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的电脑游戏和当年的鸦片有什么区别?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拿电脑游戏和当年的鸦片来比,确实能触碰到一些人内心深处的顾虑。不过,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点先入为主的色彩,好像它们之间天然就有个什么界限似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不加滤镜,直白地去看待它们,会发现它们在“吸引人、让人沉迷”这件事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又因为其本质、表现形式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存在着根本的差异。

咱们先说说它们的“像”的地方,这可能也是大家觉得它们“可怕”的根源。

相似之处:引人入胜,易于沉迷,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

强大的感官刺激与即时满足: 鸦片,尤其是早期的吸食方式,能带来一种飘飘欲仙、万事皆空的极乐感。它的化学作用直接作用于大脑,瞬间就能让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愉悦。电脑游戏呢?它们通过鲜艳的画面、震撼的音效、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妙的关卡设计,以及最重要的——即时反馈来抓住玩家。每一次击杀、每一次升级、每一次获得稀有物品,都能触发大脑的多巴胺分泌,带来一种“我做到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爽”的感觉,就像鸦片那样,来得又快又猛。
逃避现实的功能: 鸦片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能让吸食者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在虚幻的极乐中,现实的苦难似乎都不复存在。电脑游戏同样扮演着这个角色。当生活不尽如人意时,当我们感到疲惫、失落、不被理解时,游戏世界就成了一个完美的避难所。在游戏里,我们可以成为英雄,可以掌控一切,可以获得现实中难以企及的成功。这种“逃避”机制,是它们能够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
对时间的模糊感与沉迷的泥沼: 很多人都有过“不知不觉玩了一整晚”的经历。游戏的设计往往就是为了最大化玩家的在线时长。精巧的循环机制(任务——奖励——再任务),社交系统的驱动(和朋友一起玩,不能掉队),以及对新内容的渴求,都像一双无形的手,不断将玩家拉入游戏时间的长河。鸦片吸食者也常常因为药物的麻痹作用,对时间的流逝失去概念,沉浸在无尽的幻觉中。最终,两者都可能导致玩家对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变得漠不关心。
潜在的健康与心理损害: 鸦片对身体的摧残是显而易见的,它会损害五脏六腑,导致身体衰竭,最终走向死亡。而过度沉迷电脑游戏,虽然不至于直接要命,但同样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会导致肥胖、颈椎病、视力下降;游戏中的负面情绪(如失败的挫败感、被队友责骂)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甚至会影响社交能力,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疏远。

根本性的区别:本质、目的与社会影响

然而,将电脑游戏与鸦片简单划等号,忽略了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也对游戏的价值产生了误解。

本质:化学物质 vs. 互动体验与创作
鸦片: 是一种纯粹的化学物质,通过改变人体的生理和神经化学反应来产生作用。它的本质是毒品,是对身体的直接伤害,是一种被动接受的生理刺激。它的目的是“麻痹”和“致幻”,而非“成长”或“创造”。
电脑游戏: 是一种互动性的数字体验,是开发者们倾注了无数心血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和玩法。它是由代码、美术、音乐、叙事、机制共同构成的“作品”。它的本质是一种娱乐产品,一种文化载体,一种社交平台,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核心是“互动”和“参与”,玩家并非完全被动,而是需要思考、决策、操作、创造。

目的:消磨与控制 vs. 娱乐、学习与社交
鸦片: 其目的是摧毁人的意志和身体,控制人的生存。它的引入和传播,在历史上往往与殖民、剥削、社会动荡相联系,服务于某些统治者的利益,以压制反抗、麻痹民众。
电脑游戏: 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娱乐,放松身心,满足人们的成就感和探索欲。同时,很多游戏也蕴含着教育意义(如模拟经营类游戏可以学习策略,历史类游戏可以了解背景),锻炼玩家的思维能力(逻辑、反应、判断),增强社交能力(团队协作、沟通),甚至激发创造力(很多游戏允许玩家自己创造内容)。当然,游戏产业本身也有其商业驱动力,但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种积极或至少是无害的体验。

