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罗斯要打乌克兰?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

一、历史背景:历史恩怨与身份认同的纠葛

罗斯的起源与文化联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基辅罗斯视为其历史的摇篮。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强调两者共同的东斯拉夫根源和东正教信仰。普京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是“同一个民族”,这种观点是俄罗斯官方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沙皇俄国与苏联时期: 在沙皇俄国时期,乌克兰大部分地区被纳入俄罗斯帝国。尽管乌克兰曾有过短暂的独立尝试,但最终被并入苏联。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经历了饥荒(特别是19321933年的“大饥荒” Holodomor,乌克兰认为是人为造成的种族灭绝)、工业化以及与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融合。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于1991年独立。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 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打击,一些俄罗斯人认为这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俄罗斯一直未能完全接受失去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影响力,特别是对那些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联系的国家,如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二、地缘政治与安全关切:北约东扩的威胁论

北约的扩张: 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断向东扩张,吸收了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前华约成员国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一直将北约的扩张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认为这步步紧逼其战略缓冲区。
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 乌克兰在独立后,尤其是2004年“橙色革命”和2014年“广场革命”后,其亲西方倾向日益明显,并表达了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意愿。俄罗斯视乌克兰加入北约将是对其安全底线的直接挑衅,认为这将导致北约军事基础设施部署到俄乌边境,极大地削弱俄罗斯的战略纵深。
“安全承诺”的要求: 俄罗斯曾多次向西方国家提出安全承诺要求,包括要求北约停止东扩、不吸收乌克兰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并要求北约撤回在东欧的军事部署。这些要求被西方国家普遍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们否定了主权国家自主选择盟友的权利。

三、俄罗斯国内政治与普京的战略

巩固权力与提升支持率: 一些分析认为,通过对外采取强硬姿态,特别是通过“收复”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领土的行动,可以提升普京在国内的支持率,转移国内矛盾,并巩固其执政合法性。
“新俄罗斯”的愿景: 普京政府可能抱有某种形式的“新俄罗斯”愿景,即恢复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力,甚至重建一个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政治经济联盟。
“去纳粹化”与“去军事化”的借口: 俄罗斯官方声称发动军事行动是为了“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乌克兰,并保护乌克兰境内讲俄语的居民免受迫害。然而,这些说法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虚假的借口,因为乌克兰政府是民选的,而且国内确实存在右翼民族主义团体,但将其描绘成全面“纳粹化”并以此为由发动战争缺乏事实依据。

四、2014年至今的冲突演变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 在乌克兰“广场革命”推翻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后,俄罗斯迅速出兵控制了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并在随后举行的公投中将其吞并。这次行动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违反国际法的侵略行为。
顿巴斯地区的分裂活动: 俄罗斯还支持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亲俄分离主义武装,导致了长达八年的低烈度冲突。俄罗斯向这些地区提供武器、资金和人员支持,但否认直接参与。
战争的导火索: 在2021年下半年,俄罗斯在俄乌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并向西方国家发出了一系列安全要求。在谈判无果的情况下,俄罗斯于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了全面军事入侵。

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略目标(可能)

尽管俄罗斯官方给出了各种理由,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其真实战略目标可能包括:

推翻乌克兰现政府,扶植亲俄政府: 通过军事手段实现政权更迭,确保乌克兰不再倒向西方。
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确保乌克兰成为中立国,并可能要求其放弃加入任何军事联盟的权利。
控制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 建立一个陆地走廊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克里米亚,并可能试图吞并或控制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地区。
削弱乌克兰的军事能力: 使乌克兰无法对俄罗斯构成军事威胁。
在国际舞台上重塑俄罗斯的地位: 展示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和决心,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

总结: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由历史恩怨、地缘政治竞争、安全担忧和俄罗斯国内政治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事件。俄罗斯将北约的东扩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并将乌克兰寻求加入北约视为越过其“红线”。同时,俄罗斯内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前苏联地区影响力的渴望也是重要驱动因素。官方提出的“去纳粹化”、“去军事化”等理由被普遍认为是为军事行动制造的借口。自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顿巴斯分离主义以来,俄乌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2022年的全面战争。这场战争的最终目标和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并将对地区乃至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普京来说,这可能是一个稍瞬即逝的窗口期。

