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竹鼠养殖现在有市场吗?销路主要是什么?效益在哪里?

回答
竹鼠养殖,这个话题总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毕竟它不像传统的猪牛羊那么普遍,带着点“新意”和“野味”。那么,现在养竹鼠到底有没有市场?销路又在哪里?利润空间又在哪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市场:仍有潜力,但需看准细分领域

要说竹鼠现在是不是“遍地开花”的大热门,可能还达不到。但要说完全没市场,那也错了。它的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比较特定的细分领域:

1. 特色餐饮: 这是竹鼠最主要的销路。一些农家乐、私房菜馆、甚至是一些追求新奇口味的城市餐厅,会把竹鼠作为招牌菜。比如竹鼠肉烧烤、竹鼠肉煲汤、竹鼠肉干等。消费者对“野味”、“滋补”等概念的追捧,是支撑这部分市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南方地区,竹鼠的接受度更高。
2. 宠物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小众宠物市场也在兴起。竹鼠因为其相对温顺的性格、独特的体型和食草的习性,也逐渐吸引了一部分爱好者。虽然这部分市场规模不如餐饮,但作为一种新兴的宠物,其价格通常会比食用竹鼠高不少。
3. 种苗销售: 如果你的养殖技术过硬,繁育出来的竹鼠体质好、生长快,那么将优质种苗销售给其他养殖户,也是一条盈利的途径。这需要建立一定的口碑和技术优势。
4. 药用价值(概念性): 有些地方流传着竹鼠肉有某种药用价值的说法,虽然科学依据可能并不充分,但这种“保健”的概念也会吸引一部分追求传统食疗的人群。

但是,要注意的是,竹鼠市场并非一片坦途,存在一些挑战:

接受度限制: 相比于鸡鸭鱼肉,竹鼠的接受度还不够广泛,很多人对食用它还存在心理上的顾虑。
政策监管: 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一些以“野味”为噱头的养殖和销售可能会受到影响。正规的特种养殖需要获得相关资质,否则可能面临风险。
市场饱和度: 在一些竹鼠养殖已经比较成熟的地区,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下降。

销路:多管齐下,主动出击

既然市场在,销路就得靠自己去开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 直供餐饮企业: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提前联系当地的特色餐厅,了解他们的需求量、规格要求、以及结算方式。最好能送样试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2. 发展线下销售点: 在一些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的乡镇或城市郊区,可以考虑设立自己的销售点,或者与当地的菜市场、肉联厂建立联系。
3. 线上销售: 随着电商的发展,线上销售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微信朋友圈/社群: 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定期发布养殖情况、新鲜竹鼠信息,直接对接客户。
电商平台: 在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开设店铺,但要注意平台对活体销售的规定,以及物流配送的问题。
短视频平台: 抖音、快手等平台,可以通过展示养殖过程、烹饪方法,吸引潜在客户。
4. 种苗销售: 如果有能力繁殖,可以面向周边地区的新养殖户销售种苗。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信誉很重要。
5. 参加展会/农博会: 参加当地的农业展销会,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潜在客户,同时也能了解行业动态。

效益:关键在于规模、技术和成本控制

养殖竹鼠的效益,说白了就是“投入”和“产出”的差额。这个差额受到几个关键因素的影响:

养殖规模: 刚开始少量试养,可能利润不高,甚至难以覆盖成本。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成本会下降,利润空间才会显现。
养殖技术: 竹鼠的饲养、繁殖、疾病防治都需要专业的技术。技术好,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直接影响效益。
饲料成本: 竹鼠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红薯藤、南瓜藤、树叶、谷物等。如果能自己种植部分饲料,或者在当地找到廉价且优质的饲料来源,可以大大降低饲料成本。
人工成本: 如果是家庭式小规模养殖,人工成本较低。如果需要雇佣工人,则需要计算这部分开支。
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波动是影响效益的最直接因素。需要关注市场行情,选择合适的时机出售。
品种选择: 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是提高效益的基础。

举个简单的例子(仅为示意,具体数据会因地区、规模、管理水平差异很大):

假设一只商品竹鼠从出生到出栏需要68个月,体重达到2.53.5斤。

投入成本: 购买种苗、饲料、水电、场地租金(如果需要)、兽药、人工等。
产出: 按每斤XX元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是变动的,可能在3050元/斤甚至更高,取决于市场)。

效益计算粗略:

(出栏体重 × 每斤售价) (饲料成本 + 疫苗药物成本 + 人工水电等其他成本) = 利润

关键效益点在哪里?

