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
人在秦岭太白山,刚下拐机。
我本人是中国蜂产品协会成员,也是陕西蜂业协会理事单位负责人,家里都是专业养蜂人包括我,传宗接代的那种…追着我骂一个月的朋友,可以放过我了……我是真的养蜜蜂的,不是键盘侠。
有想研究蜜蜂的、了解蜂蜜知识的都可以找我。之前我也有提供秦岭地区的活体蜜蜂,给西北农大的研究人员做科研,总之……有蜜蜂需求的朋友们尽管开口,有咨询蜂蜜的尽管私信我。
感谢各位知乎朋友送我的第一个高赞。
很久以前我对她的印象就是,一个很厉害的女孩儿。并且在乡村拍视频,视频拍的很不错。传承古典文化,是四川的非遗推广大使。我们也是在乡村卖产品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样本,看了几期就觉得拍的太高端,我们不会。就没继续关注了。
后来有一位客户向我咨询,问我她家的蜂蜜怎么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所以我就去看。开头就出现了一点小错误。她视频中所展示的蜂蜜,割取+捣碎压榨,是老式木桶养法的中蜂蜜(土蜂蜜)。
但是拍到蜜蜂细节时,这却是意蜂。这是个小问题,只能说为了拍摄视频,有些时候素材不够用,加上又不是专业的养蜂人,分不清楚也可以理解。
再到后来,她所展示割蜜的过程,大面积的空脾,大面积的子脾。蜜脾就占据了不到5分之一。整个蜂脾更是非常非常小。这就是弱群,说白了这种蜂脾,基本没蜜。这种弱群,没有养蜂人会割的。大可不必。真要去割蜜衡量的话,整个蜂箱能割出蜜脾3斤-5斤应该算非常不错的了。
非常饱满的蜜脾,压榨成蜜之后打个8折。她视频中整个蜂脾,又薄又小,如果能榨出3斤蜜算超级厉害了。
后来她视频中,开始展示榨蜜。蜂脾又换成了这样子的。全是子脾,我滴天呀。哪个蜂农割蜜,连子脾都不留的卖给你哦。子脾还得留着繁育啊。而且这是要把蜜蜂宝宝,一块捣碎压榨吗?
并且,为数不多的蜜脾,全部没有封盖。统统是水蜜,水蜜就是没酝酿成熟的蜂蜜,含水量极大,不能久放,还没吃完就发酵变坏了,所以要浓缩。一般商超里的蜂蜜,就是产量大的水蜜,再通过科技浓缩之后的蜂蜜,可以卖到5元-10元一斤,很便宜。
到了压榨过程更有意思,榨出的蜂蜜泡沫这么多。我养蜂15年都没见过这么多泡沫。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并且如果是真的压榨,还会漂浮许多的蜂蜡。
颜色也不对,土蜂蜜颜色很深,她这个却非常的浅。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盆啤酒。就像我之前看过的一个短视频,拍的是汉堡广告,里面垫上止壳板,单纯是为了拍出效果。
这是正常土蜂蜜压榨过,滴下来的样子。有气泡。是酶在快速运动,引起了小气泡。边上还有一点点透明白色的蜂蜡。一般静置后会漂浮在表面直接捞出就可以。
这个过滤蜂蜜过程,颜色,状态也非常不对。非常非常的稀,就像水一样。底部滴滤出来的蜂蜜,甚至接近半透明。真正的蜂蜜有粘稠度的,这么细的纱布网,根本不会像水一样,捏一下就全部涌出来了。这里面要么不是蜂蜜,要么就是蜂蜜兑了大量的水。
蜂蜜状态不对,这颜色,快接近洋槐蜜了。颜色也很奇怪,很像米糊,100%不是土蜂蜜,是不是蜂蜜都另说。
后来喂她奶奶的时候,勺子舀了一勺蜂蜜,竟然还成滴的滴水。水的滴落状态,和蜂蜜滴落状态,绝对是不一样的。
这以上其实还不是最奇怪的。之后她将切片的人参,混上蜂蜜,竟然开始开灶高温熬蒸了。蜂蜜泡个水都要注意温度,最高不超过45度,然而她竟然开始高温熬蒸了!!
