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希望伊朗能在前面挡点子弹,
现在看来,伊朗实在是太拉胯,三番五次将军、核专家、高级指挥官被暗杀。
这显然是自己内部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细细想来,1月份导弹击落民航飞机,搞不好也有内鬼。
就这水平,天天喊硬话,连内鬼都抓不到,还怎么跟敌人抗争?
到时候美元一撒,革命卫队作鸟兽散也并非不可能。
得了吧,还是要靠自己。
以色列杀疯了?还是阿美利加亲自下场干的?
第一个问题,谁干的?
我们根据最大受益人的原则分析下。
第一嫌疑人是以色列。目前拜登政府即将代替内塔尼亚胡的“好兄弟”特朗普政府。华盛顿政界的共识是拜登必然会调整中东政策,对以色列的肆意妄为进行约束。拜登也表态要回归伊核协议。在这种情况下,以色列前有暗杀伊朗核科学家,后有暗杀伊朗高级将领,是抓紧最后的时间窗口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
第二嫌疑人是美国。特朗普早就扬言下台前一定要替好兄弟再干他娘一炮。不过美军不会支持他的最后独走。那么他大型军事打击不成,利用情报机构搞搞暗杀袭击还是可以的。上周肥蓬去中东转了一下,就死了这么多人,大家都猜测他是幕后黑手,临下台还要搞风搞雨,真是个灾星啊!
但是一般来说,这种事情都是以色列出手,美国提供政治和军事情报支持。所以美国直接出手概率不如以色列,帮凶概率比较大。
至于俄罗斯和土耳其,暗杀伊朗高级将领不符合他们的地缘战略利益。尤其是土耳其,虽然和伊朗有嫌隙,但是已经缓和关系,且树敌已多,不至于再次乱来。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暗杀这位将领?
首先是打击伊朗的新月之弧计划,在中东地区再次炫耀以色列的武力,震慑敌对势力。避免他们在拜登上台后反攻倒算。
其次是为美国和伊朗缓和关系制造障碍,延缓伊朗重返伊核协议的步伐。暗杀科学家已经引起伊朗国内反美浪潮,这个时候再火上浇油,伊朗政府一时半会这个弯就不好掉头了。
第三是进一步鼓励伊朗国内的反对派势力,告诉他们以色列反伊现政权的坚定决心。
第三个问题,效果如何?
短期来看,这样的行动会起到一些作用,会给拜登和伊朗政府的外交进程制造一些障碍,也是对伊朗在中东势力的一个打击。
长期来看,效果有限。回归伊核协议是拜登政府、欧盟、伊朗、俄罗斯等各方玩家共同的期待,能延缓一时,但是无法根本阻止。美伊缓和一段时间是必然发生的。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伊朗看似波斯湾小霸王却一直被以色列压着欺负?
两个因素,外部因素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给以色列的支持是极其强大的。但是根本原因是伊朗内部不稳定。伊斯兰革命后一路走来,世俗化(亲欧美派)始终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伊朗最高领袖目前身体状况其实很不容乐观,后续怎么走大量骑墙派投机派在观望。这就使得伊朗政府的统治基础缺了一个角。拜登的胜选使得伊朗内部各种牛鬼蛇神(波斯公知)都开始大肆活动,前途未卜啊。
第五个问题,伊朗会不会重新彻底回到美国阵营?
