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假的么?如果是假的,如何证伪?

回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界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即便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着支持者和批评者。要说它是“假的”,或许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它的解释力在现代经济中受到了许多挑战,并且存在一些难以自洽的地方。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到底说了什么。简单来说,它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一件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支付的是维持工人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价值(即“劳动力的价值”),而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比自身劳动力价值更高的价值,这部分剩余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利润的来源。

为什么有人说它是“假的”或者说它有问题?

批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如何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是最直接的挑战。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现代经济中,如何客观、精确地衡量生产一件商品到底花费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例如,一家生产智能手机的公司,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流水线上工人的劳动时间,还包括了工程师的设计、程序员的编写代码、管理者的组织协调,甚至还有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把这些都量化成统一的“劳动时间”,本身就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抽象的。我们日常交易的是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市场情绪、稀缺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劳动时间是否能完全、稳定地解释价格,是个大问题。

2. 忽视了其他价值来源。 劳动价值论似乎将价值的唯一来源归结于劳动。但现实经济活动中,很多价值的产生似乎并非直接与劳动时间挂钩。比如,一块土地的位置优越,可能由于其稀缺性和使用价值而具有高昂的价格,而其价值的形成似乎更多来自自然禀赋和地理位置,而非人类劳动。又比如,某些艺术品、收藏品,其价格往往与其历史、独特性、稀缺性以及人们的主观情感和审美偏好紧密相关,劳动时间在这里的作用可能很小。

3. 资本和技术的作用被边缘化。 马克思的理论虽然承认了生产资料(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但他认为资本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将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进行转移和剥削。然而,在现代经济中,技术创新、管理经验、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对商品价值的贡献越来越大,这些因素的价值衡量,很难简单地套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框架。有时,一个巧妙的设计、一项关键的技术突破,可能比流水线上的大量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

4. 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问题(价格向生产成本转化)。 马克思自己也认识到,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格,会围绕着价值波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他提出“价格向生产成本转化”的机制,试图说明市场价格最终会趋向于由价值决定。然而,这个转化过程的解释,在很多经济学家看来,逻辑上存在一些循环论证的嫌疑,或者说并没有完全令人信服地解决价格的波动性和价值的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例如,如果一个行业的利润率长期高于平均利润率,那么其商品的价值就应该由更长的劳动时间来解释,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是因为该行业的技术壁垒高,或者需求旺盛,这些都并非直接由劳动时间决定。

如何“证伪”?

“证伪”一个理论,在科学哲学中,通常是指找到一个与该理论预测相矛盾的经验事实。对于劳动价值论,证伪的方式通常是试图在现实经济中找到证据,证明其核心论点是错误的。

经验证据的挑战: 最直接的证伪方法是观察市场价格。如果我们在现实中发现,那些生产耗时极长的商品,其市场价格反而很低;而生产耗时很短的商品,其市场价格却很高,并且这种现象普遍存在,那么劳动价值论就会受到严重挑战。例如,如果一个手工制作的精美花瓶,其生产耗费了数千小时的劳动,但其市场价格却远低于同等劳动时间生产的普通工业品,并且这种价格差异不是由于其他非劳动因素(如稀缺性、艺术性)造成的,而是仅仅因为劳动时间的多少,那劳动价值论就站不住脚。

逻辑上的反驳: 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指出其内在的矛盾。比如,前面提到的价格向生产成本转化的机制,如果其逻辑链条中存在断裂或者无法被经验证据支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证伪”。

新理论的替代: 一个更温和但同样有力的“证伪”方式,是提出一个更具解释力、更符合经验事实的理论来取代它。边际效用价值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消费者从最后一单位商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更多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其对商品需求的强度,而不是生产中的劳动时间。例如,在沙漠中,一瓶水的价值远远高于在城市中,即使生产这瓶水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几乎相同。这是因为人们对水的边际效用在沙漠中极高。

那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一无是处了吗?

并非如此。尽管在解释现代市场经济的定价机制方面存在不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一些启发意义:

对资本主义早期和特定生产模式的解释力: 在马克思的时代,或者在某些高度标准化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下,劳动时间确实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剥削的批判视角: 劳动价值论为理解资本主义下劳资关系中的权力不对等以及利润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视角。它强调了劳动者在价值创造中的核心作用,并揭示了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来实现财富积累的机制。
对“社会必要性”的关注: 劳动价值论并非简单地关注个体劳动者付出了多少时间,而是强调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意味着它试图将价值与社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需求联系起来。

总结一下: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非“假的”,而是在现代经济的复杂性面前,其解释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的核心观点——商品的价值主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难以在经验上得到普遍的、精确的证明,并且在解释价格的形成机制上,存在逻辑上的难题,也忽视了技术、资本、品牌、稀缺性等其他重要的价值来源。