然后…把煮好的人参片拿出来,放到新瓶子里。灌上没熬过的蜂蜜。就是参蜜
熬了这么久,人参的营养价值应该在那摊已经失去营养价值、并且丢弃的蜂蜜里吗…
直接把没蒸过的人参,放进没有高温处理过的蜂蜜里也行啊。一顿操作猛如虎。
最后产品展示,蜂蜜竟然还结晶了。视频中的原材料,是不成熟的水蜜。水分那么大,人参里面也有大量的水分,这操作下来的蜂蜜,放上三天不发酵变质都很厉害了,怎么会这么神奇的完全结晶了。
综上所述,这就是一个带货宣传片。里面所展示的全部场景、细节、压榨、灌装、成品展示,都有瑕疵。并且不符合常理,甚至严重违背了常理。
食品安全国家蜂蜜的执行标准的版本为:GB 14963—2011,纯蜂蜜中不得添加任何除了蜂蜜以外的东西。否则就是蜜制品。她所出售的参蜜,就是一个蜜制品,根据客户晒图显示,她所出售的确实也是蜜制品。配料:椴树蜜、人参。
根据她们店铺的售价,89元=248g,178元还差4g到一斤,以这个价格售卖蜜制品,太高了。
最后其实我还想说一句,她所出售的产品,是100%的意蜂蜜。但是视频里展示的却是土蜂蜜的养殖方法以及压榨方式。这也许就叫做挂着羊头卖狗肉了。
土蜂蜜和意蜂蜜,应该比喻成鹅绒和鸭绒。有个人拍了鹅绒制作羽绒服的过程视频,又是养鹅又是拔毛,做的羽绒服非常的蓬松暖和。然后在它网店里上了一个鸭绒产品,产品名字也相似。我想说的,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人一“全知全能”就显得假。
在B站有一个和李子柒类似的up主叫:滇西小哥。
在她的视频里:要用蜂蜜就找养蜂人,要做玫瑰酱就找养花人,要挤羊奶就找养羊的大哥,要酿酒就找会酿酒的大叔,要吃鱼就找渔民帮忙抓,做火腿不会切猪腿就找人帮忙切,做事情都是大家合作。
这才是农村的生活:互通有无,以物易物,互相帮助,合作生产。
你家的后山不是西双版纳的植物园什么都有,你也不是特朗普什么都懂。
回答突然火了,看来关注李子柒的人真不少。
我来说明一下所谓的:人一“全知全能”就显得假,指的是什么。
套用一句别人说的话:如果你初次和XXX交流,你会诧异于他的渊博知识以及对问题分析的透彻,直到他说到你擅长的领域。
我看李子柒的视频差不多也是这种感受:我开始看李子柒的视频就诧异于她丰富的生活技巧和灵巧能干的双手,直到视频拍到我熟悉的领域。
.
以“【李子柒】一种精灵般的食材———松茸"的视频为例
因为我的工作单位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对口帮扶,每年都会派两个同事去迪庆支边一年,我在几年前也去过,所以对松茸的采摘有所了解。
松茸都是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里,当地人采松茸都要穿胶底的解放鞋(防止脚底被扎穿,一双解放鞋一个星期就得换)、劳动布的长袖外套(防止被荆棘树枝划破皮肤)、戴好帽子(采松茸的季节,山上时常有阵雨)、带好水和干粮(当地人采松茸来回至少10个小时以上,而且山上严禁生火)。
而李子柒女士采松茸穿的还是一样的仙气:长发飘逸、软底布鞋,宽松的布衣露着小臂和脚踝,手里挎着一只小竹篮,最后毫发无损的下了山。(也可能她确实带了帽子、解放鞋、背包、水和干粮,都在助手那里放着)
.
从视频截图来看,李子柒女士收获颇丰,上一次山就采到20支松茸。我在迪庆听当地人说:现在就算是经验丰富的当地人,运气好时平均走出一公里多才能采到一支松茸。我们假设李子柒女士也有经验丰富的采松茸经验,同时运气爆棚,采20支松茸来回也要走40-50公里的山路,要知道那可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森林。李子柒女士这一趟来回怎么也得10-12个小时。而视频里看到的是:李子柒女士轻松愉快的完成了采摘,回家后又继续忙碌起来。(也可能有聘请当地采松茸的人做向导,或是上山采了几支又采购了一部分,视频里没剪辑出来。)
.
