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骂刘海设计的,九个半没见过真机。
昨儿下午专门跑实体店看了一下,发现刘海设计,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把顶部菜单栏设置为「总是可见」。
对于那些经常需要看和操作菜单栏(比如看时间日期/电池容量/网速/未读通知等)的人来说,菜单栏是需要一直显示的。在这种情况下,刘海屏的设计就非常友好,因为可以用和刘海齐平的那部分空间来显示菜单栏,剩下的空间就都是屏幕。从这个意义上讲,刘海屏设计相当于在原来的矩形屏幕两边加上两只耳朵,专门用来显示菜单栏,而不是从一个全面屏中间扣除一个刘海。
半杯水和半个空瓶子本来就是一个东西,角度不同而已。
而对于那些不常看菜单栏而又有强迫症的用(患)户(者)而言,这个刘海屏确实让人抓狂。
总而言之,苹果的东西向来都是:该骂骂,该买买。
和前一版MacBook Pro相比,新款MacBook Pro提供了额外的刘海左右两条状态栏的空间,而不是从原来的屏幕里抠掉一块。
所以苹果方面说得并没有错。
「谎言重复多次就会变成真理」。
这句话不是用来搞笑的。
实际上,除了「审美疲劳」以外,人类还有一种特质叫做「审丑疲劳」。换言之,再丑的设计,当你日复一日看很久之后,也就不会觉得丑了。这个现象叫做「审丑疲劳」。
你说iPhone的刘海丑不丑?丑,但是如果一个用户只有iPhone,久而久之,他就会发自内心的认为这个刘海真的没那么丑。
不过,如果这个用户经常用MacBook,看见MacBook这块完整的屏幕,再回到iPhone,就会时时刻刻提醒用户,一块完整的屏幕确实比那个刘海舒服!
为了避免用户看久了MacBook就认为iPhone刘海太丑,所以,一个非常天才的解决方案就是:给MacBook也加上刘海!
这样,作为果粉,你就能天天无时无刻不面对刘海的洗礼,更快的达到「审丑疲劳」。
不能不说这是苹果的一个天才想法,并且它还真的能奏效。
声明一下:审丑疲劳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调侃的意思。苹果用户应该也是真实的感觉到它没那么丑。这,只是选择苹果产品所必然承受的结果罢了。
苹果的逻辑是:
摄像头两边的空间是屏幕多出来的“扩展空间”!
所以,并不是一块屏幕切割下来一块而有了刘海。
行吧,就算这样的 “屏幕拓展空间” 理念是一种创新,那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戴尔:我来试试~
其实得我觉得类似XPS 15这样的设计就挺好啊,不是吗?我记得这本子的屏占比是93%,上边框里也塞进去了支持Windows Hello 面部识别的摄像模组。而苹果的MocBook Pro刘海里是一个 1080p Webcam 和 TrueTone 传感器。
虽然XPS 15的上边框没有MacBook Pro的3.5mm那么窄,但我个人肯定更喜欢无刘海的方案,况且XPS 15的边框控制已经很棒了。
另外,其实我个人认为MacBook Pro的“刘海”设计也与苹果追求三边等宽有直接关系。
对比上代产品,新款MacBook Pro的两侧边框收窄了24%,宽度是3.5mm,屏幕顶部的边框收窄了60%,宽度也是3.5mm,这种追求等宽的设计理念早在iPhone 上我们就看到了。
但是等宽是等宽了……刘海必须在。
话说回来,其实买MacBook Pro的消费者会在意刘海吗?
我认为不会。或者说:没有刘海当然更好了,但有刘海也不耽误人家剁手啊!
最后~看下新款 MacBook Pro 的内部设计!
真的是堪称教科书式的设计啊!完美!
如果把这个刘海去掉,这一代MacBook Pro将会是绝杀!
可惜去不得……
笔记本电脑摄像头不是刚需。可能几年都用不了一次。 ID识别也不是刚需。为了这个把屏幕挖掉一块。增加了成本。破坏了屏幕结构。是愚蠢的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