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请出来,没错,这个回答上知乎日报了,配的图片是陈冠希老师,没错,知乎日报给我配了冠希老师的照片。臣妾心塞啊!为毛不是吴彦祖的青涩警服照。题主,还有你们这些看热闹的,请给臣妾说法,求正名!为毛!为毛!
=================
谢邀。
这个。。。朋友圈这玩意,我挺抵触。朋友圈经常夹裹着大量博眼球的不实信息。
你所述的这种事情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口口相传了,记得最火的时候据说是在北京地铁站附近发生的,有鼻子有眼。还有别的版本,比如老太太抢孩子,旁边有托自称夫妻吵架的。记得官方多次辟谣过。我从警时间不长不短,所在城市不大不小,见识浅薄,但是从没有经历、处置或者听说过类似的案件。以我所在城市的治安状况而言,如果真有此事,这伙犯罪分子是有多猖狂,是有多“艺高人胆大”...贼是贼、匪是匪,在现今社会当街抢人,私下认为可行性太低了。当然,我反复强调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兴许就有类似的案例发生过,我只能说这样的事,少之又少或者不存在,如果有同行出来指正,当然最好,请现身说法。考虑到各种个案,当然肯定会存在犯罪嫌疑人施暴,被害人求助无果的情况。
假设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咱们身上,怎么办,是假设。题目场景已经有了一个先设条件,就是街上,就是周围有人,就是有人还很无助,以下所有讨论都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
呼救,大声呼救,引起注意甚至围观。在美国曾经发生过闹市行凶,被害人大声呼救,很多路人没有一个报警,最后被害人死亡的事件。这个事件引发了美国全社会的大讨论和深刻反思,到底是人性的冷漠还是其他原因,社会、心理、犯罪学家也曾进行研究,知乎上曾经看到过这个案例。我只记得当时每个路人都以为会有他人施救,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呼救在造出围观气氛后,也请坚定的指向个别的一两个人,心理学分析呼救有了指向性,会对施救者产生一种责任感,能够促使其确实采取行动。所以先呼救,然后寻找是否有制服存在,什么制服都可以--保安、收费员、园林,最好是成年男性,坚定的向这一个、或者两个人持续呼救:“师傅,他确实是坏人!请你救我!请你帮我报警!”有机会的话,向周围的人证实自己的身份:“我叫XXX,是XXX学校的学生”即使被人带走,也能留下最后离开的线索。呼救方面,在知乎上我曾看到一个段子,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有人建议喊:“警察打人了!”这让此刻苦苦打字的我不觉一丝酸楚,情何以堪啊!
另外,请你躺下,没错,就是躺下,都不是趴着,是躺下。来人可以蹬腿甩胳膊,可以观察动态,可以大声呼救,可以滚动躲避,即使被人抓到了胳膊,也要利用自身重量贴地躺下。我不是专业搏击运动员,不是格斗爱好者,不是让你去打铁笼争霸和K1赛事,也教不出躺地护身和关节锁技,是多年抓人、控制人体会到的这个“躺下”。最头疼的是什么,一个躺地下的酒鬼,特别是躺地下闹的欢实的酒鬼。很难控制,很难带离,即使是两人头尾去抬,你折腾打个挺,三人全倒。另外找灯杆、铁栏,抱死,恭喜,你无敌了,可以一边呼救一边骂了。如果对方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将就着拖动你,带离你,那个动静,那个阵势,是傻子也不会认为是男女朋友吵架,会有大娘站出来,果断报警:“快来!要死人啦!”请一定拖延,请一定把事态折腾大,请一定拿出撒泼玩命的决心。
最后,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和穿着打扮,以及使用的车辆特征等等,一旦对方仓皇逃走,你还可以向警方提供追踪的线索:“警察蜀黍,就是他!”
以上,只在假设的前提下讲这些,当然适用于一些妄图非法拘禁的、因纠纷妄想将你带离的、或者临时起意欲图不轨的情况,如果犯罪分子谋划半天,想出这个一个假男友的计策,预谋施行,那我真是心碎了,这尼玛就是胡同口二傻子的行为艺术。
不是推广,没有利益关系,推荐江宁公安的官方微博,其中就这种“朋友圈案件”多次生动、逗比的辟谣和解释。
话题相关,推荐看看。
曾经,传说入室盗窃进屋吹迷烟,让人立马动不了;拍肩膀吹迷魂粉,让人有多少钱掏多少钱;卖望远镜往眼睛里射迷针,拉走割肾。....如果这些属实,江湖依然还在,我还真得叫捕快了,承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