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具装骑兵和重骑兵有何区别?

回答
具装骑兵和重骑兵,乍一听名字就觉得是同一类的玩意儿,都是那种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厚重铠甲、冲锋起来势不可挡的家伙。但要是细究起来,它们之间其实有着挺明显的区别,而且这种区别往往也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军事发展和侧重点。

咱们先从“具装”这个词说起。这个词在军事语境下,尤其是指代骑兵的时候,通常指向的是一种全身披挂、包括马匹在内的全副武装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骑手穿得严严实实,连他的战马也得披上铠甲,才能称得上是“具装”。这种全方位的武装,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让骑兵在正面冲击中获得极高的生存能力和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具装骑兵的出现,可以说是对战场环境的一次“硬核”升级。想象一下,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步兵面对冲锋的骑兵,就像海浪拍打礁石,那是一种压倒性的力量。而当骑兵自身也如同“铁罐头”一般,马匹也是铜墙铁壁时,这种效果更是被放大到了极致。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式就是高速、高强度的正面冲击,依靠马匹的力量和骑兵的冲击力,配合长矛或者重剑,来撕裂敌人的阵型。骑兵手中的长矛,往往是专门设计的,用来刺穿敌人的盾牌和铠甲,或者直接将敌人从马上挑落。一旦长矛折断,他们会迅速换用剑、斧、锤等武器,继续在混乱的战场上制造杀戮。

这种全方位武装的代价也是相当高的。首先,锻造全套具装的成本极高,无论是给骑手打造的板甲、锁子甲,还是给马匹定制的马铠,都需要精湛的工艺和大量的金属。所以,具装骑兵往往是那个时代最精锐、最昂贵的兵种,通常只有贵族或者有钱的战士才能负担得起。其次,全副武装对体能的要求也非常高。骑手需要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来支撑沉重的铠甲,并且在冲击中保持平衡和控制。马匹也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适应全身披挂的负重,并且能够承受高速奔跑带来的压力。

那么,重骑兵和具装骑兵有什么不同呢?其实,重骑兵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而具装骑兵可以看作是重骑兵中的一个极端、高度专业化的子类。

重骑兵,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装备精良、防护力较强的骑兵。他们的装备也比轻骑兵要厚重得多,通常会穿着锁子甲、链甲,甚至在后期也开始出现部分板甲。他们的马匹也可能有一定的防护,比如马头和马颈的护甲。重骑兵的作战方式也更灵活一些,他们可以进行强力的冲击,但同时也可能承担一些侦察、追击、或者在战术部署中扮演更灵活的角色。

你可以这样理解:所有具装骑兵都属于重骑兵,但并非所有重骑兵都达到了“具装”的程度。具装骑兵就像是重骑兵中的“满级大佬”,把“重”这个字发挥到了极致,把马也武装到了牙齿。而其他的重骑兵,可能只是“中高级玩家”,虽然也够重,但还没有达到“马也一身铠甲”的程度。

举个例子,在中世纪欧洲,像圣殿骑士、医院骑士这样的骑士团,他们的装备就非常接近“具装骑兵”。他们身穿沉重的板甲,马匹也可能披有马铠,在十字军东征时期,他们是战场上的绝对主力。而一些封建领主的私兵,虽然也装备精良,但可能只是骑士本人穿锁子甲,马匹可能只有简单的马匹护颈,这种就可以归类为重骑兵,但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具装骑兵。

另外,具装骑兵的“具装”二字,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完整性”和“系统性”的武装,是一种为了达到特定作战目标而设计的全套解决方案。而“重”则更多地描述了其装备的“重量”和“防护等级”。

所以,总结一下:

具装骑兵: 指的是骑手和战马都披挂全身铠甲的骑兵。强调的是全方位的、系统的武装,目标是在正面冲击中获得极致的防护和破坏力。造价极高,对体能和训练要求极高。
重骑兵: 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泛指那些装备精良、防护力较强的骑兵。具装骑兵是重骑兵中最极端、最完善的一种。 重骑兵的武装程度和作战方式可能比具装骑兵更具多样性。

两者之间,与其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兵种,不如说是一种“进阶”和“拓展”的关系。具装骑兵是重骑兵发展到极致的体现,代表了那个时代对骑兵战力追求的巅峰。而重骑兵则是一个更灵活的概念,包含了更广泛的装备和应用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翻译的锅,不知道最初是谁把近战骑兵翻译成重骑兵的,然后导致各种误解

