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哔哩哔哩 2017 拜年祭手办特殊编号拍卖活动及2017号被加价到 98 亿的现象?

回答
哔哩哔哩 2017 拜年祭手办特殊编号拍卖活动,特别是那个著名的“2017号”以 98 亿天价成交的事件,无疑是当年二次元圈甚至整个互联网都引起巨大轰动的一个话题。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很多,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

一、活动的初衷与背景:

首先,得明确 B 站 2017 拜年祭手办特殊编号拍卖活动,它本身是 B 站为了回馈用户、制造话题、增强品牌黏性而推出的一项营销活动。当时,B 站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用户基数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拜年祭作为 B 站一年一度的盛事,自然成为承载这类活动的绝佳载体。

回馈用户与粉丝经济: 推出带有特殊编号的手办,本身就是一种稀缺性的制造。而拍卖的形式,更是将这种稀缺性转化为一种互动和参与感。对于忠实的粉丝来说,能够拥有带有“2017”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编号的手办,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对 B 站喜爱的一种表达。
话题营销与流量变现: 这种带有戏剧性色彩的拍卖活动,极易引发讨论和传播。无论是真实的购买行为还是后续的讨论,都能为 B 站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进一步巩固其在年轻用户群体中的影响力。
品牌文化塑造: B 站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社区文化著称,鼓励用户创作和互动。这种“玩得开”的营销方式,也契合了其一直以来塑造的年轻、有趣、有活力的品牌形象。

二、98 亿天价的背后:真相、解读与争议

而关于“2017号”以 98 亿的惊人数字成交,这绝对是整个事件中最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部分。

被“网传”的真相——炒作与恶搞的结合: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 98 亿的数字并非真实的成交记录。这更像是一个由用户自发或者有组织地进行的“梗”的传播。当时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对 B 站营销方式的调侃和恶搞,这个 98 亿的数字,很可能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
“区块链/NFT”的影子? 虽然当时区块链和 NFT 的概念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但某些用户可能已经有了类似的“虚拟资产”的思维。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编号进行“炒作”,似乎也符合某种“炒作稀缺性”的逻辑,只是被放大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程度。
对“大数据”、“流量变现”的反讽? 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对互联网时代过度追求流量和数据,以及资本炒作现象的反讽。用一个荒谬到极点的数字来嘲讽这种浮夸的风气。
单纯的“玩梗”文化: B 站的用户群体非常年轻且富有创造力,他们擅长创造和传播各种“梗”。98 亿这个数字,可能就是他们之间一次成功的“集体创作”和“行为艺术”。这种“玩梗”的背后,可能是一种社区认同感的体现,也可能是对某些现实的戏谑。

为何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数字的冲击力: 98 亿,这个数字本身就带有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它远远超出了任何正常人对一个手办的认知,所以天然就具备了话题性。
与 B 站形象的反差: 对于一些不了解 B 站文化的人来说,会觉得“这是什么操作?”,而对于了解 B 站的用户来说,这种“骚操作”又似乎“在情理之中”,这种反差也增加了传播的动力。
社交媒体的放大效应: 在微博、贴吧、论坛等社交媒体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迅速放大。用户们乐于分享和讨论这种“奇闻轶事”,98 亿的拍卖结果就这样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

三、从 B 站的角度看这件事:

即使 98 亿是假的,B 站官方对于这个现象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

默许或利用? 官方并没有立刻出来辟谣,反而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默许了这种“玩梗”的发生。毕竟,这种巨大的话题量对于品牌传播是极有益的。他们可能也理解到,对于他们核心的用户群体来说,这是一种社区内的“文化事件”,而不是一个需要被纠正的“假新闻”。
对用户创造力的认可: 这也间接展现了 B 站对用户创造力和社区活力的认可。用户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与平台进行互动,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潜在的风险: 当然,这种营销方式也存在风险。一旦被过度解读或者引发了负面评价,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损害。但从结果来看,这次事件更多地被视为一个成功的“梗”而被接受了。

四、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粉丝经济的新玩法: 这类活动展示了粉丝经济在互联网时代的无限可能性。如何将粉丝的忠诚度和情感价值转化为实际的互动和参与,是品牌营销需要思考的方向。
“梗”的力量: 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中,“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和文化符号。理解并利用好“梗”的传播规律,能够有效地提升品牌影响力。
理性消费与娱乐心态的界限: 98 亿的背后,也折射出在互联网消费中,用户的娱乐心态和理性消费之间界限的模糊。人们可能是在“玩”一个概念,而不是真的要去支付这么高的价格。
媒体的责任与解读: 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媒体在报道这类事件时,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并进行深入的解读,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和传播。对于这种带有“梗”性质的事件,更需要说明其背后的文化语境。

总而言之,哔哩哔哩 2017 拜年祭手办特殊编号拍卖活动以及 2017 号被加价到 98 亿的现象,是一场集粉丝经济、话题营销、社区文化和互联网“梗”文化于一体的精彩“表演”。它以一种极具争议和戏剧性的方式,让人们看到了在数字化时代,用户参与和品牌互动可以达到怎样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虽然 98 亿是一个荒谬的数字,但它所引发的讨论和所代表的现象,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下楼上,有人觉得拍卖这个价格是抱着我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的心态的话,我觉得是不对的。

