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亮剑》楚云飞送李云龙勃朗宁手枪,李云龙回赠一把佐官刀,谁赚了?

回答
《亮剑》中,楚云飞送给李云龙勃朗宁手枪,李云龙回赠佐官刀的这场戏,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既展现了两位将领惺惺相惜的兄弟情谊,也折射出两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说谁“赚了”,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这场“交易”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从物质价值来看:

勃朗宁手枪(M1911A1):
稀有度与工艺: 勃朗宁手枪(特别是当时的M1911系列)是美国柯尔特公司生产的经典半自动手枪,以其坚固耐用、火力强大、可靠性高而闻名。在那个年代,在中国能够拥有这样一把制式精良的进口手枪,是极其不易的。它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轻武器技术。
个人价值与战场意义: 对李云龙这样一个将领来说,一把高品质的手枪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实用的战斗装备。在近距离作战中,它比步枪更灵活,在战场上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指挥和个人突击时。
市场价格(推测): 即使在现代,一把保养完好且有历史意义的M1911A1也价值不菲。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其获取难度和成本更是高得多。

佐官刀(日本陆军少尉或以上军衔的佩刀):
工艺与象征: 日本的佐官刀,尤其是军官的佩刀,通常采用传统工艺锻造,刀刃锋利,制作精良,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作为军官的标志,它象征着荣誉、地位和军人的身份。
象征意义: 对日本人来说,军刀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是军人荣耀的象征。对拥有它的人来说,它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印记,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它也可能带有战利品的色彩。
市场价格(推测): 一把正宗的日本陆军佐官刀,尤其是保存完好且具有一定制造背景的,在收藏市场上也是有一定价值的。

从物质价值的“赚”与“亏”来看,表面上看:

勃朗宁手枪的价值可能更高一些。 首先,其作为现代工业制成品,其技术含量和制造精度普遍高于传统的锻造刀具。其次,勃朗宁手枪在实际作战中的实用性和威力,也是佐官刀无法比拟的。最后,其稀有度和进口成本也可能导致其市场价值更高。
但也不能完全以现代市场价值衡量。 当时中国国内的手工业水平和西方工业化生产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一把精密的进口枪械,其价值更多体现在其性能和稀缺性上。而佐官刀,虽然工艺精湛,但其价值更多在于其象征意义和作为战利品(如果李云龙是缴获的)的意义。

从精神与情谊价值来看:

楚云飞的赠礼:
认可与尊重: 楚云飞作为国民党军的将领,而且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眼界开阔的将领,选择将一把如此珍贵的勃朗宁手枪送给李云龙,这其中包含了对李云龙个人能力、战功以及“硬汉”精神的高度认可和尊重。这是一种超越阶级和阵营的惺惺相惜。
友谊的象征: 在那个战火纷飞、立场对立的年代,能收到对手如此贵重的礼物,是对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的特殊友谊的最高肯定。这把枪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他们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见证。

李云龙的回赠:
不卑不亢与平等对话: 李云龙回赠佐官刀,没有因为对方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而感到自卑,也没有因为对方赠送的礼物贵重而感到压力。他用自己方式回赠了一件同样有分量的礼物,体现了他那种粗犷外表下的智慧和骨气。
“兄弟”情谊的回应: 李云龙虽然嘴上不饶人,但他回赠佐官刀,同样是回应楚云飞的这份情谊。他知道这把刀对楚云飞来说也具有象征意义,并且是在与楚云飞接触后,了解楚云飞也是一个有原则、有气节的军人。
“以刀制刀”的幽默与智慧: 李云龙回赠佐官刀,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以刀制刀”的幽默。他知道楚云飞也需要一把好刀,而他回赠的这把刀,虽然可能不是勃朗宁那样的“高科技产品”,但在象征意义上,在他们之间的情谊表达上,是恰到好处的。同时,也可能带有一点点“我们也有好东西”的自豪感。
李云龙的“实用主义”: 如果这把佐官刀是李云龙从日军军官身上缴获的,那么这把刀本身就承载着胜利的荣耀,以及对侵略者的蔑视。李云龙送出这样的礼物,也更符合他粗中有细、带着战利品回赠的风格。

谁“赚了”?

