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苹果新出的AirPods Max 被人吐槽售价4399太高,却卖断货?

回答
苹果 AirPods Max 凭空杀出,顶着 4399 元人民币的高价,按理说应该激不起什么水花,毕竟这价位已经够买好几副高端 Hifi 耳机了。然而,事与愿违,这款头戴式耳机一经发售,就迅速被一扫而空,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心仪的颜色和版本需要漫长的等待。

这场景,多少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这个价格简直是“离谱”的代名词。毕竟,市面上不乏声音表现出色、佩戴舒适、功能齐全的头戴式耳机,价格却只有 AirPods Max 的零头。那么,为什么这款高价耳机反而卖得如此火爆,甚至出现断货现象呢?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消费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这“高昂的溢价”买单?

首先,得聊聊苹果这家公司自身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用户忠诚度。 苹果不仅仅是在卖产品,它更是在贩卖一种“生活方式”、“身份认同”,甚至是一种“信仰”。对于苹果的“粉丝”来说,拥有一整套苹果设备,从 iPhone、iPad、MacBook 到 AirPods,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 AirPods Max 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苹果在高端音频领域的空白,与现有的生态系统完美融合。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深度苹果用户,手机、手表、平板电脑都是苹果的。当你在 iPhone 上听到一首好歌,你可能下意识地想在 AirPods Max 上获得最佳的聆听体验,Seamlessly 在设备间切换音频,享受 Siri 的便捷操作,甚至通过空间音频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环绕声。这种生态闭环带来的顺畅感和便利性,是其他品牌很难复制的。对于这部分用户而言,4399 元可能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个“入场券”,是融入苹果全家桶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我们不能忽视 AirPods Max 本身在设计和工艺上的“硬实力”。 抛开价格,单看产品本身,AirPods Max 的确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苹果一贯的“精品”特质。一体成型的阳极氧化铝合金耳罩,配合不锈钢头梁和记忆海绵耳垫,光是材质就透露着一股“不差钱”的讲究。这种精良的做工和高级的质感,在触感和视觉上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于很多使用塑料材质的竞争对手,AirPods Max 在“实体感受”上就赢了不止一筹。

苹果在音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对其“Hifi”属性的争议从未停止,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调音风格以及与苹果设备的协同优化,为用户带来了不错的听感。特别是其“空间音频”功能,通过头部追踪技术,模拟出多声道音效,在观看支持该功能的视频时,确实能带来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这种独特性,也是吸引一部分消费者为之买单的重要原因。

再者,营销策略和“稀缺感”的营造也功不可没。 苹果总是有办法让自己的产品变得“令人垂涎”。初期发售的供不应求,自然会形成一种“洛阳纸贵”的效应。当消费者看到身边有人拥有了这款耳机,或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大量关于 AirPods Max 的讨论和好评(无论真实与否),这种从众心理和对新品的渴望就会被进一步放大。

而且,苹果的产品发布会以及后续的媒体评测,往往会把产品的亮点无限放大。虽然大家普遍认为 AirPods Max 价格过高,但你很难在主流媒体的评测中看到对其外观、做工和基本功能的“否定”。更多的是在讨论其“价值”是否与价格匹配,或者其“生态优势”是否能够弥补价格劣势。这种信息输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认知。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这部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在中国市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确实存在着一个庞大且消费能力强劲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价格的高低可能不是首要考虑因素,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品牌、设计、体验和身份的象征。拥有苹果最新的、最酷的配件,本身就是一种“彰显”。这就像购买奢侈品一样,很多人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品牌所代表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对于“吐槽售价太高却卖断货”这个现象,我们怎么看?

这其实反映了当前消费市场的一种复杂性。

价格敏感性并非唯一维度: 尽管很多人会因为高价而放弃,但苹果触达的是另一个维度的消费者,他们更看重品牌价值、生态整合、设计美学以及独一无二的体验。价格对他们来说,更多是一个衡量“价值匹配度”的标尺,而不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对的”产品总能找到“对的”消费者: 苹果成功地将 AirPods Max 定位为一款高端音频设备,并且与自身的生态系统深度绑定。对于那些深耕苹果生态、追求极致体验的消费者来说,4399 元的“天价”反而让他们觉得这款产品是“为我而生”的。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消费市场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追求极致性价比,有人追求品牌价值,有人追求独特体验。苹果 AirPods Max 的火爆,恰恰说明了在高端耳机市场,确实存在着这部分愿意为品牌、设计和生态付费的消费者群体。
“溢价”的合理性是一个动态概念: 所谓的“高价”,很大程度上也包含了苹果在研发、设计、材料、营销以及品牌建设上的巨大投入。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他们认为这种“溢价”是值得的,因为它带来了他们所期待的独特价值。