我只能说除非伊朗颜色革命,回到巴列维时代。现在政权是不可能的。具体背景我节选一些论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伊朗伊斯兰革命,是除了历史和地理因素外,塑造伊朗在当今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形象和地位的最重要因素。从此伊朗离开了类似土耳其那样的世俗化轨道,走上了一条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路线。这是一条违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孤独道路,事实上也是一条自我封闭的道路。因此,伊朗的总体地缘战略处境,只用两个词就可以形容:孤立和多疑。
由于经历了太多的欺辱与背叛,伊朗在被主要地缘战略势力孤立的同时,也对外界甚至是为数不多的友好国家始终心存疑虑,处处提防。
地理环境上孤立。围绕着伊朗的一圈主要邻国,如土耳其、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亚美尼亚,要么与其有着领土矛盾、宗教矛盾,要么是美国的盟友有美军驻扎。稍远一点的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将伊朗视为心腹大患。土耳其怀着复兴奥斯曼帝国的野心,表面上关系有所缓和,实则将其视为独霸中东的潜在对手。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伊朗也是疏远冷淡居多。北面是老冤家苏联,红色帝国的霸道不让沙俄半分,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更是让他所有的邻居都心怀不满。(苏联解体后有所好转)南边濒临波斯湾和印度洋,虽然控制着霍尔木兹海峡,但是海峡之外就是美国海军第五舰队的天下。面对美国的海上霸权,伊朗的海上贸易生命线始终是命悬一线。因此,南出大洋之路事实上也被堵死了。
意识形态上孤立。虽然同为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二者千余年来却势不两立。全球伊斯兰教徒中,逊尼派占到了八到九成的绝对多数,信众超过十亿;什叶派仅有八千万左右,约占穆斯林的10%-15%。从国家来说,什叶派的主要势力范围只有伊朗和塔吉克斯坦两国,还有伊拉克局部。逊尼派国家则广泛分布在西亚、中亚、北非、南亚以及东南亚各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各阿拉伯国家,主要都是逊尼派居多。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中国人一提起伊朗就强调是伊斯兰教国家,其实伊朗所信奉的什叶派在本教内部是绝对少数,处于孤立地位。
民族分布上的孤立。我接触过一些对国际问题不太了解的朋友,往往会因为都是伊斯兰国家而把伊朗和阿拉伯诸国混为一谈。且不提宗教矛盾,这两个阵营在民族上就是截然不同的。伊朗主要人口是波斯人,其他还有一些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是伊朗与阿塞拜疆等邻国矛盾的祸根)。阿拉伯诸国顾名思义,主要民族是阿拉伯人,当然其他也有库尔德人等等。历史上,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帝国曾多次入侵和统治波斯地区,因此伊朗文化中也被刻下了不少阿拉伯文化的痕迹,但绝不能就此把波斯民族与阿拉伯民族混为一谈。当年伊拉克进攻伊朗,打了十年“两伊战争”,虽然其背后有着美苏两国的怂恿和政治、经济、外交等等种种考量,但其主旗号却是“阿拉伯民族对波斯民族的战争”。波斯民族与阿拉伯民族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站在伊朗高原环顾四周,波斯民族会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政治体制上孤立。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虽然总统是选举产生,但实则不过是执行者,真正执掌统治大权的是由专家会议(主要是宗教学家)选举产生的精神领袖。目前中东地区,甚至是放眼世界,实行政教合一的国家只有伊朗一家。沙特阿拉伯虽然瓦哈比教派影响很大,也有原教旨主义倾向,但毕竟是王室掌权,即使封建专制也算不得政教合一。土耳其虽然在艾尔居安上台后逐渐偏离世俗化道路,但毕竟还没有名目张胆当搞政教合一。其他诸国或立宪君主,或至少名义上是民主制度,和政教合一体制就差得更远了。
