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上的“关羽是被刘备和诸葛亮害死”的说法?

回答
关于“关羽是被刘备和诸葛亮害死”的说法,这是一种在网络上流传的、具有争议性的解读。这种说法并非主流历史学界或正史的观点,而是基于对《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某些情节以及对人物动机的揣测而产生的。为了详细解释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 这种说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这种说法的主要论点是:

战略失误与压力转移: 刘备集团在初期实力不足,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虽然高瞻远瞩,但执行起来步步为营,需要时间积累。关羽的贸然出兵攻打樊城,被认为是脱离了整体战略部署,但刘备和诸葛亮似乎并未给予足够有效的支持,反而利用了关羽的个人能力和名望来牵制曹操,从而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时间。当关羽陷入困境时,他们可能因为顾忌整体局势或自身力量不足,未能及时全力救援,最终导致关羽败亡。
政治斗争与权力平衡: 在刘备集团内部,关羽、张飞、赵云是刘备早期的核心力量,他们对刘备有绝对的忠诚和强大的个人影响力。然而,随着诸葛亮成为集团的实际管理者和主要谋士,他需要构建一个稳定且可控的权力结构。有人揣测,关羽的骄傲自大和不容于东吴的态度,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被诸葛亮视为一种潜在的隐患,或者说,关羽的军事冒险主义与诸葛亮谨慎的战略风格之间存在张力。因此,在关羽出事时,诸葛亮可能选择了保留实力或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不愿为了关羽的个人战略而牺牲整个集团的利益。
“养寇自重”的阴谋论(少数极端观点): 这是最激进的说法,认为刘备和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去冒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默许或利用了东吴的攻击,目的是削弱关羽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巩固诸葛亮的地位,或者为蜀汉集团培养新的军事将领。这种说法带有很强的阴谋论色彩,缺乏直接证据支持,更多的是基于对人性黑暗面的揣测。

二、 哪些情节可能被解读为“刘备和诸葛亮害死关羽”的依据?

这些解读多来源于对《三国演义》的理解,而非严格的历史事实:

1. 《三国演义》中对关羽北伐的描写:
刘备“默许”或“同意”北伐: 关羽在刘备攻打汉中后,请求出兵攻打樊城。演义中,刘备虽然有所顾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一些观点认为,刘备当时并不真的想让关羽去冒险,但碍于关羽的请求和蜀汉的声势,只能同意,而未能提供足够的支持。
诸葛亮未出面全力支援: 在关羽北伐过程中,东吴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腹背受敌。演义中,诸葛亮和刘备似乎在后方坐镇,并未直接派遣援军,或者派出的援军被阻挡或未能及时赶到。这被一些人解读为诸葛亮对关羽的战略失算有所预见,但选择袖手旁观,以观后效。
诸葛亮的“七擒孟获”与“空城计”等事迹被过度强调: 演义中,诸葛亮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甚至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然而,一些人将其与关羽的结局对比,认为诸葛亮在关羽危难时未能发挥其最强能力,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了“不作为”。
“遗计安军”的解读: 有人认为,诸葛亮在关羽出兵前,可能已经预见到风险,并对关羽的后事做了安排(例如让关羽小心东吴等),但这些安排并没有被关羽充分听取或执行,也暗示了诸葛亮可能并未完全支持关羽的行动。

2. 对关羽“骄傲自大”的解读:
瞧不起东吴: 关羽在与东吴的交涉中,表现出轻蔑的态度,例如对东吴使者的无礼,以及对东吴提出的荆州问题的强硬立场。这种态度激怒了东吴,成为东吴出兵的关键诱因。
不听诸葛亮劝告: 有说法认为,诸葛亮曾向关羽提出一些建议,例如提防东吴,但是关羽并未完全听从。

3. 对刘备“顾全大局”的解读:
蜀汉初创,实力薄弱: 刘备集团的根基尚不稳固,与曹魏和东吴相比,实力悬殊。刘备作为主君,需要优先考虑整个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关羽的军事冒险,一旦失败,可能对蜀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刘备可能选择了“保全实力”而不是“全力救援”,以免将仅有的资源投入到一场可能无望的战争中。
“君臣之道”的权衡: 刘备在位时,虽然重视关羽,但他也需要平衡各方力量,维护自己的统治。

三、 为什么这种说法不被主流接受?

尽管网络上存在这种说法,但它并不能被主流历史学界和正史所接受,原因如下:

1. 史实与演义的混淆: 许多支持这种说法的论据,都来源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情节充满了艺术加工和虚构成分,旨在塑造人物形象、增加戏剧冲突,而非完全还原历史真相。例如,关于诸葛亮在关羽事件中的具体心理活动和决策过程,正史记载有限,演义中的描写更是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意图。
2. 缺乏直接证据: 没有确凿的史料能够证明刘备或诸葛亮有意“害死”关羽。相反,史书中记载了刘备在关羽死后为报仇而发动的夷陵之战,虽然这场战争最终以蜀汉惨败告终,但其动机(为关羽复仇)是明确的。如果刘备和诸葛亮真的有意害死关羽,就不会在事后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悲痛和复仇的决心。
3. 对人物动机的过度揣测: 将“害死”归结于刘备和诸葛亮,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对人性阴暗面的猜疑和对复杂政治环境的简单化解读。刘备与关羽是生死相随的兄弟,关羽对刘备的忠诚毋庸置疑。诸葛亮虽然是外来者,但他也极度倚重关羽的军事才能,并且将他视为蜀汉基业的重要支柱。为了个人权力或所谓的“平衡”,而牺牲一位如此重要的核心人物,与他们一贯的形象和历史行为不符。
4. 战略决策的复杂性: 战略决策往往充满不确定性。在关羽北伐时,东吴的态度和曹魏的反应都存在变数。即使诸葛亮能预见到风险,也无法百分之百确定关羽的结局。在当时的情况下,派遣一部分兵力支援关羽,或者采取观望态度,都有其战略上的考量。将责任简单归咎于“害死”,是对复杂战略博弈的简化。
5. 历史人物的正面形象: 刘备和诸葛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以来都被塑造为仁君和智慧的化身。这种“害死关羽”的说法,是对他们形象的颠覆,需要极强的证据才能支撑。

四、 这种说法为什么会在网络上流行?