美国正在逐渐走出疫情,现在是美国最虚弱的时期。

中俄刚刚宣布战略合作没有上限,但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中俄同床异梦,且合作范围远没有中美合作那么广泛,因此这可能是中俄关系最好的时候,事实也恰恰证明,俄乌冲突开始后,中国给出了自毛时代以来不曾有过的支持力度。

在俄罗斯国内,大选快到了,如何维护以自己为核心的寡头集团的利益,防止将来政策被推翻,个人被清算,就需要一个彪炳史册的功劳,将乌克兰纳入版图是再好不过的选项了。

因此,从普京的角度,他的战略也许没错,这是吞并乌克兰的最佳时机,也是他彻底巩固国内外历史地位的最佳时机,但俄罗斯孱弱的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了。

用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user avatar

个人认为可以拿79年的反击战做类比。

无非几方面原因

1,转移国内矛盾。

2,借机打击外部反对势力。

3,纳投名状。

实际上俄国2014年以来内外交困形势已经很差了,西方对于俄罗斯除了直接开战以外能用的手段也都全上了,在俄罗斯角度上看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了。直接掀桌子了,现在能源价格暴涨,粮食价格也暴涨,全球开始新一轮军备竞赛,俄罗斯还能顺势续命。

user avatar

1991年,布党保守派不满戈尔巴乔夫改革,趁戈某去度假,发动政变。不想一则早就人心思变,二则老胳膊老腿们身手大不如以前,事办的漏洞百出,被原本毫无实权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摘了桃子,掌握了实权。

由于参与政变的布党高层,差不多直接等于除了戈尔巴乔夫之外的布党政治局其它所有人,所以基本上否定了布党的合法性,但是离叶利钦等人彻底打倒布党,总还差临门一脚。

于是叶利钦等人另想了个想辙,他拉拢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克拉夫丘克等另外几国领导人,在91年末成立了所谓“独立联合体”。那这样,等于几个已经有实权的加盟国,另组了一个加盟组织,那么苏联就完全没必要也无法存在了。

成立独联体,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大家既拥有了自主性,又可以维持原有经济上的联系,皆大欢喜。

纠正两个键政幼儿园的看法:

1 ,苏联民不聊生,所以加盟国从俄罗斯的统治下挣脱出来独立✘

俄罗斯认为,自己和西方,以及其它独联体成员国,都是冷战的获胜者,是熊弟几个一块干翻了苏联,失败者只有邪恶的苏联。

2,当年是俄罗斯吞并了十几个国家,成立了苏联✘

俄帝版图比苏联还多一个芬兰和多半个波兰,而且俄帝内部没有加盟国,何来吞并之说。正如普京在战前讲话中所说,乌克兰在苏联之前根本不存在。苏联十几个加盟国那是布党初期不成熟的革命路线搞出来的政策奇景,而且各加盟“国”的版图、数量也多次调整过 比如还曾存在什么远东苏维埃,波兰苏维埃,芬兰苏维埃之类。普京对列宁和托大仙这套深恶痛绝,每次发言或者声明提起来就血压猛窜,得骂好几段出气。

苏联走到末期,大家都过的不好,过得不好就会寻求改变。叶利钦等俄罗斯人认为,是自己的资源去惠那些扶不上墙的烂泥加盟国去了,所以自己日子过的差,要分家。而克拉夫丘克等国的民族主义者则认为,是俄罗斯吸了自己的血,所以自己过的不好。

对于成立初的俄罗斯来说,独联体就是维系原大斯拉夫地区的重要组织。同时各国在苏联时代分工不同,独联体的存在,也可以维持原有的经济运行。

因为大家是打倒邪恶布党的战友,最初都很好说话,比如全是俄族且是黑海舰队驻地的克里米亚,虽然克拉夫丘克是个乌族民族主义者,但是叶利钦也没挣克州的主权,就算你们的得了。

但是很快,事情就起了变化。

美国因为需要挟持欧洲,维持北约,那就必须要树立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只能是俄罗斯。叶利钦很快发现,他将要拥抱的新朋友们,不仅趁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动乱,狠狠落井下石,甚至支持车臣闹事,试图再次拆解俄罗斯。

同时,西方对其它独联体或拉拢,或策动颜革。1993年,乌克兰就和北约军演。大幅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