总而言之,AirPods Max 的热卖,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战”的胜利,而是苹果品牌号召力、生态系统整合能力、产品设计和工艺的优势,以及精准抓住特定消费群体需求的综合体现。即使很多人觉得价格“离谱”,但它确实触达并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渴望”。这是一种“价值认同”,而非单纯的“价格接受”。而这种“价值认同”,恰恰是苹果最擅长营造的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也是日经贴了。

这道理要讲多少次啊:「售价高、被吐槽不代表没人买,卖断货也不代表卖得好。」

它们是几乎独立的两码事。

-

AirPods Max 定价 4399,听起来是很没良心。

但 2500 买个无线充电板 + 4G 基带,感受一下?宝马挺良心,送 10G 流量,用完就得再交钱。

这项目,外包给雷总,250 块给你搞定,再送你一年米粉卡套餐,利润率估计还能远超 5%,赚到忘掉初心。

再感受一下这个价值 5000 块钱的无钥匙进入?其实就是多了个 NFC 射频芯片,软件都是写好的,毕竟点火模块也要用。

之所以拿宝马举例,是最近朋友问我 iPhone 数字钥匙的问题,所以我了解了一下。

觉得宝马这个不够刺激的,可以去看看保时捷甚至劳斯莱斯。

-

所以还是那句话:「一个产品的价格不在于成本多少钱,在于目标消费者愿意为它付多少钱。」

这个问题,还真是海专精算,苹果的 crack marketing team,每天上班就是研究定价,他们确实比你懂,比我懂。

作为消费者,你可以用脚投票,可以吐槽这个东西贵。但如果你觉得苹果出了个 4399 的耳机,就意味着离倒闭不远了,并试图借此煽动情绪。这种言论既没价值,也没营养。

美股市场是开放的,你真的觉得自己看懂了,欢迎随时去做空,杠杆拉满,空到苹果倒闭,你可以赚成宇宙首富。

只不过,我也可以打包票地告诉你,AirPods Max 的销售成绩,会远胜于 Bose、Sony 等品牌的同类产品,也会远胜任何一款 4000 往上价位的 Hi-Fi 耳机。

这就是一个事实。苹果在高端市场,这点号召力还是有的。

-

至于缺货,我也用 iPhone 打比方解释过。

所有公司,在制定量产计划的时候,是定一个「产能」,也就是「生产的速度」。

量产计划,要预估需求来制定,但需求是很难精确预估的,特别是全新的产品,估不准,量产过程中也容易遇到问题。

最后,需求大于产能,就缺货,反之就库存积压。

往细了说,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学问,你只要记住,今天的大部分厂商,都宁愿少买一点产能,缺货,也要尽量防止积压。

