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劳动价值论”。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试图解释商品价值的来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简单来说,劳动价值论认为:

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的劳动。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定义:

1. 价值的来源是劳动

商品与使用价值的区别: 在理解劳动价值论之前,我们需要区分“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例如,一件衣服的保暖性、舒适性,一本书的知识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物质属性。
价值: 指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它不取决于商品的物质属性,而是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关系。例如,一件衣服可以换几斤米,一本书可以换多少块糖果。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生产中,劳动具有二重性:
具体劳动: 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特定方式和特定工具的、能创造使用价值的活动。例如,裁缝缝衣服、农民种粮食、作家写作。具体劳动创造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 指不考虑劳动的具体形式,只看作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体现。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创造的是商品的价值。当不同具体劳动(如裁缝的劳动、农民的劳动)在交换中被相等地对待时,它们就表现为同一的抽象劳动。

核心观点: 只有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并作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时,它才能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2.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这不是指任何一个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是指最优秀生产者的劳动时间,更不是指最差劲生产者的劳动时间。
它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指社会上占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而不是最先进或最落后的。
“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指社会上大多数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平均劳动强度”: 指社会上大多数劳动者的平均劳动强度。

举例: 假设生产一件毛衣,有的人用3小时,有的人用5小时,有的人用8小时。如果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一件毛衣平均需要6小时,那么这件毛衣的价值就由这6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些用3小时就生产出来的人,会因为劳动效率高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后面会提到);而那些用8小时才生产出来的人,他们的超额劳动时间就浪费了,不会体现在商品的价值中,他们甚至可能亏本。

3.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劳动价值论也解释了价格的形成。

价值是价格的“磁石”: 商品的价值是其价格的“中心吸引力”,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价格的波动: 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货币流通量等因素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长期来看,价格会趋向于价值。

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劳动价值论虽然在现代经济学中受到一些批评,但它在理解和分析现实经济现象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和来源,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

批判了“唯心主义”的价值理论: 在马克思之前,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价值是由供求关系、效用大小、甚至商人的“慷慨”决定的。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根源从主观臆断和社会关系的表面现象中剥离出来,回归到生产的物质基础,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 强调了劳动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根本手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对于认识劳动者的价值和地位至关重要。

2. 解释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的产生: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资本家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本身),支付的只是维持劳动者生存和繁衍所需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称为“劳动力价值”)。然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远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实现时间。这超出劳动力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资本家对劳动者劳动力的剥削,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劳资双方的根本矛盾,为理解阶级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

3. 为经济政策和分配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强调公平分配: 如果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那么劳动者理应获得与其劳动相符的报酬。这为要求更公平的收入分配,反对贫富差距过大提供了理论支持。
指导计划经济的实践: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价值论曾是指导生产计划、定价和资源配置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计划经济实践存在问题,但理论本身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的分配思路。
评估商品和服务价值的参考: 尽管市场价格波动,但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价值尺度,有助于我们思考某些产品或服务的“真实”价值,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利润或价格。例如,对于某些金融产品,如果其价值不与实际生产劳动挂钩,而是通过炒作获得高价,劳动价值论可以对其进行批判。

4. 解释了国际贸易和价值转移

比较优势背后的劳动: 即使在国际贸易中,虽然价格会受汇率等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商品的价格也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关。劳动生产率更高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可能更具优势。

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尽管劳动价值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在解释现代经济现象时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并受到了许多批评:

1. 无法完全解释价格的短期波动和市场定价

供求关系的作用被低估: 劳动价值论将价格的波动主要归因于供求关系,但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市场预期、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生产成本(劳动时间)很低,但如果需求极高或供给极低,商品的价格也可能远高于其劳动价值。例如,限量版收藏品、稀有艺术品的价格并非完全由生产劳动时间决定。
主观效用和边际效用理论的挑战: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商品的效用(满足程度)和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认为价格是供求双方在边际上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消费者愿意为最后一单位商品支付的价格。这与劳动价值论中以客观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尺度的观点存在根本差异。