此时的俄罗斯可谓晴天霹雳,如同火车已经出发,但是发现自己上错了车。俄罗斯从经济结构到地缘安全,统统地动山摇。俄罗斯几百年的扩张成果化为乌有。

这种地缘政治的剧变,让克拉夫丘克这种乌族民族主义者都觉得触目惊心,因为这种剧变必然导致失衡,和混乱痛苦的再平衡。克拉夫丘克晚年十分悔恨自己参与肢解苏联,说“宁愿别人砍了我的手”。

别看普京在西方媒体笔下,一副邪恶大BOSS的样子,实际上叶利钦和普京,都是亲西方的走资派,这两位,包括后来梅特为杰夫,刚上任都不长记性的试图对西方示好,结果都被蹬鼻子上脸。欧盟拒绝了经济状况好的多的土耳其加入,却对东欧穷国敞开大门,不断压缩俄罗斯影响力空间。04年,波三小加入北约,同年乌克兰颜色革命,亲西方的尤先科推翻原本当选的亚努科维奇,而且张口就要让黑海舰队离开母港塞瓦斯托波尔,后来好说歹说,同意俄军继续驻扎,但是要求大幅提高租金。随后,还有波兰部署爱国者试图打破核平衡,再后来,有了格鲁吉亚这种臭鱼烂虾都敢主动撩拨俄国军队。

黑海舰队一旦被迫离开乌克兰,俄罗斯就要用重金,在自己为数不多的黑海海岸线上重建一个军港,建军港倒还不算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俄国的黑海海岸线上的城市都很小,根本支撑不起配套,这是花钱都解决不了的事。

当初,信了西方那套,以为西方是朋友,独联体国家是兄弟,现在全变了,突然实控区来到了1941年进攻莫斯科的台风战役发起前。俄罗斯人很愤怒,而且客观上,既然形势已经变化,俄罗斯的发展和安全的基石已经改变,那么就必然面临战略重构。你把我当大boss,那好,那我这个大boss,是要空间的。你要不服,我家有t72,要是t72不够好使,我家还有白杨,来,下场练一练?

再纠正一个常见错位看法:

乌克兰想加入欧盟,乌克兰加入欧盟必然经济起飞✘

事实上是西乌农业州希望加入欧盟,而东部工业州本来就不想加入欧盟,因为自己本来就靠毛子的订单和供应商存活,而且入欧盟以后,自己获取欧标资质、以欧标生产产品,将毫无优势,甚至可能被欧盟其它国家挤垮。

亚努科维奇是代表东乌声音的总统,充其量也就算个骑墙派,然而西方眼里反俄不彻底就等于彻底不反俄,13年,西方接助极端民族主义者,第二次推翻亚努科维奇。这次吃相之难看以至于乌克兰军警大量倒戈,顿、卢、克三个州先后宣布独立。西方的再次扩张激怒了罗斯内部的激进派,14年乌克兰内战已经不光是北约推到41年10月的问题,是乌克兰境内俄族不准说俄语要当二等民族的问题了,就你乌克兰讲民族主义,我俄罗斯就不讲吗? 于是有了斯大公的独走,普京虽然怂的多,但也二话不说拿走了克里米亚,md此时不下手,等着黑海舰队销户呢?

总结一下,乌克兰独立成国的基础,是因为初代首脑们以为大家是兄弟,是朋友。如果这个基础发生了变化,那就必然引起战略重构。而在这个俞来俞清晰的大潮下,一向以强硬示人的普京,其实非常保守,远不是俄罗斯国内最激进的人。

而且只看乌克兰自己,国本也动摇了,乌克兰境内有俄族是客观事实,东部工业州和俄罗斯关系更紧密也是客观事实,如果按你极端民族者的观念,那你乌族自己成立一个国家得了,带着你那个不如越南的人均gdp进欧盟,别捎带东部。

今天的俄乌战争,是失衡的地缘格局再平衡的延续,而其重要推手,就是20年来文恬武嬉的欧美。这种文恬武嬉愈演愈烈,而平衡的重构,也不会以俄乌战争结束而结束。

过去14年前,俄罗斯对于眼瞅不可逆向西方靠拢的乌克兰,一直还在惠个不停,几乎成本价供给天然气持续了十几年。其中固然下不了决心、怀有侥幸心理的成分。不过在实际上,西方的扩张也有实力支撑,不是没有后劲支撑,一碰就失衡。西方得以维持扩张,是经济压迫为主,军事压迫为辅。毛子你胆敢反抗,胆敢掀桌子,那我们不用跟T72打,用经济手段就能让你喝一壶。

