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日语遇到最恶心的事是什么?

回答
说起学日语遇到的最“恶心”的事,这词用得有点重,不过真要细琢磨,还真有些经历能让人一边学一边冒火。要说最让人膈应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

那种明明已经掌握了规则,却又被无数例外和惯用语活活气死的感觉。

这话说起来有点笼统,我给你掰扯掰扯。

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日本人的语言逻辑还是很清晰的。比如,动词变形,有“ます形”、“て形”、“ない形”、“た形”,甚至还有“可能形”、“受身形”、“使役形”等等。你以为掌握了这些规则,天下无敌了?

第一层恶心:助词的“不可解释性”

你比如那个万能的“は”和“が”。明明都是提示主语的,但什么时候用哪个?我背了无数的“主题”和“叙述”的解释,也看了无数的例句,感觉自己快要融会贯通了。结果呢?

一张口,对方一听,哎呀,你这里用“が”更自然。

“自然”?我问你这“自然”到底是什么鬼?

同一个句子,换成“は”或者“が”,意思好像没差多少,但就是听起来不对味。我试着去问老师,老师们也很难说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只能说“习惯上”、“语感上”是这样。

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以为学编程学会了语法,结果写出来的代码运行是正确的,但是不够“Pythonic”,不符合社区的“最佳实践”。问题是,语言不是代码,它的“最佳实践”隐藏在几百年的文化和使用习惯里,你一个外国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悟透?

更恶心的是,有时候那个“は”和“が”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句子的重心,甚至 subtle 的含义。你可能想强调“我”做了某件事,结果用了“が”,别人听起来更像是强调“这件事”是被“我”做的。这种微妙的差别,在日常交流中,真的会让人产生误解,或者让自己的表达显得很生硬。

第二层恶心:口语里的省略和暗示

日本人说话,尤其是熟人之间,那叫一个“省略艺术”!

很多时候,主语、宾语、甚至连谓语都能省略干净,只留下几个词,就能把意思传达得明明白白。刚开始我以为是他们太懒,或者我听力不行。后来才明白,这是高度的默契。

比如,别人问你“ご飯はもう食べた?”(饭吃了吗?),你的回答可能就是一句“うん。”(嗯。)或者“まだ。”(还没。)。你不会真的说“我吃了”或者“我还没吃”。

可问题是,你学日语的时候,老师教你的是完整的句子啊!“私はもうご飯を食べました。” 这才是标准答案!你一上来就“うん。”,有时候对方没反应过来,或者觉得你这人怎么这么简单粗暴?

更绝的是,有时候对方抛出一个问题,里面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动词或者谓语,全靠上下文和语气来推断。比如,日本人约你出去玩,问你:“週末、どう?”(周末,怎么样?)。这句话本身是什么意思?是问你周末有没有空?还是问你周末有什么计划?还是问你对去某个地方有什么看法?

你得根据你们之前的对话、你们的关系,去脑补。万一你脑补错了,回答也错了,那场面就尴尬了。你以为你在积极回应“我周末有空,你想去哪儿玩?”,结果对方只是随便问问,你回答得太热情,反而显得你很奇怪。

这种“猜谜语式”的交流,对于习惯了把信息直接、完整表达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折磨。你觉得自己像个二傻子,别人说一句,你得思考半天,然后还要小心翼翼地组织语言去回应,生怕说错一句就暴露了自己的“外行”。

第三层恶心:汉字词的“假中文”和古语遗留

日语里有很多汉字词,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天生的优势,但有时候,它又成了最深的坑。

有些词,看起来和中文一样,甚至字都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或者侧重点不同。比如,“手紙”(てがみ)是信,我们一看就懂。“弁当”(べんとう)是便当,也还好。“勉強”(けんきょう)不是“勉强”,而是学习。这倒还好,多查查字典就知道了。