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领导人提出了“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的口号,正是基于以上“四个孤立”提出来的,表达了对任何外部势力都极其不信任的情绪。伊朗这么多年对核武器孜孜以求的态度,也是源于民族安全感的缺失。这事实上使得伊朗成了美苏两大阵营共同的弃儿。只是因为美苏对峙高度紧张,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伊朗的政教合一体制又有着宗教凝聚力加成,这才勉强坚持到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伊朗的压力骤然增大。伊朗近三十年来始终面对着巨大的地缘战略危机,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对伊包围网。
客观来看,迄今为止美国仍然掌握着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主导权,特别是在中东地区更是占据着明显的战略优势。这部分是因为美国人几十年的精心经营,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东作为欧亚大陆上的地缘战略破碎区,并不像东亚、南亚或者欧洲那样存在足以称霸一方或整合域内国家的地缘战略力量。这就使得美国得以基本不受干扰地发挥和利用其全球霸权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对区域内的各股地缘战略力量进行干预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搅屎棍”的目标。
在这个前提下,目前伊美关系仍然是伊朗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伊美矛盾仍然是伊朗最大的地缘战略难题。其他如伊俄关系、伊中关系、伊欧关系,都受到伊美关系的绝对影响。而伊朗与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大部分中东诸国的关系,更不过是伊美关系的附庸而已(阿联酋居然继沙特之后也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了,中东越来越营垒分明了)。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布局,随着其全球地缘战略而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冷战期间,其主题是与苏联争夺在中东的影响力。苏联刚解体时,美国在中东地区一时没有了地缘战略对手,可以为所欲为。当其时,整个中东的地缘战略形势,几乎就是美国在欧洲布局的缩小版。以色列、土耳其、埃及、沙特仿佛欧洲之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共同组成了事实上的中东版北约,在美国的支持下肆意扩张。阿拉伯复兴党执政的诸国失去了苏联的暗中支持,就如同东欧各民主国家,正在一个个或分化瓦解,或当起了缩头乌龟。而中东版的俄罗斯,就是伊朗。这个国家和俄罗斯一样,被安上了流氓国家的名号,树立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号令一方群起而攻之的标靶。此时伊朗已经几乎陷入地缘战略的绝境。(当时俄罗斯很虚弱,连南斯拉夫都救不了,即使伊朗向他靠拢也爱莫能助)如果形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伊朗这次恐怕在劫难逃,毕竟他可没有俄罗斯那么庞大的核武库。
幸运的是,美国在苏联解体后狂妄自大到昏了头,又受到911事件的刺激,违背其一贯的离岸平衡手原则,不知深浅地亲自下场连打两场伊拉克战争和一场阿富汗战争,还在叙利亚发动颜色革命。(我称之为麦金德狂热病,好像只要是世界霸主都会得一次,真是咄咄怪事)。这一下不仅美国自身陷入治安战的泥潭消耗了软硬实力,而且把中东地区本来泾渭分明的水都给搅浑了。中东就像是“大粪坑”里被丢了炮仗,各种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经济矛盾、政治矛盾甚至是鸡毛蒜皮的部落矛盾一下子喷薄而出,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群魔乱舞松动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封印,带给了伊朗一线生机。
应该说在中东这个乱局中摸爬滚打了千余年的伊朗人,战斗力和战略眼光远非一盘散沙的阿拉伯人可比,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做了三件大事:
一是捏着鼻子与俄罗斯建立了盟友关系。美国的压力迫使伊朗不得不向同样受到美国压制而且地理上比较接近的俄罗斯靠拢。这实在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对伊朗人民而言,这不过是联合沙俄对抗大英帝国的历史重演。但是在生死存亡之际,伊朗政府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巧合的是,此时的俄罗斯也正好完成了由叶利钦到普京的换代,不仅国力开始回升,而且敢于在地缘战略问题上主动出击,寻找战机打破美国的窒息战。俄伊两国可谓是一拍即合,从而拉开了20年来合作抗美的大戏。