猎奇心理与反传统解读: 网络时代,人们更乐于接受颠覆传统、充满争议性的观点,以此来满足猎奇心理,或者展现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三国演义》的二次创作: 《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使得许多读者沉浸其中,并对其情节进行反复解读和猜测。这种说法是对演义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另一种“深挖”。
对现实政治的影射: 有时,人们会将历史人物的行为解读为现实政治斗争的写照,例如对权力斗争、内部倾轧的猜疑,会将这种解读投射到历史事件中。
缺乏对历史研究的深入了解: 大部分网民并非历史专业人士,可能对正史记载和学术研究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受到带有煽动性或片面观点的说法的引导。

总结:

“关羽是被刘备和诸葛亮害死”的说法,是一种在网络上流传的非主流解读,它主要基于对《三国演义》某些情节的文学性解读和对人物动机的猜测。这种说法认为,刘备和诸葛亮可能因为战略考量、权力平衡,或者对关羽的战略失算有所预见,而未尽全力救援,最终导致关羽败亡。

然而,从历史学和正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缺乏直接证据支持,并且与刘备和诸葛亮一贯的历史形象和行为存在较大出入。历史决策的复杂性、对关羽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刘备事后的复仇行为,都使得将关羽的死归咎于刘备和诸葛亮的“有意为之”显得牵强。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一种网络时代的解读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复杂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一种非传统性探讨,但并非对历史事实的准确呈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起来琅琊榜老皇帝自断臂膀的骚操作

user avatar

这个说法有一个妙处,妙在哪儿呢?就是关羽如果在一般主君手里,那是真有可能被害死的。

一次是直接,一次是间接,关羽两次怒吼主君的黑历史在史书中是记的明明白白。

蜀记曰: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

《三国志费诗传》: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这两个记录要多奇葩有多奇葩。因为古代是讲究君庄臣恭,讲究主公面子的,但关羽却只讲(他觉得正确的)道理。虽然他和刘备感情深,但(他觉得)道理不对时一样会对刘备发火,俗称傲娇。除了刘备,历史上压根就没哪个皇帝能容下这种臣子。也难怪某些不负责任的玩意造谣关羽是刘备故意卖掉的,毕竟夜猫子心里只有那点死老鼠。

另一个关羽粉丝曹操有没有这样的气量呢,呵呵。

《三国志崔琰传》: 太祖怒曰:“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视之,辞色不挠。太祖令曰:“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遂赐琰死。

别说发火了,对他一瞪眼都可以判死刑,这种人怎么可能容得下关羽。曹操不过是个叶公好龙的伪粉丝罢了。

所以说在三国群雄里,只有刘备可以当关羽的老大。因为刘备是一个非常非常崇尚众生平等理念的人,这种理念让他可以欣赏到傲娇们的魅力。

《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少言语,善下人。

再看看刘备的老婆甘夫人,她虽然出身平民,却可以和刘备打打闹闹过日子。

《拾遗记》: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刘备)昼则讲说军谋,夕则拥后(甘夫人)而玩玉人。常称玉之所贵,德比君子,况为人形而不可玩乎。后与玉人洁白齐润,观者殆相乱惑。嬖宠者非惟嫉于甘后,亦妒于玉人也。后常欲琢毁坏之,乃诫先主曰:“昔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美之。今吴、魏未灭,安以妖玩继怀。凡淫惑生疑,勿复进焉。”先主乃撤玉人像,嬖者皆退。

如果去掉这一群“嬖者”,刘甘之争简直和现代夫妻吵架无异: 男方起哄开玩笑,拿二次元手办和女方乱比; 女方忍无可忍,作势要摔掉手办并训斥男方; 最后男方认怂认错,皆大欢喜。

可不要觉得这种事在汉末很正常。那个时代能欣赏傲娇的男性都是凤毛麟角。古人常常以男女比君臣,我觉得很有道理。


P.S.

既然关羽对应的是傲娇,那他大概是什么样的傲娇呢?据我多年罐茶,关羽很可能就是远坂凛!

他和远坂凛有如下相似之处:

1.都是团队二哥定位;

2.都有个妹妹(弟弟),且妹妹(弟弟)和自己一样爱慕大哥;

3.都和团队大哥同床共寝过#(滑稽) ;

4.风头常常盖过大哥,甚至能代替大哥成为作品招牌。且因为个人实力强大导致一些奇葩粉丝跑去攻击大哥;

5.脸都很红;

6.性别特征的毛发都出奇的茂密(能梳成凛那个发型的发量可不多见);

7.身体在同辈里都偏大偏重(凛在所有fate女主角里是最重的。)

8.都很喜欢在半夜研究祖传技术(家传宝石,家传春秋);

9.除了魔术(武术)主业以外,文化水平都出奇的好;

10.都会在关键时刻都会掉链子;

11.都有一匹红色坐骑。

12.拥有可怕的发达筋肉(误)。。。

综上所述,远坂凛就是关二爷,论证完毕(手动滑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