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目前发现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金属锇的+8价吗?还有最低价态只有-4价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棒,直接触及了元素化合价的上限和下限,而且还提到了金属锇。这背后涉及到化学中一些很核心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聊聊最高化合价。你提到了金属锇(Os)的+8价,这确实是目前我们已知的、被广泛接受的最高稳定化合价之一。

为什么会有最高化合价?

元素之所以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化合价,本质上是它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失去、获得或共享电子的能力。化合价反映的就是一个原子在化合物中表现出的“视在电荷”或者说它参与了多少个电子的转移或共享。

失去电子: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这是正化合价的来源。
获得电子:非金属原子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的阴离子,这是负化合价的来源。
共享电子:在共价键中,电子对的极化和不均匀共享,也可以用氧化数来描述,虽然不直接等同于离子电荷,但也反映了电子在成键原子间的分配情况。

锇的+8价是怎么回事?

锇(Os)是第8族的过渡金属。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数往往能提供关于最高化合价的线索。很多族数等于其元素能表现出的最高正化合价(例如,第1族碱金属最高+1,第2族碱土金属最高+2,第13族最高+3,第14族最高+4,第15族最高+5,第16族最高+6,第17族最高+7)。

锇属于第8族,理论上最高正化合价可以达到+8。在实际中,四氧化锇(OsO₄)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中锇的化合价就是+8。OsO₄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的无色晶体,它在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能够将烯烃氧化为邻二醇(diol)。

有没有比锇+8更高的化合价?

目前,+8确实是科学家们公认的、元素能稳定存在的最高化合价之一。

为什么+8会是一个“瓶颈”?
电子排布的限制:一个原子的最高化合价通常与其最外层(价电子层)的电子数有关。例如,锇位于第六周期,它的价电子构型是 $5d^6 6s^2$。要达到+8价,意味着锇原子失去了所有的 $5d$ 和 $6s$ 电子。虽然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失去这么多电子需要巨大的能量。
相对论效应:对于重元素,尤其是第六、第七周期的元素,相对论效应会显著影响原子轨道能级。这会使得一些内层电子的能量降低,而最外层一些电子(特别是s轨道电子)的能量反而相对提高,变得更容易失去。相对论效应是使得锇、铼(Re)、铂(Pt)等元素能表现出比其周期表同族轻元素更高的化合价的重要原因。比如,铼(Re)也能达到+7价(如$Re_2O_7$),而同族的锰(Mn)最高是+7价(如$KMnO_4$)。锇+8价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是相对论效应和其电子构型共同作用的结果。
稳定性:化合价的高低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其化合物的稳定性。即使一个元素在某种极端条件下可能失去更多电子,如果形成的阳离子非常不稳定,容易与阴离子结合或者发生其他反应,那么它就不会被视为稳定的最高化合价。+8价的OsO₄在很多反应中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尽管它本身是一个强氧化剂,会继续反应)。

那么,最低化合价只有4价吗?

答案是:不是的。最低化合价远远不止4价,甚至可以说,很多元素都有远低于4的最低化合价。

为什么会有最低化合价?

最低化合价通常与原子获得电子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如达到惰性气体的电子构型)有关。

负化合价的来源:当一个原子倾向于从其他原子(通常是电负性更强的原子)那里获得电子时,它就会表现出负化合价。
由什么决定? 最低化合价主要取决于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数量。如果一个原子最外层有 $n$ 个电子,并且它通过获得电子来填满最外层(比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或填满s和p轨道),那么它的最低化合价通常是 $n$(或者通过填满更小的电子层)。

最低化合价远不止4价的例子:

1价:
氢(H):与金属(如NaH)形成氢化物时,氢得到一个电子,表现为1价。
氟(F):作为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它在几乎所有化合物中都表现为1价。
氧(O):在过氧化物(如$H_2O_2$)中,氧是1价。

2价:
氧(O):这是氧最常见的化合价,比如在水中($H_2O$)。
硫(S):在硫化物(如$H_2S$)中是2价。

3价:
氮(N):在氨($NH_3$)中是3价。
磷(P):在磷化氢($PH_3$)中是3价。
砷(As):在砷化氢($AsH_3$)中是3价。

4价:
碳(C):在甲烷($CH_4$)中,碳是4价。
硅(Si):在硅烷($SiH_4$)中,硅是4价。

更低的化合价:
5价:磷(P) 和 砷(As) 等第15族元素,在与电负性比它们更强的元素(如卤素)结合时,可以表现出较低的负化合价。例如,磷与氟形成$PF_3$时,磷是+3价,但如果我们考虑在某些超强还原性环境下,它们理论上是否能得到更多电子,这取决于电子层的填充情况。实际上,大多数非金属达到与族数同等数量的负价(比如3,4,5,6,7)就已经是常见的最低价了。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最低化合价是4?

可能这个想法来源于一些最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C、Si)在与电负性比它们更强的元素(如H)成键时的最低化合价。碳和硅在$CH_4$和$SiH_4$中的4价是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例子,代表了它们获得4个电子以达到稳定结构。

然而,我们来看更具体的例子:
第14族元素:碳(C)在$CH_4$中是4价。硅(Si)在$SiH_4$中是4价。锗(Ge)在$GeH_4$中是4价。锡(Sn)在$SnH_4$中是4价。铅(Pb)在$PbH_4$中是4价。
第15族元素:氮(N)在$NH_3$中是3价。磷(P)在$PH_3$中是3价。
第16族元素:氧(O)在$H_2O$中是2价。硫(S)在$H_2S$中是2价。
第17族元素:氟(F)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是1价。氯(Cl)在$HCl$中是1价。

总结一下:

1. 最高化合价:你提到的金属锇(Os)的+8价,确实是已知的、非常高的稳定化合价,在第8族的钌(Ru)和铁(Fe)的同族元素中,+8价非常突出。这很大程度上与相对论效应有关。目前,+8被广泛认为是元素能稳定存在的最高正化合价之一。
2. 最低化合价:不是只有4价。最低化合价的范围要广得多。
许多非金属元素,如氢(H)在氢化物中是1价。
氧(O)在过氧化物中是1价。
氟(F)几乎总是1价。
硫(S)在硫化物中是2价。
氮(N)在氨中是3价。
碳(C)和硅(Si)在对应的烷烃类似物中是4价。

所以,对于最低化合价,我们需要理解它取决于原子能够获得多少电子来填充其价电子层,以达到稳定的电子构型。这个“目标”电子构型不同,所需的电子数也不同,因此最低化合价也不同。4价是某些元素(如碳)能达到的最低价,但绝不是普遍的最低值。

希望这些解释能让你对化合价的上下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得wiki上有吧。

超过+8的有,14年的Nature[1],+9价的铱,当年算小轰动。我不知道有没有确信的+11。

16年有人预测铂可以到+10价[2]

金属互化物里可以出现-5价,这和化合价/氧化数的定义有关[3]。-5价还有其他的例子。

这种文章还需要时间的验证,比如07年有人提出疑似发现+4价的汞[4],但后来没有重复出来[5]。+3价的汞也被否定了[6]

参考

  1. ^ http://www.nature.com/doifinder/10.1038/nature13795
  2.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604670
  3. ^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ic960014z
  4.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0703710
  5. ^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08/CP/b805608k#!divAbstract
  6.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0802233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