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的人,适合健身活动一下。
但是久坐的996工作,睡眠不足的人就不一定了。
健身是消耗,让身体代谢恢复。你996身体本来就在疲劳状态。
睡眠不足,身体恢复不过来,再去健身消耗就很危险了。
而且,现在健身房一般都是力量训练,男的去只做有氧的不多。
力量训练对心脏本来就不友好,hiit对心脏压力更大。
你可以试做一个动作:维持一个脖子前伸的姿势盯着墙不动,看两分钟。
或者试做另一个:坐在凳子上低头盯着自己的大腿,看两分钟。
是不是脖子特别不舒服?
正常情况下,大脑通过发出一系列信号来敦促你去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比如渴了、饿了、冷了、困了、有尿意了、脖子疼了,你就会喝水、吃饭、穿衣、睡觉、撒尿、活动一下。
“上班”这件事干扰了你对信号的感知。
累了不能休息,饿了晚会再吃,有尿再等等……(脖子疼?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可以暂时阻断疼痛的信号,让你专心完成眼前的事情,所以刷手机往往要很久之后才发现脖子疼)
对信号的忽视,在身体看来是你遇到了麻烦,于是会暂时使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激素升高,来应对这些麻烦。
而长期对信号的忽视,也会使压力长期维持在高位(肾上腺也是会疲劳的),别说运动了,你可能好不容易有时间了想好好睡个觉,都很难有高质量的睡眠(因为压力对身体意味着危险,要时刻警惕)
这种情况下,在为了维持健康而应该做的事里面,最高优先级应该是找回对身体的感知,并听从身体的信号,而不是别人说运动健康你就运动,别人说运动容易猝死你就不运动。
少吃高度加工的食品,多吃贴近原材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晒太阳(隔着玻璃不行),多呼吸新鲜空气,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因为现在对水的净化导致失去了一大矿物质来源)。
这些贴近自然的事情,可以尽可能帮你维持健康,对身体的感知也能略微敏感一些,之后再考虑运动的问题吧。
运动和运动也不同。
有些运动让你喘粗气停不下来,有些则是可以不紧不慢地呼吸,还有些运动则可以帮你激活久久不用的肌群,让身体更舒服……
没有经验的话怎么区分?
做到两点即可:强度尽量小,运动量尽量小。
前者的意思是,跑步不要跑太快,举铁不要举太重。
后者的意思是,跑步不要跑太久,举铁不要次数太多。
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十分抗拒训练,一定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好好休息。不用太纠结,不练的损失没那么大。
我今年30岁,伏案工作已经5-6年了,
久坐带来的身体影响主要是:
劲椎病,较为严重,周五周六上班基本感觉头昏脑胀,
脖子前倾,较为严重,以前健身恢复过,后来健身断了,
肚子赘肉,一般,因为一直在收腹,一口气能做100个仰卧起坐,
前列腺炎,一般,中年男人的痛,且互联网人常见,不可避免,保持提肛和控制坐姿和时间,基本不会复发,一切正常,但是复发了的那段时间就难受,
真的佩服上了一天班,写了一天文案和代码的人,还有精力去健身,但是这就好比一个人饿了两天两夜,给你饭的时候,不要大口大口的吃,不然会噎死,或者胃受不了痛死,
身体也是这样,久坐一天,肌肉和血液都比较慵懒,一下子剧烈运动,人家都还没准备好呢,
而且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减肥才去健身,跑步和hit运动,心脏、肌肉、血管,都是考研,
建议周一至周五下班多散步,多吃蔬菜,周六周日中午去健身,晚上再跑跑步,
其实,互联网人没有周末。
挺靠谱的,不过累倒无所谓,主要怕猝死。
很多人会选择在本就繁忙的工作后,通过健身、锻炼的形式来释放压力,认为流汗了很舒服。其实这种做法会进一步加重心和肺的负担,并加速猝死的发生。
————
延伸一下:
一个人平时健康或者貌似健康,却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这被称为猝死。
在猝死之中又有约75%的猝死事件为心源性猝死——急性症状发生的1 h后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
心源性猝死的抢救率非常低,不足1%,但每年的发生人数却有几十万,所以非常可怕。
很多研究对它的诱因进行研究,发现嗜酒、过度劳累、重大变故带来的刺激等都可能引发。
如果你突然感到胸痛、呼吸困难、身体乏力、大汗淋漓等,不要拖着,赶快去医院看看。在平时就尽量保持心态稳定,不要有情绪的大起大落,不要熬夜,不要超负荷运动。
猝死逐渐年轻化,身体才是第一位。
2020年12月9日18时30分,
商汤科技一47岁员工,
在公司健身房健身,
休息时被发现心率骤停,
120急救人员到场后,
宣布其已死亡。
2022年2月23日18时,
字节跳动一28岁员工前往中卫通健身房运动,
运动约1小时后出现头晕呕吐现象,
送医院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两次不幸都发生在冬季,
同样都是在18点后。。
事实上冬季的猝死率最高,
达全年50%以上!
健身需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
量力而行!
觉得累就不要去健身了,
睡一会比较好。
如果平时经常加班熬夜,
工作压力大的人,
最需要的是休息,
而不是运动,
所以尽量少做高强度运动锻炼,
尤其在冬天,
多睡觉多休息,
及时恢复体力才是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