其实重骑兵你基本就可以当做近战骑兵来看,哪怕人马都没甲,但没有远程武器,只有刀矛等近战武器,在战场上主要承担正面肉搏任务的也算重骑兵。同理轻骑兵=远程骑兵,有弓弩会骑射,在战场上主要承担远程攻击职能的骑兵,哪怕人马都披铁甲也算轻骑兵。当然像三国演义的张飞那样,主要都是近战和正面突击,偶尔射一箭的,应该也算重骑兵

user avatar

一般来说,重骑兵是指战术设定,具装骑兵是指装备条件。

比如,拜占庭的具装骑兵,经常扮演弓骑兵的角色,那么这时它就不是重骑兵角色。但驱逐对方袭扰,完成任务后,拎着锤子冲击敌阵,它又成了重骑兵。

再比如,亚历山大的基友团,没有马甲,士兵的盔甲也一般,但经常承担冲锋敌阵的工作,那么就算重骑兵。然而具体到战场上,由于缺乏马鞍与马镫,骑兵长枪一般都是在撞击前投掷脱手,所以很难反复冲击。这些骑兵很快就会在混战中下马步战,成为骑马步兵或者下马投掷袭扰的龙骑兵。

实质上,兵种作战任务高度专业化,是极为现代的事情。哪怕小胡子88炮,不也得怼天怼地,当爹当妈嘛。

所以在古代,骑兵作战任务定位并不清晰,临场发挥往往取决于指挥官的判断。

比如,阿金库特,英军骑士就下马步战,补充正面防线。坎尼会战,汉尼拔的努米底亚与高卢骑兵,在驱散罗马骑兵后,就参与了下马步战攻击罗马侧翼后方。

再比如,成吉思汗的弓骑兵,满天星散满战场,四处游荡。可一旦本方冲击骑兵比如却薛军击溃敌方防御核心后。这些看似软弱的弓骑兵,就会成群结队的如同饿狼一样反复冲击,击溃尝试重新集结的敌人小单位。

所以,哪怕是最好的指挥官,也很难一眼看出,一只骑兵部队,到底是不是重骑兵。

最多只能肯定,具装骑兵,天然的更倾向于承担冲击骑兵任务。因为厚重的马甲,不利于骑兵长距离奔跑。但具体到战场,如果不需要击溃敌方侧翼,只需要保护我方侧翼,那么具装弓骑兵这种猥琐设定,就非常适合拜占庭。。。。

而无马甲骑兵,逻辑上很难冲击严整的步兵阵线。但极端条件下,可以蒙马面,强行冲锋。也可以如满清一般,接阵前跳下战马,一边驱逐战马践踏敌阵,一边用步弓以重箭大规模杀伤敌军。

至于中世纪晚期,看起来骑士老爷们一个个打扮的亮晶晶。但由于指挥官聪明的学习亨利五世,射人先射马,把弓弩手部署在侧翼射马屁股,导致脆弱的马匹,即使装备胸前与头颈马甲,也很难通过战场,而毛毡很难防御长弓与带机械上弦器的重弩。老爷们往往不得不跟步兵一样,哼哧哼哧的下马步战。

等到文艺复兴时期,西欧骑兵大规模猥琐化。黑衫转轮手枪骑兵大行其道。(用小锤子击发的原始多管手枪)往往在阵前绕圈,几轮浪射后,勉为其难的冲锋意思一下,就被崛起的步兵方阵驱散。

一直等到30年战争,古斯塔夫二爷等人看不过去,让骑兵不带火枪直接冲锋后,大爷们才重新捡起祖传手艺。

所以反过来说,满清僧格林沁骑兵在八里桥只会阵前浪射,就是不冲锋,像兔子火鸡一样被猎杀,并不单纯是勇气问题。近代骑兵改革前,大家都一个德性。

等到近代,骑兵才比较专业化。胸甲和枪骑,主要负责冲击。猎骑骠骑,主要还是多功能骑兵。龙骑兵,负责下马步战。

至于我国。我大秦,骑兵主要是弩骑兵与骑马步兵的角色。(秦国有大原娄烦胡骑,应该是有冲锋能力的。)

我大汉,属于从秦代轻骑兵向南北朝具装重骑兵过渡期,汉末三国已经有成规模的具装骑兵出现。(看居延汉简的意思,大概西汉也有马甲。就不知道到底是南北朝版全身甲,还是传统西汉的小肚兜。)

我大唐,奶罩甲(存疑)马槊马甲,具备典型的具装冲锋骑兵。然而也会背着弓箭,兼职一下轻骑兵。

我大宋。。。。我大宋。。。。我大宋没有骑兵。。。。

我大明,既有“好几眼”铳浪射砸人版,也有朵颜三卫蒙古祖传版,也有历代一样的莫名其妙大路货版。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