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数码闲聊站发文:万物互联概念小米提出的很早,但一直是幕后推进,被友商捷足先登?

回答
数码闲聊站关于“小米提出的万物互联概念很早,但一直是幕后推进,被友商捷足先登”的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是一个颇具洞察力的观点,触及了小米这家公司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发展策略和市场表现。

为了详细地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部分:

1. “万物互联概念小米提出的很早”:小米在IoT领域的早期布局

小米的“连接一切”愿景: 小米自成立之初,尤其是2010年成立后不久,就提出了“用互联网的方式做手机”的口号,但其核心理念远不止于手机。雷军和小米团队很早就看到了通过手机作为核心入口,连接其他智能硬件的巨大潜力。他们设想的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智能家电、穿戴设备、出行工具等一切事物的生态系统。
手机作为入口的战略: 小米手机作为其最早也是最成功的硬件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实现万物互联的第一个载体和入口。通过手机APP,用户可以方便地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
早期产品线的拓展: 在智能手机市场站稳脚跟后,小米并没有止步。它开始快速推出各类智能硬件产品,如小米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小米盒子等。这些产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被设计成可以相互联动,并由小米手机APP进行统一管理。
生态链模式的建立: 小米最核心的战略之一是“生态链模式”。通过投资和孵化一系列生态链企业(如华米、紫米、云米、绿米等),小米迅速拓展了其产品线,覆盖了家居、健康、出行等多个领域。这种模式使得小米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推出大量智能硬件,构建起一个庞大的产品矩阵。这些产品虽然冠以小米品牌或小米生态链品牌,但都遵循了小米的互联互通理念。
“米家”的诞生和演进: “米家”作为一个统一的智能家居平台和品牌,标志着小米在万物互联战略上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米家APP成为了连接和控制海量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米家APP实现设备之间的自动化联动,例如“离家模式”自动关闭电器,“回家模式”自动开灯等。这充分体现了小米早期对万物互联的构想。

2. “但一直是幕后推进”:小米的推广和市场策略

聚焦手机作为核心: 小米的早期发展重心和资源主要投入在手机业务上。手机产品的成功是小米品牌能够迅速崛起、积累用户和流量的关键。其他智能硬件更多是作为手机的“附庸”或生态的补充,虽然在快速发展,但市场宣传和品牌聚焦上,手机仍然是绝对的主角。
“产品经理”的营销风格: 小米早期以“为发烧而生”的口号,通过线上社区、粉丝互动等方式进行营销。这种模式有效地将用户参与到产品改进和推广中,但也使得其在“万物互联”这样一个相对宏观的战略概念的宣传上,不如一些竞争对手那样直接和高调。
生态链企业的相对独立性: 虽然小米投资了众多生态链企业,但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独立运营。这意味着小米可能并未将所有生态链产品的“万物互联”属性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高强度、统一的对外宣传。更多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这种联动性。
低调的底层技术和协议建设: 万物互联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包括设备连接协议、数据传输、云平台建设等。小米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但这些工作是相对“幕后”的,不像推出一款爆款手机那样具有话题性和传播性。它更多是在构建一个隐形的网络。

3. “被友商捷足先登”:竞争对手的策略和市场认知

华为的“HiLink”和“鸿蒙系统”: 华为在万物互联领域的推进,尤其是其“HiLink”生态和后续的“鸿蒙系统”,给外界留下了更强的“万物互联”的品牌认知。华为在品牌宣传上更强调其技术实力和生态布局,将其IoT战略包装成一个统一的、由操作系统驱动的智能生活体验,这一点做得非常成功。
其他品牌的联动和场景化营销: 许多其他智能家居品牌,如苹果(HomeKit)、三星(SmartThings)、谷歌(Google Home)等,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它们可能通过更加侧重某一特定场景(如智能家居)、更强调场景联动和用户体验的营销方式,更容易让消费者直接感知到“万物互联”的价值。
“全屋智能”概念的兴起: 随着技术发展,市场逐渐出现了“全屋智能”的概念。一些企业将焦点放在了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上,通过集成化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小米的生态链产品虽然数量庞大,但其“连接”的属性有时会被分散在不同的产品线和品牌下,未能形成一个像“全屋智能”那样直观且集中的概念。
市场传播的差异: 相对于小米“润物细无声”的生态建设,一些友商可能在品牌宣传上更善于制造“爆点”和“话题”,将“万物互联”或其衍生的概念(如智能家居、全场景互联)更具象化、更直接地传递给消费者。