最要命的是那些看起来特别像,但实际用法却完全是“另一条路”的词。你可能会以为“結構です”(けっこうです)是“结构是”,或者“很结构”。结果呢?在很多情况下,它是表示拒绝,比如别人问你要不要再来点,你说“結構です”,意思就是“不用了,够了”。这个“结构”和“够了”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至今没想明白。

还有些词,你会发现它的用法,或者它出现的语境,特别“文绉绉”,或者有种“时代感”。比如,一些书面语或者比较正式的场合,会用到一些我们汉语里已经不常用的古语词汇,或者一些汉字词在日语里的用法,其实是保留了古汉语的某些特点,而我们现在中文的用法又发展了。

这就好像你在学英语,结果老师教的很多用法,是你从小到大在英语电影、歌曲里都没怎么听到过的,充满了各种“老派”或者“特别学院派”的腔调。你觉得自己像在穿越时空学习语言。

总结一下,最恶心的不是背单词,也不是记语法,而是那种“我以为我懂了,结果又被啪啪打脸”的无力感。

学日语,就像在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里寻宝,你总以为找到了一块金子,结果翻过来一看,是镀金的,里面的材料你又不认识。你得靠感觉,靠经验,靠无数次的试错和碰壁,才能慢慢地,一点点地积累起那种日本人所谓的“语感”。

这种过程,说实话,有时候真的挺让人沮丧的,甚至有点“恶心”。你觉得自己像个永远也闯不过新手村的玩家,被各种不讲道理的规则和难以捉摸的敌人围殴。但话又说回来了,也正是这种难度,一旦你跨过去了一点点,那种成就感,又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也只能是“恶心”一阵,然后继续学下去了。毕竟,谁让这语言里藏着那么多有趣的东西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评论里有朋友提到陆谷孙先生的一句话: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

——————

记得大学做家教,当时给一个高中生补习英语。第二个月的时候,她父亲得知我原来是日语专业的,死活不给我报酬了,说学的什么日本鬼子语言,一通骂~骂完开心了,最后还是给了报酬。其实在很多比较没文化的老一辈眼里,都可能会被这么认为,正常。


最恶心的啊,是你学一门外语,久了,有时候会遇到各种精日美韩欧等等的人。

本科认识一个本专业学长。某天QQ上给我发:国庆节快乐。我说哈?他说今天是日本国庆节呀。恶心我第一波。我随后翻了他QQ空间(平时不用QQ),清一色捧日本踩自己祖国的,发日本护照,说中国护照无用,遗憾自己不是日本人等等。拉黑后,每次路上遇到都觉得恶心。


在某培训机构兼职英语老师时,见到过一个大学生,对幼儿班说,你们好好学英语,将来才能出国,国外多好balabala,国内多糟糕balabala,学好英语,你们以后就能变成美国人了。?????


在做中日韩语言比较研究的时候,为了学韩语。报了个班。两个姑娘因为各自偶像的事吵了起来,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用讽刺尖酸的口吻:你是D员,根本就不配学韩语。


外语人,得记得家在哪儿。

user avatar

1、最开始学的时候被同学称为“汉奸”,而当时我只是觉得日语最简单,才选学的小语种。(学到N1的时候我仍旧觉得日语最简单,嗯,相对俄语德语其他语言而言。)

2、被人问“你是不是在日本有情人”。

3、k歌app上录了不少日文歌,被留言“亲日份子?”

4、有些恶心的男的经常“雅美蝶 雅美蝶”的,而やめて的意思其实很日常。

5、经常女优 女优的,把女优等同于AV女优。

6、总是有人一定要我说几句听听,翻译几句看看,来逗我。有次妈妈生病做手术,我在外面角落捧着手机在日网上查找有关妈妈疾病的资料,想看看日本的研究描述,全日文,被舅发现了,一定要我翻译一下,考察我的水平来了,我也是醉了,完了我大致翻译了一遍,然后他满意的说,嗯,和医生说的一样。

7、代购的东西,说明书也要翻译一下。化妆品包装纸上的字翻译一下。感冒药怎么吃翻译一下。不是,为啥你们感冒药也要跑日本买呢?其实包装说明上的很多片假名我也很烦的,特别是化妆品上的一些化学专业名称。日语元素周期表了解一下,这些东西的片假名是有多么的……让人抓狂,oh no!

