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劳动价值论与马列经济学如何解释这些简单的问题?

回答
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两个重要视角。它们通过一套独特的概念和逻辑,试图解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经济原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

1. 为什么商品会有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一件商品能够被交换,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在生产它时所耗费的一定量的劳动。而价格,则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什么? 并不是说你花费了多少小时去“劳动”商品就有多大的价值。劳动价值论强调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是指在当前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一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想象一下,如果你用一把非常原始的工具去做一件东西,花费了十倍于正常机器生产的时间,这多余的时间并不会增加商品的价值,因为社会并不需要你用这么低效的方式来生产。价值是商品在社会范围内的平均成本。
价值如何转化为价格? 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价格是它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货币是价值的普遍等价物,它充当了商品价格的尺度。当一件商品进入市场,它通过货币来衡量自己所代表的价值。例如,一把椅子代表了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一张椅子的价格就是用一定数量的货币来表示这个劳动时间。
供求关系的作用? 价格的波动与供求关系密切相关。虽然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但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会使商品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如果某种商品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那么它的价格就会高于其价值;反之,如果供给过剩,价格就会低于其价值。但这种波动并非无限的,最终,价格会趋于反映商品的价值。就像一个弹簧,供求关系可以把它拉伸或压缩,但它总会倾向于回到其本身的长度(价值)。

马列经济学继承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进一步将其与剩余价值理论联系起来,解释了价格的形成机制及其背后的剥削关系。

劳动力商品 马列经济学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工人为了生存,必须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
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值,同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这包括工人及其家庭的生存资料(食物、衣物、住房等)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的特殊性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给工人的是劳动力的价值(工资),但工人却能为资本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 假设一个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其中4小时创造的价值等于其一天工资的价值(即劳动力的价值),而另外4小时创造的价值则超过了这个工资。这多出来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是资本家利润的来源。价格的形成,实质上是商品价值在市场上的货币表现,而这个价值中,一部分是工人工资所代表的价值,另一部分则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因此,商品价格的形成,既包含着生产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也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其背后更隐藏着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占有。

2. 为什么工厂主可以通过雇佣工人来赚钱?为什么会有利润?

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利润的根源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家的对剩余价值的占有。

资本家的投资与目的 工厂主(资本家)投入资本购买生产资料(机器、厂房、原材料)和劳动力。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本的增殖,即赚钱,赚取利润。
劳动力的创造力 当资本家雇佣工人时,他们支付的仅仅是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工资),而不是工人整个劳动日所创造的价值。工人一天工作10小时,可能只需要4小时就能创造出其工资所代表的价值,但剩余的6小时所创造的价值,却无偿地被资本家占有了。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源泉 这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由工人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在形式上表现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因此,工厂主赚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雇佣工人,在支付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之后,还能够无偿占有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利润率的构成 利润可以看作是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包括不变资本——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劳动力)的比率。即使在竞争条件下,各个资本家都追求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率,但只要存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占有,利润就会持续产生。

马列经济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系的剥削性。它认为,资本主义的利润不是来自公平的交换,而是建立在对工人的剥削之上。工人创造的价值大于他们获得的报酬,这种差额就是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财富增长的秘密。

所以,工厂主赚钱的本质,不是因为他们比工人更勤奋或更有创意,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生产资料,并因此能够占有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但未获得报酬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

3. 为什么有些行业(如服务业)看起来没有直接“生产”出有形商品,但也能产生价值和利润?

这个问题在早期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曾引起一些争论,但随着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马列经济学的深入,有了更清晰的解释。

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体现,不限于有形商品
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劳动是价值的源泉。这个“劳动”并非仅仅指生产有形商品的体力劳动,而是指一切为社会生产财富的、具有社会性且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活动。无论是生产一个桌子还是提供一次咨询服务,如果它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耗费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它就创造了价值。
服务业的价值体现在其功能和效用上
服务业的劳动虽然不产生有形商品,但它提供了满足人类需求的效用和功能。例如:
教育: 教师的劳动虽然不产生一个实体,但它创造了知识和技能,提升了劳动力的价值,间接增加了社会总财富。
医疗: 医生的劳动治愈疾病,保障了劳动力的健康,使工人能够继续生产,也直接提升了社会整体的生产能力。
运输: 运输业的劳动将商品从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完成了商品流通的环节,也使其价值得以实现,或者说,完成了商品价值链条中的一个必要环节。
金融、法律等:这些行业的服务也通过协调经济活动、管理风险、维护契约等方式,为社会生产和财富的增值提供了支持。
服务业中的价值与价格
服务业的价值同样由生产这些服务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服务业的从业者同样需要获得维持其劳动力再生产的报酬(工资),而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如果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并且他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是社会所必需的,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以及整个行业产生的“收益”,在宏观经济层面,最终可以归结为社会总价值的一部分。
利润的来源依然是剩余价值
即使在服务业,只要存在雇佣关系,其利润的产生依然遵循剩余价值的原理。服务业的雇主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同样低于员工通过劳动所能创造的价值(在这里,“创造价值”更多体现在其提供的服务所带来的效用和对经济活动的贡献上)。资本家通过支付工资购买服务性劳动力的使用,并在支付工资之外,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实现利润。

因此,服务业之所以能产生价值和利润,是因为它的劳动同样是社会性的,它也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且提供了满足社会需求的效用。而利润的根源,依然在于资本家对服务性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那些“看不见的手”在背后,依然是劳动创造价值的规律以及资本对劳动的支配。