但是这种合作的基础并不牢固。这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与伊朗都是资源输出型国家,两国经济缺乏互补性。俄罗斯对伊朗能够提供的主要是武器装备,以及名义上的核保护伞。另一方面,主要还是由于俄罗斯和伊朗靠的太近,伊朗人吃过的苦头太多。俄罗斯所求于伊朗的,从根本上还是那条通过伊朗国土去往欧洲南部和印度洋岸边的商路。俄罗斯商业部门负责人曾公开表示,伊朗连接欧洲的铁路走廊是其国家优势,各邻国尤其是俄罗斯一直很重视该通道。因此,俄罗斯计划通过铁路轨道与伊朗南部、东亚国家和波斯湾南部相连接,并将以此促进国际贸易,获得更多收入。而这条铁路,正承载着伊朗人民对于殖民压迫历史的痛苦回忆。
二是以能源供应为饵拉拢欧盟为其站台。欧盟成立之后,以德法为核心的老欧洲心思逐渐活泛起来,虽然在军事上一时开摆脱不了北约的束缚,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谋求独立自主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这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能源安全保障。中东作为世界油库,对欧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其中,沙特阿拉伯虽然石油资源丰富,但作为美国的“干儿子”并不符合德法的心思。伊拉克处于战乱之中,且美国直接出手了,也只得放弃。正在为难之际,伊朗伸出了求助之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伊朗都曾经尝试过引入德国人的势力来平衡英俄势力,虽然结局并不美好,到底是一份香火情。更为关键的是,欧伊经济的互补性远超俄伊,无论是欧洲的资本还是技术、装备,都是伊朗国家发展所急需的。于是欧伊双方再次一拍即合,干脆绕开美国直接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经贸关系,为本已岌岌可危的伊朗经济续了一口元气。更为重要的是,欧伊经济往来还为伊朗带来了宝贵的外交助力,使伊朗在某些问题上不再处于绝对孤立状态。伊核协议得以签署,正是伊朗这一战略手段最大的政治和外交成果。在欧盟的斡旋下,美伊关系甚至一度出现了缓和迹象。
三是乘乱构建什叶派之弧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得到俄罗斯和欧盟的一臂之力暂时稳住局面之后,伊朗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深蕴掌握战略主动的重要性,在总体力量对比仍然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利用内线作战优势主动出击,搞了一出中东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趁着中东乱局,伊朗坚决树起“伊斯兰革命输出”和“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两面大旗,用中东人民对宗教的狂热和对帝国主义积压已久愤怒,有效打破了波斯民族与阿拉伯民族之间的隔阂,建立了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府、也门胡赛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政府在内的中东反美反以统一战线,一时间“什叶派之弧”声势大涨。
在我看来,虽然这个战略无法彻底将美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中东,也无法拔除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这两颗中东祸源(土耳其已经基本脱离了美国的轨道,成为半独立的地缘战略参赛选手,且距离伊朗较远,影响较小),甚至无法从根本上扭转中东地区敌强我弱的局面,但绝不是因为这个战略本身错误,而纯粹是因为美国本身实力太强罢了。有不少人认为伊朗的主动出击是虚耗国力、得不偿失,其实不然。伊朗的战略目的是在其外围构建地缘战略缓冲区,把局势搞得越乱越好,一方面让美国投鼠忌器在中东腾不出手来,另一方面也是展示自身实力吓阻美国,让美国对要不要陷入另一个伊拉克式的治安战泥潭犹豫不决。现在看来,伊朗的地缘战略目的基本达到了。(这个战略颇有些“红旗能打多久”的味道,果然地缘战略问题内在都是相通的)
伊朗在新世纪以来通过纵横捭阖,有效利用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一系列战略失误,在几乎密不透风的地缘战略包围网上打开了一个透气的天窗,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地缘战略困境。