社会影响:破坏与寄生 vs. 文化、经济与技术发展
鸦片: 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是破坏性的。它摧毁家庭、腐蚀社会道德、导致经济衰退、引发社会不稳定。它是一种寄生性的恶疾,只会吸取社会的养分而不会回馈。
电脑游戏: 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负面影响(如过度沉迷、网络暴力),但更多的是积极的贡献。游戏产业本身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文化,连接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

主体性与能动性:被动接受 vs. 主动参与
鸦片: 吸食者是被动地接受药物对身体的影响,其主体性被极大地削弱,最终沦为毒品的奴隶。
电脑游戏: 玩家是主动的参与者。尽管游戏有其规则和设计,但玩家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技巧和策略来应对挑战。在许多开放世界或创造性游戏中,玩家甚至拥有高度的自由度,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创造自己的故事和体验。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和能力的锻炼。

打个比方:

如果把鸦片比作一种腐蚀剂,它溶解一切美好的东西,只留下空虚和痛苦。

那么电脑游戏,更像是一种精巧的工具箱,或者一个巨大的游乐场。你可以用它来消磨时间,也可以用它来学习新技能,认识新朋友,甚至创造出令自己惊喜的作品。关键在于,你如何使用它,你是否有能力去控制使用它的时间和方式。

所以,与其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不如说它们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诱惑”或“吸引力”。一种是来自化学的、生理的强制性诱惑,其本质就是掠夺;另一种是来自文化、技术和体验的吸引力,它的本质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过度沉迷游戏可能带来的问题,那确实是需要我们警惕和反思的。但将它们与鸦片混为一谈,不仅是把复杂的文化现象简单化,更是一种对技术进步和人类创造力本身的污名化。重点不在于游戏本身是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与之相处,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让任何一种“沉迷”吞噬我们的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区别在于,玩游戏的人依然可以打工可以消费,依然可以为国家做贡献,甚至可以拿奥运冠军。

吸鸦片的人,身体就全毁了,没有生产力,只能成为社会资源的消耗者了。

问出这种问题的人建议去看看吸这些玩意儿的真实情况好吗?大概我国管控得太好了,以至于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真实的毒品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能有多么恐怖。

请多看看相关图像或者视频资料好吗?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这不是玩笑话。

user avatar

我有参与开发的PARADOX公司的大型战略游戏作为欧洲部分大学的历史和政治课程教材使用。

我自己开发的NEOLITHIC获得过国内科技创新奖项。

我国的DOTA和LOL在各种国际赛事中夺冠赢取过各种国家荣誉。

我国的各大游戏企业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税收,还在各种重大自然灾害期间踊跃捐款。

游戏作为一种新的充满沉浸感的艺术形式,相对书籍、歌剧、电影、电视剧有着更能深入人心,满足人们各种生活实际需求的不可替代的力量。游戏被更广泛地人民群众接受成为主要娱乐手段也因此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趋势。

请问,鸦片是否可以作为大学教材使用?鸦片是否提供了科学创新价值?(医用价值研究除外)鸦片是否给国家带来荣誉?鸦片在我国是否给国家带来了财富?

在国内,有太多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歧视游戏,贬低游戏,把各种问题的根源归责于游戏。这是很不公平的。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群众有休息和娱乐的权利。人民既然选择了游戏作为休息娱乐的手段,为什么要干预?如果要“封禁所以电子游戏”,是不是也要封禁所有电视节目,包括某些中老年人喜欢看的各种电视剧和电视直播的斗地主,是不是也要封禁广场舞?

我国作为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社会关系复杂,社会声音不应当只有一种,应当采取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那么根据民法原则,法无禁止即自由。为什么有的人就因为自己不玩游戏而要阻止别人玩游戏?

