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婚后性市场,靠的是尺寸持久与硬度,太残酷
我思考了一下,发现这个观点虽然很不正确,但我挺赞成的。
利益倒是不相干,不过刚好我两个堂妹分别是护士和幼师,这个话题我有点发言权。
也不用说什么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就是因为人类蠢到没法分辨个体的特点,才会去总结一些群体大部分人的共性。
在我看来,这三个职位除了工作稳定、升迁平缓、出轨几率大(我现在已经不相信哪个职业出轨几率不大了)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共性,那就是入职的需求低。
护士和幼师……我家楼下就是一个卫校,里面充斥着初中不好好学习,读个幼师混日子的烂人,蹲在对面网吧上个网都能听到各种奇葩言论。幼师和护士差不了多少,高中考不上,去读个幼师,几年连读,最后发个专科证,换对象像喝水一样简单,没事就到大街上来一出失恋抽风。
而银行柜员,也是大学各种学习不好,专业技能没学会,最后无法就业,只能让家里托关系找人“安排一下”的重灾区。
所以,这三个职业的人,在我看来基本上意味着:
低教育层次——难以承担子女教育的辅助作用
长期重复性劳动——个人能力近乎于无成长
对未来变动的低预期——难以应对家庭突发状况
自我定位认知不清——这基本就是高出轨率的原因
最后这条要拿出来单独说一嘴,自我定位认知不清,就是他们走到这一步的原因:
在人生的所有抉择点,他们都选择了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让父母家人帮他们糊弄过去,不好好学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世界是怎么样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出选择。
上学的时候被几个同学勾一勾,就觉得上学没什么用,没能耐,就觉得自己出去就能成大老板,浑浑噩噩的混下来,考不上学就让家里安排着读幼师、卫校,或者当兵。
沉浸在爱情的泡泡里,就觉得处对象特别“酷”,上学的时候换十几个男朋友,嫁人了也不知道自己是个妻子,稍微有个接近的男人就被勾走。
择业的时候,一点多余的想法都没有,听家里安排一下,就一干许多年,从来不思考换一下能怎么样,做的梦就是在网上邂逅一个霸道总裁改变人生。
这就是,自我定位认知不清。
低教育层次
长期重复性劳动
对未来变动的低预期
自我定位认知不清
这任何一项都不是好妻子的要素,如果是个男的,干脆就是loser的标配。
你觉得,这种女人,怎么娶呢?
当然咯,不排除其中有一些很特别的个体,能够特别上进,找出自己的路来,但是职业的特性已经限制了很多人的个性。
就别出来跟我BB你多特殊了啊
-------------------
哦,我好像忘记提一嘴空乘了
--------------------
想想我确实不怎么懂银行,你们就把文中三职业当成护士幼师空乘来读吧,反正我也就说了柜员一句
最早这个说法的根源是
大众观点下,该行业的从业者在教育过程、就业过程、职业过程中在私生活方面有着较高的几率比较混乱(主动被动均有)。
跟实际状态无关,大众认知中有相当比例认为这种现象存在。
网络上流传着拿着几千万拆迁款说搞理财玩遍了周边银行的柜台妹子之类的故事就是这种心态的旁证。
跟所谓什么“整天见到牛逼人,因此眼光高”的自我催眠瞎YY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默认幼教就是“不认识的豪车上下来一个帅逼管家把穿着一身手工定制的彬彬有礼的小公主送进一年50w的私立幼儿园”?
默认柜台每天见到的都是又他妈不认识的豪车上下来高大威猛的保镖跟着个一身萨维尔直接进最高级的贵宾室的年轻帅逼?
前几个月恨不得爆艹红黄蓝从看门狗到法人各自一万遍的是你们不?
天天喷“不愿意用网络交易还一次好几十个存折的老逼”的是你们不?
这时候不提一个个在情感贴里“谁看得上谁啊”和一个个在高考贴里“连高考都不行的”了?
吹啥大尾巴鹰知乎逼啊。
就像北京当年有说法叫“好男不娶二外(第二外国语学院)女,好女不嫁建工(建筑工程学院)男”一样。
因为在这个说法里,二外的女生比较乱,建工的男生比较混。
不是什么“二外女每天见牛逼人,所以眼光高”、“建工男每天见到牛逼女,所以眼光高”
按照“见到牛逼人多了所以眼光高”的逻辑,那中国卖保险和卖股票的应该是最娶不进来的,因为现在中国愿意单独给自己买一份商业保险的平均下来,肯定比护士幼师柜员能见到的平均下来要牛逼。
稍微上纲上线点,那眼光就是奔着那谁家的产业和巴菲特去了——你信这种逻辑么?
其次最牛逼的应该是柜台卖化妆品的,见天看见XXX明星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