最后,李子柒女士的家好像是在绵阳市平武县,而绵阳是不产松茸的。查了一下,离平武县最近的松茸产地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离平武县开车500多公里。
而看视频给我的感觉是:李子柒女士一早从家里徒步出发,上山采摘松茸,然后徒步回家,开始制作松茸料理。
.
另:采摘食用松茸并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人普遍开始吃松茸是近30多年的事,在这之前当地藏民也不会去采摘松茸。
有朋友说我硬扛,净挑些无足轻重的事来说
想想也是,于是便把那些无足轻重的回答都删了
我在前面说过,我只想写点我经历过的和我了解的东西
有些事在亲身体验过后,再看李子柒的视频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感觉,比如:
我小时候身上被玉米地里的玉米叶子拉过口子,那种滋味直到现在还记得,而视频里的李子柒穿着短袖在地里摘玉米。
我爷爷是个木匠,有一次没带手套拆一扇旧木门,左手中指被门上的倒刺扎伤,当时没处理好,最后左手中指被截掉两节。而视频里的李子柒同样在徒手拆旧木料。
小时候看老家亲戚养蚕、做蚕丝被那真是相当辛苦,视频里李子柒一个人一天就能剥完几十斤蚕茧,开出的丝至少能做一床丝绵被加一身丝棉袄。而我亲戚一家三口人干两天的才能凑齐一条蚕丝被的丝绵。
可能这就是所谓不喜欢的原因吧。
因为她很假啊。
我举个例子啊,砍一个木头,镜头一,李子柒举起斧子,斧子挥下去,砍到了木头上,配上音,下一个镜头,这根木头砍好了。如是三次,所有的木头砍好了。
这不就是成龙大哥说的假打么?
主角助跑,然后腾空而起一米半,切镜头,双腿有力踹出三脚,反派被踢出去三米,然后主角潇洒落地,乘胜追击。
那,一个普通人,大部分男人都可以通过助跑跃起一米五,但是凌空踢三脚这就不太可能了。诶,有志练武,经过训练的男人还是能做到的。
但是还要接下去保持空中姿态优雅,然后平稳落地并潇洒站定,立刻追击,谁能做到?除了武行和成龙李连杰这样从小练武的人,谁也做不到啊!
一镜到底,会让那些假打原形毕露。
自打有了剪辑蒙太奇,谢霆锋和黄晓明也可以拳拳到肉,有模有样的拍武打电影了。可是你看他们舔着个大脸往武打明星的堆儿里扎了么?自己什么水平他们和有数啊。
可有些人,真的就心安理得把自己当成了勤劳能干的美丽乡村少女了!
李子柒的假就在这里了,一个农村少女,不是砍不动镜头里的木头,也不是不可以砍那几条柴火,但是按照她那个量,必然是娇喘吁吁香汗淋漓的,必然是灰头土脸不修边幅的,必然是粗手粗脚皮肤黝黑的。
她的粉丝我估计从来都没体验过农活,居然会相信有人穿成那样仙气飘飘的能做农活。
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做面朝黄土背朝天啊?什么叫修地球啊?什么叫跳出农门啊?
不做农民,不知道一辈子被困在农村和土地上,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下到稻田里,蚂蟥肉里钻!
过去人说人到半百,这人啊,只要是一直从事露天体力劳动,一到五十岁,就一半进了土了。农活给肉体带来的不是锻炼,是摧残啊。一个人长年从事那样大量的农活,还能如此好暇以整,还能如此一尘不染,还能如此面容姣好,她不止是在欺骗,还是在侮辱农民。
我还拿这个木头打个比方,看上去一根并不是太粗的木头,放在李子柒面前,她运用斧子也好,锯子也好,我觉得她完全有这个力量去破开它,有这个力量去搬运它。
这就是最最糟糕的地方了,你还不如弄一个一看上去她就根本搞不定的木头,因为农活完全不是看上的那么回事。因为它会在几次重复以后,突然变得无法掌控(对一个小仙女或者城市白领来说)。
想要搭个架子或者简易棚子吧,所需要的木头是两位数的,你看着一根不咋样,可是农活从来不等人,你不可能弄一根就歇一下,你弄完一根扛一根,弄完一根扛一根,正常都市白领,只要把这个过程重复不到七八遍,当场就要感觉有点累了。到了三四十还要具体的搭建,捆绳子,钉钉子的时候,不干农活的人干到一半的时候早就累趴了。
我小时候寒暑假去奶奶和外婆家过,农活我不会,但是也比划了两下,一个锄头拿在手,想要锄地,刚开始两下,我感觉半大小伙子完全可以胜任,可是到了七八下的时候,手心发烫,锄头柄好像有了自己的灵魂,每一次下锄,锄头都在手里想要脱手而去。等到了十几下的时候,手已经非常疼了。整个掌心都红了,热烘烘的疼。
这样的活儿,如果是正经当农民,你要握住锄头柄,斧子,锹,锨,耙犁的柄,握一辈子的啊,这是多么绝望的生活?
