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朋友圈很少晒四年级以上的娃?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朋友圈里,似乎二年级、三年级之前的孩子是主角,但过了四年级,娃们的身影就渐渐淡出了。这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个,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是“主角光环”的转移。

你想想,刚出生的宝宝,那可是全家乃至亲戚朋友的焦点。他们的每一个小动作,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第一次爬、第一次喊“妈妈”,都是值得记录和分享的“大事件”。家长们乐此不疲地记录,也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夸赞和祝福。这时候,朋友圈就是晒娃的黄金时期,娃本身就是最闪耀的“内容”。

随着孩子长大,尤其是到了四五年级,他们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一切的小天使。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独立的爱好,甚至开始有点“小隐私”意识。家长们虽然依旧爱孩子,但分享的内容就不再是“娃今天吃了什么”、“娃今天睡了多久”这样纯粹记录生活琐事。

其次,是“内容”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
学业压力显现: 作业多了,考试多了,补习班也可能多了。这时候晒的,可能变成了孩子的成绩单、获奖证书、甚至是考试前的“鸡血”文案。但这类内容,对于没有孩子或者孩子还小的朋友来说,可能就没那么吸引人了,甚至会引起一些“凡尔赛”或者“压力山大”的感觉。
兴趣爱好多样化: 孩子可能迷上了某个游戏、某种运动、或者开始追星、研究某个动漫。这些话题对于不了解这些领域的家长朋友来说,就是“看不懂”的内容。你分享孩子玩某款游戏的视频,别人可能只会觉得“又是游戏”,而无法体会其中的乐趣和孩子的投入。
社交圈子扩大: 到了这个年纪,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他们开始更在意同龄人的看法,家长在他们生活中的“主导权”也在减弱。家长可能更倾向于记录孩子和朋友的活动,但又碍于孩子的隐私,分享的内容也会有所保留。

再者,是“分享意愿”和“内容输出”的差异。

家长一方: 随着孩子越来越独立,家长们也可能觉得,孩子很多事情已经“自己搞定”了,没有那么多“新鲜感”可以分享。而且,过度地展示孩子的生活,也可能担心引起其他家长的比较心理,或者被贴上“爱炫耀”的标签。
孩子一方: 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尤其是到了初中,很多都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可能会觉得家长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很“丢脸”,或者干涉了自己的隐私。家长可能也会考虑到孩子的感受,选择少晒或者不晒。

还有一点,是“朋友圈的生态”在变化。

朋友圈毕竟是一个社交平台,大家发朋友圈,也希望有人回应,有人点赞。对于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如果家长分享的内容不够“普适”,不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自然点赞和评论就会减少。久而久之,家长们也可能觉得“没意思”,就不那么积极地分享了。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竞争”少了,焦点散了。

当孩子小的时候,大家的焦点几乎都在孩子身上,互相之间有一种“比娃”的心理,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而孩子大一点,家长的生活重心可能也会开始有所转移,比如关注自己的事业、个人成长、或者家庭的其他方面。朋友圈的内容也就会更加多元化,孩子不再是唯一的“超级流量”。

所以,朋友圈里晒四年级以上娃的减少,不是因为家长不爱孩子了,也不是因为孩子不重要了,而是孩子本身的内容属性、家长的心态、以及社交平台的互动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孩子在长大,家长在成长,朋友圈的内容自然也就跟着变化了。这是一种正常的、也是多元化的社交表达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宝宝0岁:肉肉嘟嘟,咿咿呀呀,好好玩,晒呀晒不够…

宝宝1岁:白白嫩嫩,蹒跚学步,好可爱,晒呀晒不够…

宝宝2岁:会说话了,奶声奶气,虎头虎脑,晒呀晒不够…

宝宝3岁:上幼儿园了,小淘气,小精灵,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晒呀晒不够…

宝宝4岁:这画画得也太有创意了吧(别人眼里就是涂鸦),将来会不会成为梵高、毕加索?晒下…

宝宝5岁:今天班级的拓展活动,表现得太勇敢了!戴着头盔的样子好酷,晒下…

娃6岁:练跆拳道的身影,简直太帅了!过了暑假就上小学了,长大喽。感慨中,晒下…

娃7岁:第一次数学考试,竟然考一百?这怕不是个数学小天才吧?必须mark一下,晒…(其实全班40人,一百分35人)

娃8岁:成语出口成章有木有!关键英语还那么棒,都敢跟路遇的老外对话耶。晒下…

娃9岁:小提琴过5级了,想不到两个连音乐细菌都没有的人,居然生了个帕格尼尼?!今天值得纪念!晒下…(事后证明,绝对值得纪念,因为这已是娃音乐之路的巅峰)

娃10岁:参加了校计算机社,还报名去科技馆做志愿者,娃业务能力太全面了!今天肚子不舒服,娃亲手给做了杯热乎乎的奶茶,好暖!晒下…

(四年级过去了,五年级开始了)

娃11岁:嗯,快小升初了…字怎么越写越潦草?还不如小时候了?…说你两句怎么了,还学会顶嘴了?!

