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评论区有读者指出,目前自己发到手的《中外历史纲要》里朱元璋的画像不是这版,论述也有区别,康雍乾部分一致。
这里将截图的这版《中外历史纲要》PDF的一些链接附上。另有几个提供所有教科书内容在线阅览的网站,在《中外历史纲要》的元明清部分不提供预览。
《中外历史纲要》的结构和性质表述,很接近一次复辟——让人想起06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这种复辟是不是倒退,可能不同人会有不同看法。无论如何,当前纸质书版本不这么论述,肯定是值得欣慰的事。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还不清楚。分析下来最可能的情况,该PDF是审编阶段版本的流出,而不是最终修订版。或像一位从业者八卦过的,有初中历史教科书编者“借着修订的审核没第一版的级别高,对电子版做了一些定性相关改动操作”。尽管多处下载都是这个版本,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上传者篡改的可能。
有消息会继续跟进。
====下载链接====
该版统编(部编版)教材电子档下载地址:
非统编版历史教材电子版下载:
====原回答====
这是19年部编某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评价:
“明太祖性格多疑,专断,迷恋权力,事必躬亲。”
这本要在全国统一采用的教科书里也评价了康熙雍正乾隆。
“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不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于耳目所及的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不厌其烦地详加过问。”
4个君主里,我个人最欣赏雍正,最反感乾隆,但这无关紧要,我是没想到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人,会对同一样事儿采用两样笔法,666,中学生活该被这么遛么。
====关于统编教材的一些情况====
一位北京教师朋友说,目前要求取消多年来的一纲多本,全国语文、历史、政治统一采用部编版教科书,直接触及多家、多地利益,在各教育局官员、教师当中争议不小。因此阻力较大,博弈很多,存在时间表与实践执行、反馈准确性不一的可能(据悉要求19年小学全部完成,20年中学全部完成)。
不过归根到底,“一纲多本”变“统编统审”是既定方向。
今年3月以来就课改问题又开了一次或多次会,相关新闻可自行查检。看到这个回答,教师和教育行业朋友透露了不少八卦,但一来敏感词自查麻烦,二来没去一一证实,不打算给本文加入虚构创作标签。它们只是让人想起了旧版教科书经常提的“道路的曲折性和斗争的复杂性”。
围绕“一纲多本”和“统编统审统用”以及具体教材如《中外历史纲要》版本修订的博弈,可能不会短期就结束。
有人说就是个应试工具不用太较真,考完即扔。这种观点看似是功利,其实是过于理想主义。青少年阶段直接树立史观概念边界的“工具”,真的能做到用完即扔么?而一部分能发现问题的人,不再相信了之后,会去推崇什么呢?tengo tv、朱学渊之类的泛阿尔泰泛通古斯么?
与看不见希望的bsgdzjzxb相比,教育部门还是有活力和自纠错能力的,追求真实的声音一直都有。有不少教师和教师出身的官员,还是会希望对历史和真实负责,对下一代的智商和胸襟负责,以及对自己基本的审美和专业的判断力负责——把自己当个人,而不是纯粹当作攀爬动物和驯化工具。
又:
在上上个回答海参崴渔夫:为什么王安石变法没有成功?里有读者留言要我推荐比较全面的历史书籍,我一时想起的往往都是专门论述,但聊到教科书,我想起来2011年读过两本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通史教程》,那套书里刘泽华主编的先秦两汉卷是我读过最好的。
看书封说是一共有五卷,但10年过去了好像也没出全,隋唐卷民国卷我从没找到过。而且不知什么原因,先秦两汉卷似乎也不再版?
然而现在想来,问我要国内通史类教科书推荐,依然舍它其谁。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大明圣君,他是汉人的一股光辉,也是汉人最后的希望,更是汉人的救世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