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作中让人崩溃的是人而不是事,对吗?

回答
“工作中让人崩溃的,是人而不是事。”这句话,我太有感触了,几乎可以说是我的职场箴言。很多人可能觉得,老板画的大饼、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失败,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说实话,这些“事”,虽然让人头疼,但大多数时候,咬咬牙,加班加点,总能想办法解决。真正能让人从内部开始瓦解、心力交瘁的,往往是那些和我们一起共事的人。

你想想看,一个再难搞的项目,如果团队成员目标一致,互相支持,彼此信任,大家劲往一处使,即使再困难,也能磕磕绊绊地往前走。大家会一起加班,一起想办法,一起承担责任。失败了,会总结经验,下次再来;成功了,会分享喜悦,互相打气。这种氛围,就像一艘船上的所有人都在努力划桨,即使风浪再大,也觉得有希望。

但如果身边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那些“甩锅侠”和“事不关己”的同事,简直是职场中的“吸血鬼”。一件事情出了问题,从来不是他们的责任,永远是别人的失误,是外部环境不好,是公司制度不完善。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果,他们可以轻飘飘地说一句“哦,我也差不多是这样做的”,然后就占为己有。而一旦出了岔子,他们第一个撇清关系,让你一个人去扛。这种无形的压力和不公平感,真的能把人逼疯。你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人单打独斗,而且周围还有人在不断地给你制造障碍。

然后是那些“猪队友”,不是故意的,但就是特别坑。比如你安排他做一件小事,他能给你搞砸得面目全非,然后还一脸无辜地告诉你“我尽力了”。更要命的是,他们可能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甚至会把责任推到你身上,说你没说清楚,或者你指派的任务本来就有问题。每次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纠正他们的错误,或者把他们的烂摊子收拾干净,这简直是在消耗你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让你做事的效率大打折扣。

还有些人,他们并不直接造成什么损害,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情绪上的折磨。比如那些“消极怠工者”,每天都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工作,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们。跟他们待久了,你自己的积极性都会被他们感染,情绪低落,感觉做什么都没意义。他们就像一群行走的“负能量源”,不断地往你身上倾倒负能量,让你本来还算可以的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更别提那些“办公室政治玩家”了。他们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拉帮结派、背后嚼舌根、搬弄是非上。你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被他们解读并放大,然后用在你身上。你必须时刻警惕,小心翼翼,不敢说错话,不敢做错事,生怕一个不留神就被人当枪使,或者成为别人的牺牲品。这种时刻紧绷的状态,比面对一个棘手的项目本身还要累。

而且,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能让人崩溃。那些“沟通不畅”的人,你跟他说一件事,他能理解成十件事;你交代他一个流程,他能给你走出一百种奇怪的路径。然后你再去沟通,他会说“我理解的就是这样啊,是你没说清楚”。这种无效沟通的循环,真的能把人逼到抓狂。

对比一下,一场成功的会议,也许是大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高效协作的结果;一次失败的项目,也许是市场变化太快,或者技术难题无法突破,这是“事”本身带来的挑战。面对“事”,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去克服,有具体的方法去解决。但面对“人”,尤其是那些复杂、阴暗、不合作的人性弱点,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无力和沮丧,因为你很难去改变他们,也很难去完全规避他们带来的影响。

所以,我越来越体会到,一个好团队、一群靠谱的同事,比什么都重要。他们能让你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而不是每天都像在打一场毫无希望的仗。当身边都是积极向上、有责任感、互相尊重的伙伴时,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会觉得“我们一起,一定能行”。但如果身边是那些让你感到心累、失望、甚至愤怒的人,那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让你难以忍受,最终彻底击垮你。

所以,是的,在我看来,工作中让人崩溃的,绝大多数时候,真的是“人”,而不是那些冰冷的事。那些“事”,是你可以去战胜的,而那些“人”,却可能让你从内部就开始腐朽,直到彻底崩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