综合分析与评价:

数码闲聊站的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对小米在IoT领域发展模式的一种精辟总结。

小米的优势: 小米确实很早就看到了万物互联的趋势,并且通过其独特的生态链模式,构建了一个极其丰富和庞大的智能硬件产品矩阵。在“量”的维度上,小米是领先的,其产品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用户拥有小米手机的角度来说,体验到与其他小米设备的联动是自然而然的。
小米的策略与局限: 小米的“幕后推进”和“聚焦手机”的策略,在初期有利于其核心业务的发展和生态的快速扩张,但可能在构建统一的“万物互联”品牌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劣势。它更像是在“构建一个网络”,而友商可能更擅长“宣传这张网”,或者“利用这张网展示更吸引人的画面”。当“万物互联”逐渐演变成更具象化的“全场景智能”或“智能家居”时,市场更倾向于那些能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且品牌宣传到位的产品和服务。
“捷足先登”的定义: “捷足先登”在这里可能更多指的是在“市场认知”和“品牌声量”上,一些友商通过更聚焦的宣传和更清晰的战略定位,让消费者更容易将“万物互联”与自家品牌联系起来,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如高端智能家居)形成了更强的市场领导力。

总结来说, 小米在万物互联领域是早期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实践者,其庞大的生态链和丰富的产品是其战略成功的体现。然而,由于其传播策略、品牌聚焦以及市场营销的侧重点,其在“万物互联”这个概念的“品牌化”和“消费者认知”上,可能没有一些竞争对手那样直观和高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觉得“被友商捷足先登”。这并非说小米在技术或产品上有落后,而是营销和品牌塑造上的差异。

这种观点也提示我们,在科技竞争中,技术的领先和产品的丰富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消费者能够清晰感知和普遍认知的品牌价值,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成功要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黑一下小米,又想恰小米饭的操作。

