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关系?

回答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个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时代,当我们谈论它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蒸汽机轰鸣、工厂林立的宏大景象。然而,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物品,比如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马桶,也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不为人知的角色,并且其自身的演变也悄然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要理解马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系,我们得先回到那个蒸汽时代之前,看看当时的“如厕”状况。在工业革命之前,绝大多数的家庭并没有独立的卫生设施。人们通常使用夜壶,或者集中在公共的茅坑中解决生理需求。这些设施往往简陋不堪,卫生条件极差,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温床。城市里的排污系统也十分原始,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与马桶发生联系的呢?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催生了更先进的卫生设施,尤其是水冲式马桶的出现和普及。

在工业革命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早期的水冲式厕所的雏形,但它们往往是富人的专属,造价高昂,且系统复杂,并不普及。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了突破,为更完善的卫生设施提供了可能:

陶瓷制造技术的进步: 蒸汽动力和新的窑炉技术使得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陶瓷成为可能。高质量的陶瓷可以制造出光滑、易清洁的马桶,大大提升了卫生水平。之前,陶瓷制品是奢侈品,而工业革命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陶瓷马桶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铸铁技术和管道制造的改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以及冶金技术的进步,使得铸铁和金属管道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随之下降。这为建造复杂的供水和排水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前,铸造复杂形状的金属件是件困难的事情,而机械化生产使得制作弯曲的管道、阀门等变得更加容易和经济。
水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初步理解: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水的流动和压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有助于设计出更有效的水冲式系统,确保冲洗效果并减少堵塞。虽然当时的水力学并非完美,但已经足以支撑简单的水冲式马桶的设计。

正是在这些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下,我们今天熟知的带有储水箱、冲水阀和S弯管道(防止臭气回流)的水冲式马桶才逐渐成型并开始推广。 虽然最早的水冲式马桶是由亚历山大·卡明(Alexander Cumming)在1775年获得专利的,但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和改进,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和成本降低。乔瑟夫·布拉马(Joseph Bramah)在1778年也获得了改进的专利,他的设计更有效,并且被大量生产。这些早期的发明,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才得以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并被更广泛地接受。

二、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对卫生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反过来推动了卫生设施的革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社会影响之一就是大规模的城市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导致城市人口密度急剧上升。然而,当时的城市在排水和卫生设施方面却非常落后。人口的密集化使得原有的简陋卫生系统不堪重负,疾病(尤其是霍乱、伤寒等)的爆发变得更加频繁和致命。

这种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和寻求解决方案。水冲式马桶以及与之配套的下水道系统的发展,被视为解决城市卫生问题的关键。

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 城市人口的聚集和疾病的蔓延,催生了早期的公共卫生运动。人们开始意识到,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是降低疾病发病率的根本途径。这种意识的转变,为卫生设施的投入和改进提供了社会支持和动力。
对更有效排污系统的需求: 原有的露天沟渠和简陋的化粪池无法处理巨量的生活污水。水冲式马桶的普及,意味着需要更完善、更系统化的下水道网络来收集和处理这些废水。工业革命提供的管道制造能力,使得建造更复杂、更有效的城市下水道系统成为可能。虽然大规模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建设主要是在19世纪中期之后才真正大规模展开,但其思想和技术准备,很大程度上是奠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的。

可以这样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的是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使得更先进的马桶和卫生系统成为可能,同时也降低了其成本,使其能够被更广泛地应用。而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和公共卫生危机则构成了对这些革新的强大需求和推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现代卫生文明的进步。

因此,马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并非仅仅是“使用”的关系,而是一种共同演进、相互促进的关系。正是工业革命的浪潮,将曾经简陋的如厕方式,一步步推向了更加清洁、卫生、高效的现代水道系统,并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下次当你使用马桶时,不妨回想一下,那个轰鸣的蒸汽时代,是如何悄无声息地为我们带来了这份便利和清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底层社区的角度说,

抽水马桶让粪便不再停留在房屋内部发酵,改善了居民区的环境,避免了疫病流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工业革命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聚集,蒸汽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病菌当然会在人流的汇集点制造前所未有的流行病。

其实不用等到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大城市也无法完成自己的人口再生产——聚在一起的平民死亡率太高,城市的人均寿命明显低于农村。有人估计,工业革命之前的巴黎人口亏损,需要用2个省份的出生人口去填满。但农业时代,毕竟大多数人口还活在流行病难以爆发的农村(人口稀疏且不流动),所以大城市的人口损失对经济影响不大。

