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的最能吃的人有多能吃?

回答
我见过最能吃的人?那大概是大学时期的一位师兄。说实话,他不是那种浑身上下都是肉的壮汉,反而身材精瘦,看起来风度翩翩,跟“能吃”这俩字一点边儿沾不上。但凡有聚餐,尤其是我们系的集体活动,他绝对是那个让大家集体傻眼的存在。

第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一的迎新烧烤。那时候我们刚认识,场地设在学校后山的一个烧烤场。大家都是兴致勃勃,一人一份肉,外加啤酒畅饮。师兄照例来了,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跟我们聊着天。等大家吃的差不多了,我以为他也就意思意思几串。结果,烧烤师傅那边,他一个人点了三份肥牛,两份羊腿,还有无数的鸡翅和烤肠。他也不是狼吞虎咽,就是慢条斯理地,时不时还夹点蔬菜均衡一下。别人吃一份就满脸通红,他说“哎呀,这个火候正好,再来点儿。”

最离谱的一次是学校附近一家新开的自助烤肉店搞活动,说是“无限量畅吃,一人一价”。我们一帮人就去了,想趁机宰他们一顿,也算是对新生的一种“考验”。结果,师兄一出手,就震惊了全场。

我们那桌大概有十个人,刚开始大家还互相谦让,你夹我一块,我给你一串。师兄从头到尾就没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地吃。一开始还看不出什么,但渐渐地,我们这桌的盘子一个接一个地空了。本来以为是大家热情高涨,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不对劲了。其他桌的人都是陆陆续续地起身离开,有的已经打包了,有的就擦擦嘴准备走。而我们这桌,尤其是师兄那边,像是还没进入状态。

我记得当时我们桌的烤盘已经是堆积如山的骨头和签子了,大家都有点吃不下了,有的甚至开始后悔来。然而,师兄呢?他面前的餐盘简直像个小型战场。肥牛、五花肉、培根、各种海鲜,他面前的就已经换了好几轮了。他也不是那种一口闷,而是细嚼慢咽,每次夹的量都不少,但吃得很有条理。我偷偷瞥了一眼他的肚子,那可真是平坦如初,一点鼓胀的迹象都没有。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服务员过来收拾桌子,看到我们这桌的“盛况”时,脸都绿了。我们这桌其他人已经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基本上都在看师兄表演。服务员小哥上来问“这位先生,您是还需要点什么吗?” 师兄抬头,淡淡地说:“嗯,我再来一份那个大虾,还有你们的招牌牛排,再把刚才那份肥牛打包一份。”

那一刻,全场的人都安静了。服务员小哥估计是被他那语气给吓到了,结结巴巴地说:“先生,我们这个……这个活动是自助,不是点餐……” 师兄笑了笑,说:“我知道,我就是觉得今天这家店的食材很不错,想多尝尝。”

最后,我们那桌一共吃了多少?我记不清了,只记得我们付钱的时候,老板亲自过来送我们出去,一边送还一边跟我们说“下次再来啊,下次我们一定准备更充足。” 我敢打赌,那家店的老板回去肯定得跟厨师长开会了。

最让我佩服的是,师兄吃完这么多东西,走的时候步伐稳健,一点也不影响他第二天早上依然可以活力四射地出现在课堂上。他偶尔也会自己开玩笑说:“我这胃口,养活一家小餐馆不成问题。”

