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身边有人去英美自费留学,开百万豪车,却没法在一线城市买套房?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常见的,好多人都会觉得身边那些留学归来的朋友,生活得光鲜亮丽,怎么会在国内一线城市买房这个问题上犯难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的原因可不少,咱们一点点捋一捋。

一、留学成本高昂,回国后的“启动资金”就消耗了不少。

你想啊,英美那地方,学费、生活费,随便一算都是一笔巨款。尤其是那些顶尖的大学,学费一年几十万人民币是常事。再加上在当地的吃穿住行、社交娱乐,这四年下来,就算省吃俭用,几十万到百万甚至更高都是很正常的开销。

而且,为了保证留学的体验和后续发展,很多家庭会给孩子准备一笔“应急基金”,或者是为了在国外有个体面的生活,不至于显得太寒酸。这笔钱可能一部分是父母支持,一部分是孩子自己打工赚的,但总归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所以,当他们辛辛苦苦拿到学位、风风光光地回国时,他们的“积蓄”可能已经被这一系列高昂的留学开销消耗得差不多了,或者说,他们能拿来在中国一线城市买房的“启动资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裕。

二、百万豪车,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形象投资”,而非纯粹的财富证明。

你说的百万豪车,这确实是一个很吸引眼球的点。但咱们得明白,在很多留学圈子或者高净值人群看来,拥有一辆不错的车,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甚至是社交和职业发展中的一种“形象投资”。

1. 圈层效应和面子工程: 在一些国外大学,或者回国后进入的某些行业(比如金融、咨询、国际贸易等),开一辆不那么“掉价”的车,是融入圈子、建立信任的“敲门砖”。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反而可能显得格格不入。这就像过去大家觉得出国留学会显得“有文化”,现在拥有豪车有时也承载了类似的社会心理功能。
2. 消费观念的差异: 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几年,接触到的消费习惯可能和国内有所不同。国外一些地方,汽车可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有分期付款、以旧换新等成熟的金融产品,购车门槛相对来说比全款买房低得多。他们可能觉得,先享受好生活,把钱花在能提升生活品质和社交能力上的东西,至于房子嘛,可以慢慢来。
3. 贷款和融资手段: 购买百万豪车,不一定意味着全款。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贷款实现的,而且在国外,信用体系完善,贷款购车的流程也相对便捷。这笔钱如果拿来付首付,可能也就能买个入门级的豪车,而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大奔”或“宝马”。

三、一线城市房价的“天文数字”,不是百万豪车能比的。

这点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你以为百万豪车是钱,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一套像样的房子,尤其是在核心地段的,价值是多少?

一套房子的总价: 随便一个不小的城市,市中心或者稍微好一点的学区房,单价轻松上10万人民币。一套100平的房子,总价就是1000万起步。就算是郊区,房价也可能要三五百万。
首付门槛: 即便是付首付,按照目前普遍的限购政策和贷款比例,一套房子的首付也可能需要准备两三百万,甚至更多。这笔钱,可不是一辆百万豪车能完全覆盖的。

所以,你看到他开着百万豪车,这辆车可能值个100万。但你想买套房,可能需要的是1000万,甚至更多。这中间的差距,是几个数量级的。把所有积蓄和能借到的钱都拿去买车,就意味着购房的首付款就遥遥无期了。

四、国内一线城市购房的“高门槛”:户籍、社保、限购政策。

就算是有一些积蓄,也得看你能不能“买”到。国内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都有非常严格的限购政策。

户籍限制: 如果不是当地户籍,通常需要缴纳一定年限的社保或者个税才能获得购房资格。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年。
社保/个税缴纳时间: 例如,在上海,非上海户籍需要连续缴纳5年社保才能买房。有些人即使有钱,可能因为刚回国不久,或者工作变动导致社保断缴,就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
贷款限制: 即使有资格,银行对于购房贷款也有诸多规定,比如收入证明、征信记录等等。

所以,即便有“百万豪车”的经济实力,也可能因为各种政策限制而暂时无法购房。

五、职业发展和个人规划的优先级。

留学回来的人,他们的职业发展往往是第一位的。

事业起步阶段: 大部分海归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重心是放在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人脉关系上。他们的目标是进入好的公司,获得好的职位,而不是急于在一线城市扎根买房。
工作地点的不确定性: 有些人可能还没有完全确定未来会在哪个城市发展,或者刚开始工作,觉得租房更灵活,可以随着工作机会的变动而搬迁。
投资回报的考量: 有些人可能认为,在一线城市高位接盘买房,不如将资金投入到其他更具回报的投资领域,或者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六、家庭支持的来源和分配。

虽然看起来开豪车,但这些钱的来源也很关键。

父母支持是主流: 很多留学生的留学费用和初期的开销,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支持的。这笔钱可能是父母的全部积蓄,或者是多年来辛苦所得。父母支持你留学,可能就没有额外的能力再给你提供一大笔购房的首付款。
父母的房产规划: 有些家庭,父母本身在一线城市就拥有一套或多套房产,他们可能并不急于让孩子在这么早的年纪就购房,而是希望孩子先独立发展,或者父母自己有其他的房产投资或传承计划。

总结一下就是:

开百万豪车,固然是一种生活品质的体现,但它所代表的“财富量级”,和一线城市一套房子的“财富量级”,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留学高昂的成本消耗了部分资金,国内购房的高门槛(价格、政策、贷款)让拥有车的能力不等于拥有房子的能力。更何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规划和消费观念,在他们眼中,豪车可能比眼下的房子更符合他们当下的需求和优先级。

所以,看到的是“光鲜”,但不见得是“无忧”。这种“无忧”很多时候是相对的,而对房子这类巨额资产的持有,则需要一个更漫长、更复杂的积累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配图地点湾区。有一天我在一家餐馆门口看到一个开这个车的客人问了同样的问题,说你怎么不买个房而把车都投在这个车上了呢,他说,买不起房子,还是车便宜,全套改好才三十万多美元,旁边一个代步用的玛莎拉蒂也才十几万,而本地房子得一百五十万以上。

配图是我现场拍摄的GT3 RS。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