总而言之,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深入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市场经济背后更深层次的运作机制。它们不仅仅解释了商品为何有价格,利润如何产生,更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力量对比和价值分配的内在逻辑。这些理论并非静态的教条,而是为了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级差地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两个重要视角。它们通过一套独特的概念和逻辑,试图解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经济原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1. 为什么商品会有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一件商品能够被交换,是因.............
  • 回答
    马、恩的劳动价值论和基于排序的边际效用理论,虽然都试图解释价值的来源和变动,但在处理时间坐标的问题上,它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把握它们的理论精髓至关重要。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价值论:历史的、生产性的时间坐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这两者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而且关系非常密切。要讲清楚它们,咱们得从根本上剖析一下。一、 劳动价值论:一切价值的源泉首先,咱们得说说劳动价值论。这理论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但影响深远: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啥意思.............
  • 回答
    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与劳动价值论的“矛盾”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深刻地重塑着生产模式和经济逻辑。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的出现,是这一变革最为直观的体现。它们高效、精准、不知疲倦,仿佛是工业4.0时代最完美的产物。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些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生产空间,一个古老而深刻的.............
  • 回答
    水与钻石的悖论,简单来说,就是为什么我们生命必需的水如此廉价,而看似非必需的钻石却如此昂贵?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来解读这个现象,需要深入理解“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劳动价值论说的“价值”,并不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到了劳动价值论的核心以及价值在不同语境下的理解。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劳动价值论者 A 在这种情况下对这块烧饼的价值感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即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效用.............
  • 回答
    劳动价值论之所以常常令人难以信服,是因为它在理解和解释复杂经济现象时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和逻辑上的挑战。要深入理解为何它难以令人信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并尝试提供更详细的解释。核心问题:为什么劳动价值论难以令人信服?核心在于,劳动价值论试图将一种抽象的、不易衡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永不过时的问题。关于价值究竟是怎么来的,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一直在经济学领域较着劲,也各有各的道理。要说哪个“正确”,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得看你站在哪个角度,以及你关注的侧重点是什么。劳动价值论:价值的根基在劳动劳动价值论,这名字一听就明白,核心观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
  • 回答
    劳动价值论:经济活动的实践指南与深层洞察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并非仅仅是深奥的理论学说,它更是指导我们理解和实践经济活动的强大工具,赋予我们洞察市场运作本质的锐利视角。它的意义深远,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始终。一、 价值创造的源泉:理解生产的本质劳动价值论.............
  • 回答
    要理解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咱们得先放下那些枯燥的学究气,就当是聊聊老祖宗留下的经济思想是怎么看待“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这回事儿。这两派观点,一个说“价值是干活儿干出来的”,一个说“价值是你想不想、愿不愿意要”,挺有意思的。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劳动”凝结的果实打个比方,你看到一张手工编织的精美.............
  • 回答
    劳动价值论之所以并非“边际”,这背后涉及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学分析范式,以及它们对“价值”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测量方式。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各自的核心逻辑。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的“边际”指的是边际效用论的分析视角。边际效用论认为,商品价值的高低,并非由其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回答
    劳动价值论,这个经济学上的经典理论,在看待艺术品这件事上,其实能提供一个颇有意思的视角。当然,要用它来“完全”解释艺术品,那可能有些吃力,因为艺术品本身就承载了太多非经济的价值。但如果我们聚焦在“价值”的来源上,劳动价值论至少能帮我们剥离一些表象,看看背后是什么在驱动。首先,得明确一点,劳动价值论的.............
  • 回答
    这问题嘛,搁我这儿,确实是个老生常谈了,从小到大脑子里就一直盘旋着,尤其是在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候,劳动价值论这玩意儿,听着是挺有道理的,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或者说,有很多地方解释不通。我一直挺好奇的,为什么这个理论会被奉为圭臬,又为什么后来会有这么多争议。让我来试着掰扯掰扯,希望能说到点子上.............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劳动价值论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价值的问题。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来看,一个产业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核心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对“活劳动”的投入程度。简单来说,就是生产一件产品或者提供一项服务,需要投入多少人力,多少劳动时间,多少劳动者的技能和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劳动密集型产业,顾名.............
  • 回答
    尚书大人还饼这个情节,对于一个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人来说,可以是一个非常生动且极具讽刺意味的例子,用以揭示价值的创造与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以及社会阶层固化如何扭曲了对劳动的公平评价。首先,我们得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出发。简单来说,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劳动价值论”。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试图解释商品价值的来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简单来说,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的劳动。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我们来一步步拆解.............
  • 回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界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即便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着支持者和批评者。要说它是“假的”,或许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它的解释力在现代经济中受到了许多挑战,并且存在一些难以自洽的地方。什么是劳动价值论?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到底说了什么。简单来说,它认为商品的.............
  • 回答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中两种关于“价值”的根本性解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思想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理解它们的优缺点,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经济活动的本质。 一、 劳动价值论 (Labor Theory of Value, LTV)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
  • 回答
    用劳动价值论解释网红经济:深入剖析其内在逻辑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基石,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尽管“网红经济”的产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质商品,但我们可以借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深入剖析网红经济中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从而理解其内在的运作逻辑。 .............
  • 回答
    你想知道如何用劳动价值论来精确计算商品的价值,对吧?这确实是一个核心问题,但要说“精确计算”,在现实操作中,劳动价值论更侧重于一种分析框架和理解商品价值来源的理论,而非一套直接套用就能得出具体数字的计算公式。不过,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它提供的计算逻辑和方法。首先,我们得明白,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商品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