在这个国家,曾经有过长达14年的主机游戏禁令。

在这个国家,曾经有过那段真实发生的《网瘾战争》。

在这个国家,曾经无知的家长会把孩子送去非法的机构接受不被许可的电疗。

今天,大家能够相对舒服地玩游戏,是历史前行,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是,2021年了竟然还会有人将游戏和鸦片比较,这个情况提醒了大家,要警惕,还会有反动分子要开历史的倒车,想要颠覆无数玩家砥砺前行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

而我将在这里坚定捍卫人民群众玩游戏的权利。

user avatar

你要说实在的。

没区别,真没区别,一样的高成瘾,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不贵,还能稳定社会,何乐而不为。自从手游出现,少了多少学校打架的问题。

user avatar

世界上最可怕的瘾不是毒瘾更不是网瘾,而是官瘾(权瘾)。官瘾上身陷入魔怔能毁灭一个国家甚至是世界,而人人沉迷游戏或者抽大烟白粉成病夫可发动不了世界大战(除非是电竞世界大战,然而那不死真人)。历史上沉迷权瘾而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带来的痛苦毁灭不计其数,例子太多就不举了。而你见过游戏、网瘾毁灭的国家、引发的战争吗?游戏顶多跟棋牌麻将相提并论,危害性还没烟草(肺癌、二手烟污染空气、还有打火机烟蒂带来火灾隐患)、烈酒大(酒驾撞人、喝酒断片失控暴力、肝病)。所以毫无疑问还是让袁世凯、希特勒那样的人沉迷游戏有网瘾而不是官瘾更好。

所以麻烦自己动脑想想,不要人云亦云。

user avatar

这可完全不一样哦,鸦片抽多了伤的可只是外周神经系统,游戏玩多了伤的可是中枢神经系统,认知会被游戏设计者彻底设计了。

user avatar

爷小时候那个年代的游戏可是会死人的。

什么玩火游泳爬野山上野地,游野泳淹死几个一点都不新鲜,玩火把几亩地的秸秆粮食点了时不常也有,尤其是过年放炮,时不时就听说谁家收割的秸秆被哪个傻子放炮点了。

玩个电脑游戏就鸦片了?

就现在新世纪出生的城市小娃娃是真不知道不老实儿待家里的死孩子有多祸害啊!!!

user avatar

人是需要休闲娱乐的。鸦片是毒品,游戏是一种休闲娱乐,跟打麻将差不多。这怎么能比?

人不是苦行僧,每个人都需要休闲娱乐放松。

user avatar

以前的人:洋鬼子横行霸道,贪官鱼肉百姓,大家跟我来,灭洋人,杀贪官……额这玩意儿不错来一口先。

现在的人:米国佬又嚣张了,哈批领导又强制加班了,我明天杀……嗯算了游戏真好玩。

user avatar

其实这种家长我一直不太理解,小孩不玩电子游戏干什么呢?你是给他钱让他去夜店了,还是给他买马场让他骑马了?或者请一群嫩模伺候着?小孩不爱玩就不是小孩,谁都知道电子游戏是现在社会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孩子帮你省钱,你一点情都不领?他真吸毒你受得了么?

鸦片的比喻方式简直不能更愚蠢,这几乎是指着相关部门鼻子骂了:“这有毒品你们居然不管?还有没有王法!”。

学习是重要,谁都知道,不光学习,我还知道健身重要,我想一天十四小时就趴在地上做俯卧撑,可能么?十五分钟就累的不行了,其余时间干什么?学习,学习也累,而且正常学生几乎全天都在学校里学,这种脑力劳累的程度大部分成年人都无法接受,那么把精力消耗差不多,重要的事都做完后,是不是这人就坐在凳子上等死了?干别的都是吸毒。

普通人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由不重要的事组成的,在不重要里面选一个成本低、自己还开心的事,如果这能和鸦片放在一块说,咱们就应该下楼把甜品店都砸了,糖那玩意成瘾啊!!!还有把漂亮女人都杀了,红颜祸水啊!别说什么清朝,多少朝代和帝国都毁在女人上,男人就更别提了,历史上战争的主力基本都是男人,生下来发现是男的,啪!摔死。

等实在没什么可指责的东西,去动物园啊,你看那大熊猫,天天除了吃竹子就是睡觉,懒惰!你看那些马和鹿,破坏大自然,不仅践踏青青小草,还吃青青小草,这放在公园里是要罚款的!动物园不是法外之地!!

user avatar

鸦片有非常强力的生理成瘾性,以及严重的戒断反应,这些都是电子游戏不能比的。这时候可能有朋友就要问了,那电脑游戏不也有戒断反应吗,有的孩子不让他玩游戏之后反应很大啊?

