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家》(«Die heilige Familie»)第四章中的《爱》(«Die Liebe»)这一节是马克思作的。
这段的汉译只有上世纪的老全译本有。[1]
有人提到所谓《巴黎手稿》、[2]当是指这段、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爱,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使对方产生相应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3]
这实只是以《爱》为例罢了、归总到「人就是人」、「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这等思辨命题、对《爱情观》并无有甚深意。「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这在生活中也不过是常理、更象是对哲学家讲几句俏皮话。颠来倒去、还不如《反克利盖》中抨击《爱的宗教》有些趣味。当然、那也是离题的、便不引。
中年后的马克思、除了米宁已指出的致拉法格这一通、还有一通致威斯特法伦的家书可留意、那是五十六年写的。
有鉴赏、
关於马克思的《实践》、可荐一部书、玛丽加布里埃尔的《爱与资本》。我还没有读、但帛一看了很喜欢佗。 @过载白一VS幻想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