如果要“证伪”它,最有效的方式是展示其理论预测与现实经济现象的显著矛盾,或者用一个更强大、更全面的理论来取代它。从这个角度看,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兴起,以及新古典经济学对价格和价值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证伪”了劳动价值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定价机制的唯一或主要解释理论的地位。但作为一种历史性的经济学理论,以及一种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工具,它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句题外话。

知乎类似问题回答基本捋过一遍,然后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那就是大家一边喊着天朝从一个世界垫底的农业国发展到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地位,其实主要靠人民群众的勤奋努力,GCD的组织领导不是副作用就不错了,坚决要把TG捞钱的手捆住。

然后说到那些著名的企业,却又画风突变,大谈管理层的英明睿智和经理人的精英风范,所以哪有什么剩余价值什么剥削啊都是他们应得的劳动价值,劳动者就配领个基本工资还得感激不尽谢谢人家给你创造了工作让你不至于失业饿死。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挺自洽的,只要别被同一波人说出来就行。

说回题目,各种经济学理论其实目前看主要还是以对事实的解释为主,那么,一个理论是否破产,其实不取决于理论模型本身,而取决于这种理论所依据并阐释的这种事实是否能够被消灭。如果不能被消灭,如果还始终稳定的按照这种理论和描述和预测发生和发展着,那么你即便能够把它从理论上证伪并否定了,却无法逃脱被实践抽打的命运。数学模型玩的再棒,终究无用。

如是而已。

user avatar

这个提问本身就是错误的,什么是证伪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真的,因而可以被证伪。至于如何证伪,我不说。

西方经济学是假的,因而不能被证伪。若不相信的话,谁来证伪一下?

user avatar

当某人饿得要死,旁边的人撑得要吐的时候,怎么能让快饿死的人安心呢?这时就需要有一 个权威的力量告诉他,你饿死是上天的安排,是因为你自身的原因没有获得上天的赐福。那个撑得要吐的人由于种种善行,获得上天的垂青。所以,你不应该嫉妒而应该不断按照上天的意志自我躬身自省,争取早日获得上天的赐福。否则,饿死活该。

这就是宗教的作用。

问题是,有人不信宗教,而且随着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不那么好欺骗了。这时就需要 一个新的理论出现,这个权威要能让loser自惭形秽,安心当牛做马,能让winner心安理得。这种宗教就是经济学。

经济学中,价值的概念如同物理中的力的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力的存在才 能解释物体运动,价值存在才能解释一切经济行为。大家都承认价值的存在,对价值的解释 五花八门。不同阶级掌权,对价值的解释就完全不同。

大地主掌权的时候,流行的经济学就是重农主义,产品的价值都来自土地。大地主嘛,当然 要把自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国没有重农主义,中国有五蠹之说,商人是五蠹之一。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也排斥商人,因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地主和自耕农必然反对要和自己分一杯羹的商人。

商人地位高,流行的经济学说就是重商主义,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在那个时代就 是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 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 其是奢侈品)进口。

到亚当斯密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要挑战贵族(封建地主)和僧侣,这个时候就要提出自由 市场和劳动价值论。在自由市场条件下,社会充分分工,社会财富就能极大丰富。劳动创造价值,商业促进流通,大地主和僧侣都是白吃饱。

到马克思的时代,工人阶级要造反,于是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创造价值,干得最多必然是 工人,资本家虽然也劳动,但是凭什么拿那么多啊?资本家拿得多,不是因为他们干得多,而是因为他们拥有资产剥削工人。所以全世界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能实现!

资产阶级利用无产阶级斗倒了大地主阶级,就要让经济学要为自己辩护,要让工人安心。这 就需要新的价值论替代劳动价值论,于是就有了边际效用价值论。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都是稀缺的,资本家拿出资产,工人提供劳动力,资产比劳动力稀缺,所以资本家分大头,是理所当然的。

斗地主的时候,是劳动价值论;坐天下的时候,是边际效用价值论。此一时,彼一时。夺权 与掌权的过程需要不同的价值论,于是经济学就有不断的进化。当然,也可以说是退化。所以,我们能确认的创造财富的过程只有:一些人在一定条件下,生产一定产品。至于怎么解释,就要看谁掌握话语权。无论哪个阶级,都要把自己解释为创造价值的阶级——没有哪个阶级会把自己解释为寄生虫。

凯恩斯却为全世界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法性,为政府干预 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市场经常无法自我完善,“看不见的手”不是万能的,需要“看得见 的手”去辅助。中国政府很喜欢凯恩斯主义。猜猜看股市房价那个更牛呢?

