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做的饭菜好不好吃,谁都无法客观评价。
因为大家都吃不到她做的菜,通过视频,也只是侧面了解,无法真实客观的了解。
换句话说,她并非专业厨师,不可能每道菜都做得好吃,也不可能每道菜都不好吃。
普通人也是一样,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每道菜都好吃。
就像我自己平时做菜,有拿手的菜,比如水煮/酸菜鱼,咖喱牛肉/鸡肉,也有做的一般的菜,在日常饮食中,也有失手的时候,这都是正常情况。没必要抓住一点失误,而全盘否定一个人。
李子柒视频中的田园生活是理想中的,因此被人质疑脱离现实,美化农村生活,但这只不过是将日常生活艺术化了而已,而并非虚假。我认为所有的创作,包括文学、影视、短视频,都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艺术当然要高于生活,也可以回归生活本身。
但不意味着艺术一定要烟熏火燎,泥沙俱下,正如艺术不一定要阳陵採薇,白雪阳春一样。
说到她的团队,其实最初只有三个人,后来资本介入,才有了如今所呈现的品质。其实短视频行业,要想有高品质,是难以脱离团队协作的。涉及物品、生产、拍摄、剪辑、渲染、服化、美学、运营,甚至一开始的选题都是经过讨论的。这并非坏事,因为作品质量,从粗犷到精致,从杂乱到完美,是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物力的,一个人显然难以应付过来。但作品的价值,不在是否团队完成还是独自完成,而在于其内容。
就像野外生存,贝尔·格里尔斯和埃德·斯塔福德就存在差异化,但不能因为埃德的视频看起来更真实,就否定贝尔视频的价值。贝尔提供的是野外生存的技巧,还展示了世界各地荒野的风采;埃德展示的是自己野外生存的真实过程。两者的共同点,都满足了公众的猎奇心。
我觉得不用上纲上线,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品味和审美问题,有人喜欢“接地气”,有人更喜欢“美和意境”,喜欢带着点民俗文化气息,不局限于饮食和生存本身。
换句话说,我不会因为喜欢华农兄弟和王刚的视频,就对李子柒的视频嗤之以鼻,甚至为了反对和反对,全盘否定其价值。也不会支持李子柒,就攻击其他vlog博主。
我并不算李子柒的粉丝,我为她说话,完全是觉得,今天的公众舆论,有点非黑即白的感觉。缺乏包容,更缺乏审视,都存在固执与偏见。
更毋论去汲取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李子柒的视频果真如那些质疑、反对者说的那样,一无是处么?答案是否定的,只是人们评价一件事物,更多是从“喜好”出发,而非客观出发。
她视频中以清新、唯美、诗意化的镜头去呈现万物生长,春华秋实,夏星冬雪,光是这一点,就有其艺术价值。至于蜀绣、木工、活字印刷、写春联等传统文化,更为其视频内容增添了文化内涵。有人会说,这世上有很多专业人士比她做得好,这无法否认。但她能有心去展现这些,让国内外的观众了解并喜欢,就是难能可贵。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同样的,艺术有深浅,不以是而分优劣。
但她视频中,又并非只是展现诗意和唯美,而又有关于田园生活的春耕秋收的劳动过程。比如有一个关于种植水稻的视频,从播种,插秧,守水,收割,脱壳成米,再到做成软糯米饭,她全过程参与,时间跨度一年,既真实展现了水稻种植的全过程,也体现了每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有人说她的视频没有烟火气息,恰恰相反,她视频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间烟火,五谷杂粮。“烟火气”并非就是要“烟熏火燎”,并非就要油烟呛鼻,大汗淋漓。
她视频最大的意义,不在于那些诗意唯美的画面,而在于,即便我们身处烟熏火燎中,为了生存要辛勤耕种,为了工作要朝九晚五,却还能在内心深处存有一方诗意的净土,还能在劳碌庸俗的生活中,展望一个宁静美丽的梦。这是希望,也是诗心的不死。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写过一句话:“就让料峭春风为一早就等在门口的彩蝶吹开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
如果说喜欢她视频的观众是彩蝶,那么李子柒的视频就是春风,而她是玫瑰。
你们觉得我黑我酸说我嫉妒李子柒的成功。
我自恃问心无愧,何来嫉妒一说?
孩子们,不要拿你们那种狭隘的思想来衡量别人。
在你们看来,我嫉妒她有名气,我羡慕她有钱。
在你们眼里,名气与钱代表了一切?
有钱有名就是完人,不得别人一点质疑?
