,赶紧关掉防剁手。

iOS 13.3.1 老老实实地关上了。

安卓(Android 10.0)播放完关闭动画后自动打开了淘宝。

试试把这个操作用在多个应用或者游戏上,场面会更难看。

这种有自己独立思想的“Smart”系统,很难谈得上流畅二字。

再举个例子:

安卓点击应用图标响应时间不一,有时候很久,有时候立刻响应。


又举个例子:

安卓应用全系没有回弹动效,瀑布流应用滑动到加载的时候会直接生硬地停下,造成“卡顿”。


还举个例子

打开应用后立刻上滑保持手指滑动

iOS 应用一直保持在多任务页面,没有任何逾越;

安卓应用加载完强行跳到前台,不顾我的手指还在滑动。

做不到指哪儿打哪儿。


一个小细节,如果应用打开立刻切换多任务

“假后台”的 iOS 会在多任务中加载并显示应用预览;

真后台的安卓应用会一直停留在开启页,直到你把应用放到前台才会开始加载。



都 2020 年了,“安卓不卡”这种话我都听了 8 年了,所谓的不卡只能说够用,要说丝般顺滑,那安卓可能得再追 8 年。

如果题主真的不信邪,那么只要熟练掌握以下黄金句式,安卓其实可以永远不卡。

  1. “Android 从 X.0 开始流畅度就不输 iOS 了”
  2. “攒点钱买台安卓旗舰再来比”
  3. “原生 Android 了解一下?”
  4. “那是你不会用”
  5. “我的手机没这个问题”

安卓不卡

since 2012 , Project Butter.








笑话一则:





























打脸专用的底部:

我把原来的视频放慢十倍,让这位“明眼人”公子看看谁家的缓存视频还要回弹一下再显示的,谁家的缓存视频还要加载视频预览图的,谁家的缓存视频还要转加载图标的。

知乎为啥戾气大?就是因为太多这种连回答都不看清楚就嘴上不干不净上来杠的人。

既然这样就别怪我打脸用力了。




打脸专用2:

下载速度跟不上是吧?我用无痕模式,再加下拉刷新,亲手录给你看。

大声告诉我这是不是缓存视频?

7 年移动开发就这水平?



打脸了打脸了3:

评论区果然人才辈出啊!

一位“内行的抖音高级工程师”出现了!

怒斥我是外行人,说安卓应用打开有延迟是因为要等服务器回传数据,延迟是情有可原的!



因为我是外行人嘛,就想问:如果飞行模式下应用是不是打不开了?

内行人先生斩钉截铁地说:

飞行模式就不用等待了,跟你说就是对牛弹琴。


然而我这个人就是爱钻牛角尖,打开飞行模式做了同样的操作,结果飞行模式下安卓打开应用延迟还是一模一样。


内行人先生急了,说只是猜测。

我就没见过哪个技术开发连复验都不做一下就开始胡诌这不是 bug 是 feature 的。

这是想减轻工作量吗?


内行人先生还对我没用过字节跳动的应用感到惊讶,为什么有人要觉得全天下的人都用过抖音和头条呢?



终于知道安卓应用质量为啥差了,安卓开发者都是这种态度的吗?

“凭什么为用户服务”?

user avatar

我从小米1开始用安卓,今年年会抽奖中了ip11才改用苹果的

那么直接说结论吧,安卓手机用一段时间会卡其实都是误解,是不懂的人给安卓甩的锅。

同样一台小米手机,我用的时候电量撑不过一天,卡的要死要活。后来给我妈用,电量能维持三天一点不卡。

为什么呢?因为我妈把我的AB站、爱奇艺、橘子视频、高德地图、抖音、京东、淘宝、天猫、美团、猫眼电影,以及吃鸡、农药等等一大堆的游戏都卸了,喜马拉雅、有妖气、掌阅等等听书看书的也卸了,QQ也卸了。就装了支付宝微信和我们本地的新闻平台三个APP。

至于小米自带的那些音乐啊视频啊画报什么,不去碰他们其实都不会自己启动的,虽然不能卸载,但是只占硬盘空间不占内存。所以直到为什么手机卡了吧?装那么多APP你怪谁呢?

user avatar

苹果也会卡。

同性能下,苹果没有什么优势。

什么叫同性能呢?

你日常用,大核心单核心CPU最高性能是你用到的性能。

A9是845水平。

A10是855水平

A11是865水平

你用这个性能的机器去对比。

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安卓并不慢。

就是你用iPhone 8 plus 对比 realme x50 Pro 比流畅性是合理的。

安卓还吃点亏,因为像素多了四分之一。

公平比较,清掉后台,比速度

用起来安卓更快,因为有高刷新。

就是说,你管理好了应用,不存在安卓卡的问题。

iPhone 6s plus 应该和一加6比。

你管理好应用,不让APP流氓,用好合适的版本,一加6也是不卡的。

所以,不是安卓弱,是处理器弱。

即使APP能管理好,不让它们流氓,瞬间最高性能差一倍,当然感觉不一样。

user avatar

安卓确实会卡。

但是苹果也会卡。

卡的方式不一样。

安卓用几个月就会卡。

苹果升级下系统就会卡,不升不卡。但是不升级,很多新软件你没法用了。

苹果通过系统的升级,来故意的减少手机的使用寿命。让你每年换新机。

iPhone电池门只是其中暴露的一环。其他的措施还包括强制开发者使用新系统,来让老机器无软件可以用。还有著名电池不可更换。

从这个角度来说,苹果也不是好鸟。

苹果是实际上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商。严重损害了地球资源和环境。

老安卓好歹你清理下系统,就不那么卡了。

老苹果就是一堆废铁,就是不升级系统,也没什么软件可以用了。

建议中国反垄断机构调查苹果这种蓄意的计划报废行为,并罚款100亿美元。

另外建议立法,没法简单更换电池的手机加税5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