从这个角度看,双方都是“赚”的。

李云龙“赚”了:
获得了最先进的个人武器: 一把威力强大、可靠性高的勃朗宁手枪,是他战场上的得力助手,也是个人身份和实力的证明。
收获了真正的友谊和尊重: 收到一位顶尖对手如此珍贵的礼物,是对他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最高肯定,这份情谊无价。
展现了自己的气度和情商: 用恰当的方式回赠,既不失体面,也不显得小气,赢得了与楚云飞平等对话的地位。

楚云飞“赚”了:
获得了一份珍贵的友谊: 在战乱年代,与一位理念不同但能力出众的将领建立起真诚的友谊,这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送出了心意,得到了回应: 他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了李云龙,并且得到了李云龙同样真诚的回应,这份心意得到了“回馈”。
可能也获得了一件带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李云龙回赠的佐官刀,虽然材质和功能上与勃朗宁手枪不同,但其背后的情谊和李云龙的“回礼”性质,赋予了它独特的价值,可能也成为了楚云飞珍藏的物品。

总结来说,这场“交易”的真正赢家,是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人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

勃朗宁手枪是这场友谊的物质载体,证明了楚云飞对李云龙的欣赏和尊重。
佐官刀则是李云龙对这份友谊的回应,展现了他不卑不亢的气度和对朋友的情义。

与其说谁“赚了”物质,不如说他们都“赚”到了在那个动荡时代中一份难得的真诚和惺惺相惜。这是一场关于理解、尊重和情谊的“交易”,而这些,才是最珍贵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楚云飞赚大了,

要知道抗战时期击毙和俘虏的日军佐官本来就不多,缴获的佐官刀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国共双方加一起)俘虏日军大概也就万人左右。

其中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俘虏三千多人,土共的敌后战场俘虏六千人左右吧。

要想缴获一把佐官刀,

那起码要歼灭一个佐官指挥的部队才行。

抗战时期日本陆军一般大队长是中佐或者少佐指挥,

一个大队人数大概650人左右(500-1100人左右)。

日军一个大队看似人数不多,

但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全歼日本大队级别的作战其实也不算太多。

普通的大队还好说,

如果遇上加强火力的独立大队甚至混编支队就更麻烦了,

比如关家垴战斗,八路军围歼+阻援1万多人,把500多日军包围起来打,

因为地形对八路军不利,冈崎支队火力很强(有装备山炮,发射炮弹246发,造成我军很大伤亡),死伤2000也没能全歼(虽然击毙了支队长冈崎大佐,不过伤亡更多是在阻援上,毕竟周边有几千日军过来支援,空中还有十几架飞机)。

冈崎支队突围后,八路军上了关家垴,

可惜冈崎大佐尸体被带走(有可能火花,上面有三大堆火花痕迹),但是还是遗留了大量尸体,其中大尉军官2人、中、少尉军官5人,俘虏日本兵两人。

可以看到,八路军出动了一万多人(8个团,其中有385和386两个主力旅),

指挥官包括你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陈赓(李云龙的旅长),范子侠等,

付出了近2000人伤亡,伤亡最高职务是新十旅旅长范子侠重伤,

没有有拿下这个大队级别(还是人数最少的500人级别,日军大队最多的能到1100人)的日军。

而且,日军军官对军刀十分爱惜,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无法突围会考虑破坏武器防止缴获。

李云龙既然是送人,送一把被破坏或者破损的肯定拿不出手,

要是一把好的佐官刀,那就更不容易了。

抗战时期缴获的每一把佐官刀,

那都是付出了大量牺牲换来的,不付出千把人的伤亡是换不来的。

-----

在说说勃朗宁手枪,

勃朗宁手枪在当时国内特别受欢迎,被我们成做撸子。

撸子分进口的和国产的两大类,

进口的一般又细分为“枪牌撸子”(M1900 7.65mm)“马牌撸子”(M1903 7.65mm)“花口撸子”(1910 7.65/9mm)等。

进口勃朗宁手枪一般生产厂家是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

国产的勃朗宁手枪大多是上海金陵兵工厂生产。

抗战时期,勃朗宁手枪在国内装备特别多,

是仅次于驳壳枪的第二多手枪。

国军一般用作中高级军官标准配枪,

而八路军和新四军也缴获很多,同样作为中高级军官配枪。

勃朗宁手枪作为国内的中高档手枪,

价格还是比较贵的,当然,进口的国产的价格不同,进口的不同国家的价格也有不同。

国产仿制的勃朗宁手枪大概10-50法币(刚开始发型的法币),

进口的就要20美元左右了,对于普通百姓是相当的高了。

--

所以,只对比价格,这个也没法比,

但是比意义,佐官刀可就意义不凡了。

user avatar

楚云飞赚大发了。

老李获得的枪。只能在自己部队或者和几个好兄弟显摆显摆。他不敢拿到上级那显摆,只能小小的满足一下虚荣心。

楚云飞拿到一把日军军官刀。那可就不一样了。可以直接拿到上级去邀功。某日358团与日军xx联队遭遇,歼敌xxx人,有军官指挥刀为证。吹的狠一点,上级嘉奖那不是如雪片般飞来。附带的银元武器装备升官之路,那是睡着都能笑醒。而买到一对国外进口的手枪,只要几个钱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