娃12岁:没有艺术特长;没有杯赛获奖;学习成绩平平;爹妈关系不行…小升初可怎么办啊?愁…(扭头)你怎么还在玩游戏?没心没肺!…失眠…

(经历了小升初的折磨,终于一切尘埃落定了)

娃13岁:原以为上初中了,总算该懂事了,知道学了…我错了!!这卷子上都写的啥?这题这么简单都错?这脑子是短路了?真怀疑是不是亲生的…

娃14岁:本事不大脾气倒挺大,整天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每天扯着变声期的小公鸭嗓,像只浑身炸毛的小公鸡…无语,心累又心塞…中二病不轻,可,啥时是个头哇…

以上。

来自一个中二男生老母亲的观察与体会。

现在每天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脆弱的母子情谊……发朋友圈晒娃,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以上为原答案。

(更新)

这两天家里又有点硝烟弥漫。

昨晚我发现他在翻阅《民法典》(还是《刑法典》),暗自纳罕,悄悄问他爹:这是——今后想学法律?

他爹一声冷笑:恐怕是在寻找你违法犯罪的证据。

兜头一盆冷水。清醒了。


(二更)说起来,这小子从前也是暖男一枚,就打上了初中,中二病一发作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我也在反思,是不是如今的升学压力把家长的这份焦虑传递给了孩子,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也诱发助长了青春期孩子的各种“炸毛”?

有朋友留言:这段时间少说话,多做饭。

娃他爹也说:做个安安静静的老母亲,不好么。

决定了,就按这个秘籍修炼试试。


(三更)最近用了“多做饭、少说话”策略,忍着不说教、不河东狮吼,实在忍无可忍给他个脸色眼神,让他自己体会。感觉母子关系和缓多了,甚至可以和我开点小玩笑了。今晚的事:

厨房做个饭,出来一看果不其然又拿起了手机,看我黑着脸,讪讪放下了。

吃饭了,没心没肺倒是吃得香。

他爹突然发现了什么,问我:你怎么不吃牛肉?

我:哼哼,气都气饱了。

这小子给我挟了块肉,说:吃点肉吃点肉,一会儿万一想打我了,好有力气…

——————————————

好久没更了,初三娃的老母亲一直行走在情绪崩溃的边缘。

昨天回家晚了一小时,说值日。值日不假,趁机和同学凑一块玩手机恐怕也是真。可第二天就考试了心里就没点数?

都懒得拆穿他。

说书包拉链坏了,我去弄了下,然后发现了书包里的小说和一张百元纸钞。

小说是他最近在看的科幻,平时只是睡前看会儿,居然带去学校了?!

至于钱,早上刚给他300充饭卡,但显然人家留了一手。

终于明白他那些乱七八糟从咸鱼淘来的二手货都哪来的银子了。就在昨天,还替他收了个快递,一个破二手投影仪……

满肚子五花八门的心思,就是没一样在学习上!真想原地爆炸,想想他第二天还有考试,强压怒火。

他似乎自知理亏,也可能知道临阵必须得磨磨枪了,饭后自觉坐到了书桌前。书读没读进去,只有天知道了。

昨晚一夜也没睡好。此刻别说朋友圈了,就是办公室圈,都不希望被大家看到。娘的,眼睛还肿着呢。

user avatar

我四年级时,我姨对我的评价是“鸡嫌狗不爱”。我表哥对我的评价是,“抓住了告饶,放开了骚矛(兰州话,捣乱的意思)”。

user avatar

因为十岁以前虽然丑但也可以自我麻醉,用“可爱”来覆盖一下不够英俊漂亮的事实。

十岁以后就接受现实了。再用可爱可能确实也不合适了。

但其实……三岁以后,你的朋友们就已经对你娃的颜值有了非常客观准确的判断。

user avatar

怎么没有?“又拿奖杯啦!”“去做志愿者啦!”“联欢会上台表演啦!”“运动会当冠军啦!”“又学会了几个菜,卖相不错!”“考了年级第四,订了海景房让TA换个地方写暑假作业。”晒的少,说明没啥凡尔赛价值。

user avatar

又丑又不听话且没什么值得炫耀的点

user avatar

不光是很少晒高年级的娃,对于有二娃三娃的家庭,你会发现他们连小时的二娃三娃都很少晒了。

感觉有一个原因是:用力过猛!

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第一次做家长,面对可爱的小生命,基本所有热情都倾注在他身上了,从小各种晒,后来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也会见怪不怪,审美疲劳了,也就逐渐淡定了,表现在朋友圈,就是孩子越大,晒的越少了。二娃三娃更惨,出镜率会更低了。

user avatar

大部分4年级的娃都长残了……父母看了都觉得嗑颤……

user avatar

因为真正的考试,小升初,来了。

以前是你说多少分,就是多少分。

小升初是你考了多少分,才是多少分。


没法自欺了…

user avatar

我幼儿园就不晒了

这是我儿子今天拿回来的卷子

想开,再想开,使劲想,想开为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