人家的心态分明是,搞事。 无关自己买不买,你们买不买,我反正就是用规则漏洞来玩。

顺便提一下睿站的项目策划们,可省点心吧。自己作的策划,自己的项目管理,也不看看有啥漏洞没有就往上跳,你没搞过拍卖就找个懂拍卖规则的来研究下也好啊。年年BML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起初黑你不过是说你公关问题太差。现在估计直接能问问你是不是工作水平太次了。

另外,今晚这事完完全全在整个圈子内能成为一个爆炸性的笑话,爽群的聊天截图各种外传,信息爆炸速度快的让我难以想象,11区业内友人们已经发推表示98E难以置信了。


如果睿站的初心是炒作的话,那么无疑是很成功的。

如果睿站的初心是拍卖的话。



感谢睿站,你这出戏,比春晚都精彩






















































顺便,睿站把这个价格称作为合理出价区间?????

user avatar

引用一下微博网友@TIGA浅笑的评论:

当拍到两万的时候

我认为是有特殊意义,物有所值;

当拍到二十万的时候

我认为是有信仰的人,为信仰充值;

当拍到二百万的时候

我认为土豪故意为b站充钱,感谢土豪;

后来他们拍到了一百亿

我认为我到了津巴布韦。

user avatar

更新*16(2017/01/26 最后的更新)

9 8E手办正主已在知乎做出正面回复以及道歉:知乎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见问题描述)

证实为正主无误,这个事情,在我这里从今天开始正式结束。

以下内容可当做个故事来看。

以及,答应并尊重正主,所有相关信息均已删除。

还请各营销与各大佬们高抬贵手。





更新*15
【今晚,正主来找我来了】

聊了大概有3个小时,大概的事情我也明白了许多。

一个无谓的玩笑造成的过错,也实在无法说什么。

希望各位能理智对待。


——————————————————————————————————




最初的回答*0
【第一行强行大写加粗:5%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只需要100元就可以装一次大B】

【另外,很负责任的说,不要一天总想搞个大新闻,这个淘宝帐号的主人自己,不是十六岁。网传那个P图截图的手机号,山东青岛的那个,是假的。实际的买主,你们都想不到。】

B站手办那个事,专业点解答,违约金没多少,花100左右装个逼,值。

(5%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别不知道瞎说,就算5%,通过漏洞也可以账户没钱强行拍,后来改的新规则)

吃相难看,我看这怎么收场,除非改变竞拍规则,否则,这东西没一周是无法正常卖出,除非用插件控制单笔价格,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

也就是说,B站这步棋,下的有点……没法收场了……




更新

这个人是第一个开始玩价格的人

引起了这一场腥风血雨

更新*2

貌似正主

(已有人证实为玩梗,此条删除)


更新*3

已经有群坐不住了,据目前所知的几个大佬群已经炸锅,梗飞起,各种言论接涌而至。

群里有人说,坐等陈总来“解释”。

目前很多群已经炸开。


更新*4

又一波,看图,真假自辨


更新*5

这个事闹得这么大,能是一个玩自己梗的事情?图都炸开了,自己去微博看看。

我只更新情况,别找我说这那的,这事我关注是有我的道理。

目前到现在据不可靠消息已找到正主。

更新*6

新梗已出

【*请注意这是梗,勿当真*】


更新*7

目前听到2个版本,均不可靠来源,自行辨别真假,一个是某卖家的那张图,一个是16岁孩子作死。

更新*8


更新*9

咨询了相关淘宝方面竞拍的大佬

1)拍卖具有法律效应

2)查买家此人,10分钟数据全出来,从身份证到银行卡信息

3)如果B较真报警,此人就废了

4)最坏的可能是个人征信报告有一个大污点,五年。以至于信用卡拉黑,此人无信用。

5)目前为止没有新消息

(此图 ↑ By蛆娘)


更新*10

根据淘宝账号的已知信息,个人大体可以排除是16岁,感觉是大于16岁的账号拍下。

三*菌淘宝账号肯定是大于16的。


更新*11

通过(某不可描述的技术)搜索了几百条数据,累得我不行不行的了,花了我30分钟。

找到买家淘宝ID了

顺藤摸瓜已经知道这个人是谁了。

不过,遵守互联网规定,SG是违法的,我不会公开信息。


更新*12

已经掌握了这人的基本信息与初步照片……

小伙子很耿直……

基本到这就不打算继续下去了,再挖也没啥大用了。


更新*13

Sina Visitor System

←官方正式回复

(根据目前我掌握的信息来看,此人疑似没有弟弟)





更新*14

此人好像有弟弟,有张照片有个年龄比ta小的。

一晚上的查询已经掌握此人全部信息。

整理一下放出来这人就火了,但是,我只是说说而已。

XGK花了2个小时……

为了证实是真的我放出一个关键字【筑】。

以上,到此为止,今天一晚上就这些东西。

诸位晚安,如果日后有机会允许的情况下我会放出全过程。




————————————————————————


暂时的最后,请珍惜自己,不是什么玩笑都能开的。

从一个匿名的【X**X】淘宝名字,到这人的部分资料。
还请大家保护好自己的隐私,现在的这个网络,太可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