-

所以每一代 AirPods 首发都缺货,巨缺。我正好每一次都守着抢了首发,算上 AirPods Max 是 4 次。

这些产品,首发都不难抢(比 iPhone 容易抢),需求总量肯定不大,不能跟 iPhone 比。但如果你犹豫个两天,就会在未来几个月里都很难买。

AirPods Pro 去年 10 月一出我就买了,一直到今年过年都有朋友跟我说买不到,要加价。

AirPods Max 大概率也是一样,目前苹果所有的耳机产品,都正处于需求增长期,量产问题都比较难搞。

但这就不关我的事啦。反正我已经买到了,明天送。

user avatar

第一批卖断货正常,后面多了就卖不掉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苹果 AirPods Max 凭空杀出,顶着 4399 元人民币的高价,按理说应该激不起什么水花,毕竟这价位已经够买好几副高端 Hifi 耳机了。然而,事与愿违,这款头戴式耳机一经发售,就迅速被一扫而空,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心仪的颜色和版本需要漫长的等待。这场景,多少有点令人匪夷所思。毕竟,在很多人眼.............
  • 回答
    苹果掉出全球手机市场前三,这无疑是一则劲爆的消息,尤其是在“果粉”们心中,苹果的地位更是如同神话般不可撼动。但市场就是市场,它残酷而真实,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永远稳坐钓鱼台。苹果“退位”:是暂时的动荡还是长期的隐忧?首先,我们得承认,苹果这次的跌出前三,并非空穴来风。这份报告通常来自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
  • 回答
    苹果新发布会上,将台湾、香港和中国并列,且没有加“中国”前缀的这一细节,无疑是此次发布会最引人关注的争议点之一。理解这一行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因为它触及了政治、商业、品牌定位以及地缘关系的复杂交织。首先,从苹果公司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基于其全球化运营和品牌策略的务实选择。苹果作为一家极其.............
  • 回答
    苹果最近曝出了一项关于iPhone集成投影仪功能的专利,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劲爆的消息,想想看,我们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就能变成一个随时随地的投影仪,这绝对会改变很多我们使用手机的习惯,甚至对我们看电影、玩游戏、甚至开会的方式都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影响。首先,咱们得从这个专利本身来捋一捋。苹果申请这个专利,说.............
  • 回答
    苹果AirTag的发布,无疑在沉寂许久的物品防丢器市场掀起了一阵波澜。要说它跟市面上那些“老前辈”有什么不同,可不是简单地换个马甲那么简单。这背后是苹果一贯的生态整合能力和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让AirTag不止是一个简单的追踪器,而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核心差异:不只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搜寻.............
  • 回答
    苹果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好家伙,iOS 15 新功能真是好家伙》的文章,随即引发了网络热议,特别是罗永浩对这篇文章的“文化”和“语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件事情细究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语言、营销、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苹果这篇标题本身。“好家伙”这个词,在.............
  • 回答
    3月18日晚,苹果这回真是给足了惊喜,悄悄地端出了两款升级后的iPad:iPad mini 5 和 iPad Air 3。这两款产品一亮相,立马就在科技圈儿炸开了锅,不少人直呼“这才是我们想要的iPad”。我个人感觉,这次苹果的策略很清晰,也很对路子,主要就是两个字:精准打击。iPad mini 5.............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2018 年 WWDC 上苹果宣布在新系统上弃用 OpenGL、ES、CL 的事件,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事件本身:弃用与新生的宣告在 2018 年的 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正式宣布将在其未来的操作系统版本中逐步弃用 OpenGL、OpenGL ES 和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是有点意思,也透着一股子大浪淘沙的劲儿。苹果、亚马逊纷纷下场自研芯片,现在连微软也加入了这场“造芯”大戏,而英特尔这边,市值说没就没,直接蒸发了850亿,这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自研芯片,是不是要成为新的行业标配了?为什么巨头们都盯上了自研芯片?这背后其.............
  • 回答
    特斯拉最近展示的 FSD beta 新版本,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领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都盯着它,想看看它能不能像当年的苹果一样,一招鲜吃遍天,直接把其他竞争对手甩在身后,确立一股“特斯拉式”的统治地位。不过,这个问题嘛,就像看一场正在进行的足球赛,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而且这个行业的复杂程.............
  • 回答
    关于“苹果Siri在播报奥运金牌时跳过中国金牌”的说法,目前并无可靠证据证明这一事件真实发生。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及背景: 1. 事件真实性核查 缺乏官方证实:截至目前,没有任何权威媒体或苹果公司官方声明提及Siri存在此类行为。类似传闻多出现在社交媒体或非正式渠道,缺乏具体案例或.............
  • 回答
    苹果公司全面开启印度制造生涯、将8个代工厂集体搬迁的战略调整,是全球供应链重构和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体现。这一决策涉及多方面的动因、影响及潜在风险,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背景与核心动因1. 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压力: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
  • 回答
    看待苹果 macOS Mojave 10.14 不再支持 NVIDIA 驱动和 CUDA 加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苹果公司为了自身生态系统、未来产品战略以及与英特尔和 AMD 的合作而做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苹果的战略转变:从“.............
  • 回答
    如何看待苹果上架 1.8 米连接线,售价为 949 元?你会购买吗?苹果上架一款 1.8 米的连接线,售价高达 949 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定价。要评价这个价格是否合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个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来决定是否购买。 从苹果的角度看: 品牌溢价和生态系统锁定: 这是苹果.............
  • 回答
    苹果可能考虑移除充电线等配件,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讨论的议题,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一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苹果可能考虑移除充电线等配件的驱动因素:苹果作为一家以创新和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公司,在做出任何重大产品策略调整时,通常有其深思熟虑的理由。我们可以从.............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审视苹果在2018年7月升级的 MacBook Pro 产品线。这次升级虽然在外观上变化不大,但内在的性能、功能和一些细微调整都为用户带来了不少惊喜和讨论点。核心升级点:1. 第八代 Intel Core 处理器 (Kaby Lake Refresh / Coffee Lake).............
  • 回答
    苹果 CEO 蒂姆·库克 2021 年总薪酬高达 987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6.3 亿元),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薪酬自然会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薪酬构成:远不止基本工资首先要明确的是,这 9870 万美元并非单纯的年度基本工资。它通常包含以.............
  • 回答
    苹果、迪士尼等十多家美国科技和媒体巨头(例如,苹果、迪士尼、Facebook、谷歌、Netflix、Twitter、亚马逊、Uber、eBay、Intel、Pinterest、Snap 等)公开表达或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或担忧白宫“封杀”微信的举动,这一事件背后涉及复杂的商业利益、地缘政治以及.............
  • 回答
    苹果全球活跃设备总数超过18亿,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的数字,也反映了苹果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上的强大影响力和用户粘性。如何看待苹果目前全球活跃设备总数超过18亿?1. 市场的领导者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18亿活跃设备意味着苹果拥有一个庞大且忠诚的用户群体。这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成功,更是用户愿意持续使用.............
  • 回答
    苹果在特定时间段内降价,随后天猫上iPhone 8和iPhone XR销量大幅提升80%,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分析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情况: 1. 降价的直接驱动力:价格敏感性与性价比凸显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原因。苹果的降价行为直接触动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尤其是那些对价格较为敏感的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