但是这个平衡,在14年被打破了,毛子觉得西方欺人太甚,经济是个P,安全都没了要啥经济。这件事在我们看来可能不可理喻,但是我其它回答里也说过,不要以东方人看法代入毛子。毛子对土地、缓冲区的重视,是有历史传统的,而且在他们理解中,自家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领土和缓冲区的重要,逻辑自洽了属于是。另外,我们这种苦心经营慢慢往上爬的穷户,心态和家道中落的破落户,也是不同的。对于有些祖产的破落户来说,立威、撑场面确实有必要。不要觉得这是普京或者统俄党高层大佬的看法,事实上目前看来,大部分俄罗斯人认可这些看法,不同程度的愿意牺牲经济换取安全和势力范围。而且也确实,如果势力范围没了,经济可能更差。

14年冲突的结果就是西方下重手制裁,普京没有准备,但是还是选择了硬抗。但是西方挥舞经济大棒时,似乎没有注意,这种失衡在继续。普京的筹码是T72和白杨,西方的筹码,基本上只有制裁。如果毛子只是占了克里米亚,你就把制裁用个差不多,那普京打基辅时,你咋加码?就算打基辅时还能凑出来制裁,那打利沃夫呢?打波三小呢?

原本,制裁几年,然后小卖一波乌克兰,把制裁往回收一收,这个制裁换和平的游戏还能继续。然而实际上,文恬武嬉下,别说收一收制裁了,连TM乌克兰不加入北约都不愿意承诺。同时,乌克兰国内完全就是癫狂状态,政客们做反俄生意几十年了,西乌民族主义者也完全不是讲理的主,仿佛反俄赚钱赚国内支持的生意,可以永远做下去。顿卢两州八年来炮声没有断过,隔三差五就炮轰停火线附近的城市和居民区,俄罗斯国内嫌普京软弱的声音也越来越多。终于,战略天平再次打破了平衡,而且这次,普京是有准备的,攒了100多亿刀的黄金。而西方搞得制裁,别看现在动静不小,实际上14年时,卢布对美元从30兑1,跌倒120兑1,今年不过才从80兑1跌倒120兑1。对俄罗斯的影响比14年可控的多。可能普京都后悔,mlgb为啥14年不直接参战,长痛不如短痛。

在气价油价和通胀上天,美联储干嚎要加息的时候继续加码制裁俄罗斯,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早就快用光可用的手段了。且算还能让毛子这次破个防,那下次呢?波三小也踩在毛子红线上,也有俄族人,而且也被俄、白、加里宁格勒三面包围,普京推波三小时,欧美打算怎么办?毛子可不是什么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善男信女,反复强调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门槛将不仅限于本土被攻击。欧美打算用自己那些世界名城,和毛子那些十八线县城一换一吗?毛子第三大城市叶卡捷琳堡的城区人口只相当于我的老家南阳市的城区人口,西方五个换一个,十个换一个,也是血妈亏。

user avatar

因为俄罗斯事实上已经法西斯化。普京执政二十年,内不能清理寡头,外不能对外关系正常化。在逐年的经济制裁与国内产业单一化,无力改革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民粹主义和沙俄拥护者来勉强维持俄罗斯的国家统一及现政府的稳定。

俄罗斯二十年前就只有出口农产品,军火及能源。国内产业大致为军工上下产业链,矿石开采、林业开发、天然气及石油开采、原油精炼、以小麦和甜菜为主的农业。到现在还是如此。

俄罗斯缺乏且不具备引进其它产业链的国内经商环境,长期被排斥于世界贸易体系,地处于欧亚大陆边缘。这些状况使俄罗斯陷入只能依靠对外卖资源,GDP增速长期低下的泥潭。

现在的俄罗斯国内光头党盛行,崇尚大斯拉夫主义。但国内还有皇俄派,各地区分离主义者、寡头联盟。俄罗斯政府为了保持稳定必须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其方式自然是对外战争。而这个目标自然是乌克兰。