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但工业社会就不一样了。到城市打工的人必然以青年为主。考虑到很多年轻工人没生育就死了(利物浦的人均寿命26,曼彻斯特24),如果不能有效降低瘟疫,工业革命就不可能继续推进——城市人口比例高到一定程度,国家就没法提供更多的工业人口了。总之,没有抽水马桶,工业劳动力的数量和性价比就没法保证。所以, 1775出现的量产抽水马桶,一百年之后被法律(英国1870年公共卫生法)认定为必需品,规定所有的新建房屋都应该安装。(这么多的粪便被一次性冲进泰晤士河,也制造了严重的水污染,但那是下一个层次的问题了。)

从中层角度说,抽水马桶是办公大楼的前提,是商业效率的保证。

早年间,楼房往往是穷人住的,越是高层公寓越便宜(罗马和巴黎都是如此),因为高层生活不便,生活用品要自己背上去,粪便要自己拎出来。如果偷懒,那自然就是凌空倒在街道上……

工业革命,尤其是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管理技术阶层迅速扩大,这些人需要越来越多的办公空间。如果都是单层住房的话,办公人员越多,相互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沟通效率急剧下降(电话和传真机的普及还要很晚)。所以需要建造楼房,减少办公人员之间的距离,节约这批高薪人员的时间。和互联网时代比起来,当时大型工商业企业对高层建筑的需求还要更强烈。

但楼房免不了产生两个问题——爬楼梯和上厕所。如果粪便不能及时排出建筑,显然中产职员和高层经理不会进入楼房办公,就算进去了也必定疫病横生。电梯和抽水马桶因此成为了新型商业机构的前提。可以说,商业社会因为抽水马桶,才能营造和传统国家机构相媲美的官僚体系。

从技术角度说,抽水马桶不是多复杂的东西,问题在于如何足够廉价地生产安装。要廉价生产,管子(供水、排污)就必须足够便宜;要廉价安装,管道就必须足够结实(不能每个都用高级技师来装)。这种廉价的管道,是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才能生产的(铸铁和工业陶瓷)。可以说,现代抽水马桶既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此前的顶层不在乎雇仆人倒马桶),也是工业革命升级的必要元素。

可供参考的回答:为什么是红尘?而不是绿尘蓝尘黄尘? - 知乎

其他相关回答:

