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Control is Dead」这一说法?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

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直接的意思是“控制已经死了”,指的是过去那种集中式的、自上而下的、明确的控制方式已经不复存在或失效了。
引申含义: 更深层次地,它意味着:
权威的衰落: 传统的权力结构(政府、教会、大型企业、家长制等)失去了过去那种绝对的权威和控制力。
信息与知识的民主化: 信息不再被少数人垄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并发表观点,这削弱了传统信息把关人的影响力。
个体的赋权: 互联网、社交媒体、去中心化技术(如区块链)使得个体拥有了更大的表达、组织和行动能力,不再完全依赖于中介。
复杂系统的不可预测性: 全球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使得宏观的预测和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
混沌与无序的抬头: 在某些语境下,它也可能暗示着一种无序、混乱甚至失控的局面。

二、 不同领域中的“Control is Dead”: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来深入理解这句话:

1. 技术领域:

互联网与信息传播: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垄断,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内容,导致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传统的媒体审查和信息过滤变得困难,假新闻、谣言传播迅速,使得对信息流的有效控制变得非常挑战。
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 社交媒体平台虽然有自己的规则,但其核心是用户生成内容。用户可以自由表达、组织社群、甚至发起运动,这削弱了政府和传统机构对公众舆论的引导能力。
开源与去中心化技术(如区块链): 开源软件的出现使得代码透明化,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改进,打破了少数公司对技术的垄断控制。区块链技术更是通过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等方式,试图构建一个无需中心化信任机构的去中心化系统,这被视为对传统金融、数据存储等领域控制的颠覆。
人工智能(AI)的崛起: AI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潜在失控的担忧。一旦AI达到某种程度的自主性,或者其决策过程变得难以理解和干预,就可能出现“AI失控”的局面,这是一种对未来控制的隐喻。

2. 政治与社会领域:

传统权威的衰落: 政府在面对全球化挑战、民众日益增长的权利意识、以及新兴的社会运动时,其权威和控制能力受到挑战。许多国家面临着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抬头等问题,反映出传统政治框架的失灵。
公民社会的崛起与自主性: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得公民更容易组织起来,表达诉求,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NGO、社会运动等个体或小群体联合起来,能够挑战既有秩序,这种分散化的力量使得大规模的自上而下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身份政治与群体认同: 个体不再仅仅是某个国家的公民,更是某个文化、性别、性取向或社群的成员。这些多元化的身份认同和诉求,使得统一的社会控制和管理变得复杂。
全球化与跨国问题: 气候变化、疫情、金融危机等全球性问题,超出了任何单一国家或机构的控制能力。信息的全球流动也使得国内的控制措施容易被规避。

3. 经济领域:

金融市场的波动与不可预测性: 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联动且复杂,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使得监管机构的干预效果大打折扣。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 巨大的科技公司(如Google, Amazon, Meta)通过平台掌握了海量数据和用户,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的“控制中心”,但同时这些平台也极其复杂且难以完全监管,它们的权力边界和影响范围模糊。
供应链的脆弱性: 全球化供应链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使得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产品供应和价格的失控。

4. 个人与心理层面:

信息过载与注意力稀释: 个人每天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刺激,难以集中注意力,也难以对自身的信息摄取和注意力分配进行有效控制。
消费主义与欲望的膨胀: 现代社会强大的消费主义文化不断刺激人们的欲望,使得个体在消费行为上难以获得真正的控制感,往往被广告和营销所驱动。
算法推荐与行为塑造: 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的算法通过不断推荐内容和商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偏好,这也被视为一种“隐形控制”,但同时用户也可能通过了解算法或改变使用习惯来“反控制”。

三、 对“Control is Dead”的不同解读和态度:

对于“Control is Dead”这句话,人们可以持有不同的态度:

乐观主义者: 认为这是进步的象征,意味着个人自由的增强,权威的民主化,以及更多元的可能性。他们可能拥抱这种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权力的趋势。
悲观主义者: 认为这是秩序的瓦解,是混乱和无政府主义的开端。他们可能担忧社会失序、信息误导、以及技术潜在的失控风险。
现实主义者: 认为“Control is Dead”是一种现象的描述,而非价值判断。他们更关注这种失控感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新的权力格局下寻找新的平衡和治理方式。