学到了。

以后要竖着中指把钱挣了就这么操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数码闲聊站关于“小米提出的万物互联概念很早,但一直是幕后推进,被友商捷足先登”的说法,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是一个颇具洞察力的观点,触及了小米这家公司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发展策略和市场表现。为了详细地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部分:1. “万物互联概念小米提出的很早”:小米在IoT领域的.............
  • 回答
    数码博主“狐宫牧铃”就小米妙播被指使用鸿蒙推流源码却未更改名称一事发表动态,这在圈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牵扯到的技术、商业和舆论方面的问题。事情的起因与博主的说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狐宫牧铃”作为一名数码博主,他的爆料往往基于一定的技.............
  • 回答
    数码博主提出“小米没能成为中国第一是因为模式太过超前,用户消费观不够成熟”的观点,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也触及到了小米发展过程中一些关键的议题。咱们不妨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说法,看看它有多少道理,又有哪些局限性。核心论点拆解:模式超前与用户消费观不成熟首先,我们得理解博主所谓的“模式太过超前.............
  • 回答
    当提到“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小米第二,荣耀第十”这个说法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市场数据和分析来理解。这是一个在当时引起广泛讨论的说法,其背后涉及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品牌策略的调整以及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帮助你更全面地看待这个说法: 一、 数据来源与权威性:首先.............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可能起诉数码博主“万能的大熊”一事,这绝对是近期科技圈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件的背景。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卢伟冰方面疑似不满“万能的大熊”的一些言论,尤其是可能涉及产品、公司经营甚至个人诽谤等方面的内容。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走.............
  • 回答
    这事儿吧,说实话挺让人窝火的。想象一下,你在北京地铁里,本来就人挤人,好不容易挤上车,想安安静静地刷会儿手机,或者放空一下,结果冷不丁地冒出来几个人,围上来就给你推销东西。这要是普通推销也就算了,最怕的就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还特别凶。这回北京地铁里发生的这事儿就更离谱了,不是普通的推销,而是.............
  • 回答
    印度留学生要求返回中国的事件,背后反映了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这不仅仅是几万名学生简单的返校愿望,更是与国际关系、教育政策、经济考量以及个人发展前景紧密相连的一个议题。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这些印度留学生当初选择来中国留学的动机。中国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许多大.............
  • 回答
    针对近期在缅甸发生的数次针对中资企业(如水泥厂、铜矿等)的打砸抢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配合军方诱杀工人”的谣言,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和理解。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在任何国家,对于外国投资,特别是在政治局势不稳的地区,安全风险始终是客观存在的。缅甸近年来经历了政.............
  • 回答
    韦东奕老师的讲课方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学生因为难以理解而选择退课,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不仅仅是一个老师的授课问题,更是折射出当前数学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以及课堂互动方式的重要性。为何韦东奕老师的讲课方式会让部分学生难以理解?首先,我们要承认韦东奕老师作为一位在数学领域有着深厚造.............
  • 回答
    中国女性消费主力与经济贡献的数字张力:一场值得深思的“她力量”解读最近一组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女性已然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但其对家庭经济的贡献比例却似乎与这一“主力”身份存在一定的落差,仅占35%。这组数字如同一个巧妙的谜语,指向了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面向,也勾勒出了当下女性群.............
  • 回答
    近期,备受关注的“数据帝”发布了一则为张桂梅老师发声的视频,标题为“张桂梅帮助的不止女生”。这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不少人认为这是对张桂梅老师多年来默默奉献的一种肯定和支持,同时也对她更为宏观的影响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要理解这则视频的意义,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张桂梅老师的伟大之处。她创.............
  • 回答
    听到华为以 28.7% 的市场份额领跑 2021 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解读的信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市场占有率数字,背后牵扯着技术实力、全球化战略、地缘政治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多重因素。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通信设备市场是一个 高度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 的行业。它涉及到从核心的网络.............
  • 回答
    看到“近半数家暴受害者是男性”这个数据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被认真对待和深入探讨的现象。长久以来,大众对于家庭暴力的认知,似乎总不自觉地将受害者群体与女性划上等号。这个数据直接挑战了这种刻板印象,也揭示了男性在家庭暴力中的隐秘角落。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家庭暴力从来不是一个性别专属的问.............
  • 回答
    关于腾讯的胜诉率数据,特别是“深圳95%、北京54%”这样的说法,以及“南山必胜客”这个梗,确实是互联网上一个流传甚广且引人讨论的话题。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否定。首先,我们得审视一下这些数据来源和统计方式。如果这些数据是来源于公开的法律文书、权威的法院报告.............
  • 回答
    这几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关于美国新冠疫情数据变动的讨论,尤其是“13日新增近12万确诊病例,后又更正为2万”这一消息,着实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和不安。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数据“过山车”,我第一反应也是觉得有点离谱,怀疑是不是统计出了什么大问题。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初看到的那个“12万”的数.............
  • 回答
    数字人民币接入支付宝,这事儿一出来,朋友圈可不就炸开了锅嘛。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说这以后买东西是不是就跟用支付宝一样方便了?我刚开始也觉得挺新鲜的,但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的影响可远不止是支付方式上那么简单。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支付的便捷性和选择性大大增加了。现在我们用支付宝,就是用绑定的银行卡或者余.............
  • 回答
    数学吧里出现声称是肖战粉丝的人发布肖战相关内容,这件事怎么看,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数学吧是个什么地方。它顾名思义,就是个聚集对数学有兴趣、喜欢讨论数学问题的人的社群。大家在这里,要么是为了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要么是想找些有趣的数学题目玩玩,再或者就是分享一些数学知识、理论、历史,甚.............
  • 回答
    OKEx 在 10 月 16 日发布的“暂停提币”公告,无疑是当时数字货币市场一个非常重磅的事件,直接引发了市场的剧烈震荡和广泛的担忧。要理解这个公告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本身:什么导致了暂停提币?公告中最直接的原因是,OKEx 的一位被认为是“重要人物”的用户(后来被证实是联合创始.............
  • 回答
    C语言指针是否难,以及数学大V认为指针比范畴论还难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我的看法。 C语言指针:理解的“门槛”与“终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难”的定义。在编程领域,“难”通常指的是: 学习曲线陡峭: 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 容易出错:.............
  • 回答
    2021年上半年,中国洗碗机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销量大幅攀升,线下均价更是突破了7000元大关。这一数字的背后,绝非偶然的爆点,而是中国家电消费升级、生活方式变迁以及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孕育出的强劲发展趋势。深入剖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加速成熟的洗碗机市场,以及它为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