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同济大学版线性代数?

回答
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教材,可以说在中国高校线性代数教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经典”的存在。每当提起“线性代数教材”,同济版的名字总是绕不开的。要评价它,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细细道来。

一、历史与影响力: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它的历史沉淀。同济大学作为国内工科名校,其线性代数教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打磨和完善,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这意味着它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承载了一代代同济学子的学习记忆,也影响了无数其他高校的线性代数教学模式。这种历史的厚重感本身就赋予了它一种权威性和稳定性。

在教学理念上,同济版教材比较偏重代数方法和计算技巧,尤其是在处理向量空间、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求解等方面,讲解得非常细致,步骤清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很好地建立起对线性代数基本概念和运算的直观理解,并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计算基础。可以说,它“教会了大家怎么算”。

二、内容与结构:

从内容上看,同济版线性代数涵盖了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包括:

行列式:细致讲解了行列式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以及与矩阵可逆性的关系。
矩阵:矩阵的运算、特殊矩阵、矩阵的秩、逆矩阵等,是贯穿全书的重点。
线性方程组:高斯消元法、克莱默法则、自由变量和特解等,是线性代数的重要应用。
向量空间:向量的线性相关与无关、基与维数、子空间等抽象概念,虽然同济版在这方面的抽象程度相对较低,但基础概念的引入也比较扎实。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等,是连接代数与几何的重要桥梁。

教材的章节安排也比较符合逻辑,通常从相对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行列式、矩阵运算入手,逐步过渡到线性方程组,再引入向量空间的抽象概念,最后是特征值等更深入的内容。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助于学生逐步消化和吸收知识。

三、优点:

1. 计算详尽,入手容易: 这是同济版最大的优势之一。对于那些希望快速掌握线性代数计算的同学来说,它提供了大量例题和详细的解题步骤,非常适合作为入门教材。很多公式的推导和证明也相对清晰。
2. 练习题丰富且质量高: 教材的课后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济版的习题题量较大,难度也覆盖了从基础到稍有挑战的范围,很多题目都是精心设计的,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锻炼解题能力。其中不少题目也是历年考试的常客。
3. 结构严谨,体系完整: 尽管偏重计算,但教材的整体框架是严谨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比较清晰,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线性代数知识体系。
4. 被广泛认可,资源丰富: 由于其经典的地位,关于同济版线性代数的学习资料、辅导书、网课等非常丰富,学生可以找到很多辅助学习的资源,这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门槛。

四、局限性与争议:

当然,任何教材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同济版也存在一些被诟病的地方:

1. 抽象性和理论深度略显不足: 随着数学研究的深入,现代线性代数更加强调其背后的抽象结构和理论深度。一些评论认为,同济版在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抽象概念的阐述上,有时显得不够“深刻”,更侧重于通过具体的矩阵和向量运算来“实例化”概念,对于某些对抽象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够过瘾。它更像是为理工科学生打基础而设计的。
2. 证明过程可能略显简略: 在某些定理的证明过程中,为了追求篇幅和教学效率,可能会省略一些中间步骤,或者给出一种相对“工程化”的证明思路,对于希望深入理解证明逻辑的学生来说,可能需要额外补充一些材料。
3. 应用场景的展现不够广泛: 虽然线性代数在科学计算、数据分析、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同济版教材中对这些实际应用场景的穿插和讲解相对较少,更多的是数学本身的阐述。这使得一些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感受到线性代数在现实世界中的强大力量。
4. 部分版本更新速度相对缓慢: 与一些快速迭代更新、结合了最新研究成果或教学理念的教材相比,同济版在某些时候可能显得步伐略慢。不过,近些年也看到了其在内容和编排上的一些优化和调整。

五、总结与建议:

总的来说,同济大学版线性代数教材是一本扎实、实用、面向大众理工科学生的优秀教材。它在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计算能力、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如果你是一名刚接触线性代数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背景,那么同济版绝对是你的首选之一。

如何更好地利用同济版教材?