2. 忽视了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

资本、技术、土地、管理的作用: 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唯一来源归结为劳动,而忽视了资本(机器设备、厂房)、技术、土地以及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这些要素的投入也需要成本,并且对最终产品的价值有显著影响。例如,一项创新的专利技术,其价值并非简单由发明者的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的定义过于狭窄: 现代经济学认为,许多“非直接劳动”的活动,如研发、创新、市场营销、风险投资等,虽然不直接是具体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但对商品的价值创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价值论对此解释力不足。

3. 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困难

操作上的难题: 如何准确地界定和衡量“社会正常生产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在现实中非常困难。这使得劳动价值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操作上的挑战。
技术进步的动态性: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这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断变化。如何在动态中准确衡量一个商品的价值是一个难题。

4. 对服务业价值的解释力不足

无形的服务难以衡量劳动时间: 许多服务,如咨询、教育、医疗、娱乐等,其价值的衡量往往不直接与劳动时间挂钩,而是更多地与服务质量、创新性、品牌效应以及消费者从中获得的效用相关。例如,一位顶尖律师的咨询费可能远远高于其耗费的劳动时间所体现的价值。

5. 无法解释某些“零劳动”的商品价值

自然资源: 某些自然资源,如稀有的古董、土地,其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稀缺性、历史价值或自然属性决定的,而非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虽然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加工和保护也需要劳动,但其核心价值可能并非源于此。

6. 在计划经济失败中的反思

忽视市场机制: 将价值完全归结为劳动并以此来指导生产和定价,在实践中容易忽视市场信号的作用,导致资源错配和生产效率低下,这是计划经济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市场经济更强调通过价格信号来反映供求和稀缺性。

总结

劳动价值论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深刻洞见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它成功地揭示了价值的物质基础,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并为我们理解劳动在社会中的核心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

然而,随着经济形态的演变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劳动价值论也暴露出其在解释现代市场经济复杂现象方面的局限性。它在处理价格的短期波动、多要素贡献、服务业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被边际效用理论等新理论所补充甚至部分取代。

现实意义主要在于: 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追求更公平的分配,理解生产和剥削的某些深层逻辑。

局限性主要在于: 难以完全解释市场价格形成、多要素贡献、技术创新等现代经济现象,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

因此,理解劳动价值论,既要看到其深刻的历史贡献和理论价值,也要认识到它并非包罗万象的万能理论,需要在现代经济学框架下对其进行扬弃和发展,结合其他理论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世界的运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长期以来,劳动价值论是国内左-右争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的(传统的)左翼坚持着“按劳分配”“一切归劳动者所有”的社会主义传统,始终坚定地维护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价值论是论证资本主义原罪的核心证据,而与之针锋相对的右翼市场自由主义者则为了维护市场经济与私有制度的正当性,坚定地反对劳动价值论。然而支持自由市场的右翼在争论中站错队了——劳动价值论,无论是经济学上还是在政治哲学上,才是他们所支持的市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自由市场主义者的思想源泉一般来自于洛克和斯密——前者在政治上确立了私有产权不可侵犯的原则,后者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看不见的手”与自由市场的有效性。而这两个自由主义的思想鼻祖,恰恰都是劳动价值论的拥趸。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更多是受到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影响(剩余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是发展出了很多新的东西)。在经济上劳动价值论,很多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赘述了,这里我想更多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谈谈劳动价值论。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洛克为奠基者。而洛克的理论的基础,是“自然权利”理论,即人天生具有不可剥夺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生命和人身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其实比较容易论证,毕竟如果我们认为人是平等的个体,那么就没有任何人或者组织有权利将自己的意志在他人不同意的情况下强加给他人。然而,个人对于“身外之物”,也就是财产的权利,就没有那么容易论证了。