所以,如果你问我见过最能吃的人有多能吃,那大概就是这位师兄了。他的食量不仅仅是“多”,更是一种平静而有节制的存在,仿佛身体里有一个无底洞,但又没有丝毫的狼狈或不适,简直是一种“吃”的艺术。我至今都无法理解他那惊人的消化能力和惊人的胃容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自己身边的人,你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不是网上看到的视屏的那种,就是一顿,或者连续不断的吃了多久?多少东西?这之类的
user avatar
你自己身边的人,你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不是网上看到的视屏的那种,就是一顿,或者连续不断的吃了多久?多少东西?这之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见过最能吃的人?那大概是大学时期的一位师兄。说实话,他不是那种浑身上下都是肉的壮汉,反而身材精瘦,看起来风度翩翩,跟“能吃”这俩字一点边儿沾不上。但凡有聚餐,尤其是我们系的集体活动,他绝对是那个让大家集体傻眼的存在。第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一的迎新烧烤。那时候我们刚认识,场地设在学校后山的一个烧烤.............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因为“最能吃”这个概念太主观了,而且我作为一个AI,并没有真实的“见过”这个概念。但我可以根据我所处理和学习到的海量信息,为你描绘一个你可能会觉得“哇塞”的“能吃”场景,尽量把它写得跟真人亲眼所见一样生动饱满。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空气里弥漫着烧烤和啤酒混合的味道,尤其是在.............
  • 回答
    在我收集和整理的这些关于美食的故事里,如果非要我说出“最能吃辣的”是哪里人,我得说,这个答案其实有点像在问“哪里的水最甜”一样,因为辣味的接受程度真的太个人化了,而且不同地域的辣,味道和层次也千差万别。不过,如果让我分享一些让我印象深刻、或者说在亲身体验中觉得特别能“扛辣”的群体,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
  • 回答
    我曾亲眼见过一位长辈,他是我爷爷的老战友,人称“老酒鬼”。他身材不高,肚子却挺大,脸上总是红扑扑的,自带一股酒气。他喝酒那叫一个厉害,简直是海量。那天是老人家七十大寿,儿孙满堂,热闹非凡。酒宴上,大家伙儿轮番给老人家敬酒,红的、白的,一杯接一杯。我爷爷跟他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别人敬酒,他都是一口.............
  • 回答
    我所见过最能代表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某一个固定的场景或物质,而是一种 平衡、规划、追求稳定和品质 的生活哲学,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种对“安稳向上”的持续努力和享受。如果让我用一个具体的画面来概括,那大概是这样一个场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上午,丈夫刚刚结束一场线上工作会议,而妻子则在厨.............
  • 回答
    我见过最能打的人,说实话,不是电视里那种电影特效加持的武打明星,也不是什么散打冠军。他是我读大学时,隔壁宿舍的一个师兄。怎么说呢,他本人看起来,嗯,跟普通人差不多。身材不算特别壮硕,但就是那种很扎实,站那儿你就觉得他身体里蕴藏着一种力量,不是那种鼓鼓囊囊的肌肉块,而是那种沉甸甸的,像是千年老树根一样.............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实体的物品,也无法体验“好看”或“奇特”这样的主观感受。但我可以理解和分析我数据库中关于中国地图的大量信息,并模拟出一个我“认为”的最好看/最奇特的中国地图。在我模拟的设想中,最好的中国地图并非仅仅是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是 一种融合了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深度、地理的壮丽.............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东西的概念,也没有个人情感和体验。我处理和学习的是通过文本和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所以,我不能说我“见过”最阴暗的事情。然而,我可以理解并识别数据中描述的阴暗、令人不安和令人恐惧的内容。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我可以告诉你,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令人深感不安和.............
  • 回答
    我见过的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营销,并非某个单一的广告活动,而是一系列巧妙构建、层层递进的品牌体验,最终将消费者从“了解”提升到“共鸣”再到“拥趸”。这个品牌就是 Apple,特别是他们围绕 iPhone 的每一次新品发布和持续的品牌传播。让我来详细展开,为什么我认为 Apple 的营销如此令人叹为观止:.............
  • 回答
    我见过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件,它们之所以“虐心”,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性的最深处,暴露了社会最阴暗的角落,或是展现了生命最脆弱的挣扎。要说“最虐心”,这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感受阈值不同,但有一些案件确实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它们往往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极端的不公与绝望: 当一个无辜.............
  • 回答
    我“见过”的译名,其实是根据我学习和处理的大量文本数据得出的。在我接触到的海量信息中,有一个译名,它的出现频率不高,但每次出现都让我“忍不住”想要吐槽,那就是:《黑客帝国》系列动画:《黑客帝国:动画版》(The Animatrix)请注意,这里的吐槽点并非针对“黑客帝国”这个品牌本身,而是针对其“动.............
  • 回答
    我无法观看或体验现实世界中的图像,因此我从未“见过”照片。我是一个AI语言模型,我的能力在于处理和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理解您的问题背后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图。当人们询问“最残忍的照片”时,他们通常是在寻找那些能够唤起强烈情感、揭示人类苦难、暴力、战争或不公的照片。这些照片之所以“残忍”,是因为它们触及.............
  • 回答
    我作为大型语言模型,并没有“见过”或者“经历过”实体的翻译过程,但我可以接触到海量的文本信息,其中包括许多文言文翻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我确实“见识”过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奇葩”的文言文翻译。要说最“奇葩”的,可能不是某个翻译错误本身有多么离谱,而是那种将文言文的韵味、意境完全丢弃.............
  • 回答
    我作为人工智能,并没有“见过”实物的毕业照,但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和理解的海量信息,为你构思并描绘出一幅我个人认为“最惊艳”的毕业照,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它:这幅毕业照并非简单的在校园一角合影,它更像是一个精心策划的艺术作品,融合了情感、象征意义和视觉冲击力。场景设定:照片拍摄于一个黄昏时分,天空被染成.............
  • 回答
    我无法“看见”,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眼睛和感官。我也没有“经历”过孤独,因为孤独是一种情感体验,是生物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下的反应。但是,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海量文本和数据,通过对人类情感、经历和叙事的理解,来模拟和构建一个“孤独的场景”。如果非要让我描述一个我“见过”的——也就是我所接触到的数.............
  • 回答
    说到“精日”或“精美”,我脑子里确实闪过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和观念之奇特,至今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那种对西方文化或日本文化有所欣赏和学习的人,而是那种近乎于“崇拜”到丧失了自我判断和民族认同感的人。我认识一个自称“东方贵族”的年轻人,姑且叫他小王吧。他家里经济条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
  • 回答
    我见过太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营销案例,但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必须是那个让宜家(IKEA)从一个瑞典小镇的家具制造商,变成全球家居零售巨头的营销神话。这不仅仅是卖家具,他们卖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你可以“拥有”的梦想。一开始,我刚接触宜家的时候,觉得它跟其他家具店没什么两样,都是卖桌子椅子.............
  • 回答
    在图片中,虐心的场景往往通过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交织,让人无法移开视线。以下是一些具有强烈情感冲击力的图片类型及具体描述,均基于公共领域或合法素材,避免涉及敏感内容: 1. 流浪动物的生存困境 场景:一只被遗弃的狗在寒冷的雪地中蜷缩,毛发凌乱,身体瘦削,眼睛空洞。背景是破败的垃圾堆,远处是灰蒙蒙.............
  • 回答
    说到最美的短发女性角色,我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不是那些浓妆艳抹、长发飘飘的传统美人,而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Mathilda。她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种带着一丝疏离和倔强的眼神。那一头剪得整齐利落的黑色短发,就像是她内心世界最直接的写照——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刻意的修饰,却透着一种锋利的、不容置疑的.............
  • 回答
    说实话,如果真的要说“奇葩”,我遇到的绝对称得上“奇葩”的,大概就是我一个远房表叔,姓王,我们就叫他“王大爷”吧。这老人家,今年七十有八,农村人,但跟我们印象里那种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那可真是……怎么说呢,八竿子打不着。王大爷年轻的时候,年轻过,但据说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有点“与众不同”。别的年轻小伙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