凯恩斯主义的受惠者是离政府比较近的人。

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代表金融资本家的利益,自由经济么,都自由了谁搞的过在全球最顶尖的金融财团啊,狼最喜欢自由和和小羊一起玩耍了。

貌似中国的公知和知名经济学家都是这一派的。美国主流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依据也是这一派的天下。

喜欢读书的穷人也喜欢这一派的理论,认为自由了自己就有出头之日。

但是这一派在一切事物上的解决方案都经不住推敲,他们把魔鬼藏在细节里面,准备吞吃穷人。
所以30年下来,奉行自由经济的国家都交了一份不及格的试卷,贫富分化、实体萎缩、社会动荡、经济萎缩、
命脉被其他国家控制,暴力团体发展迅速。只有最富有的一批人得到好处。

《通向奴役之路》写的真不错,哈耶克认为社会主义导致奴役,然而在每种经济学理论主导下,最后都是通向奴役的道路,这个世界的真相真是很残酷。

认为经济学应该统一的人,无非是暗示自己支持的经济学是唯一真理,其他经济学都是歪理 邪说。换一个角度看,提出这样观点的人,往往推崇的是现任winner的经济学,潜在的目的就 是封杀loser和前任winner的经济学——尽管他自己未必意识到。


市场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效应是马太效应。马太 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越有钱的人越容易赚钱,钱具有自我聚集的能 力。

1、交易总是不对等的,存在弱势和优势与优势一方
2、占有资源越多一方优势越大。

由这两个条件可以得出,在自由交易情况下,社会会以指数速度进行分层,建立起阶级社会的巴别塔。

直到帕累托最优,然后就进入拆塔的环节:内战、革命或者战争输出危机。

农业社会300年完成这个过程,工业社会30年。

-------------
读懂了这些,你就找到了投资的圣杯~~
我好大方~~~~~

-------------------------------
没想到这是个热门话题,隔了这么几天出现了那么多评论,不统一回答一下不礼貌。我还没看完所有讨论,就我所看到的一部分回复下。
首先我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投机的方法,看准方向,即使工资收入不高,抓住几个大的波动也能很好的改善生活。专业学经济学的当然不会同意这些观点,不过我认识的几个经济学教授都没我会投机,他们擅长的是靠课题和发表文章赚钱。我所说的这些对判断经济方向很有帮助,至少对目前这个阶段,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能起到很好的理论支撑的作用,然后根据新闻和数据找到投资标的和进出时间点没错的。
另一个问题,很多讨论不在一个基础之上,所以没法互动。
推荐大家看约翰.杜威 写的《我们如何思维》,我觉得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讨论和思考会更有效。另外我也喜欢笛卡尔的《方法论》,如果有更好的推荐书目请私信给我

这个回复里面很多观点是来自 安生 的《卢瑟经济学》,本来不是写论文所以没写出处,既然那么多人关注了,那么大家去看看出处也是很好的。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左派作家,作为研究投机的人来说,我希望能平衡的看到左右两派的观点和逻辑,掌握更多事实,但是右派很少有逻辑很好的书,太多标签化思维和理想主义,希望大家荐书。

理论很多,真理只有一个,观点很多,唯有事实才是坚实的,我尊重和包容左中右的观点和立场,因为每个人的利益所在决定他的立场,我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但是真理唯一,谦卑的人要去寻找真理,骄傲的人认为自己是真理。
---
刚刚看到评论里面有人给出了安生的 @neo anderson ,争论的和膜拜的可以去关注下。

-----修改线-------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一般规律,年轻时没有认真学习感觉错过了几个亿。

比如他讨论房地产超过实业

告诉我们要买老破小,如何炒房赚、拆迁赚、二房东赚各种赚

甚至给我们一个简单判断预测房价涨幅的模型

没有提前十年研读这一段,损失好几个亿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上海老党员股市房市在刚启动时响应国家号召投资,赚好多,真是有原因的。

好好读书.....