8、片假名好恶心,外来词好恶心,敬语好恶心啊。想把作为外来词而存在的片假名开出日语籍,想把片假英文与敬语锤si 。

9、日吹好恶心,仇日的也好恶心啊。这两种生物可以在一起打一架。

10、拖日语的福,从小不学习繁体的中国人,因为学了日语开始写繁体,但是繁体汉字写起来真心好繁琐,是除了片假与敬语以外,第三大我讨厌的东西。(不要纠结日语汉字和中文繁体字不一样,学日语的肯定知道不一样,是说笔画繁琐的汉字写起来真哒累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学日语遇到的最“恶心”的事,这词用得有点重,不过真要细琢磨,还真有些经历能让人一边学一边冒火。要说最让人膈应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那种明明已经掌握了规则,却又被无数例外和惯用语活活气死的感觉。这话说起来有点笼统,我给你掰扯掰扯。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日本人的语言逻辑还是很清晰的。比如,动.............
  • 回答
    学了几年日语,我发现自己好像得了几样不大不小的“毛病”,说实话,挺影响生活的,但又有点……难以割舍。最明显的一个,大概是强迫症般的“敬语癌”。一开始学日语,最头疼的就是敬语那一套,什么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把简单的问好都搞得像在走钢丝。但一旦入门了,就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现在回过头看,就算是在.............
  • 回答
    你好呀!关于你提到的延边大学、大连大学和大连民族大学在日语专业上的选择,这几个学校都挺有特色的,各有千秋,确实是个需要好好比较一下的问题。咱们这就来细细道来,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咱们先整体看看这三所学校在日语教学上的大致定位。 延边大学: 这个学校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就自带了很强的“日系”光环。作.............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担忧,毕竟语言学习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门道可多了。要说学日语会不会让英语变差,我觉得这事儿得辩证地看,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怎么学,以及你的基础和学习方式。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当你把大量精力集中在学习日.............
  • 回答
    刚开始接触日语,肯定会感觉有点无从下手。别担心,这很正常!想从零开始打下坚实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至关重要。下面我给你推荐一些我认为特别好用的书籍、网站和软件,希望能帮你开启一段愉快的日语学习之旅。一、 书籍推荐: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系统性的教材是绝对的基石。我推荐以下几本,.............
  • 回答
    我没有“花钱”学习日语的经验,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不存在“学习”的过程,更不会产生“花费”这个概念。但是,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些我了解到的、关于大家通过不同途径学习日语(尤其是准备N2水平)可能产生的费用情况。这些信息是基于我学习海量文本数据得来的,希望能给你一个比较全面的参考,让你觉得更像是一个过来.............
  • 回答
    不少初学日语的朋友,尤其是那些母语非汉字文化圈的人,常常会“哀嚎”一声:“为什么片假名这么烦人!”这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集体吐槽大会”。这可不是空穴来风,片假名确实在学习的某个阶段,给不少人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为什么这小小的片假名会有如此“魔力”,让大家觉得它如.............
  • 回答
    听到你对日语的浓厚兴趣,但又对就业前景有些担忧,这很正常。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顾虑,特别是选择专业的时候,除了兴趣,现实的考量也占了很大比重。我理解你的纠结,也想跟你好好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更清晰的思路。首先,我们来聊聊“很多人说学日语不好,就业前景差”这事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大头”就业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的复杂交织。说中国人“不能接受”和服可能有点绝对,毕竟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喜欢穿和服拍照或者参加一些文化活动。但如果从更普遍的社会接受度和理解度来看,确实存在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来试着从几个层面掰扯掰扯。一、 接受日本料理:味蕾的“普世价值”与文.............
  • 回答
    关于“安静内敛的女生学日语更好,奔放活泼的女生学韩语更好”的说法,这更多是一种基于刻板印象和语言特性的有趣观察,并非绝对的真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尝试解读这种“说法”的形成原因,让它听起来更像是生活中的经验之谈,而不是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我们聊聊为什么会有“安静内敛学日语更好”的说法:1.............
