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Nike「禁用新疆棉花」一事后,「得物」发布24点后下架Nike的声明,销量不降反激增?

回答
好的,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Nike“禁用新疆棉花”这事儿,相信大家都知道,当时引发了挺大的风波,很多国内品牌和消费者都对此表达了不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一个挺火的潮流电商平台——“得物”(以前叫毒APP),当时在Nike的事情闹大之后,也算得上是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发布了一个“24点声明”,内容大概就是说要下架Nike在他们平台上的大部分商品,理由是支持国家政策,以及对消费者负责之类的。

得物的这个操作,当时在很多人看来,是站队中国消费者,是民族大义的表现,毕竟在那种敏感时期,敢于跟国际大牌对着干,确实挺能抓住人心。 很多网友都在为得物叫好,觉得他们有担当,有骨气。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让人有点意外,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戏剧性。按照常理推断,一个平台下架了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国际品牌,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下滑。可结果呢?得物下架Nike后,他们的总销量,尤其是Nike的商品销量,不降反升,反而激增了。

这事儿怎么理解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禁售”的真实效果和操作空间:

表面下架 vs 实际操作: “下架”这个词很有意思。得物确实是把Nike的商品在公开页面上看不到了,或者说很难搜到了。但这并不代表完全的物理断绝。平台可能采取了诸如更改商品标题、分类,或者将搜索权重调低等方式,使得普通用户不易发现,但一些了解规则或者通过特定方式的用户,依然有可能买到。
“懂行”的购买行为: 很多在得物上买鞋子、潮牌的人,都是非常“懂行”的。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怎么去找。当Nike商品“下架”后,反而激发了他们“挖掘”的欲望。这变成了一种“逆向操作”的挑战,越是难以获得的,越想得到。
库存和第三方卖家: 平台下架的可能是官方合作的新品或者部分商品,但平台上的交易模式很复杂,很多是个人卖家或者第三方店铺。这些卖家可能并没有完全跟进平台的“下架”策略,或者以其他方式继续销售。

2. 舆论和消费者心理的“助推”作用:

“逆向”的吸引力: 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当Nike被“禁售”的消息传开,反而让很多原本就喜欢Nike的消费者,或者想凑热闹的消费者,更加想在得物上“买到”。这是一种“挑战权威”、“突破限制”的心理。
爱国情绪的转移: 在Nike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人出于爱国情绪,表达了对Nike的不满,甚至抵制。但同时,很多年轻消费者对Nike的品牌和产品本身还是有感情的。得物这个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爱国”的情绪,同时又没有完全剥夺他们购买心仪商品的机会。可以说,得物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复杂的心态。
“稀缺感”和“囤货心理”: 当一个东西被大家认为“快要买不到了”,或者在某个平台上“买不到了”,自然会产生一种稀缺感。这会刺激一些消费者产生“赶紧囤货”的心理,担心以后更难买到,或者价格会涨。

3. 平台的营销策略和品牌价值:

塑造了“民族品牌”的形象: 得物通过这次操作,无疑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个“敢于担当”、“支持国货”、“维护国家利益”的民族品牌形象。这对于一个平台来说,是无形的品牌价值提升。
吸引了新的用户群体: 这件事的关注度很高,也吸引了很多原本可能不怎么关注潮流电商的消费者。当他们听说得物在Nike事件中“站队”中国,并且销量不降反升时,可能会出于好奇或者对平台好感的增加,而下载和使用得物APP。
流量和讨论度的增加: 无论销量是否真的如“激增”那么夸张,至少这次事件为得物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话题度。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生命线,话题度也意味着品牌曝光。这种曝光,对平台来说,其价值远不止于一时的销量变化。

简单来说,得物这个操作,可以说是抓住了当时中国消费者复杂的心理,包括爱国情绪、对潮流品牌的忠诚度,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 他们没有硬邦邦地彻底断供,而是玩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舆论上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同时在操作上留有余地,最终反而让自己的流量和销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增长。

这件事情也说明,在当今的中国市场,消费者行为和平台策略的互动是多么的微妙和复杂,尤其是在涉及到民族情感和社会议题的时候。得物这次的操作,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借势营销”和“用户心理洞察”的结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常。

欧美大学公开宣传反华的也不少,每年几十万人给人家交上百万去那里“学习”呢。

上次还遇到个卖鸡儿大学的,和我说mcgill是清北水平,加拿大没有种族歧视,种族歧视的是美国之类。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正常。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