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罗斯临时政府会把《工人马赛曲》定为国歌?

回答
俄罗斯临时政府之所以选择将《工人马赛曲》(Рабочая Марсельеза,Rabochaya Marselyeza)定为国歌,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对革命精神的呼应、对旧政权的否定、以及希望团结民众的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1. 对沙皇制度的彻底否定与革命精神的象征

告别过去: 1917年2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临时政府作为革命的产物,其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与旧政权进行彻底的切割,表明自己是新生的、进步的政权。沙皇时代的国歌(例如《上帝保佑沙皇》)自然成为了必须被取代的对象。
革命的颂歌: 《工人马赛曲》并非一开始就是国歌,它最初是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潮的流行歌曲,尤其在工人阶级和革命者中广为传唱。这首歌的歌词充满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和劳动者团结的呼唤,与二月革命的精神高度契合。临时政府选择它,是为了向民众表明自己是站在革命一边,是人民力量的代表。
与法国大革命的联系: 歌曲的名字本身就借鉴了法国大革命的标志性歌曲《马赛曲》。这种联系并非偶然,而是希望借用法国大革命那种推翻旧秩序、建立新共和国的光辉历史,来为俄罗斯的新生政权镀金,使其显得更加正统和具有历史合法性。

2. 继承革命的合法性与争取民众支持

临时政府的构成与合法性来源: 临时政府是在国家杜马(议会)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合法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二月革命的成功。二月革命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大多是倾向于自由主义和民主改革的力量,而《工人马赛曲》正是他们的心声。
团结工人和士兵: 二月革命能够成功,工人和士兵的参与至关重要。选择一首在工人阶级中广受欢迎的歌曲作为国歌,是一种争取和巩固其支持的策略。这有助于提高临时政府在这些关键群体中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表达进步和民主的愿景: 《工人马赛曲》的歌词呼唤“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劳苦的众生!”,这正是在表达临时政府所宣扬的建立一个更公平、更自由的社会的理想。

3. 历史的过渡性与政治的策略性

“临时”的性质: 临时政府的名称就表明了其并非最终的政权形式,它的任务是过渡到由立宪会议决定俄罗斯的未来。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选择一首能够代表当下革命情绪、暂时团结各方力量的歌曲,比精心创作一首全新的国歌更为实际和有效。
避免争议与消耗: 创作一首全新的国歌需要时间和广泛的社会讨论,这在当时动荡的局势下是困难且可能引发更多政治分歧的。选择一首已经流行的歌曲,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并迅速在民众中建立起一种新的国家认同感。
政治的象征意义: 临时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塑造其形象,将《工人马赛曲》定为国歌,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象征行为,用以宣示其革命的立场和与旧制度的决裂。

4. 对《工人马赛曲》本身的特点

简洁有力,易于传唱: 歌曲旋律激昂,歌词直白有力,容易被大众理解和记忆,便于在集会、游行等场合集体演唱,增强了它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革命的主题: 歌词内容围绕着“醒来”、“抗争”、“解放”、“团结”等革命的核心主题展开,能够唤起人们的革命激情。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临时政府选择《工人马赛曲》作为国歌,更多的是一种临时性的、策略性的选择。它的任期短暂,最终被布尔什维克推翻。在布尔什维克掌权后,他们又选择了另一首代表无产阶级革命的歌曲《国际歌》作为新的国歌,直到十月革命后才确立了更具俄国特色的国歌。