俄罗斯与伊朗只不过是迫于无奈的抱团取暖,实力不足且无法做到亲密无间。随着美国在欧洲方向上的步步紧逼,俄罗斯不得不在克里米亚和叙利亚两个战场上直接出面与美国打代理人战争,极大地消耗了其地缘战略力量。更为困难的是,俄罗斯经济随着国际油价和大宗资源商品价格下跌正在陷入衰退,无力继续为伊朗经济输血。
欧盟的站台和斡旋并不牢靠,不过是虚情假意的“酒肉朋友”。虽然德法与伊朗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但是由于欧洲国家防务事实上还捏在美国人手里,一旦美国人下定决心要求欧洲选边站,伊朗必然会再次面临背叛与抛弃。特朗普悍然撕毁伊核协议后欧洲各国反复横跳的态度,再明显不过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德法心里肯定是对美国的蛮横很不满的)
什叶派之弧看似热闹,最终难以抗衡战略对手的绝对军力优势。美国及其盟友,特别是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在中东地区的硬实力还是远远超过伊朗及其盟友。如果失去俄罗斯和欧盟的牵制,仅以色列一家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实力就足以对伊朗发动外科手术式打击,而伊朗只能用老旧过时的地对地弹道导弹进行形式上的还击。“拖鞋军”确实能在地面游击战中击败沙特王爷军,奈何时代早已改变。如果抛开政治和外交掣肘动真格发动大规模空地一体打击,伊朗能不能扛得住还真是心里没底。以色列能够肆无忌惮地暗杀伊朗科学家甚至轰炸伊朗军事目标,而伊朗却往往忍气吞声,正说明了伊朗看似凶悍实则虚弱的本质。
虽然伊核协议的签定为伊朗争取了短暂的喘息时间,但是很快就被川普政府彻底背弃。这并不是伊朗没有认真执行协议。恰恰相反,甚至连美国内部的大量高层都承认伊朗完全履行了协议规定的各项义务,且伊朗国内有一股强大的投降主义势力(巴列维王朝余党和世俗派)妄图用弃核投降来换取伊朗重新投入美国的怀抱。(真是远隔万里而与中国的“果粉”惺惺相惜)但是最终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有不少人将这一切归结为川普的愚蠢无知和固执莽撞。这固然是一个因素,但绝非主要原因。
美国之所以要对伊朗穷追猛打,不仅是因为历史恩怨,更重要的是因为美伊之间有着一个难以调和的地缘战略矛盾,那就是以色列问题。作为一个以宗教意识形态立国的政教合一国家,任何问题包括核问题都可以谈,唯独在宗教问题上绝不可能有任何退让的余地。只要以色列还占领圣城耶路撒冷一天,伊朗就必须将以色列视为仇寇和圣战对象,这是伊斯兰教义本身决定的,是伊朗民族最大的意识形态共识,是伊朗目前的立国之本。除非伊朗放弃目前的政教合一体制,重新走巴列维时代的世俗化道路,否则这个问题无解。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迅速伊斯兰化并转向政教合一的土耳其,与以色列的关系也在从20世纪后半期的准盟友关系迅速下滑至冷淡甚至敌对,就是这个道理。
以色列是美国完完全全靠自己在中东地区生造出的一个国家,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柱石,是真正的“第六只眼”。有不少人戏称其为“美国最重要的一个州”,是美国的“亲儿子”,远比沙特、日本、韩国这些“干儿子”要亲的多,这种说法其实不是夸张修辞,而是在描述事实。美国国内的亲以犹太人势力根深蒂固、权势滔天,美国政府任何接近伊朗甚至是稍微松一松手的企图都会遭到激烈反弹。毕竟这是一个为了阻止巴以和解连自己总理都暗杀的国家,犹太教原教旨主义其极端性丝毫不亚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我敢断言,只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现政府不被颠覆,以色列这个国家还在中东版图上存在,伊朗与美国媾和的可能性甚至要远远小于美俄媾和。
美国背信弃义抛弃伊核协议,再次狠狠地教育了伊朗人民一把,也使伊朗国内的妥协派、投降派大大出丑。投降没有出路再次成为伊朗国内的共识。但是出路到底在哪里?
全文可以参考如下:两万字
在意料之中
眼看着无论怎样刺激东方某大国都不准备动手,伊朗被干掉了“核弹之父”也在尽力克制报复欲望,川普以及希望他战时连任的那群人——尤其是担心拜登上台轻视以色列的中东政客已经急眼了,心理活动不外乎:“我都这样了,你丫怎么还不动手啊?!再不动手我可就真没戏了啊!”
立个Flag,就当是妄测:如果他们还没能达成想要的目的,接下来甚至有可能做出更脏的事儿来,比如栽赃嫁祸——还记得使命召唤经典章节《No Russian》吗?
虚假的切香肠 ×
航行自由,抵近侦察,官员到访
真正的切香肠 √
今天杀一个,明天杀一个
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也是今天写的。
故事要从很久时间讲起。