以下是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借口及宣言


东亚共同宣言

1943年11月5日于东京

盖确立世界和平之根本要义,在于世界各国各得其所,相倚相扶,共享万邦共荣之乐。

然而,美、英为本国之繁荣,压迫其他国家及其他民族,特别对于大东亚进行贪得无厌之侵略与剥削,逞其奴役大东亚之野心,终将根本动摇大东亚之安定。大东亚战争之原因,即在于此。

大东亚各国应互相合作,完成大东亚战争,从美、英之枷锁下解放大东亚,完成其自存自卫,以下列纲领为基础建设大东亚,以求贡献于世界和平之实现:

一、大东亚各国互相合作,确保大东亚之安全,并以道义为基础,建设共存共荣之秩序。

二、大东亚各国应相互尊重其自主独立,实现互助敦睦,确立大东亚之亲睦友谊。

三、大东亚各国相互尊重其传统,发挥各民族之创造性,以提高大东亚之文化。

四、大东亚各国应在互惠之下紧密合作,谋求其经济发展,增进大东亚之繁荣。

五、大东亚各国应与万邦敦睦交谊,消除人种差别,普遍进行文化交流,进而开放资源,以贡献于世界之发展。

“……日本透过武力保护在中国的日本人,维护其陷入危机的权益,这不过是迫不得已的防卫手段。这就像是兄长在长时间的忍耐后,痛打其年轻而又不听话的弟弟一样,这绝不是出于仇恨,而是为了促使其反省的爱之深的手段。”

——松井石根辩词 1946年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日本人当年放的彩虹泡泡屁,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被诸国当场戳破。该判死刑判死刑,该是甲级战犯的还是甲级战犯。谁信这玩意儿,谁就是汉奸在战后直接毙了。

要是把这套理论及借口和俄罗斯对乌克兰宣战申明比对下,相似之处可就太多了。

有人会说这是围日救美,围日救乌。这有可比性吗?美国当年炸南斯拉夫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入侵伊拉克的时候,中国人不一样群情激奋、痛斥美帝国主义吗?可今时今日中国人民怎么又支持俄罗斯的沙俄行径、悍然入侵乌克兰了?

不要鬼扯什么俄罗斯是中国盟友,但凡在俄罗斯待过的人都知道俄罗斯反华情绪不必美国差。俄罗斯大市场,驱逐华商、该州泽亚市纵火事件。俄罗斯畏惧中国的体量,宁愿让日韩到俄罗斯大规模经商都不愿加强对中国的合作。俄罗斯是极少数没有唐人街的国家,在俄华人大多从事流动性较大的行业,你猜这是什么原因?

中国同俄罗斯不一样,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比大、更加深入。是非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国。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1/3左右。其中东盟、日本、韩国分别是中国第一、第四、第五大贸易伙伴。特别是中日两国首次达成自贸安排,双方在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相互大幅降低关税,对贸易的促进效应明显。

欧洲不会和美国一样高瞻远瞩,打算在中国尚未崛起的时候拼了老命一样打压中国。欧洲从不是铁板一块,相反欧洲除英国外都一直想脱离美国的影响力之下。我国的一带一路不仅可以消费过剩产能,还能链接亚欧大陆使亚欧合作更加紧密,减小美国的霸权影响。

我没有诸位的高瞻远瞩和纵横睥睨,我只知道中国好、我才能过的更好。现在网络上激烈的讨论着俄乌战争,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请不要宣扬俄罗斯的侵略行径,这会为中国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影响。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比苏联还差,苏联时期尚且可以通过行政命令在某些领域通过模仿取得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而普京统治时期,俄罗斯已经彻底沦为了资源依赖型经济。在产业高度单一且没有技术含量(寡头不在乎发展技术)所导致的买方市场下,导致了长期的经济停滞与贫富分化,使得俄罗斯内部矛盾极大。与苏联其实是一样的病因。在无力也无意愿进行改革的情况下,对外战争可以转移民众注意力。

普京本人的寡头极权统治高度依赖其个人威望,而其历史上获得威望的唯一方式就是战争。因此实际上是一种路径依赖。“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破产后,军事冒险基本上是普京的必选之路了,只不过是打谁的问题。