而洛克对财产权利正当性的论证,就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任何东西,最初都是无主物。深山里的矿藏,刚被发现的处女地都是没有主人的。要是有个人在地图上画一个圈圈,说“这块地方是无主的,我是这里的主人”,也不会有人认为他对这块地的宣称权是正当的——即便这块地真的无主。那么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一个无主物的主人呢?洛克认为,是劳动。人发现一块处女地的时候,并不是这块地的主人,而当这个人花费了努力去开垦,去耕种,把这片地从荒地变成耕地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劳动融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其产出之中,在这个时候,他才有权利宣称这块地以及它上面的产出是自己的。洛克认为劳动是一个人身体和自由的延伸,因此劳动所得的产品也是一个人的身体和自由的延伸。抢走了一个人的劳动所得,等于剥夺了一个人的自由。因此,基于劳动价值论,洛克认为财产权和生命权自由权一样,是人不可分割的自然权利。而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所有物有着充分的权利,因此自己的劳动所得是被自己消费,还是被拿到市场上去交换,都是正当的。基于自由交换所得来的财产,因此也是正当的。于是乎,私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合法性得到了证明,甚至被抬到了和个人自由一样的高度。

当然,现实社会的故事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无主地给人耕种。当少数人迅速瓜分了无主地之后,剩下的大多数人即便想去耕种也找不到地方了。因此,他们只能够选择给有土地的人打工,通过雇佣来换取生活所需。卢梭的《论不平等的起源》的最后,就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因此,卢梭指出了私有制度并不是个人自由的体现,而是奴役的开始。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的级差地租理论,其实也就是把这个故事给数理化了——地租其实就是垄断收益,是一种剥削。当然,洛克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因此,他认为一个人如果通过劳动把一块土地变成自己的,那么他也需要留下足够的土地给别人用。当然,他并没有在“人多地少土地不够用”这一情况下着墨太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边际革命之后,新古典经济学引入边际效用理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令劳动价值论丧失了学理上的意义。而在政治哲学方面,右翼的自由主义者仍然无法找到一个可以代替劳动来证明私有制合理性的方法——当诺齐克站在私有财产的立场上反驳分配正义时,他也仅仅用寥寥数语重复了一下洛克的观点,然后迅速地转移到了下一个话题。

总之,反驳劳动价值论,自然是可以削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但是同时也摧毁了私有制的法理根基。其实,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在一些右翼新自由主义者的言论中了——在谈及土地改革的时候,说什么“地主也是自己努力耕作挣下来的家业”;谈及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又要说“资本也能创造价值”。说到底,从洛克到诺齐克,无论是Libertarianism还是Neoliberalism,都无法调和劳动生产的正当性与垄断的剥削性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个问题,自由主义者要么选择向右转,对此视而不见,唱着“自由高于平等”“通往奴役之路”的高调蒙混过关;要么就必须向左转,像罗尔斯一样成为现代自由主义者,走向分配正义和经济民主。

user avatar

亚当斯密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和黑格尔辩证法一样,都是一种当时时髦流行的学说,马主义以流行学说为工具,解释当时工人越努力越辛苦的现实问题。

所以对于工具,可以随时更新换代,现在计量经济学是前沿时髦流行学说,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马主义对新工具应用的结果,证实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工薪相对的收缩。

至于“投机发现价格”、“埋酒涨价”等诘问无助于解答工薪的痛苦,就是给老板洗涤罢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劳动价值论”。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试图解释商品价值的来源以及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简单来说,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人类的劳动。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我们来一步步拆解.............
  • 回答
    尚书大人还饼这个情节,对于一个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人来说,可以是一个非常生动且极具讽刺意味的例子,用以揭示价值的创造与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以及社会阶层固化如何扭曲了对劳动的公平评价。首先,我们得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出发。简单来说,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这.............
  • 回答
    要理解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咱们得先放下那些枯燥的学究气,就当是聊聊老祖宗留下的经济思想是怎么看待“东西到底值多少钱”这回事儿。这两派观点,一个说“价值是干活儿干出来的”,一个说“价值是你想不想、愿不愿意要”,挺有意思的。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劳动”凝结的果实打个比方,你看到一张手工编织的精美.............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在美国理发师的工资能比印度高出那么多,用劳动价值论这杆老秤来衡量一下。劳动价值论,简单说就是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说你一个人费多大劲,而是同等条件下,生产一件商品平均需要多少工时。好了,现在咱们就把这套理论搬到理发.............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