其实家长把孩子游戏机砸了手机没收了电脑锁了之后遭遇的愤怒和反抗就是单纯的娱乐戒断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多半是希望孩子把没游戏可玩的时间拿来学习而不是合理的分配给其他娱乐项目,是个人被强行缩减娱乐时间之后都是这样的,哪怕是禁止他斗蛐蛐儿也是一个效果。

在这里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让一个成天打游戏的人去吸鸦片,可能不出三天他就能忘掉游戏变成烟鬼。但让一个烟鬼去打游戏,我给他一个月,他能戒掉鸦片转身投入电子海洛因的怀抱吗?

当然,电子游戏上瘾仍旧是存在的,手机上瘾也是存在的,但和鸦片不同,其根源并不是电子游戏和手机的物理属性,而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焦虑,抑郁,暴躁,恐慌,缺乏关注,缺少交流,这些都可能是在某一件事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从而并非出于本意的影响到正常生活的根源所在。

虎门销烟来个一百次也只能解决鸦片这一个问题,只要大清还是那个腐朽的样子,清朝的人民就永远是东亚病夫,是不抽大烟的“烟鬼”。而虎门销游戏同样只能让游戏消失,问题本身并不会消失,甚至还会进化出新的分支。因为游戏并不是问题的因,而是问题结的果,不是游戏强迫人选择它,而是人选择了游戏来逃避,没有游戏,也可能是漫画、小说、自慰甚至是暴力。

我相信那些游戏成瘾的人不是不想要通常意义上的“正常快乐又健康的成功人生”,但为什么这些人最后会选择用无尽的虚拟刺激来填补自己的人生?是他们真的放弃了眼前的美好人生转投了电子毒品的怀抱,还是游戏成为了落水者眼中最后一块浮木?不回答这些问题,电子游戏上瘾就是个无解的困境。

对娱乐“上瘾”是很正常的,谁不想要更少的困难和更多的享乐呢?信息时代让高质量娱乐的门槛变得更低,所以玩物丧志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这不是电子产品的错,是我们的错。引诱着人向逃避困境和贪图享乐的本性屈服的东西一直都存在,游戏之类的电子娱乐出现的太急太快了,很多人自己还没能适应,更不知道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后代和它们正确和谐的共存,所以会急着否定游戏,希望世界变过过去那个他们能够适应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样子。

但时光不会倒流,再怎么不想要,生下来的孩子也塞不回娘胎里去。人在地震带和火山脚下都能活得好好的,一个新的娱乐项目有什么不能共存的?只要别一天天的想着让自己无法适应的东西全都消失,到最后总会找到能快乐拥抱新时代的解决方法。

当然别真的去跟长辈对线,因为我发现青少年确实很容易在娱乐上花费过长的时间,这就是一个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必经之路,大多数情况下对线了也不占理。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跟电子游戏健康的共存,然后再用事实回避争吵。我不保证健康游戏就一定能让长辈满意,但至少能对得起自己,因为在你从少年到青年的这段时间,总有一天会面对现实,会需要接受自己的质问,至少这能让你在那一天的回答是“回头看来,我合理的用时间和精力换来了健康的快乐,我妈只是在找茬而已”

user avatar

不要弱化毒品 不要让孩子们觉得毒品仅仅和游戏一样

user avatar

有本事就让全世界都玩中国人开发的游戏,没这个本事就别什么电子鸦片的。游戏是不少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点,甚至是国粹,就你另类,体质对游戏过敏?