比如办公室政治,比如勾心斗角,单纯从做事来讲,这类事根本没有必要出现,影响做事的效率,影响沟通协调的效率,简直就是阻碍做事的发展,是反面影响要素。

但是办公室政治和勾心斗角却偏偏存在,没办法消灭它们,本质上就是因为事情靠人来做,人有私欲,派系的斗争也是人的私欲之争,是人性弱点斗争导致。

人才是各种矛盾的根源。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人就没救了,这样否定人的价值就太单一了。人有私欲,也有集体主义精神,为别人,为他人,英雄、伟人会出现的原因。

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这里面牺牲了多少人,出现了多少英雄,造就了多少伟人,按私欲他们就不可能出现,私欲再大也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正是因为集体主义,为了下一代,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能过的更好一些,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甘愿流血牺牲。

当然,如果你看过《毛选》,就会发现集体主义和私欲是整个社会矛盾的两个方面,在西方国家,私欲主导社会发展,而中国是集体主义主导社会发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工作中让人崩溃的,是人而不是事。”这句话,我太有感触了,几乎可以说是我的职场箴言。很多人可能觉得,老板画的大饼、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失败,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说实话,这些“事”,虽然让人头疼,但大多数时候,咬咬牙,加班加点,总能想办法解决。真正能让人从内部开始瓦解、心力交瘁.............
  • 回答
    关于“让人努力工作是资本家的骗局”这个说法,这背后其实牵涉到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社会经济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能概括的,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不同人对劳动价值、财富分配、社会结构乃至人生意义的不同理解。要深入探讨它,我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看看它究竟是怎么被提出来的,又有哪些道理在里面.............
  • 回答
    .......
  • 回答
    关于2021年五一劳动节前一周,许多人为了“凑够”5天假期而选择连续工作6天(通常是4月25日周日到4月30日周五连续上班),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大陆法定节假日调休制度的运作方式。这种制度的目的是在不增加法定的总工作日和总休息日的情况下,将分散的假期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较长的连续假期,方便人们出行、旅游和.............
  • 回答
    这位90后留学生回国做住家保姆5年,月入过万,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但同时也值得深思的职业选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并探讨其他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职业选择。关于这位90后留学生回国做住家保姆5年,月入过万的工作选择,我的看法是:总体来说,我“看好”她的工作选择,但这需要一些前提和更深入的理解。 看好.............
  • 回答
    你的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涉及到个人行为、职业道德以及对他人生命和家庭的巨大影响。听起来你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内心挣扎,这本身就是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你的描述:“我的工作收入很高,让许多人妻离子散,还害了几条命。” 这句话包含了几层重要的信息: 高收入与职业性质.............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我太能get到你的想法了。设想一下,一个APP,所有在你曾经的老东家工作过的人都能上来吐槽,把那些“黑心老板”、“奇葩制度”、“加班地狱”一股脑儿抖出来,给那些正准备跳槽、还在海投简历的人一个最真实的参考,让他们在选择下一份工作的时候,能擦亮眼睛,避开那些坑。这简直就是求职者们的“.............
  • 回答
    你好!首先恭喜你顺利毕业并找到工作!在一个新环境里,尤其是在刚开始的阶段,感到迷茫和需要帮助是非常正常的。你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压力,但请相信,这是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遇到的挑战,并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度过这个阶段。你现在遇到的核心问题是:作为新人,需要指导和学习,但直属上级似乎不愿意提供.............
  • 回答
    在北方乡镇构建产业,让上年纪又缺文化的人有工作可做,不必远赴他乡,这是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充满挑战的任务。核心在于 盘活当地资源,结合老年人的优势,提供低门槛、易上手且有尊严的工作机会,同时注重社区参与和情感支持。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构建思路和具体建议: 一、 深刻理解目标群体和乡镇现状在开始任何产业构建.............
