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马克思的观念里价值究竟是什么?

回答
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与其说是某种“东西”,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人类劳动。理解它,需要我们先跳出日常语境中对“价值”的直观理解,比如商品的价格、它的实用性或者我们对它的喜爱程度。在马克思那里,这些都是表象,价值是隐藏在这些表象之下的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运作规律。

我们可以这样来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1. 使用价值 vs. 价值(交换价值):

首先,马克思区分了两种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他有时也称为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这是商品最直接、最直观的属性。它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求或欲望的能力。比如,一件衣服的保暖性、一张桌子的实用性、一碗米饭的营养,这些都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具体的、物质的,它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任何商品都有其使用价值,无论它是否被生产出来进行交换。

价值(交换价值):这是马克思理论的核心。它指的是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与其他商品相量的属性,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当我们说一个商品值多少钱,或者可以用它换取多少其他商品时,我们谈论的就是它的价值。但这里的“值多少”并非任意的,背后有一个规律在起作用。

2.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并非来自于它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来自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人类抽象的、社会平均的劳动。这一点是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关键。

抽象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交换,而不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意味着,尽管他们从事的是各种具体的劳动(比如纺织、木工、农业),但在交换的场合,这些具体的劳动形式被抹去了,它们被抽象化为一种同质的、纯粹的“人类劳动”的耗费。无论你是纺织工还是农民,你都是在耗费时间、精力和体力。在交换中,我们比较的是谁耗费的这种“抽象劳动”的时间更多,而不是比较他们具体做了什么。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并非说,任何一个劳动者花费了多长时间,就能创造出多少价值。而是说,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在现有技术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性:意味着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劳动时间,而是整个社会在现有条件下生产该商品的平均劳动时间。
必要性:意味着这个劳动时间是实现商品交换所必需的。如果一个人非常笨拙,花了比社会平均多得多的时间来生产一件商品,他并不会因此获得更高的价值。相反,他生产的商品可能因为技术落后而滞销。
劳动时间:这是衡量价值的尺度。简单来说,生产一件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它的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 价值的体现形式:货币

虽然价值是抽象的劳动耗费,但它需要一个价值形式来体现,而这个价值形式通常就是货币。商品之所以能够与其他商品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共同的价值尺度——货币。货币是所有商品价值的普遍等价物,它充当了商品的“镜子”,让商品的价值得以衡量和显现。一件衣服值100元,一张桌子值500元,这100元和500元就是它们所蕴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货币表现。

4. 价值与价格的区分:

马克思也强调,价值不等于价格。

价值是商品内在的、本质的属性,是抽象劳动时间的量化。
价格是商品价值在市场上的货币表现。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市场波动、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无论如何波动,马克思认为,价格最终会趋向于价值。在长期来看,市场会消化掉那些生产耗费了过多人力、物力但又不能带来足够回报的商品,也会奖励那些能够高效生产出有需求商品的生产者。

简而言之,马克思笔下的“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一种抽象的、社会性的概念,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内在规律。

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对于理解他后续关于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运行机制的分析至关重要。因为正是这种抽象的、无形的价值,才能够被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以某种方式“榨取”出来,从而创造出利润,也正是这种对价值的抽象化和量化,使得不同种类、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能够在市场中进行等价交换,也使得劳动者自身的劳动能力在资本主义下被当作一种商品来买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克思没怎么去过自由市场,他又是个文艺青年,于是没把供求关系考虑进去。

user avatar

马克思理论的价值(value)实际上是成本(cost),即耗费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随生产资料转移的劳动时间)。我们平常说的价值实际上有三重含义(定价标准),一种是按生产成本定价(生产耗费),一种是按使用需求定价(使用价值),一种是按市场供求关系定价(交换价值,也就是价格)。

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化表达,实际上并不单纯依赖某一变量,例如:有的产品耗费了大量成本制造,但却没有使用价值,导致销售不出去,其价格可能会趋于零;有的产品使用价值很高但几乎零成本(如水、空气、阳光),但是由于在特殊条件下垄断了供应,可以导致价格奇高,比如沙漠里和大海上的淡水,高原上的氧气或压缩空气瓶;还有的产品既没有多少成本,也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但是因为洗脑炒作,可以上到天价,比如艺术品、古玩、钻石、比特币、郁金香这些。

人的立场不同,心理定价机制偏向就不同,比如生产者(工厂主和劳动者)更愿意偏向成本定价,辅以供求定价调整,消费者更愿意按照使用需求定价辅以供求关系调整,资本炒作方更喜欢摆弄供求关系。

user avatar

你怎么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