手一开始是手心磨出水泡,两只手钻心的疼,可是农活急的时候,有水泡也是没法休息的,到最后水泡磨破了,然后又好了,然后再次又起了水泡,这一次,手心的皮已经变厚了,水泡不再粉嫩了,那种疼是隔着一层厚皮的又疼又痒。到最后,你的一双手,就变成了一双全是老茧的手,那可不是你练单杠双杠的手只是在掌心凸起的地方起茧子,而是整个的手掌起茧子。
这是一双粗粝的手,只要在城市任何一个场合拿出来你都忍不住想要往回缩的手,哪怕是一个没人认识你的小餐馆。
如果那些劳动量是真的,一双手绝不会是李子柒在镜头里展示的那样的一双手。
有人肯定要说,即使是农村人,也不都是你说的那样。
对极了,农村人,如果家里不是男丁兴旺,一般人的家里都是得过且过,家里的家什能糊弄就糊弄,生活能不讲究就不讲究。
田里的活儿是不能拉下的,但是农活之余,家里家外根本没办法像李子柒那样精致的布置和收拾。
农村人谁要是有李子柒这样一双素手,要么就是家中宝完全脱产,要么就是农业机械化,家里的活也不咋干,是十里八乡闻名的懒汉懒婆娘。
可是回头再看李子柒要做的那些事情,除了到处收拾得干净利落,往往还没事找点事干干,家里得要三五个壮劳力才能干的了,可是在镜头下,无一不是她穿的漂漂亮亮,素手翻飞,举重若轻的给干了。
我是真的不反对你们看的时候拿她当个田园之趣,可是从一开始,她就是作为一个生活vlog拍出来记录真实生活的,她从来没有表明过自己其实是一个文化公司打造的网红形象。在她的背后,是一只专业的拍摄队伍和协助团队。而在这种误导下,很多粉丝真的以为她善良美丽的村姑,多才多艺农活精湛,这事情的性质,就完全是另外回事了。
她不但不澄清,甚至在有意无意的引导这种看法,一直有意无意的塑造这种真实的形象。混淆作品和真人的界限。
这就惊悚了,这就好比舞台上的演员于谦突然跳出(相声作品中)人物于谦,跳下台用真实口吻说什么自己岳父是实打实的蒙古海军司令,你们给我注意点,别在台下瞎tm刨活儿!
人家张国荣演戏演到最后人戏不分是因为献身艺术,你这算什么?为了淘宝店铺卖货,把自己的农产品推广网红虚拟形象当成了自己真实人生?是不是自己都快信了?渐渐的都快要往里头加亲情戏了!