库什纳的爹叫查尔斯库什纳,是个房地产商,非常喜欢干预政治,在21世纪初和新泽西州长麦格里维有密切联系,后来麦格里维因为基情丑闻曝光(关于基情问题,我们以后再说),导致联邦调查,此后查尔斯库什纳的妹夫配合联邦调查员,遭到查尔斯的仇视,查尔斯就花25000美元找了个妓女勾引他妹夫,拍了录像邮寄给他妹妹,这件事最后暴露了,被判了2年。
这时候库什纳家族在新泽西就有点混不下去的意思了,查尔斯库什纳在服刑期间,家族生意归贾里德库什纳照顾,就是特朗普的女婿,他把新泽西州的房产变卖了,在纽约买了第五大道666号买了一栋大楼,同时借了17.5亿美元,借款方是瑞银和巴克莱。
债务在2019年2月到期。
2005年的时候,库什纳就和伊万卡认识了,此后因为库什纳的父母反对而分手,但是在2009年10月25日又再次见面并且结婚了。
时间到了2016年,此时正是大选,库什纳的父亲早出狱了。
大选期间,一名叫乔治·纳德的使者见到了小特朗普,这名使者代表沙特王储和阿联酋王储,小特朗普和迈克尔·弗林也在场,使者传达了两位王储的意思:希望帮助特朗普获胜,并且可以利用以色列的黑客技术,小特朗普接受了提议。
乔治·纳德还提出一个计划:使用私人承包商来破坏伊朗的稳定。
特朗普当选后,沙特千方百计的迎合特朗普,而库什纳这时候帮助沙特王储萨勒曼控制沙特,也就是这会,小萨勒曼突然发威,各种秀操作,逮捕各式各样的王室,大臣,当时媒体报道的是萨勒曼“锐意改革”如何如何。
而当时卡舒吉住在弗吉利亚,是《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一天到晚批评萨勒曼,萨勒曼火了,准备偷袭在弗吉利亚的卡舒吉,但是当时的美国执法机构已经清楚沙特想要干什么,此后不知道为什么(你可以理解为特朗普家族的一个人通知了沙特)突然放弃计划,改成诱使卡舒吉到大使馆,最后发生了惨案,当然后来土耳其人知道了这个线索。
后来特朗普对于沙特轻轻放过,是有原因的。
而后来埃苏丹四处乱搞,但是特朗普视若无睹,我猜埃苏丹是不是掌握了什么。
库什纳的投资并不成功,他投资的第五大道666号价值下跌,而且债务在2019年2月就要到期了,如果库什纳不能归还贷款,房子会被取消赎回权,而库什纳家族最主要的财产就是这栋房子
这个房子长这个样子
问题是库什纳没钱。
此后,卡塔尔主权基金,卡塔尔投资局找到了库什纳,准备交易,但是卡塔尔内部发生了一些变故,有些人抵制这个交易,导致交易没有达成。
2017年4月,查尔斯库什纳(库什纳的爹)再次找到卡塔尔,但是没有达成协议。
5月份,贾里德库什纳访问了沙特和阿联酋,这次行动没有通报当时的国务卿蒂勒森。
后来蒂勒森被开除大家也知道了。
几周后,沙特突然宣布对卡塔尔进行封锁,蒂勒森和国防部长马蒂斯大吃一惊。这期间美国政府发生了很多事情,马蒂斯后来也被开除,马蒂斯后来宣布和特朗普“没有共鸣”,这类的政客发言可能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2018年5月,卡塔尔此时已经被封锁一年,卡塔尔投资局和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协商了对库什纳房产的救助计划。
我直接说结论吧,2016年特朗普的上台是和以色列,沙特之类的国家脱不开关系的。
拜登上台如果重新查这段事情,并不是非常困难,只看内塔利亚胡和小萨勒曼是否招架的住。
伊朗现在要做的,就是全面收紧,等待拜登上台以后再说,同时和拜登的使者好好联系。
之前我回答过这个问题,拜登上台后,第一件事是处理内部事务,这个就牵扯到库什纳的问题。
还有,我真心劝澳大利亚现任总理莫里森最近收敛一点,形势对他真的不利,不是我吓唬他,也不是中国要对他如何如何,我不知道莫里森是不是知道这背后的故事,这段期间特朗普对自由党的态度诡异,澳大利亚有没有牵扯到这类的事件我还不知道。
整个特朗普风暴你以为完结了,其实才刚刚开始。
你以为是“国家博弈”,你想的惊心动魄,其实背后却有蝇营狗苟。
我想不通为什么“某些人”老是要逼伊朗。
伊朗给折腾散架了,变成了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这吊样就能好了吗?
伊朗人口八千多万,跟上述三个国家加在一起差不多。
你把它拆散变成一个新的恐怖组织培训基地有意思么?
如果这是真的,那很有可能是特朗普和内氏准备在他们卷铺盖走人之前搞的一系列动作之一,准备彻底堵死拜登政府与伊朗可能进行的核谈。
伊朗政府已经在走钢线,特朗普毁约加紧制裁,使得伊朗经济日益严重下滑,改革派没能实现温和途径改善国际环境复苏经济的主张,已经基本失去民众支持优势,保守派也借此发难政府。
伊朗改革派政府一直在积极争取与美国改善关系,没有彻底翻脸而跟欧盟各国保持积极接触,上次苏莱曼尼遇害十分克制,只是象征性的报复安抚民众,甚至最近穿出开始跟美国以色列情报部门在禁毒反恐领域展开合作。
现在伊朗关键人员接连遭到攻击,而且还是十分敏感的核专家在本国遇害,已经严重刺激伊朗新一轮反美反以情绪,民众反以仇恨会绑架政府不得不采取报复。伊朗一旦开启报复,那就是彻底堵死与美国重启核谈的可能性。
伊朗有可能陷入政治混乱和争夺权利,但不大可能出现内战和军阀割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