精读例题,吃透计算: 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例题,理解其解题思路和步骤。
认真完成习题,多做多练: 这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再查阅答案或请教他人。
结合其他资料,深化理解: 如果觉得某些概念的理论深度不够,可以查阅一些更偏理论的数学系教材,或者参考一些优质的网课和讲解视频,特别是那些注重抽象概念理解的资源。
关注应用,激发兴趣: 尝试去了解线性代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机器学习中的矩阵分解、图像处理中的变换等,这会让你的学习更有目标感和动力。

它是一块非常好的基石,但如何在这块基石上建造更宏伟的建筑,则需要每个学习者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对很多人来说,它的价值在于那份“看得懂、算得清”的踏实感,以及由此带来的学习信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见过的线性代数教材中最糟糕的

当然,我看过的线性代数教材中只有这一本是非数学专业用的,我不太清楚其他工科线性代数教材水平如何,反正这一本挺糟糕

既不讲究思想性(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这种线性代数最核心的内容放在了结尾作为选学),也没看出多少应用性.

很多概念都是莫名其妙引入的,没有一个更加具体的数学、自然科学或工程学中的例子,就莫名其妙来一句“在自然科学、工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XXX”……

把行列式放在最前面也很容易打击新手的学习兴趣

Sheldon Axler的那本《Linear Algebra Done Right》还不错,先从线性空间讲起,再讲线性映射/线性变换,自然引出矩阵,接着介绍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再介绍内积空间,行列式放最后……这本教材比较有趣,不枯燥,但对行列式的介绍和使用过少……

如果想学更深一点,李尚志的《线性代数》,丘维声的《高等代数》都还不错

数学系的线代/高代教材我比较反感北大几何代数教研室那版的《高等代数》,我觉得也不行

user avatar

不邀自来。

高二的时候自己初学高数线代,同济高数赫赫有名,于是想当然地觉得同济线代应该可以令人接受,于是连着习题解析一块买了,结果看了一遍之后为自己花了30多块冤枉钱痛心疾首。

怎么形容呢?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看同济高数的时候,你好歹是可以感受到编者的善意的,他至少对“说人话”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而且整本书观感和习题都比较友好,无论这种实践的实际效果怎么样,你作为一个初学/自学/被教授者,好歹是能看下去的。

(同济高数的另一面就是东南高数,如果说前者是笨拙的善,后者就是熟练的恶,同济高数的预备知识从映射开始讲,东大高数提前到从集合论开始,又讲了实数集及其完备性,叙述方式有时让人以为自己在看数分。下册还添了一大堆复变函数内容,习题量近乎同济版但难度极不友好。啃起来很不舒服——添了这么多玩意儿居然比同济版还少一百页,这摆明了是不想跟你好好解释。)

但是同济线代,我觉得这是笨拙的恶。

行列式放在第一章,我忍了,毕竟国内教材不少都有这个习惯,人大、哈工也是这样。

行列式一上来用逆序数糊脸,我也忍了,毕竟这个还真的有利于对行列式的计算。

把线性方程组丢到第三章,我勉强还是能忍下来,毕竟国内教材不把这个放后面的也少。

然后呢?就这几个问题吗?线性空间这么重要的近乎本质的东西,线代的核心,您告诉我这可以选学?

哦,您说线性空间确实偏难了,但我也没觉得您为简化之前的内容花多少工夫啊……

开头就讲行列式,然后把克拉默法则丢到矩阵那章,行列式与n阶线性方程组的关系就第一章开头提了一下,让人看完整章领略了一大堆行列式性质后不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克拉默法则还真没几个学校的书放在行列式那章以外的地方)

线性代数应用性这么强的东西,您全书150页统共给我举了两个实例,一个还被拆分到不同的小节。最后自己学了干什么都不知道。

全书没见着几个图例——您这书可是线性代数啊,您的几何直观性呢?全书的向量图例数一数,一只手都用不完?