有句老话叫干一行爱一行,我很爱做菜,因此不管看到什么人做菜,我都喜欢下意识比较一番,遇到比我好的,我会甘拜下风认真请教,遇到跟我差不多的,技痒难耐定要讨教,遇到比我差的,便好为人师恃才而教。
我女儿说我做菜没有李子柒好吃的时候,我是不服气的,单纯的求胜欲。
如果你们身边有当厨师的朋友,一定有这个感受,在一个厨师面前说另外一个厨师做的菜比他好吃,那他一定燃起胜负心会跟别的厨师好好较量一番,或各有千秋,或一朝分胜负。
我看过李子柒的视频后我就释然了,因为我跟她就是两个不同的职业,何来比较?
我是一个厨师,我十几岁开始学做菜,真正的下苦功,三年如一日打磨基本功。
毫不客气说,我们这些被各位精英人士看不起的厨师,干的也是技术活,只不过这个技术活,大家伙都能干,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不就是做个饭吗?有什么技术含量,你能耐什么呢?
评论里还有个人是这么说的,掌勺二十年多牛逼呢?农村里哪个奶奶没做几十年饭?
这意思是我这当了几十年的厨师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这样的话,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是,都是做菜,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不大?
当然大,差距之大,宛如云泥。
农村的奶奶做菜是为了给你们填饱肚子。
我做菜,一是真心热爱,二是为了让我的客人心甘情愿付钱给我,能让我填饱肚子。
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说,别用你的爱好来挑战我的职业。
我之前夸过一句,说我徒弟做的菜都能甩那个小姑娘十条街。
我徒弟虽说上不得国宴,不过也在一饭店混了个主厨,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
那个小姑娘的视频本来就是为了好看,她是一个做视频的演员,而非一名厨师,她的视频拍出来给你们看,你们觉得好看,觉得开胃,不行吗?
当这个问题问起来,说菜好不好吃,我作为一名厨师,我认认真真告诉你,并不好吃。
我何错之有?以至于遭受如此侮辱?
以至于连我女儿都侮辱上了?
我写这篇回答,本意是想告诉你们,觉得视频好看就可以了,不要根据她的视频学着做菜。
好吃不好吃没有标准,这句话有对有错,例如甜豆腐脑与咸豆腐脑之争,但是,你把辣椒往莲子汤里放,它一定不好吃。
不过既然你们觉得我是黑,是酸,是嫉妒,是顽固不化,不懂得创新。
那当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大可继续肆意辱骂,我自关门谢绝恶客。
说来好笑的是,这段时间是我朋友开个一家饭店,我来帮忙拢口,闲暇之余我还特地跟我朋友聊到了这小姑娘,想听听川菜大厨的意见,我朋友没听说过,不过我给他看了几期视频后,我朋友居然点头不己,认真跟我讨论,要不要也这么拍一些视频来揽客。
他说的话也是让我如梦初醒。
“这小姑娘确实厉害,吃不到,干脆不管他好不好吃,好看就行了,反正没几个会做菜的看她。”
不过我最终还是拒绝了他的提议。
李子柒的菜不是用来吃的,她哪怕再难吃,好看就行。
厨师的菜是用来吃的,做菜的过程好不好看根本没有什么意义,顾客吃到嘴里说好才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李子柒的菜本来就不是用来吃的,是来文化输出的,不好吃怎么了?用得着多管闲事吗?
那么我回答不好吃,又关你什么事?
有很多孩子觉得有些人说的话太难听劝我关了评论。
不过我心想,说就说吧。
你们再怎么极力否认辱骂,也改变不了这个问题的真实答案。
好看,但是不好吃。
掌勺二十多年。
很明确告诉你,看看视频就行了,她做菜是好看,但是不讲究。
讲究了也就不好看了。
我闺女也喜欢这姑娘,边看视频边吃饭。
然后还会嫌弃我没她会做饭。
原话是“你都做不出她那个水平。”
我当然是不服气,寻思着啥玩意儿拍个视频你就是个大厨了?前面腕子疼得厉害,去医院检查的时候无聊,就看了几期,这一看我就明白了,为啥我闺女就喜欢。
好看。
别的啥也没有,就好看。
要说好不好吃,这还真不是我吹,我徒弟做的菜能甩她十条街。
就那些个菜,看着好看就行,真别指望香到哪儿去,视频给你开开胃口挺好的,真要讲究起来,她那手法是要被师傅骂的。
我们这些做菜的肯定没人小姑娘那个好看,但肯定比她好吃。
至于那些田园味道乡村情怀啥的,也是扯胯子,给你拍这些个视频,你觉得好看就达到目的了,千万别信。
视频是拍给观众看的,好不好吃不重要
她是个好演员,视频是本色出演还是造假拼接也无关痛痒
只能说其背后团队确实厉害,经纪公司很有眼光,商业化很成功
情怀是情怀,智商税是智商税
因为刻意摆拍的视频,就认为田园生活很美好
因为女主心灵手巧的人设,就到天猫淘宝买代工生产食品
对于这些人,你们高兴就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