蛤蟆大大么,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算的上是一个文人骚客,估计是很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我也喜欢),他自然分得清戏里戏外,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分不清的人,已经从知乎排到了巴黎。
因为不真实,而且被吹过头了。
你不会在干农活的时候穿上花布鞋汉服还化妆,也不可能干完农活妆不花,更不可能去一趟菜地山坡回来鞋子上泥都没沾上。
最早看的时候我和另一个朋友的反应就是:“拍的不错,团队可以,但是有点假。”
毕竟早期视频几乎连切菜全景都没给过,就是对着一双手在拍。
而且当时这类视频在不同平台上有很多,我的记忆中B站里和李子柒同期的就“九夕姑娘”就经常被推送,中间还换了演员,也是拍这样的田园生活视频,只不过没火。
后来她推出了自己的淘宝店,有朋友兴冲冲的去买,用比一般同类商品高两三成的价位买来了一堆代工厂生产的味道一般的产品。
迄今为止我身边买过的人再提起李子柒的淘宝店都摇摇头:“不买了不买了,这就是个团队包装下的网红。”
结果你现在告诉我这个连田园生活都代表不了的人,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和田园精神。
这就有点扯淡了。
我妈我爸在敬老院做义工。
我爸退休后做了四年义工,死了,享年64。体重从160降低到100左右。
我妈做义工的时间比我爸长,她是提前退休。去年十月因为身体原因,回城里修养了,捡回一条命。
我爸死了,HTC ONE A9数据崩溃且无法恢复了,所以没有近期的照片。图中是我爸,我,我妈(我大舅拍的)。给你们看看我妈近期的照片吧。
我妈1954年生人。这是去在建在半山腰的敬老院之前拍的身份证照片。
这是敬老院全貌。有树林,有菜地,养鸡,养鸽子。我爸每天劈劈柴是他特别荣耀的一件事,因为并不容易。
劈完劈柴可以蒸一大锅饭。我爸还是残疾人,左手只有大拇指,插队时候的工伤(p.s.你看我爸了吧,我是他儿子,所以内心足够强大,隔壁我回帖子一堆人误解我骂我,我也无所谓,你们没有过我这么好的爸)。我爸和我妈搭配着干敬老院的这些杂活儿。
我爸在人民大学工作,采购书,卖教材,借阅图书,复印资料,管多媒体教室,做表等,就这些活儿。
我妈18岁在现在仍然存在的北京市自动化仪表二厂做工人,切削钢管等,全民下岗时代她提前退休,之后打了几年工,给服装店做库管,在批发市场卖食品饮料,帮人看孩子。然后就去敬老院做义工。我爸是退休前每周两天去做义工。
我妈去年九月离开敬老院时,和我爸去世前的样子差不多,样子如下:
吓不吓人?作为回城里的过渡,在城乡结合部客栈住了一个多月。
不干重活儿一个月,血气就回来了。
今年6月拍的,精气神就回来了。我妈原先是微胖,现在一直这么瘦。
我要说啥呢?
我爸妈都是土生土长的城里人,没干过农活,但确实在单位都是一把能干的好手。
即便是在乡下的敬老院这种并非生产为目的的农活,两个在城里娇生惯养的人,也受不了日复一日如此。我爸首先归西,我妈如果不及时会城里,也一样会早早走掉。
我每次去敬老院干一天活儿,由于我很能干,所以各种活儿都来找我,包括通水管道,每次回家都累的想死。
如果天天这么高强度,寿命一定会缩短,50岁走是很正常的事。已故敬老院院长六十九岁那年还和我一起拧钢丝,她也是城里人,天天玩命干各种农活儿。
另外就是细皮嫩肉真的干不了农活,皮儿薄容易破,那是绝对的。另外山里蚊子多,必须穿胶鞋(军品最佳),厚裤子,长袖。但这样哪还有画面美感?穿拖鞋下地,白白的脚趾,不好看吗?
实际上下地务农是绝不能穿拖鞋的,甚至有些活儿要带厚厚的手套,否则一个不留神,呵呵哒。
————————
我作为爱否科技成立后的第一任摄影摄像(之前是FView杀价帮,摄影不是我),两年中很清楚每一期评测视频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并且我在那会儿视频点击量也都有几十上百万。
首先视频是需要拍摄脚本的。不是脱口秀,想说啥就说啥。每一个镜头,都是有一句话对应的,我和主笔一块想出来的画面。什么样的画面更能表现出产品特点的同时,看起来也比较有意思。
所以李子柒每一个镜头,都是深思熟虑拍摄而成的,精雕细琢,是浓缩的,是她想呈现给你的,是有拍摄脚本的,是体现她的精神表达的。
说她的视频真实与否,就像评价爱否科技的视频客观与否一样。
你说李子柒的视频都是100%真实的?我说是,都是实拍的,没有CG。但你说李子柒的视频,有没有水分?我说,我作为摄像师,为了成片效率效果,通常会用一些技术来实现一些效果,就好像拟音,有可能比实际录制的马蹄声、子弹声在影视作品里听起来还真实一样。所以说这是影视制作的正常正规流程。毕竟她拍的不是纪录片,而是一种源自于务农的生活提炼,是浓缩的。
爱否科技的视频,客观的观点不一定有人信,每个人都是信自己愿意信的部分。所以,一客观,点击率就下滑,骂声一片。反而是越主观的视频,越受欢迎。我就骂你了,就吐槽你了,厂家你能把我这个国内前三自媒体怎么地?不给票我就进不去发布会、买不到样机吗?合作媒体不肯借给我嘛?厂家你太天真了。
所以爱否科技火的视频,客观性都不是很好。李子柒更谈不上是评测,她就是制作工艺的介绍,可以把她理解为亲力亲为的主持人,她付出的已经很多了,比做菜节目捧哏的主持人牛逼多了,至少人家还有不少自己上场的镜头的,蚊子也夸夸夸的叮她,没叮你不是?大粪味儿你也不需要闻不是?