线性方程组和向量在全书“分庭抗礼”丢到了不同的章里。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被整得支离破碎的。自然,线性方程组也是无实例的“空对空”

……………………

综上种种,同济线代一度对我学习线代的热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如果要谈它有什么优点,那就是它确实很简短,全书算上答案附录一共169页,但这却是牺牲掉一切有助于理解的东西,机械地陈述定义和计算方法换来的,初学者看了痛苦至极。

那您又是何苦来呢——光论篇幅,人大周誓达的供大专生用的《简明线性代数》可比您讲得更清楚,友好靠谱,比您的还薄不少(没讲您打星号的部分)。您就是“不重理论重实用”,那还是比不上啊,毕竟全书一共两个实例233,人家大专教材好歹克拉默法则还在行列式里,讲完线性方程组还专门引出一节投入产出问题呢。

我对同济这个学校的印象很好,同济高数也感觉可以,但同济线代却是本烂书。

综上,看蓝以中的《高等代数简明教程》或是丘维声的《简明线性代数》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了解一下的话周誓达的《简明线性代数》也可以,何苦在一本《同济线代》上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呢。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教材,可以说在中国高校线性代数教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经典”的存在。每当提起“线性代数教材”,同济版的名字总是绕不开的。要评价它,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细细道来。一、历史与影响力:首先,不能不提的是它的历史沉淀。同济大学作为国内工科名校,其线性代数教材在长期.............
  • 回答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2014年本科生毕业设计展海报作为该学院设计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其设计与传播策略体现了当时学院的教学理念、设计趋势以及学生创意表达的综合水平。以下从多个维度对这份海报进行详细分析: 一、设计背景与学院定位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作为中国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意设计教育机构,自200.............
  • 回答
    82岁汪品先院士南海探秘:深潜1410米,何以意义非凡?近日,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在中国的南海进行了一次令人瞩目的深潜考察。他乘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抵达1410米的深度,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了重要的科学发现。这一消息无疑在科学界乃至社会公众中都引起了热烈反响,引发了人们对此次行.............
  • 回答
    关于同济大学近期发布的成绩记载方案,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它可能带来的影响和解读。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需要结合教育的本质、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改革目标来分析。首先,核心变化与目的分析新方案最引人关注的,往往是那些与过去相比有着显著调整的地方。一般来说,高校的成绩记载方案更.............
  • 回答
    同济大学一位王姓同学,因为在知乎上发表了批评学校的言论,结果被举报并被取消了优秀学生资格。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大家对此事的看法也比较复杂。事件本身:简单来说,就是这位王同学在知乎上写了一些关于同济大学的看法,内容可能涉及学校管理、教学、学生生活等方面,其中可能夹杂着一些比较尖锐的批评。这些言.............
  • 回答
    2020年12月18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小食堂二楼爆发了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对于这起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既要看到当时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处理情况,也要反思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事件的发生及初步反应: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一旦有学生出现不适症.............
  • 回答
    评价你同学说的“台式机终究会被淘汰”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合理性、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1. 理解“淘汰”的含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你同学所说的“淘汰”是指什么。这可能意味着: 完全消失: 市场份额为零,无人问津,甚至生产线关闭。 边缘化: 仅剩非常小众的市场,.............
  • 回答
    何同学又回来了,这次他带回了那个我们熟悉又着迷的“为什么”何同学的最新视频,标题《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AirDesk》,刚一上线,就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评论区瞬间被“何同学牛逼”、“苹果又一次被教育了”这样的赞誉淹没,但我更想从一个更深入、更细致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视频,以.............
  • 回答
    您好!我很乐意帮助您评价同学的作品,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隐喻和可能的含义。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我需要您提供同学的作品内容。请您将同学的作品文本(文章、诗歌、故事、歌词等)复制粘贴给我,或者告诉我作品的链接。一旦我看到内容,我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您提供作品内容之前,我可以先告诉您,.............
