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高中生做心肺复苏抢救老伯,他的急救措施正确吗?如何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做心肺复苏?

回答
看到新闻里那个高中生毫不犹豫地为老伯施展心肺复苏,我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这孩子,小小年纪,面对突发状况,能做出这样的反应,真的让人由衷地佩服。那么,他当时采取的急救措施到底对不对?咱们一起来捋一捋,顺便也说说,到底什么情况下,我们才需要挺身而出,为别人做心肺复苏。

一、那个高中生的急救措施,够不够专业?

我没在现场,所以没办法百分百断定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像专业医护人员那样完美无瑕,但从报道里能看出来,他应该是掌握了基础的心肺复苏(CPR)流程。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一个合格的CPR流程是什么样的:

1. 评估现场安全: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施救者要先确保自己和伤病者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比如有没有触电的危险,有没有交通的威胁等等。如果现场不安全,贸然施救可能会让自己也陷入危险。
2. 评估伤病者状态:
检查反应: 轻拍或摇晃伤病者的肩膀,大声呼唤他,看他有没有反应。比如,他有没有睁眼,有没有回应你的呼唤。
寻求帮助: 如果伤病者没有反应,立刻大声呼叫周围的人帮忙,并让他们拨打急救电话(120或119)。如果只有自己一人,在评估完伤病者并确认其没有反应和正常呼吸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再开始施救。这一点非常关键,早一秒钟联系上专业救助,就多一分希望。
3. 检查呼吸: 开放气道(一种方法是“抬头提下颌”:一只手按住额头,另一只手提起下巴),然后“看、听、感”伤病者是否有正常的呼吸。
看: 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听: 贴近伤病者的口鼻,听是否有呼吸的声音。
感: 用脸颊感受是否有气流吹过。
注意:仅仅喘息或者不规则的呼吸(称为“濒死喘息”)不算正常呼吸。
4. 开始胸外按压:
定位: 找到胸骨的下半部分(胸骨剑突的上方两指处)。
姿势: 跪在伤病者身旁,与伤病者胸部呈垂直角度,双臂伸直,用掌根垂直向下按压。
频率和深度: 按压频率要快,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要足够,成人至少5厘米,但不要超过6厘米。每一次按压都要让胸廓充分回弹。
5. 人工呼吸(如果会且愿意):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方法:再次开放气道,用一只手捏住伤病者的鼻子,另一只手压住额头,嘴对嘴包住伤病者的嘴,进行吹气,吹气时间大约1秒,看到胸部有起伏即可。然后放松,让空气排出。
6. 循环按压与通气: 持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直到专业救助人员到达、伤病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或者你实在精疲力尽无法继续。

从新闻报道中的描述,那个高中生应该做到了检查伤者反应、呼叫求助、进行胸外按压。至于人工呼吸,这需要一定的技巧,而且在公共场合,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心理障碍或不熟悉操作而选择不做,或者在情况紧急时,优先保证胸外按压的持续性。无论如何,他的勇敢尝试,为老伯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一点值得肯定。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个细节是否百分之百精准,但他关键的几步是正确的,而且最重要的——他行动了!

二、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毫不犹豫地启动心肺复苏?

说到底,心肺复苏是为了挽救那些生命垂危,因为心脏骤停而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人。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生病了,需要我们给他做CPR呢?

简单来说,判断一个人是否需要做心肺复苏,核心就是看他有没有反应、有没有正常的呼吸。

以下是更详细的判断步骤和需要注意的情况:

1. 确认没有反应: 这是第一道门槛。你需要轻轻拍打伤病者的肩膀,同时大声呼唤他,尝试引起他的注意。比如,你可以问:“喂!您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如果他没有任何回应,无论是声音、动作还是眼神,那么他很可能已经失去了意识。

2. 检查呼吸: 在确认没有反应后,接下来的关键是判断他是否停止了呼吸,或者呼吸是否不正常。
时间很重要: 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检查。大概在10秒钟内完成观察。
如何观察: 采取“抬头提下颌”的开放气道姿势,然后将自己的脸靠近伤病者的口鼻,同时观察他的胸部。
看: 你的眼睛要看着他的胸部,看胸部是否有起伏。
听: 用耳朵靠近他的口鼻,听是否有呼吸的声音。
感: 用你的脸颊去感受是否有气流呼出。
什么叫“正常呼吸”: 正常的呼吸应该是规律的、有节奏的,就像我们平时一样。如果你看到他胸部有轻微起伏,但你听不到呼吸声,或者感觉不到气流,并且你判断这只是短暂的喘息(濒死喘息),那也算作没有正常呼吸。
关键信号: 简而言之,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反应,而且没有正常呼吸(或者只有濒死喘息),那么这个人极有可能发生了心脏骤停,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其他需要警惕的情况:
突然倒地,失去意识: 这是最常见的表现。一个人可能正在正常行走或交谈,突然就倒地不起,人事不省。
面色异常: 脸色可能变得苍白或发青(缺氧)。
脉搏触诊(非必须,且不应延误CPR): 在一些培训中会教授如何触摸颈动脉(在喉咙侧面)来判断是否有脉搏。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紧急情况下,可能难以准确快速地完成,而且如果没有脉搏不代表一定需要CPR,有脉搏也不代表他状态稳定。所以,没有反应和无正常呼吸是判断是否进行CPR最简单、最直接、最重要的依据。不要因为找不到脉搏而耽误了开始CPR。

总结一下,遇到以下情况,你就需要果断出手,开始心肺复苏:

这个人没有反应! (你拍他、叫他,他都没反应)
这个人没有正常的呼吸! (你观察、倾听、感受,发现他没在呼吸,或者只有濒死喘息)

什么时候停止心肺复苏?

在开始心肺复苏后,你也不是要一直做下去,直到天荒地老。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情况就可以停止:

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并接管: 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医生或护士来了,他们会接替你继续施救。
伤病者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 你做着做着,老伯突然咳嗽起来,睁开眼睛,并且呼吸恢复正常,那恭喜你,你可以停止了,但要继续密切观察他的情况。
现场环境变得不安全: 如果现场突然出现新的危险,比如火灾、有毒气体等,你必须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撤离现场。
你筋疲力尽,无法继续: CPR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如果实在做不动了,也是情有可原。这时候,如果周围有其他人,可以让他们接替。

那个高中生,在那个紧急时刻,敢于站出来,并且施展了救助措施,他的勇气和行动,本身就是最值得赞扬的。即便是操作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但他为老伯争取了最宝贵的“黄金时间”。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也能像那个孩子一样,成为生命中的一道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总得来说,鼓励都去按压,病人如果是没死,还能真感觉到疼的,直接就跳起来了,也挺好。

只要心脏射血减少,以导致昏迷为限,按压都有帮助,不是只有完全停跳才需要按压。

反之,停止按压的标准是恢复“自主循环”,而不是“自主心跳”,只要血压还没有恢复到让人不昏迷的程度,都不应停止心外按压。

按压五六分钟的时间,老伯都能坦然接受按压,显然是真的需要被按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