1. 繁殖效益: 竹鼠的繁殖能力相对较强,母鼠一年可以产仔23窝,每窝46只。如果能有效提高母鼠的产仔率和仔鼠的成活率,其繁殖效益非常可观。
2. 生长周期短: 相对于其他畜禽,竹鼠的生长周期不算特别长,能够较快地形成商品。
3. 饲料利用率高: 竹鼠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饲料成本相对可控。
4. 附加值: 除了食用,如果能开发竹鼠皮、鼠骨入药(传统说法),或者作为宠物销售,都能增加附加值。

总结一下:

养殖竹鼠现在 有市场,但并非爆利行业。它的市场潜力主要在 特色餐饮和宠物领域。销路需要 主动出击,多渠道拓展,不能只守株待兔。效益的实现, 高度依赖于规模、技术、成本控制和对市场的敏锐度。

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感兴趣,建议:

先做足功课: 了解当地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相关政策。
从小规模开始: 先试养,掌握技术,积累经验。
注重品质: 养殖健康的、肉质好的竹鼠,才能赢得客户。
学习销售技巧: 好的产品也需要好的销售策略。

总之,养殖竹鼠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和专业知识的产业,而不是一夜暴富的捷径。看准了,用心做了,是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天在井冈山闲逛,我发现茨坪镇天街旁边的餐馆,几乎家家都卖竹鼠,而且吃的人还挺多。从我观察来说,多数消费者吃竹鼠就是吃个新鲜,这个新鲜还包括了一定要现场杀。如果从冰箱里取一只冻的,或宰好的,估计七成消费者就不会点了。大家掏钱,重点就是想看这东西究竟是怎么杀的。

竹鼠可能品种也挺多,反正他们街边摆的竹鼠和网上常见的,样子很不一样,但这里是井冈山,是革命圣地,来这就是学习受教育的,苏区人民怎么说,我们就怎么信。哪怕这不是竹鼠,我也觉得是坏人骗了苏区人民,而不是苏区人民骗了大家。他们这卖竹鼠是58一斤,做法就是先过油,再红烧。单价虽然还行,但这里的竹鼠一只通常有10斤,所以一盘菜算下来还是比较贵的。

竹鼠和所有鼠类一样,小骨头比较多,偶尔吃一次还行,经常吃就很没意思;类似鳄鱼,娃娃鱼,大雁,孔雀,就是好奇吃一次。

福建有一种老鼠干,通常是用荷兰鼠做的,吃起来感觉就是一直在咬骨头。鼠类作为食品,主要流行在柬埔寨和印尼,因为当地人确实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的问题。