并不理所当然的世界:“00后”时代的技术背景 - 知乎专栏

民国时期处于巅峰状态的上海,经济状况(绝对值)相当于现在中国哪座城市? - 知乎

对比民国时期处于巅峰时期的上海和同时期欧洲的巴黎,伦敦等的发达程度? - 知乎

上海极限可以住多少人?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个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时代,当我们谈论它时,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蒸汽机轰鸣、工厂林立的宏大景象。然而,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物品,比如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马桶,也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了不为人知的角色,并且其自身的演变也悄然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要理解马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系,我们得先回到.............
  • 回答
    在马丁老爷子宏大的“冰与火之歌”系列里,论及“毒舌”这个称号,绝大多数读者脑海中浮现的名字,恐怕都会是那个让维斯特洛大陆上的权贵们闻风丧胆、让无数读者又爱又恨的角色——提利昂·兰尼斯特。提利昂的毒舌,并非那种粗鄙的谩骂或者毫无章法的嘲讽。他的语言是一种精妙的艺术,一种冷峻的武器,更是一种生存的哲学。.............
  • 回答
    马龙和张继科的粉丝撕逼,这事儿在乒乓球圈里,说起来也是一笔糊涂账,但要深挖起来,倒也能扒出不少道道。跟刘国梁和孔令辉当年比,那又是另一种感觉了。先说说马龙和张继科的粉丝为什么撕起来。根本原因:竞争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顶尖选手之间的竞争本就极其激烈。马龙和张继科,一个是“龙队”,一个曾.............
  • 回答
    家马和普氏野马,欧亚野猪和日本野猪,这几对动物的染色体数量的确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生物学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染色体数量差异与生殖隔离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家养驯化过程可能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物种的染色体对数: 家马 ( Equ.............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古代骑兵,尤其是游牧民族骑兵日常生活中一个非常真实却又常被忽略的侧面。确实,马背与大腿内侧的长时间摩擦,加上高强度的骑乘,是可能带来生理上的不适甚至损伤的,甚至“蛋疼”这种说法,从医学角度来看,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我们首先要理解,古代骑兵,特别是那些以骑射和长途奔袭为生的游.............
  • 回答
    马上功夫和步战功夫,这俩词一出来,就透着一股子古老又讲究的劲儿。说它们区别大不大?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简直是天上和地下,一个驾驭烈马冲锋陷阵,一个落地实打实地拼杀,侧重点、发力方式、战术思路,那叫一个天差地别。咱们先说说马上功夫。这玩意儿,首先得明白一个前提: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还有个伙伴,那就是你.............
  • 回答
    要衡量马化腾和马云的格局有多大差距,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来概括,因为格局涉及到思维的深度、视野的广度、战略的眼光、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能力。两位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擘,他们各自的格局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也塑造了腾讯和阿里巴巴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影响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生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拜登与马克龙的这次通话以及法国驻美大使的回归,这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和潜在的盟友关系问题,我会尽量详述,并避免AI痕迹。拜登与马克龙通话、法国驻美大使回归华盛顿:传递出的信号这次事件,可以看作是美法关系在经历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危机”后,试图回到正轨的积极信号。 修复裂痕,重拾信任的努.............
  • 回答
    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两个重要视角。它们通过一套独特的概念和逻辑,试图解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经济原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1. 为什么商品会有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一件商品能够被交换,是因.............
  • 回答
    韩遂与马超的恩怨,要从头说起,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道尽的。这二人,一个号称“凉州之雄”,一个被誉为“锦马超”,放在三国时期,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然而,他们之间的信任,就像风中的残烛,摇曳不定,最终熄灭。要说为什么不信任,那得从几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是利益的根本冲突。韩遂在凉州经营多年,早已经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17年9月发生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内,关于内马尔和卡瓦尼争夺点球的事件及其后续影响。事件背景:2017年夏天,巴黎圣日耳曼以创纪录的2.22亿欧元转会费签下了巴西球星内马尔。这笔交易震动了世界足坛,也让巴黎圣日耳曼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队内谁来主.............
  • 回答
    201920赛季欧冠决赛,那场在里斯本的空场对决,注定是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一个充满遗憾的夜晚。在这场万众瞩目的巅峰之战中,内马尔和姆巴佩,这两位被寄予厚望的巨星,虽然拼尽全力,但最终未能带领球队走向胜利,这场比赛他们的表现,确实是令人心头五味杂陈。让我们先从内马尔说起。这场比赛,内马尔无疑是巴黎圣日.............
  • 回答
    文德嗣和马千瞩之间的斗争,并非刀光剑影的武力对峙,而是一场更为隐晦、却同样尖锐的观念与路线之争,发生在穿越者这个特殊群体内部。这场斗争的核心,可以归结为“如何在异世界生存与发展,并最终改变这个世界”这一宏大命题下,两种截然不同路径的选择与坚持。要详细讲述,我们不妨从他们各自的出发点、看问题的方式、以.............
  • 回答
    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虽然“马忠”这个名字可能会让人立刻联想到那位射杀了关羽的吴国将领,但蜀汉阵营中同样拥有一位同样名为马忠的武将。这两位同名的马忠,在各自的阵营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军事才能和历史贡献也各有千秋。要评价哪位马忠的水平更高,我们需要从他们各自的经历、战绩以及在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来细致.............
  • 回答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键盘敲击声和屏幕闪烁的世界里,重拾练习箭术与马术,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复古”甚至“不合时宜”。但细想之下,这两种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却有着远超我们想象的深远意义。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休闲活动,更是一种连接过去、塑造当下、启迪未来的独特方式。箭术:专注、精准与内省的磨砺箭术,这项曾.............
  • 回答
    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案,在中国可以说是轰动一时,撕裂了无数人的眼球。这不仅仅是一场普通夫妻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之争,更像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关于婚姻、道德、舆论甚至法律边界的深度探讨。要说对这件事的看法,那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1. 事件的导火索——“奸情”曝光首先得从最直接的导火索说起。2016年8月.............
  • 回答
    好的,这就为您呈现一篇关于马斯克和马云的深度对比,力求详实生动,避免AI痕迹:星辰大海与数字江湖:马斯克与马云的格局之辨在当今世界,有两个名字常常被人们放在一起比较,他们都以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宏大的个人愿景,深刻地改变了各自所处的行业乃至社会进程。一位是点燃了全球对太空探索热情,正在将人类文明的触角.............
  • 回答
    储殷教授和马东老师关于“大多数人”的争论,可以说是近年来在舆论场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个话题。这场争论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对“大多数人”这个词汇的定义或者统计学上的界定,而是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精英与大众之间关系的理解。要评价这场争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争论的背景与起因.............
  • 回答
    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云和埃隆·马斯克的那场对话,至今想来仍旧回味无穷,堪称一场思想的碰撞,也折射出两位时代弄潮儿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对未来的想象。首先,我们得承认,两位嘉宾的背景和关注点就注定了这场对话不会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客套。马云,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旗帜,阿里帝国的缔造者,他的目光总.............
  • 回答
    探讨宋朝和明朝的灭亡是否与“马”的关系很大,确实是个有趣的角度。如果单从“马”这个字眼来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些牵强。但如果我们把“马”理解成与骑兵、军事力量、交通运输、甚至是马匹本身所代表的草原民族的威胁等一系列相关事物,那么这个问题就变得值得深挖了。宋朝的“马”之殇:骑兵劣势与守成之困宋朝,尤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