俄罗斯自沙俄时期就有大罗斯主义(大俄罗斯主义),甚至可以说是俄罗斯国家的立国之本。其否定白俄罗斯(立陶宛统治下的农奴制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实际上是抗拒农奴制而形成的哥萨克人及其移民主要来源的红鲁塞尼亚人)是独立民族,将乌克兰民族称为小罗斯人(小俄罗斯人),将其居住区域成为乌克兰(意为边疆,既罗斯人的边疆)。试图把已经分化为三个民族的罗斯人再次通过强制同化合并起来。然而在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的眼中,俄罗斯人是到处流露着蒙古习俗的白皮鞑靼,根本不屑于俄罗斯人所主导的大罗斯主义。大罗斯主义思想几百年来从未消失,因此以“统一罗斯”的名义发起战争,相对能够获得俄罗斯的内部认同,从而提升对普京的支持率

俄罗斯周围有14个陆上邻国:

  • 挪威、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是北约成员国。打了就会引起世界大战,不敢打。
  • 芬兰是中立国。入侵中立国名声实在太臭,而且苏芬战争的阴影还未散去。
  • 中国是它的实际盟友。
  • 蒙古是中俄间的缓冲国。
  • 朝鲜是中国的势力范围。
  • 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是其傀儡国,一样也是寡头极权制。

这就11个打不了的,候选名单里就剩下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三个了。其中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国家小又穷,打下来后大概率成为放血槽,即使外部不制裁不干涉也会是赔本生意。所以候选目标只剩一个乌克兰了

顺便来看看选择打乌克兰的优势条件:

  • 可以获得大罗斯主义的支持,相对能够被内部接受。后续也可以用大罗斯主义给乌克兰人洗脑,方便后续统治。
  • 乌克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可以像苏联时期一样靠殖民统治进行掠夺,给糟糕的俄罗斯经济输血。
  • 乌克兰内部已经存在不少被大罗斯主义同化而来的俄罗斯人,以及不少已经被同化到一半的说俄语的乌克兰人,后续扶植傀儡政府“应该”要方便不少。
  • 乌克兰内部矛盾很大,国家孱弱不堪,各地方军队尾大不掉,政府腐朽而无力。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就是个破房子,踹一脚就塌了。

直接诱因是乌克兰政府军一路东进,再要不了多久就要把俄罗斯扶植的两个傀儡国给推了

内部外部条件都满足了,于是普京他就A上去了。

user avatar

原因类似如下,因为俄毛从来不讲道理,不管是沙俄形态还是苏联形态还是现在俄罗斯,霸道蛮横,无信无义,反复无常就是其民族性,没有知乎的年代也有人问过,为什么俄罗斯要没收华商的财产?

不久后,怕不是也有人来问相似的问题


user avatar

都冲突多少年了,到现在才通网?

说俄罗斯法西斯化,乌克兰法西斯化不是更明显?

