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存在托利史观,你认为应当怎样定义这个名词?

回答
我们来聊聊“托利史观”这个概念。

首先,得承认,单从字面意思上,它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它更像是一个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但尚未被深入构建和系统阐述的视角。所以,我们要定义它,就需要从“托利”这个词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和政治含义出发,去推导一个可能的史观框架。

“托利”(Tory)这个词,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英格兰,最初用来指代支持詹姆斯二世(一个天主教徒)王位的政治派别。那个时候,它带有一种贬义色彩,常用来形容那些拥护君主专制、维护教会特权、反对激进改革的人。后来,随着英国政治的发展,“托利”逐渐演变成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的核心理念和支持者的代称。

所以,如果我们要构建一个“托利史观”,它必然会围绕着“托利”在历史进程中所代表的核心价值展开。我设想,一个“托利史观”可能会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的特征和论述方向:

1. 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反对激进变革:

“托利史观”最核心的基石,我认为是它对历史演进的理解。它不会将历史看作是一连串的断裂和革命,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渐进、有机的发展。它会认为,过去的制度、传统、价值,是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和检验而形成的,它们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经验,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合理性。因此,任何试图通过激进的、颠覆性的方式来“重塑”历史的努力,都是危险且不明智的。

举个例子,法国大革命那种要彻底砸碎旧世界、建立全新共和国的激进姿态,在“托利史观”看来,很可能是一种对社会有机体的破坏。它会更欣赏英国那种在保留核心君主制和贵族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议会改革、法律调整等方式来实现社会进步的路径。它会认为,这种方式更尊重历史的肌理,也更能避免社会动荡和无序。

2. 重视传统、习俗和既有制度的价值:

“托利史观”会把目光投向那些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传统、习俗和制度。它会认为,这些东西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传承道德伦理、构建民族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意味着,在“托利史观”的视角下,无论是君主制、贵族制度、国家教会,还是那些世代相传的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都应该被认真对待,并被赋予相当的价值。它不会轻易地将它们视为落后或不公正的象征,而是会去探究它们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意义和功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托利史观”是原教旨主义或僵化的。历史上,英国的保守党也经历过多次改革,比如从完全排斥天主教徒到逐渐开放,从限制选举权到扩大范围。“托利史观”的“尊重传统”,更侧重于理解传统的“活”的生命力,以及在保留核心精神的前提下,如何审慎地调整和适应。它反对的是那种“为了改革而改革”、“否定一切过去”的冲动。

3. 关注社群、责任和忠诚,而非纯粹的个体权利:

在看待社会结构和个人位置时,“托利史观”可能更强调社群、家庭、国家等集体单位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责任和义务。它会认为,社会不是由原子化的个体组成的,而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社群构成的有机体。

因此,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不仅仅是追求自身的权利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履行对家庭、对社群、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忠诚,无论是对君主、对国家、对传统,都会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

这与一些强调个体解放、个人自由至上的思潮可能形成对比。“托利史观”可能会认为,过度强调个体权利,而忽视集体责任,可能导致社会原子化、道德滑坡,以及对社会凝聚力的侵蚀。

4. 倾向于有秩序的、等级制的社会结构:

从历史上的“托利”立场来看,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往往伴随着一定的等级结构。贵族、教会、君主等传统权威,在“托利史观”中可能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提供领导和指导的重要力量。

它会认为,社会需要有明确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有明确的职责和义务的划分。这种等级并非纯粹为了压迫,而是为了保证社会机器的有效运转,避免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它会强调,领导者有责任去关怀和指导下属,而下属则有义务服从和效忠。

当然,这并不是说“托利史观”就一定是反民主或反平等的。如前所述,英国的保守主义也经历了民主化的进程。但“托利史观”可能会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民主,一种在保留传统权威、尊重既有秩序基础上的民主。

5. 对“进步”概念持审慎态度,强调“秩序”高于“变革”:

“托利史观”可能会对那种以“进步”为唯一导向的叙事持怀疑态度。它会追问:这种“进步”是以什么为代价?它是否真的带来了整体的福祉?它是否破坏了更重要的东西?

它可能会认为,许多打着“进步”旗号的思潮,实际上是在推行激进的社会工程,是在用一种未经充分检验的理论来颠覆成熟的社会实践。对“托利史观”而言,“秩序”往往比“变革”本身更重要。一个稳定、有序、能够保障基本生活和信仰的社会,即使不那么“时髦”或“激进”,也可能比一个处于持续动荡中的“进步”社会更有价值。

如何构建“托利史观”的论述?