四、 总结:

“Control is Dead”并非一个简单的断言,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概括。它指向的是:

权力结构的变化: 从集中式、层级式转向分布式、网络化。
信息流动模式的改变: 从垄断式、把关式转向开放式、多元式。
个体能力的增强: 个体在信息获取、表达、组织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
系统的复杂性增加: 现代社会系统的高度互联和复杂性,使得宏观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并非指完全没有控制,而是指过去那种有效的、易于识别的、集中的控制已经不复存在或变得无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分散、模糊、动态的控制形式,有时是群体之间的博弈,有时是个体自主选择的结果,有时是算法和数据的隐形影响。

最终,“Control is Dead”可以被看作是对一个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去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飞速发展、权力日益分散的世界里,我们如何理解和应对新的“控制”与“失控”的边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地说就是,控制领域的学术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近年来基本不可能有什么通用性控制方法出来。控制的研究已经从学术界转向工业界。

现在的控制研发都是面向特定系统的,在其他系统上很难应用。因此,学术上的研究价值不大,只能附着在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系统上,比如机器人、无人机,成为一种专用的算法。亦即,四旋翼所用的高端控制方法,基本不可能用于化工。学术上既然很难有新的通用的控制理论出现,那么控制理论本身的研究就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学术界内,关于通用控制理论的纯理论研究已基本宣告终结。

现在工业界大量控制都用PID,而不知道应用高端方法,无非是:

1. 控制领域的教育很成问题。常常只教经典控制理论和线性空间方法,而不教或学生没有有意识去学习非线性的方法,以及各种重要的辅助性方法,比如系统辨识、自适应控制、稳健控制等等。

2. 高级控制方法对系统参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设计相对复杂,如果设计者缺乏经验,往往效果还不如PID或者带前馈的PID。

3. 设计高级控制方法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不低,如果广义的PID算法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很显然,就不需要设计高级控制方法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Control is Dead”这句话的含义非常丰富且具有多层次的解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字面陈述,而是对当前社会、技术、政治、经济等领域中一种普遍的失控感、权力分散化、个体自主性增强以及传统权威式微的深刻反映。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 字面含义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最.............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 回答
    理解外交部发言人陆慷的说法,即“《中英联合声明》作为一个历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解读:1. 历史文件的定义与性质: 历史文件是过去的产物: 陆慷的表述首先强调了《中英联合声明》的“历史文件”属性。这意味着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基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两国关系背景下签署的.............
  • 回答
    杨振宁先生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他关于中美教育的评论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他的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包括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及他观察到的中美教育体系的差异。一、 杨振宁先生评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首先,要理解杨振宁先生的话,必须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个人.............
  • 回答
    “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个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和夸张色彩,但其核心要表达的是:中国凭借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庞大的市场规模、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对传统发达国家在经济和产业领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粉碎”了它们原有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路径。为了详细理解这一说法,我们可.............
  • 回答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这句话,最早出自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一位杰出的18世纪英国作家和评论家。这句话的含义深刻且复杂,通常被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打着爱国旗号,但实际上在追求个人利益、制造分裂或煽动仇恨的人。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字.............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 回答
    “Don't judge”(别评判)这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核心含义:停止对他人进行预设的、带有偏见的、负面判断。“评判”(judge)这个词在中文里可以有几种理解: 审判(legal cont.............
  • 回答
    这句话, "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这是伟大民族的标志",是一句富有争议且深刻的论断。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字面含义、潜在的哲学思想、历史现实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核心解读:反思与进步的动力从最核心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并非在鼓吹忘恩负义的行为本身是值得赞扬的,而是指向了.............
  • 回答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句禅语,通常被称为“禅宗三境界”或者“悟道三阶段”,意境深远,历久弥新。它并非指代实际的山,而是用“山”这个意象来比喻一个人对事物、对真理、对自我的认知过程。理解这三层境界,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三层境界的含义:第一层境界:看.............
  • 回答
    “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用‘人海战术’堆出来的”这种说法,是一种过于简化和带有一定偏见的概括,但它也确实触及了苏军在战争中一些显著的特点和代价。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产生的背景、其背后真实反映的内容,以及这种说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一、 产生“人海战术”说法的背景与侧面反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