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巴尔喀什湖、塔里木湖,当年是连成一片的,叫做大夏海,那时喀布尔是风景宜人的海滨城市,隔着兴都库什丘陵区与喀什结为姐妹城,两地市中心的八角街心都启发了拉萨的市政安排。
不用“如果”,本来就是。
只不过时间在几百万年以前。
根据《晚中新世时间歇性的广大湖泊群出现于现今极度干旱的塔里木盆地》论文:塔里木盆地在晚中新世时期(距今约四百九十万年)曾出现大规模湖泊群。
从四百多万年前开始,新疆地区开始逐步大规模的干旱化才开始,最终演变成了现代的沙漠环境。当时的塔里木盆地存在大量水生动植物。
如果在地质时间上再往前追溯亿年,塔里木盆地不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而是“特提斯海”的一部分,塔里木盆地曾经是海洋。
中东和新疆成为石油重要产区正是古特提斯海的馈赠遗留。
如果假设现在塔里木盆地出现一个巨大的淡水湖,那么只会短暂的影响一个时期,很快就会成为咸水湖,最后依旧会恢复为沙漠。正如四百万年前的所经历的变化一样并无区别。
核心就是塔里木盆地,没有大量新水源注入,而且蒸发量非常高。
实际上:咸海就是塔里木盆地的升级版,正处于从淡水湖退化到荒漠之间的状态。
以空间替代时间, 塔里木盆地----咸海-----里海 都是古特提斯海相关变化过程的遗留产物。而里海和咸海也正是塔里木盆地的过去某个时刻的形态。
为了大六倍的咸海,啊不,淡海,还有淡海边的小姐姐,第一次尝试来答地理题了。
首先,要维持一个淡水湖,需要蒸发量小于补给量,我心心念念的咸海,就因为上游灌溉和修水库,导致苏联末期短短几十年间大部分区域就变成盐湖了。
即便是有大能的人鱼族外星人小姐姐看上了塔里木盆地的小姐姐,想要把这里变成充满活力的一片渔场,也是必须要遵守物理规则的,像宏观的超距传输这种反物理的方式补给水就不要想了。
通过查询资料可知,塔里木盆地和同纬度偏干旱地区的年蒸发量通常大于2000毫米,乘以塔里木盆地的大概面积,需要每年补充至少800000000000立方米的水量。
虽然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水增加已经使中国西北各流域以及中亚咸海流域的水量增加,但是这一点季节性的水量完全是杯水车薪,只是导致临时的地表水流以及水流蒸发后由于水流带走矿物质产生更大面积的盐碱化。
处于欧亚大陆中心,完全被群山包围远离海洋的塔里木盆地内部获得800000000000立方米的水量自然是不可能的。
纵观整个欧亚大陆的季风,能够带来足够降水量的也就只有南亚的季风,这里的季风产生了地球上降水量最大的几个城市。
依靠南亚的季风,加上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抬升截留作用,克什米尔一些地区也可以达到2500毫米的年年降水量。
为了达到题主在塔里木盆地创造一个淡水湖的目标,只有把克什米尔或者青藏高原更多地区削平了。。
于是人鱼外星人小姐姐找到了这样的解决方案,通过星际级激光武器的连续爆破炸平了亚洲各国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在新克什米尔小丘陵的北麓形成了一个相对低点,让周边的降雨都汇聚到这里,形成了塔里木淡海。
同时通过巧妙计算每次轰击的能量,避免的冲击波、爆炸尘导致人类灭亡,等到塔里木盆地的小姐姐适应了渔民生活,终于可以一起愉快的玩耍了。
那么这个塔里木淡海会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她的面积会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为其完全依赖于南亚季风输水,在旱季蒸发量明显大于补给量的时候很可能会变小将近一倍,这将成为世界奇观。
同时,巨大的水面产生的暖湿气流将扩散至周边的山麓,使天山南麓、喀喇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东麓从山脚到半山腰都变成郁郁葱葱的草场,南疆的小姐姐们可以南亚雨季同期在草场放牧,水退时一路追着草场往淡海中心去,然后南亚旱季同期在淡海边打渔。
整个南疆的水位也将提高,这样吐鲁番地区的沙地作物也将被更喜湿的作物取代。
同时,任何补给量大于蒸发量、维持为淡水湖的湖泊都必然有一个出水口。
可以看到目前的整个塔里木河区内,只有东部可能流出,最不幸的情况是吐鲁番盆地可能在南亚雨季同期季节性的被淹没,而在南亚旱季同期向东流出的河流有可能会断流。
至于这条河流进入东疆以后怎么流,从地势图来看,是不明确的,就像三江源地区一个山包就可以决定一条小溪是流入黄河还是长江一样,这条河继续向东然后成为黄河的新源头、向北进入蒙古或北疆,然后并入西伯利亚的水系,两种情况都是有可能的,甚至会因为每年的断流而一年一变。
如果想要让这水源留在中国变成稳定的供水,需要修筑人工河道保证水引入黄河。不过这样也不一定会带来好处,因为季节性的水量更可能增加盐碱化的面积,修筑大坝在蒸发量相对小的山谷修筑合适的水坝应该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
通过水利设施蓄水稳定水体面积减少季节变化,可以进一步稳定蒸腾量,增加西北地区整体的森林、草原、可耕地面积,使生态系统逐渐适应新的气候,进入良性循环。
具体的数据在此就不像 @ts16949 一样估算了,感觉很难估算准确。
如果天山和昆仑山等环塔里木盆地的山脉构造没变,盆地里出现个足够大的湖,那么南疆山下水患无穷,需要花巨资沿山筑坝抵挡洪水。
我之前谈过,南疆自古以来水灾多于旱灾,百姓不怕不下雨就怕下大雨。
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山脉基本都是石头秃子山,有高又陡,根本留不住雨水。山上下雨不到两个小时,山下就会发大洪灾。而且南疆土地松软,河流从无固定轨道,说变道就变道淹没农田乡镇。这也是古代南疆城镇被荒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卡拉喀什河频繁改道,墨玉城在过去三百年里改址四次和重建17次。历史上该河主河道两岸十公里从没形成过大规模居民区,都分布在远离主河道的支流两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