有人质疑我总是用赚不赚钱判断理论的真假

对于哲学经济学来说,这真是一个很简单的标准,很实用

当年有个希腊哲学家也是这样来证明他的哲学很有用

他发明了期权大赚一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经济学界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即便时至今日,依然存在着支持者和批评者。要说它是“假的”,或许过于绝对,更准确的说法是,它的解释力在现代经济中受到了许多挑战,并且存在一些难以自洽的地方。什么是劳动价值论?首先,我们得弄清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到底说了什么。简单来说,它认为商品的.............
  • 回答
    马、恩的劳动价值论和基于排序的边际效用理论,虽然都试图解释价值的来源和变动,但在处理时间坐标的问题上,它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理解这一点,对于深入把握它们的理论精髓至关重要。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劳动价值论:历史的、生产性的时间坐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
  • 回答
    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劳动价值论,并将其应用于一个亏损的工厂场景。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人剥削资本家”的反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价值如何创造、如何转移以及在工厂亏损时,这种关系的复杂体现。首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里.............
  • 回答
    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两个重要视角。它们通过一套独特的概念和逻辑,试图解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经济原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1. 为什么商品会有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一件商品能够被交换,是因.............
  • 回答
    马克思的一生,与其说是充满了“有趣”的事,不如说是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而且常常是那种令人哭笑不得的戏剧性。毕竟,他是一位革命家、思想家,而且生活在动荡的年代,经济也常常捉襟见肘。但仔细挖掘,确实有一些能让我们嘴角上扬,或者拍案叫绝的片段。穷困潦倒下的“巴黎漫游”与“理性啤酒”大家一提到马克思,脑子.............
  • 回答
    关于马克思(Marx)这个姓氏是否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颇受关注的话题。不过,要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需要从姓氏的起源、家族历史以及语言学的角度去深入探究,而不是简单地将其与一个神祇的名字划上等号。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姓氏的出现和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现.............
  • 回答
    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对马克思原意的解读以及后世不同学派的演变。要说它是斯大林的“五阶段论”还是“三阶段论”,这其实是个有点误导性的提问,因为马克思本人并没有一个严谨的、编号式的阶段划分。我们得把这个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作为一个革命家和思想家.............
  • 回答
    马克思本人并非生活得“极度穷困”,他虽然一生为革命奔走,但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家庭,并且有朋友和支持者提供经济上的援助。但从普遍意义上讲,他的生活确实称不上富裕,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拮据的。要理解马克思的生活状况,我们需要将他的个人处境放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去考察,并且区分开他作为思想家和作为普.............
  • 回答
    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与其说是某种“东西”,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理解它,需要我们先跳出日常语境中对“价值”的直观理解,比如商品的价格、它的实用性或者我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在马克思那里,这些都是表象,价值是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运作规律。我们可以这.............
  • 回答
    卡尔·马克思的数学能力,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相当不错”,但远非“天才”或者“大师”的范畴。他本人在学习和研究中表现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一定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在经济学分析中,数学工具的运用是他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深入了解马克思的数学水平,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马克思的早期教育与数.............
  • 回答
    主流经济学界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评价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学术辩论和理论发展,《资本论》在主流经济学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批评和修正。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主流经济学界对《资本论》的评价:一、 肯定之处与深远影响:尽管存在.............
  • 回答
    好,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怎么去“说服”它,或者说“戳穿”它。这玩意儿啊,听着挺高大上,但拆开了看,有些地方确实站不住脚。我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就像街坊邻居聊天一样,你也别觉得是机器在跟你叨叨。 劳动价值理论是啥玩意儿?首先,得明白马克思说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一.............
  • 回答
    马克思的很多论述都非常有洞察力,但如果一定要选一句我最认同的,那大概是那句被很多人引用但未必真正领会其深意的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改变世界。”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
  • 回答
    马克思的“劳动的异化”(Entfremdung der Arbeit)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与自身劳动、劳动产品、他人以及作为人的本质之间产生的疏离和隔阂。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课题,它触及了我们存在的根基,尤其是那些日复一日辛勤耕耘,却感到内心空虚的人们。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
  • 回答
    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也称为《数学论文集》或《科学论文集》,是我们了解这位思想巨匠学术深度和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虽然它不如《资本论》那样声名显赫,却能让我们窥见马克思在经济学之外的另一面,以及他对科学方法论的严谨追求。要理解这份手稿的价值,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起源与背景:为何马克思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试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一下共享单车的出现、它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不只是关于一种交通工具的革新,更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新经济模式下的一种折射。一、 共享单车的出现:资本逻辑下的“需要”与“供给”的再生产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共享单车的出现并非仅仅是技术进步或者人.............
  • 回答
    大家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解,往往会抓住几个核心点,这些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不同人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指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设想。首先,最被普遍认知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回答
    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是一篇极具争议但又影响深远的著作。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其历史背景、核心论点、对犹太人解放的思考以及它所引发的批评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历史背景与写作动机首先要理解,《论犹太人问题》并非一篇独立成册的著作,而是马克思在1843年对德国哲学家布鲁诺·鲍威尔(Bruno Baue.............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大二药学生,你选择在这个阶段去了解马克思的著作,这本身就非常有意思。药学研究关注的是生命的运作规律和对疾病的干预,而马克思的著作则深入剖析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历史动力以及经济运行的深层逻辑。两者看似不同,但当你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它们在思考方式、对系统性问题的关注,以及对“改进”现实的渴望.............
  • 回答
    西方社会对马克思的看法,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持续演变的议题,远非铁板一块。与其说有一个单一的“西方人”的看法,不如说存在着多种、甚至相互矛盾的解读和评价。要详尽地讲述这一点,需要我们剥开历史的层层积淀,理解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政治立场的考量。历史的阴影与再审视:首先,不能回避的是,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