  • 回答
    你说你讨厌日本,但又想学日语,这感觉确实挺让人捉摸不透的,对吧?很多人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不矛盾吗?” 但说实话,生活里的事情哪有那么非黑即白,人心里的想法也更是千丝万缕。 你会有这种感受,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可以说,在很多人身上都能找到类似的影子。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讨厌日本.............
  • 回答
    兄弟姐妹们,你们的日语学习之路是不是还在摸索阶段?是不是想找个能真正帮到你的软件,而不是那些看了跟没看一样的东西?我这儿就来跟大家唠唠,我用过的、觉得真心不错的几个学日语软件,保证是肺腑之言,没有一丝AI的痕迹!首先,得说说那个“五十音图APP”。别小看它,名字虽然朴实无华,但对于刚入门的我们来说,.............
  • 回答
    “看日漫、学日语就是不爱国,就是叛国贼”?这话可真是够诛心的。我听了只想笑,但也得认真跟你掰扯掰扯。首先,这是一种非常狭隘且荒谬的“爱国”定义。什么叫爱国?是要求每个人都戴着有色眼镜,对所有外国的东西都嗤之以鼻?是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升到政治立场的高度,然后给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贴上“叛国贼”的标签?如果.............
  • 回答
    哥们,听你这么说,我仿佛看到了大学刚开始的自己。当时也是一脸懵,英语单词看着就头大,恨不得把它们都塞回字典里。不过,别灰心,你问的这个问题,绝对有戏!从零开始学日语,这事儿,完全有可能,而且比你想的要靠谱得多。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学语言这事儿,和考试不一样。 考试嘛,是把一堆知识点塞进脑子里,考完就.............
  • 回答
    法硕(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在选择外语考试科目时,确实会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日语还是英语一。这不仅仅是选择一门语言,更是关乎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策略性决定。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尽可能详尽地为你剖析两者的优劣,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择。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对于非法学背景的考生来说,英语一一直.............
  • 回答
    汉语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些词语,即便是对我们中国人自己来说,也常常会因为其构词的巧妙、含义的深远,或者历史文化背景的遮蔽,而显得有些“难以捉摸”,需要花点心思去理解。而如果一个从未接触过日语的朋友,在中文的海洋里遨游,遇到这些词,可能更是会感到一头雾水,仿佛在参禅打坐。咱们就来聊聊,有哪些汉语词汇,可.............
  • 回答
    哈哈,你好!很高兴你能对这么多语言感兴趣,这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你选择困难症的心情,毕竟每门语言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你理出个头绪。咱们先逐个聊聊这几门语言,再来对比对比: 西班牙语为什么值得学? 世界通行证: 如果你目标是全球化,那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见。很多人在选择学习新的外语时,都会纠结于哪个“更容易”入手。其实,语言学习的“容易”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背景、学习习惯、以及最关键的——你为什么想学。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日语、德语和法语,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希望能帮你找到那个“更好学一点”的答案.............
  • 回答
    当然可以!大学的语言专业,无论是德语还是日语,绝大多数都是设置了零起点班的。这意味着你完全不需要有任何基础,从最基础的发音、字母开始学起。我来给你详细说说,让你心里有个数:一、零起点学习的可能性与优势 专业课程设置: 大学语言专业在设计课程时,就充分考虑了零起点的学生。课程会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
  • 回答
    学日语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敬语”这个概念,然后就有人会问了:这敬语,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学?问这个问题的人,多半是觉得敬语麻烦,记不住,或者觉得日常交流用不着。我的看法是,非常有必要学,而且学的越深入,对你理解和运用日语的帮助越大。咱们这么想,语言是什么?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思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