养殖竹鼠,如果只把它当成蛋白质来源,那这种动物没有意义,因为它转化率太低,非常不划算。如果把它当做一种美味,它又不怎么好吃。如果我们想吃小一点的动物,我们可以吃鹌鹑,没必要吃田鼠;如果我们想吃大一点的,我们可以吃兔子,还是没必要吃竹鼠。竹鼠和鳄鱼鸵鸟这些一样,消费者就是一种心理猎奇,想试试鲜,吃过一次,就不想再吃了。其实人类祖宗对动物的循化分类还是科学的,起初不看好的,后面再努力接受度也不会太高,我觉得鳄鱼就是最好的例子。竹鼠估计也差不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竹鼠养殖,这个话题总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毕竟它不像传统的猪牛羊那么普遍,带着点“新意”和“野味”。那么,现在养竹鼠到底有没有市场?销路又在哪里?利润空间又在哪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市场:仍有潜力,但需看准细分领域要说竹鼠现在是不是“遍地开花”的大热门,可能还达不到。但要说完全没市场,那也错了。它的.............
  • 回答
    华农兄弟退租竹鼠养殖厂房这件事,说实话,挺让人唏嘘的。毕竟,这可是他们起家的“根据地”,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和期待。从“网红”到“退出”:一个时代的落幕?你想想,几年前,华农兄弟的视频那叫一个火遍全网。“竹鼠多少钱一斤?”“竹鼠活,要吃吗?”这些梗,估计现在还有不少人能脱口而出。他们用朴实的语言,幽默.............
  • 回答
    关于国家林草局出台的《关于禁止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严守生态安全底线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在2020年底前,停止养殖竹鼠、果子狸等45种野生动物,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是利大于弊,而且非常有必要。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不让养了”这么一回事。首先,咱们得说说生物.............
  • 回答
    2019年,正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更新的大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积极推动了当地的脱贫致富项目,其中,养殖竹鼠一度成为了许多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希望。那些在2019年抓住机遇、靠着养竹鼠走上脱贫之路的人们,在立法禁止食用竹鼠之后,他们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曾经的“致富经”.............
  • 回答
    竹鼠好不好吃,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就像我们评价其他很多食材一样,口味是主观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描述竹鼠肉的口感、风味以及常见的烹饪方式,帮助你对它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口感上来说: 嫩滑多汁: 普遍的评价是竹鼠肉非常嫩滑,尤其是一些比较年轻的竹鼠。肉质紧实但不失弹性,咬下去会有一种多.............
  • 回答
    关于“华农兄弟”吃竹鼠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而且关于残忍与否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对动物福利的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城市居民的视角来看,竹鼠作为一种可爱的、甚至有些萌的动物,它们在镜头前的表现,比如啃竹子、歪头等,很容易让人产生喜爱之情。当看到它们被宰杀、烹饪并最终食用的时.............
  • 回答
    华农兄弟拍竹鼠能有几十万粉丝,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将“农村生活化、宠物化、趣味化”成功融合的典型案例。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分析: 1. 独特的题材与“反差萌”的吸引力 选材的新颖性: 在当时的主流短视频平台,大量的内容集中在城市生活、娱乐八卦、知识科普等。而华农兄弟选择.............
  • 回答
    关于华农兄弟吃竹鼠算不算吃野味这个问题,其实挺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而且答案也并非那么简单直接。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才能说清楚。首先,咱们得说说“野味”这俩字儿。在咱们老百姓的语境里,“野味”通常指的是那些生长在野外、未经人工驯养的动物,是人们通过狩猎、捕捞等方式获得的食材。这些动物往往因为生活.............
  • 回答
    广东东源3000多只竹鼠无害化处理事件,无疑给国内如火如荼的竹鼠养殖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深远,甚至可能重塑行业的未来格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动物无害化处理,更是对一个新兴产业的一次严峻考验,牵动着养殖户的生计、消费者的餐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走向。直接的经济冲击与信心打击首先,最直观的影响.............
  • 回答
    华农兄弟的竹鼠大餐,那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说他们吃竹鼠会不会腻?这问题啊,得分好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明白华农兄弟和咱们普通老百姓吃东西的出发点和方式就不同。对于华农兄弟来说,竹鼠可能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一种“特色”的体现。从“新鲜感”和“常态化”来说: 常态化是关.............
  • 回答
    近期,一则关于湖北咸宁市某处集中处理点填埋约6000公斤竹鼠和蛇类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批被填埋的动物,据报道与之前在当地发生的相关事件有关,其背后涉及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背景与原因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会有如此大量的竹鼠和蛇类被集中填埋。这很可能与近期中国多地.............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你想问的是,为什么华农兄弟和王刚以前杀竹鼠吃没人说,甚至还挺火,但现在做娃娃鱼就被骂得狗血淋头?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得一条条捋清楚。1. 竹鼠的“出圈”效应与网络文化: 华农兄弟的“人设”和“魔性”: 华农兄弟的视频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塑造了一个非.............
  • 回答
    华农兄弟 16 日发布的视频《好久没看过竹鼠棚了,带大家看一下》可以说是他们近期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视频内容本身来看,确实是让观众们重新看到了他们熟悉的竹鼠养殖日常。视频内容浅析:视频里,华农兄弟带着观众们重新参观了他们的竹鼠养殖棚。画面中,竹鼠们依旧是那样憨态可掬,在棚里活动、吃东西。他们也.............
  • 回答
    竹宏堂 QUEEN NMN 13500这款产品,宣传中提到能够提升活力、抗衰老,这确实是许多消费者在关注保健品时最看重的两大功效。那么,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们不妨来深入聊聊。首先,我们要理解 NMN(烟酰胺单核苷酸)是什么。简单来说,NMN是一种维生素B3的衍生物,是我们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辅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