总而言之,俄罗斯临时政府将《工人马赛曲》定为国歌,是基于对二月革命精神的继承和象征,是对沙皇制度的否定,以及在动荡时期争取民心、巩固统治的政治考量。它是一首能够代表当时革命情绪和民众诉求的歌曲,但其作为国歌的地位也随着临时政府的倒台而结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和多数人印象里不同的是,临时政府多数时间里都是一个左翼社会主义政党构成的政府,只不过后来支持布党的力量太左,所以将其描述为右翼势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临时政府之所以选择将《工人马赛曲》(Рабочая Марсельеза,Rabochaya Marselyeza)定为国歌,是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对革命精神的呼应、对旧政权的否定、以及希望团结民众的考量。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1. 对沙皇制度的彻底否定.............
  • 回答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迟迟未能召开立宪会议,这确实是导致其迅速垮台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背后原因盘根错节,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和权力真空是根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但并没有立即建立起一个稳定、被广泛接受的政权。临时政府虽然宣告成立,但其合法性基础并不稳固。一方面,它是由国家杜马.............
  • 回答
    您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它触及了俄国革命史上一个核心的矛盾:为什么一个注定要垮台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战争是革命的催化剂,而一个已经掌权的工兵代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领导下的)坚持内战却未能引发新的革命或政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俄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以及这两个不同政权在战略、合法.............
  • 回答
    外交部消息证实,中国、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三国就阿富汗问题互派的特使,近期一同踏上了喀布尔的土地,并与阿富汗临时政府的要员们进行了会晤。这一动态,绝非简单的外交礼节性访问,它向外界释放出一系列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尤其是在当前阿富汗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首先,这标志着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三国在阿富汗问题.............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为何不扶植基瓦等乌克兰亲俄派政客组建临时政权来对抗泽连斯基政权,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许多复杂的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以及现实考量,绝非简单的“扶植傀儡”就能解决。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 历史经验与现实教训:扶植傀儡政权的局限性与风险俄罗斯在历史上并非没有尝试过扶植亲.............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俄罗斯在2022年俄乌冲突中并未选择进攻利沃夫(Lviv)以切断乌克兰的外援,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利沃夫的战略价值有限 地理位置:利沃夫位于乌克兰西部,靠近波兰边境,是乌克兰与波兰、斯洛伐克的交界点。但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经.............
  • 回答
    俄罗斯对北约的担忧和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博弈中复杂的战略选择,涉及安全、地缘、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安全焦虑1. 战略威胁的感知 地理接近性: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的军事部署,距离俄罗斯仅.............
  • 回答
    俄罗斯的蔬菜价格普遍较高,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而且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推高了消费者最终支付的金额。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1. 气候和地理条件: 严酷的气候: 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提出了巨大挑战。 漫.............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遭遇比预期更顽强的抵抗,导致战事陷入胶着,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而美国、英国和北约(NATO)国家虽然大力援助乌克兰,但坚决不出兵,其决策背后也是多重因素考量,其中“害怕俄罗斯的核武器”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理由。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俄罗斯在乌克兰为何如此费劲.............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一、历史背景:历史恩怨与身份认同的纠葛 罗斯的起源与文化联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基辅罗斯视为其历史的摇篮。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完全切断乌克兰的电力系统,背后涉及多方面复杂的原因,包括军事、政治、经济、人道主义以及地缘战略等考量。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军事层面的考量: 战略目标与有效性评估: 俄罗斯最初的目标可能是通过打击关键基础设施来削弱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制造社会混乱,迫使乌克兰政府屈服。然而,随.............
  • 回答
    俄罗斯人在许多被视为考验智力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就,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文化因素,也有社会教育体系的影响,以及独特的民族性格特质。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对知识的重视 文学艺术的熏陶: 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宝库之一,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
  • 回答
    俄罗斯女性人口多于男性,这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一、历史的创伤与人口结构的影响 战争的巨大消耗(尤其是二战):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包括今天的俄罗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数千万人口丧.............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安全认知以及俄罗斯国内政治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俄罗斯之所以选择乌克兰而非直接与北约接壤的国家制造缓冲区,主要是因为:1. 直接进攻北约成员国的成本和风险过高: 军事实力悬殊: 尽管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北约是一个由20多个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其整体军.............
  • 回答
    "Emperor of All Russia" 翻译成英文是 "Emperor of All Russia",其中 "All" 这个词的使用并非随意,而是承载着深远的政治和历史意义,体现了俄罗斯帝国统治者对广袤疆域和多元民族的宣称。要详细理解其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历史渊源与俄罗.............
  • 回答
    俄罗斯未能“碾压”乌克兰的原因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信息以及国际支持等多个维度。以下将进行详细阐述:一、军事层面: 俄军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和能力: 俄罗斯情报部门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认为乌克兰军队士气低落,民众会普遍欢迎俄军到来,甚至会发生政权快速更迭。但事实证明,.............
  • 回答
    俄罗斯能够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而中国未能做到,这是一个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地理因素:西伯利亚的广阔与俄罗斯的地理优势 西伯利亚的地理特征: 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连续陆地,占俄罗斯领土的近四分之三。它地域极其广袤,平.............
  • 回答
    俄罗斯人口中黑人的比例确实非常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人口构成等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 历史和地理上的隔离是根本原因。 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其地理位置与非洲大陆相距遥远。历史上,欧洲与非洲之间虽然有过联系,但大规模、持续的人口.............
  • 回答
    俄罗斯自称是罗马帝国继承者,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历史、政治和文化因素之上,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叙事。这其中最关键的论述点,在于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角色。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遥远的过去。古罗马帝国,一个辉煌而强大的政治实体,在西方逐渐走向衰落,最终在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