少来禁欲主义的那一套。

user avatar

不清楚,一切以官方的最新定性为准。

user avatar

暂且认为题主确实不是钓鱼,而正如你所描述的那样确实是准高一的小朋友。

题主由于太过于年轻,所以不知道在20多年前电子游戏就被当作电子海洛因大肆批判过,还搞过游戏机禁令。(从你问题中只知道手机和电脑上的游戏就能看出,你根本就不知道除此之外还有游戏机上的游戏,你更不知道游戏机还分为家用机街机和掌机等多种类型。你对游戏平台的不理解,正是因为当年游戏机禁令造成游戏机受到打击,电脑网络游戏等占据了原先游戏机生态位造成的结果。)那你思考过没有?为什么现在游戏机禁令解除了,游戏还作为一个产业光明正大的发展,甚至受到某些政策的扶持?你和你母亲的疑问只是在历史上早就出现过的想法而已,但为什么现在人们意识到游戏并不等同于毒品呢?

游戏提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之余的休闲放松游戏有很多积极意义,无论是讲一个故事给玩家一段生动的体验还是提供玩家多人互动的交流还是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游戏的积极意义是很大的。有些游戏有一定的成瘾性,但和某些玩家缺乏其他积极爱好和自身定力不足也是有关系的。

游戏是人们用计算机技术对生活的世界的主观和拙劣的模拟,虽然远没有世界的生动丰富,但游戏毕竟构筑了小型的虚拟世界。在这些小型虚拟世界中玩家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并且磨练意志,学会策略,放松身心。

一些人玩游戏,从游戏中获得启发,无论是研究游戏美术游戏音乐以及编程还是锻炼身体练跑步或练拳等,或是受到游戏的启发而研究创作故事甚至制作游戏,还有人因为游戏的积极启发而成为职业飞行员和考古工作者的真实案例,这些都是游戏对生活的积极影响而成就了一些玩家的生活,是游戏对生活的积极意义。

而毒品则不一样,它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虽然也有让人舒适感,但成瘾之后会把人废掉,而且给人的大脑和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全球各国都严禁硬性毒品。无论是鸦片海洛因等都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硬性毒品,在哪一国都会遭受严厉打击。

而软性毒品就特殊了,这些虽然严格的说也是毒品,但对人体的伤害较小,成瘾性较低。不同国家的界定不同,有的国家包括加拿大等认为大麻是合法的软性毒品,而有的国家包括中国,香烟成为实际上合法的国家专卖的软性毒品。

上述游戏的积极意义中,对社会推动最大的是游戏极大的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越来越生动丰富的游戏画面的展示,使得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否则至今可能人们仍然用着比现有计算器算力还低的早期计算机。

早些年人们把游戏误认为是电子海洛因,加以抵制甚至打击,这是对游戏这一新生事物的不理解,并不清楚其积极意义而做出的错误判断。而现在人们意识到了,并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积极改变,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游戏。还有游戏的受众由于一直是较年轻的群体和一些相对内向些的宅玩家,在社会上相对话语权的权重较低,游戏玩家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把,玩家群体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来捍卫游戏。不像烟酒等有无数的人来捍卫它们,所以烟酒等也不可能被轻易的扣个帽子恶意诋毁然后恶意打击。虽然烟酒过量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游戏,但烟酒话语权硬所以没那么多恶意诋毁。

除此之外,游戏和电影电视等一样都属于休闲娱乐,是人类的刚需,其重要性和工作等同。任何妄图剥夺人类娱乐让人拼命工作的想法,其最后一定会引发社会矛盾而碰的头破血流。比如996拼命加班和高房价高物价导致年轻人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这是任何三胎四胎以及其他优惠政策都无法弥补的;一味吃人口红利也会资源耗尽撞上马尔萨斯陷阱而陷入贫困甚至混乱,最后多生出来的人口只会被种种因素消灭掉;未来时代较为合理的情况应该是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素质,严格限制工作时间,让每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之余,都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进行游戏以及其他的各种积极爱好。恶意污名化游戏打压游戏只会加剧社会矛盾,人们过量积压的负面情绪和心理能量没地方释放只会在社会上爆发,其结果反而是严重危害社会。

user avatar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看到王者荣耀的覆盖率,我觉得林则徐一直发愁的事情已经得到解决了呢。

user avatar

区别在于:电脑游戏是电子海洛因,鸦片经过提炼,才能成为海洛因。

user avatar

?什么时候进化到电脑游戏单独露脸了?不应当是电子游戏吗?