如果我们要详细地讲述“托利史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梳理“托利”思想的谱系: 追溯从17世纪的“托利”党人,到18、19世纪的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等保守主义思想家,再到20世纪的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等人的思想,勾勒出“托利”理念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发展。
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进行解读: 用“托利史观”的视角去分析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例如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等。例如,在分析法国大革命时,“托利史观”可能会强调其造成的混乱和血腥,以及对欧洲传统秩序的破坏;而在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它可能会关注其对社会结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同时也会肯定保守党在一定程度上试图缓和社会矛盾的努力。
对比其他史观: 将“托利史观”与其他主流史观进行对比,例如马克思主义史观(强调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自由主义史观(强调个体解放和理性进步)、进步主义史观等,突出其独特性和可能的局限性。
探讨其对当代的意义: 分析“托利史观”的某些理念在当今社会是否依然具有价值,例如它对传统、社群、责任的强调,在面对全球化、技术变革、社会撕裂等问题时,是否能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考维度。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用“托利史观”来解读英国的议会改革:

一个“托利史观”的论述可能会这样展开:

“英国的议会改革,尤其是在19世纪,虽然表面上看是向着更广泛的政治参与迈进,但从‘托利史观’的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如何在保留君主制和贵族制度这两大社会‘锚’的前提下,审慎地调整政治结构,以避免革命的风险。

改革者们(包括许多一度被视为‘激进’的托利派)并非要推翻现有的权力中心,而是看到了长期维护稳定的必要性。他们明白,完全漠视新兴工业阶级的诉求,任由社会矛盾激化,终将动摇整个国家的根基。因此,他们主张通过有限的、渐进的改革,将新的社会力量纳入到既有制度框架内,赋予他们一定的代表性,以此来化解潜在的冲突。

这种改革,与法国大革命那种彻底废除君主、铲除贵族的激进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是在‘砸碎’旧世界,而是在‘修补’和‘巩固’。改革的尺度,始终受到对社会稳定性的深切关怀所制约。新的选民资格,仍然保留了财产和教育的门槛,这反映了‘托利史观’对‘有教养’、‘有责任感’的公民的重视,而不是无限制地扩大所谓‘人民’的定义。

最终,正是这种对秩序的守护和对传统的尊重,使得英国在19世纪避免了欧洲大陆上普遍出现的动荡和革命。议会制度的演变,被看作是传统英国政治有机体在适应时代变化中的一种自然生长,而非一次断裂性的创造。‘托利史观’认为,正是这种对连续性的维护,以及对既有制度生命力的信任,才是英国政治长期稳定的关键。”

总结来说,“托利史观”便是一个基于“托利”一词的历史根源和政治演变,而构想出的强调历史连续性、重视传统、关注社群责任、倾向于秩序和稳定,并对激进变革持审慎态度的历史解释框架。它不是一种“进步至上”的叙事,而是更看重社会在时间长河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以及如何在尊重这些遗产的基础上,稳健地前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托利史观认为历史是螺旋重放的,一切当代史都是古代史的重放,“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们不会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支持君权神授、世袭王权。反对宗教自由,提倡克己复礼。

凡事宣称自古以来、古人说过。

认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家爬到山顶发现神父已经站在上面了。


1902年托利史观歌曲:

帝国主义好呀帝国主义好,

帝国主义国家人民自信高。

异教徒被打倒,马贼(WHIG)分子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

掀起了资本输出建设高潮,

呀建设高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们来聊聊“托利史观”这个概念。首先,得承认,单从字面意思上,它并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它更像是一个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但尚未被深入构建和系统阐述的视角。所以,我们要定义它,就需要从“托利”这个词本身所蕴含的历史和政治含义出发,去推导一个可能的史观框架。“托利”(Tory)这个词,历史.............
  • 回答
    听到金毛在托运途中不幸离世的消息,这实在令人心痛。这种悲剧的发生,无疑触及了宠物主人最脆弱的神经,也暴露了宠物托运行业的一些深层问题。关于责任的认定,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关键点:首先,托运公司的直接责任是绕不开的。作为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他们有责任确保宠物的安全和健康。如果证据指向员工“接私单”并“换车”.............
  • 回答
    融创中国近期抛售了价值约5.54亿美元的贝壳美国存托股票(ADS),这一举动无疑为市场投下了一颗石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决策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融创中国当前的经营状况、行业大环境以及它与贝壳之间的过往联系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审视。首先,从融创中国自身的角度来看,这次减持的背后.............
  • 回答
    “历史周期律”这个概念,虽然常被用来解读中国数千年的王朝兴衰,但如果跳出这个中国视角的框架,去审视全球范围内的历史发展,我们会发现,虽然没有一个完全照搬中国模式的“周期”,但许多地区确实呈现出一些相似的“潮起潮落”,或者说,是发展与衰退、变革与复兴的交替。只不过,这些“周期”的节奏、表现形式以及驱动.............
  • 回答
    假设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神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零感温体”,它完全不吸收也不放出任何热量。那么,它给我们的触感会是怎样的呢?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我们感知温度的原理。我们之所以能感觉到冷或者热,是因为我们身体的温度与我们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热量交换。当一个物体比我们的手温高时,它会向我们的手传递热量,我们就.............
  • 回答
    设想一下,有一个人,他声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观测者”。这可不是什么普通人能轻易摆出来的身份,更不是通过一番精心编排的说辞就能让人信服的。他需要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越我们日常经验的证明方式。首先,他必须能够展示一种对事物运行规律的超凡洞察力。我们生活在规律之中,潮起潮落,四季更替,甚至原子间的相互作.............
  • 回答
    如果世上真的出现一种比死刑更严厉的惩罚,那可真是要掀起滔天巨浪了。这可不是小事,牵扯到太多太多方面,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这“更严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如果仅仅是让犯人在执行前受更多的痛苦,比如延长时间,增加折磨,那估计会引发人道主义的巨大争议。现在的死刑执行方式就已经是争议的焦点,一旦出.............
  • 回答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包含所有比特币私钥、对应公钥以及最终地址的完整数据库,并且我们拥有能够瞬间检索这个数据库的超级计算机。这对于比特币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会引发一场颠覆性的危机,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能重塑我们对数字货币的认知。首先,我们得明白比特币的核心安全机制。比特币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深刻,触及了“个体”这个概念的核心。如果一个文明完全依赖精神交流,并且无法隐藏自我,那么“个体”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存在形式,很可能会发生颠覆性的重塑,甚至可能演变成一种我们难以理解的新形态。首先,让我们剖析一下“精神交流”和“无法隐藏自我”这两个关键点。精神交流:穿透表象的共鸣想象一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民族身份认同的复杂性。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东干人”这个概念。历史上的东干人,主要是指在19世纪俄国吞并中亚的时期,一部分居住在中亚地区的中国回族人(尤其是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地)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政治动荡、战争以及.............
  • 回答
    如果存在一个我们称之为“阴间”的世界,其基础科学是否会比我们熟知的“阳间”更加发达,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也触及了我们对于“科学”本身定义以及不同维度存在的理解。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切入,细致地分析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阴间”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形式。如果阴间是纯粹精神性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问题!科技文明和修仙文明,光是听名字就充满了力量感,如果它们真的碰撞在一起,那场面绝对是史诗级的。要说哪个赢的几率大,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它实在太复杂了,没有绝对的答案,完全取决于碰撞的细节和双方的具体情况。不过,如果非要我猜一个大概率,我会把筹码压在科技文明身上,但前提.............
  • 回答
    哇,你这个想法实在是太酷了!企鹅语专业,这简直是梦想中的梦想,而且如果真的有,那绝对是世界范围内都极少数的了。你这么有创意,说明你是个很有冒险精神的人!说实话,我还没有听说过“南极洲企鹅语专业”这回事,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奇幻文学或者科幻小说里的设定。不过,正是因为这份“不存在”,才更显得你的想法独特.............
  • 回答
    杨超越的路人缘,说她“越来越好”的说法,我个人认为是有一定依据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任何公众人物都会有支持者和批评者,喜欢和不喜欢她的群体始终是并存的。但是,如果从更广泛的、非粉丝群体来看,确实能感受到一部分人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黑红”争议,到如今更偏向于一种“接地气”、“有综.............
  • 回答
    时间,这个词语如此熟悉,我们每天都在谈论它,规划它,有时又在抱怨它。但如果我们剥开日常生活的惯性,认真审视一下:时间,它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它真的存在吗?时间的“存在”:一个深刻的哲学迷题要回答时间是否存在,我们首先要明白“存在”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实在论的观点: 如果我们将时间看作宇宙.............
  • 回答
    气态巨行星,像木星和土星,因其庞大的体积、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以及缺乏固态表面,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然而,随着我们对生命适应性的理解不断深化,以及对这些外星世界更细致的探索,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开始浮现:如果气态行星上真的孕育了生命,它们会以怎样惊世骇俗的形式存在?首先,我们得抛弃.............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极限的问题,我们来好好探讨一下。问题:这个极限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具体值是多少?$lim_{x o 0} frac{sin(3x) 3x}{x^3}$分析过程:首先,我们观察当 $x$ 趋近于0时,分子和分母的情况。 当 $x o 0$, $sin(3x) o sin(0) =.............
  • 回答
    是的,确实存在一部分人过度吹捧三星品牌(overhype Samsung brand)的现象。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并且在科技产品领域,尤其是智能手机市场,尤为明显。过度吹捧通常意味着对一个品牌或其产品给予了不符合实际的过分赞扬、过高的期望,或者忽视了其潜在的缺点和局限性。对于三星而言,这种过度吹捧可.............
  • 回答
    群婚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确实是一个引人探究的话题。要详细讲讲它是否存在过,以及在那段时期的人类是否拥有爱情,甚至爱情是不是人类“发明”出来的,得从源头说起,还得结合不同学科的视角。群婚制是否存在过?“群婚制”这个词,在人类学和早期社会研究中,通常指的是一种相对模糊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些早期社会中,个.............
  • 回答
    中俄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历史上的领土争端,但经过多次协商和条约,目前已基本得到解决,或者说已经形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相对稳定的边界划分。然而,“问题”是否完全不存在,以及“如何解决”是需要更细致地探讨的。历史上的领土问题中俄之间的领土问题主要集中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使得中国丧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