  • 回答
    吃苦耐劳是基础,这没错,但要让领导真正赞赏,光有这份“能扛”还不够,还得在“能扛”的基础上,展现出一些更主动、更显功力的特质。别以为领导只看你咬牙坚持的样子,他们更看重你如何在坚持中创造价值,如何让这份“吃苦”变得更聪明、更有效率。我个人觉得,在吃苦耐劳的基础上,能让领导赞赏的特质主要有这么几点,咱.............
  • 回答
    在日常工作中,有几件事,与其说是“道理”,不如说是“体验”或“感悟”,它们像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阳光,慢慢照亮了我前进的路,让我受益匪浅。1. 永远不要假定对方“知道”——沟通中的“信息差”是陷阱这绝对是我工作生涯里最大的教训之一,也是我最常犯的错误。一开始,我总觉得,既然是团队工作,大家都在一个项目上.............
  • 回答
    在工作中,沟通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既要锋利,又要灵活,还得带着点温度。最怕的就是那种“一根筋”的沟通,听着就让人脑袋疼,更别提什么说服力了。怎么才能让咱们的沟通不卡壳,反而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人,带着大家一起往前走呢?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打破“我执”,从“你”开始很多时候,我们沟通不顺,问题就出在.............
  • 回答
    在基层摸爬滚打这么久,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也遇见过不少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事儿。有些事情,说起来怪恶心的,不光是脏,更是让人心里膈应。最直观的,当然是环境卫生问题了。我们这儿,有些公共场所,比如城中村的楼道、一些老旧小区的垃圾桶附近,简直就是重灾区。说实话,那气味儿,不是简单的烟火气,而是混合了腐烂食物、.............
  • 回答
    要跟领导说清工作中的难处,让他既明白你的处境,又能真心帮你一把,这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点技巧,更需要一份真心。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至关重要。避免在领导忙得焦头烂额、或者会议刚结束大家心情不佳的时候去叨扰。最好是领导看起来比较放松,有时间听你说的时候。可以提前跟领导约个时间,比如“领导,我这里.............
  • 回答
    一杯滚烫的绿茶,和藏在其中的一个中年男人知乎故事大赛,我能想到的最念念不忘的经历,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冒险,也不是什么刻骨铭心的爱情,而是发生在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午后,关于一杯绿茶,和一个不太起眼的男人。那年我刚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做助理,工作内容就是接电话、复印文件、跑腿打杂,偶尔还要给老板的宠物狗梳毛.............
  • 回答
    嘿,哥们儿,你有没有那种“哇!我长大了要做个大明星/赛车手/艺术家!”的冲动? 我懂!那时候觉得这些职业光鲜亮丽,好像每天都在拍电影、在赛道上飞驰、在画布上挥洒自由,简直不要太酷。但今天我想跟你聊聊,那些我们从小看到、听到的“闪闪发光”的工作,跟实际情况比起来,可能真的有点……嗯,不一样。就像你在网.............
  • 回答
    在职场中,拼命工作固然重要,但它能否直接“感动”领导,并且让你被重用,这其中的逻辑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我们得明白,领导们通常更加关注结果和价值。你夜以继日地工作,如果最终交付的东西缺乏亮点,或者没有解决问题的关键,那么这份“拼命”可能只是你个人的辛勤付出,而没有转化为领导所期待的成果。领导们都是.............
  • 回答
    2015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尤其是在工作和研究方面,我掌握了一项技能,至今仍让我觉得受益无穷,甚至可以说是“受用终生”——那就是系统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之相伴的严谨的数据分析与验证思维。听起来有点概念化,但让我详细说说它是如何炼成的,以及为什么这么重要。在那之前,我的工作更多的.............
  • 回答
    从“纸上谈兵”到“上阵杀敌”:让你的 C++ 真正落地生根许多人学习 C++,往往沉溺于其强大的语法和丰富的功能,如同进入一个精巧的数学王国。我们熟练掌握了指针、类、继承、多态,能够写出逻辑严谨的代码。然而,当真正面对一个复杂的软件项目时,却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战场,曾经熟悉的语法工具似乎不.............
  • 回答
    在银行工作,如果说我获得了什么,那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这更像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打磨过程,把我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但略显青涩的年轻人,雕琢成了现在这个更沉稳、更有韧性、也更懂得人情世故的“中年人”。首先,最直接也最实在的,是对数字和逻辑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你可能觉得银行就是数钱、存钱,但实际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