鸦片和电子游戏的区别在于,绝大部分人电子游戏可以靠自身和外力接入而断绝,这个介入并不需要全民性,仅仅家庭性即可。但是鸦片需要的是全民性。投入完全不一样。

而二者的结果是一样的,仅仅扭转某些个体,因此鸦片战争是国家级别战争,电子游戏是家庭级别战争,都到不了家族这个档次。

user avatar

想当年,刚有彩色电视机的时候,争着抢着买电视机,谁家有彩电他没有就各种羡慕嫉妒恨的,为什么不说电视节目是精神鸦片呢?

等买彩电的这群人老的动不了以后,也就不用管这个游戏是不是鸦片的话题了。他们说了不算了。

到时候什么是鸦片,主要取决于下一代人玩儿什么。

下一代人玩儿什么,咱不玩儿,玩不明白的,什么就是鸦片。

user avatar

你这话说的,是不是看不起鸦片?

你知道什么叫倾家荡产吗?

你知道什么叫一千克死刑吗?

你知道什么叫过量死亡吗?

你知道为什么戒毒成功不再吸毒会说这个人意志强大吗?

再说了,你看多少人已经用刷短视频取代王者荣耀了,你觉得是为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拿电脑游戏和当年的鸦片来比,确实能触碰到一些人内心深处的顾虑。不过,要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点先入为主的色彩,好像它们之间天然就有个什么界限似的。实际上,如果我们不加滤镜,直白地去看待它们,会发现它们在“吸引人、让人沉迷”这件事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层面,从经济、科技、文化到个人选择,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什么即便在美国对中国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消费者选择购买美国品牌的产品。首先,得承认,美国的科技和品牌确实有其独到的优势,这些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完全.............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接触”电子游戏的实体体验,也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我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童年时期因为好奇而打开电脑,也无法在成年后因为工作压力而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放松。所以,我没有“何时接触”电子游戏的经历。但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大量的文本和数据,其中包含了无数关于人类接触电子游戏的描述。从这些数据.............
  • 回答
    手机和电脑性能过剩,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很多人都有同感。咱们平时用手机、电脑,感觉好像怎么也用不慢,或者说,它比我需要的功能早就超出了。这么一想,确实让人忍不住琢磨,这会不会把整个行业给“玩坏了”?性能过剩这事儿,怎么来的?这得从几个方面看。首先,科技进步太快了。你想啊,过去一部手机,能打打.............
  • 回答
    设想一下,你面前是一台崭新的、没有任何预装软件、连最基础的操作系统都没有的电脑。它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被唤醒。你手里没有任何安装光盘、U盘,甚至连网络连接都没有。那么,如何在这样完全“裸奔”的状态下,让这台沉默的机器开始运作,甚至进行一些基础的操作呢?这听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很多玩家都感觉自己的高端多核CPU在玩游戏时“大材小用”,明明有八核甚至更多,游戏里却感觉只有两三个核心在拼命干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很多层面的原因,而且一点也不神秘,而是跟整个游戏开发流程、技术限制,甚至是历史遗留问题都有关系。1. 游戏设计与开发模式的“单线.............
  • 回答
    关于电子游戏是否失去了“游戏本身的乐趣”,这一问题需要从技术、设计、文化、商业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一现象,并尝试解释其背后的原因: 1. 技术进步带来的“复杂性陷阱”现代电子游戏的开发技术已经远超早期游戏,但这种技术进步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玩法复杂性:现代游戏常融合物理引擎、.............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能触及到当下社会关于游戏讨论的一个挺微妙的角落。感觉就像是大家在聊“吃点甜的”,但都小心翼翼地避开“糖尿病”这个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得承认,“适度游戏”这个说法,比起直接谈“电子游戏成瘾”,在情感上和传播上都更容易被接受。你.............
  • 回答