泽连斯基自己都明示铁十字符号,可惜是个小丑法西斯。

同情乌克兰法西斯到底有什么意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梳理。一、历史背景:历史恩怨与身份认同的纠葛 罗斯的起源与文化联系: 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将基辅罗斯视为其历史的摇篮。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乌克兰视为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事件,可以追溯到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和安全因素的交织。要理解其根本原因,需要将时间轴拉长,并审视各方立场和历史叙事。核心的驱动力,普遍被认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领导层对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地位的担忧。 俄罗斯长期以来将东欧视为其势力范围,并对北约(NATO)东扩及其日益增长的影.............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尤其是2022年2月爆发的全面战争,其根源错综复杂,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俄罗斯为何选择发动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将视角拉回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的动态。一、 历史的纠葛与身份认同的争论俄罗斯和乌克兰有着共同的斯拉夫起源,基辅罗斯是两国.............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地缘政治、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等诸多因素。要详细解释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层层剥茧。普京政府提出的官方理由,主要围绕以下几点:1. “去纳粹化”与“去军事化”: 这是俄罗斯在军事行动初期最常提及的两个核心目标。 “去.............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俄罗斯之所以要打乌克兰,而美国不参与直接军事行动,这背后涉及一连串复杂的历史、政治、战略和国际关系考量。咱们一步步捋清楚。首先,得明确一点,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是俄罗斯单方面发起的军事行动。美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战略判断,它当然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决定就跟着一起打。.............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2022年2月开始)是多重历史、政治、地缘战略和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诉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动机: 1. 历史与领土主权争议 克里米亚问题: 2014年,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支持下推动“去俄罗斯化”,导致克里米亚分离主义分子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当下很多人对俄乌冲突的观感。确实,从历史长河来看,许多战争都旷日持久,数年甚至数十年都不在少数。然而,俄乌冲突在早期就出现了大量“俄罗斯要完”的声音,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人们的认知。首先,我们得理解“常态”这.............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遭遇比预期更顽强的抵抗,导致战事陷入胶着,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原因。而美国、英国和北约(NATO)国家虽然大力援助乌克兰,但坚决不出兵,其决策背后也是多重因素考量,其中“害怕俄罗斯的核武器”固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理由。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俄罗斯在乌克兰为何如此费劲.............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一事,网络上出现“叫好”和嘲笑乌克兰总统的声音,这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些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看热闹”或者“幸灾乐祸”。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层面:一、 信息的来源与过滤机制: 信息茧房与算法推荐: 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很大程度上受到算法的影响。如果你经常接触到亲俄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冲突的复杂性以及公众认知和媒体关注的多种因素,很有意思。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俄乌战争能引起这么多人共情?首先,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上的直接关联是俄乌战争之所以能迅速抓住全球眼球、引发共情的重要原因。 图像和视频的传播力量: 从战争初期就铺天盖地的影像,比如被摧毁的城市、.............
  • 回答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之所以陷入困境,远非一场“一边倒”的表演,其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俄罗斯自身策略的失误,也有乌克兰顽强的抵抗和西方国家的支持。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维度:一、俄罗斯最初的战略误判与低估: 低估乌克兰的抵抗意志: 俄罗斯领导层似乎认为,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政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为什么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制裁,而美国主导或参与的战争,却很少招致类似的全球性制裁?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这背后涉及到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历史惯性、国家利益、国际法解读,甚至还有媒体叙.............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绝非单一事件或简单原因所能解释。要理解这场地缘政治的复杂博弈,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历史、政治、安全和经济等多重维度。历史的羁绊与认同的拉扯:俄乌两国之间的联系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乌克兰曾长期处于俄罗斯帝国和苏联的统治之下。这种长期的共生关.............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2022年2月24日至今)是21世纪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冲突之一,其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影响深远,涉及多层面的动机、战略考量和国际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原因: 一、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1. 历史领土争议 乌克兰自古以来是俄罗斯、波兰、奥地利等国争夺的“战略要地”。1.............
  • 回答
    俄罗斯对北约的担忧和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博弈中复杂的战略选择,涉及安全、地缘、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安全焦虑1. 战略威胁的感知 地理接近性: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如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的军事部署,距离俄罗斯仅.............
  • 回答
    俄罗斯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中,并未选择对乌克兰主要城市的供水、供电和网络系统进行彻底的破坏,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多方面因素的叠加。首先, 国际法和道德规范的制约是重要因素。 尽管战争期间的规则常常被挑战,但对民用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网络)的无差别打击通常被视为违反战争法,可能招致国际社会的.............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之所以打了这么久,并且出现了士兵被俘的情况,原因相当复杂,绝不是简单的“绰绰有余”就能概括的。这场冲突的背后牵扯到地缘政治、历史恩怨、军事策略、国家意志以及国际反应等诸多因素,使得原本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的冲突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首先,我们来谈谈“俄罗斯打乌克兰不是绰.............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可以说是一场引发了全球关注和激烈辩论的冲突。关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而近期反战并支持乌克兰的言论增多,背后也有多重原因。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是否正义?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显然是不正义的。 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联合国宪章的核心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历史、安全认知以及俄罗斯国内政治等多个层面。笼统地说,俄罗斯之所以选择乌克兰而非直接与北约接壤的国家制造缓冲区,主要是因为:1. 直接进攻北约成员国的成本和风险过高: 军事实力悬殊: 尽管俄罗斯是军事大国,但北约是一个由20多个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其整体军.............
  • 回答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之所以如此吃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地理以及历史等多个层面。将原因详细分析如下: 1. 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与非对称作战能力 民族凝聚力与保家卫国意愿: 俄罗斯低估了乌克兰人民的抵抗意志。在面对外敌入侵时,乌克兰民族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许多原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