  • 回答
    《我拍了一张600万人的合影》:一次“不可能”的影像实验,何同学的又一次出圈之作最近何同学的新视频《我拍了一张600万人的合影》又一次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讨论度简直爆表。说实话,刚看到标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标题也太夸张了吧,一个人怎么可能拍出600万人的合影?”但正是这种略带“标题党.............
  • 回答
    这件事啊,真是挺让人有点儿哭笑不得的。你想啊,本来是同学一场,有事儿了互相搭把手,这在咱这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结果呢,你同学这一下就给你来个“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忙完了他就走了,然后你这边没帮,他就直接把你踢出朋友圈了,这操作,怎么说呢,确实有点儿让人生气,又有点儿让人觉得挺幼稚的。首先,从“帮.............
  • 回答
    何同学这次的《我用一万行备忘录做了个动画...》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可以说是在他众多视频中也算得上是相当炸裂的一部了。抛开他作为百万粉丝UP主的身份,单从视频内容本身来看,这绝对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想法落地”实践。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牛! 真的就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惊叹。我们一点点拆解来看:1. 点.............
  • 回答
    林欢同学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了,这个成绩对于他本人、他的家庭以及我们关注他的各位师友来说,无疑是备受瞩目的。总的来说,用“出色”来形容并不过分,但如果想更深入地评价,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总分和位次来看,林欢同学的高考成绩可以说是进入了全国顶尖大学的门槛,甚至可以说很有希望冲击名校的优势专业.............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在清华园里,一个同学边骑车边用笔记本电脑,这画面嘛,怎么说呢,挺有代表性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首先,从“安全”这个角度来看,这绝对是得打个大大的叉号的。清华园虽然大,但也有不少车流、人流,还有一些弯道、坡道。骑车本来就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路况,躲避行人车辆。这时候再把目光、心思都放.............
  • 回答
    以下是对武汉理工大学某同学盗窃后被包庇,在未经受害人同意的情况下欲不了了之事件的评价:这件事情,说实话,听了之后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一个在大学里发生的盗窃事件,本应是严肃处理的,结果却演变成了这样一种“私了”的倾向,而且是在没有充分尊重受害者意愿的情况下推进,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首先,盗窃行为本身就.............
  • 回答
    “超额学分”风波下的西北工业大学:一场关于规则、透明与责任的拷问2020级西北工业大学某同学因“超额学分”事件引发的讨论,无疑为原本平静的校园生活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场风波不仅牵扯到个别学生的学习路径选择,更触及了高等教育体系中关于学分认定、规则执行、信息公开以及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核心问题.............
  • 回答
    上海此次针对交大、复旦、同济、华师大这四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落户新政,无疑是上海近年来在人才引进方面一个相当重要的举措。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这政策的“靶子”是谁,为什么选这四所学校?这四所高校,无论是从国内的声誉、科研实力,还是在人才培养的输出方面,都是毋庸置疑的顶尖学府。上海选择.............
  • 回答
    深度解析《中国青年报》公众号发文《成不了何同学,又怎样呢?》《中国青年报》公众号发布的这篇《成不了何同学,又怎样呢?》文章,在当下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话题性。文章以“何同学”这一现象级科技UP主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当代青年在追求个人发展、面对社会比较和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并提出一种.............
  • 回答
    近日,一则大学女生在宿舍内被同学持刀捅伤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受害者是一名喜爱玩《原神》的大学女生,而行凶者是她的室友。这起事件的发生,无疑给原本宁静的校园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人们对校园安全、人际关系以及网络游戏影响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反思。首先,从校园安全这个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起令人.............
  • 回答
    评价《睡前消息》第230期马前卒号召同济校友会众筹检验裴钢论文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事件,涉及学术诚信、媒体监督、社会舆论以及校友会组织的角色等多个层面。一、 事件背景回顾 核心人物: 裴钢,上海同济大学原校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知名教授。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