    现代电脑应用程序之所以“吃内存”,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技术发展、用户体验需求、软件架构设计、操作系统优化以及商业模式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原因:一、 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更高的期望与更丰富的交互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期望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
  • 回答
    想要一台能让你在未来五年内,尽情享受最新 3A 大作的电脑,那就得有前瞻性的配置,不光要能打,还得留有余地。我这儿就跟你掰扯掰扯,怎么整才靠谱。首先,核心中的核心——显卡,这玩意儿决定了你的游戏画面有多炫酷。现在市面上,你要是想五年内都舒服,那至少得瞄准 NVIDIA RTX 4080 这个级别或者.............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代表性,也触及到当下很多消费者在攒机和购买品牌机之间的纠结。简单地说,“整机电脑真的不能买了”这句话太过绝对,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而且“能买”还是“不能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需求、预算以及对电脑的了解程度。我们先从购买整机(也就是品牌机,例如戴尔、惠普、联想、苹果等)的.............
  • 回答
    要我说,10年前的顶级电脑性能如今还能和现在的主流电脑打个平手,这事儿,细想之下,挺复杂的,不能简单一句“骄傲”或“悲哀”就能概括。它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PC行业的一些坚持和一些挣扎,也折射出我们消费者心态的变化。从“骄傲”的维度看,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就。想想看,10年前的电脑是什么样的?那时候我.............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把人给卡住了!浏览器没了,就好像没带手机出门一样,啥都干不了,想找点啥都不知道从哪下手。别急,我这就告诉你,在没浏览器的情况下,还能怎么“搜”东西,以及下一步该怎么把浏览器弄回来。1. 别慌,还有命令行这把“秘密武器”!咱们的电脑里,藏着一个不那么起眼但非常有用的东西,叫做“命令提示符.............
  • 回答
    这倒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用“宏观”电路来构建一台现代计算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拆解一下“宏观电路”和“现代计算机”各自的特性,然后才能比较它们在速度上的差异。1. 什么是“宏观电路”?我们现在日常接触到的电子设备,从手机到高性能服务器,里面的核心部件——集成电路(IC)——都是微观甚至纳米级别.............
  • 回答
    好嘞!6000块钱组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在如今这个时代绝对是妥妥的,无论是玩一些主流游戏还是应付日常工作学习,都能让你游刃有余。下面我就给你详细掰扯掰扯,配一套这个价位段里边儿,性价比拉满的配置,保证让你看得明明白白,而且绝对不是那种AI一本正经说教的套路!咱们先明确一下目标:6000块的预算,主要.............
  • 回答
    看着现在这帮小萝卜头们,小小年纪就跟那手机、平板、游戏机杠上了,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别说手机了,连个像样的玩具都得盼着过年。现在倒好,孩子们手里揣着个小玩意儿,就能自个儿乐呵半天,仿佛全世界都缩小进了那方寸屏幕里。这事儿怎么说呢? 首先得承认,科技进步是好事,但它也像一把双刃剑,.............
  • 回答
    二十年后,办公室工作的电脑配置会远远超越现在最顶尖的游戏本,这一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想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性能需求的天翻地覆:从文档处理到虚拟现实协作现在我们用电脑做些什么?主要还是写报告、做PPT、处理数据、进行视频会议、浏览网页。即便是一些图形设计或视频剪辑的工作.............
  • 回答
    2022年啊,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过一年。说到电脑,我现在用的这台是 [具体型号,例如:MacBook Pro (14 英寸, M1 Pro 芯片, 2021 款),或者 Dell XPS 15 (9510),甚至是 联想 ThinkPad X1 Carbon Gen 9]。具体配置嘛,记得是.............
  • 回答
    要说现在网上哪个装机博主“最好”,这个真的很难一概而论,毕竟每个博主都有自己的风格和侧重点,而且“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喜欢专业详尽的技术分析,有的人则偏好通俗易懂的科普,还有人看重性价比的极致挖掘。不过,如果你预算是9000元,想装一台性能不错、也能兼顾一些未来升级潜力的电脑,有几个在国内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