所以论真实性,我觉得走错门了。能拍成现在这样子,李子柒绝对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你真希望看到我妈那样面瘫的李子柒吗?
————
今天碰到两个皮肤幽黑的京东快递员。我先问我说,请问您们小时候干过农活吗?他俩回答当然干过。 我说我请教你们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从四五十岁开始干农活?其中一个说都不是说能从四五十岁干不干,而是有些活都干不了,我们父母都是农民,他们干活才利索。其中一个说,我有六年没干农活,再回家都特别生疏,跟不上。
广告:有照片、视频拍摄制作等需求可以找我,微信radio1900
一.我就是农村的
二.她卖的都是代工的,还各种暗示纯手工
因为她侮辱我的智商!很早之前看过李的视频吧,记得有拿没成熟的青毛豆做豆浆的,碧绿碧绿的嫩毛豆啊,她真能耐,能做出来豆浆……还是黄色豆浆!
还有一期做凉亭吧,她不打好地基,几根木头就盖起来凉亭?不怕人学她做凉亭倒了砸死人?
有期她去摘松茸,先不说松茸她那有没有的问题,就野生松茸,她去采得轻轻松松,拜托,松茸那么容易找满山都是了?
我是城里长大的,只有每年寒暑假去农村外婆家住,但是自己家城里也是有个独院的,家里爷爷奶奶种的有菜,我也从小种各种菜,就她门口那些菜地院落,她一个人打理是不可能的。
最早的时候她被人指出有团队,晒得各种证据,她一直否认,坚持自己一个人,后来停了一段时间才说自己要开始找团队做了,要赚钱要吃饭要变现卖货我都觉得没啥,但是能不能真诚点不要前后打脸说假话啊?(按照他的粉丝说法,她也是辛辛苦苦好多天拍出来的,拜托,要赚钱麻烦你也认真点,那么多违反常识的地方你拍出来觉得其他人看不出来吗)
(补充:很多人说中国好不容易输出了田园文化,这点我一直疑惑。很多老外眼里的中国还是那个落后脏乱差穷的中国,你给他看北广上深看各个大厂制造,老外说假的,非说西北黄土高坡荒凉的农村角落才是中国现有模样,知乎上类似出国留学的人不少面临过这种恶意吧?老外无端揣测甚至傲娇的拿起再普通不过的电器认为中国家庭很少有的也不是少数吧?国家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人力输出中国制造,都比不上一个网红输出造假文化?她输出了什么?让老外点赞中国农业没有机械化生产?农业还是农耕时代手工制作?再说难听点,朋友旅游去东南亚小国,回来一样发朋友圈点赞,好美好美,你肯定点头是啊是啊,朋友说,东南亚牛耕田真美啊,你会点赞会鼓掌,请问你会羡慕他们的生活渴望自己天天也一样耕田吗?你会觉得这种文华给东南亚小国的国力增光吗?很多喜欢唐朝,唐朝的强盛是种地农业文化一个挑起来的吗?军事,经济才是王道,现代社会还得加上工业,信息。让你移民东南亚小国你去吗?为什么移民首选欧美经济强国?国内为什么小城市的往大城市迁徙,农民觉得种田收入低又累要进城做工?我不接受李能跟袁老比肩出现在小学生的试卷上,作为网红,你们爱看是你的权利,我也有选择不喜欢她的权利。道本不同,互不相扰。喜欢她的人大可以去开贴论证她如何优秀如何值得被欣赏。我这种狭隘酸的杠铃绝不拦着你喜欢!但是你们也别来打扰我,我就是不喜欢她!)
后面就不看她了,宁愿看王刚做饭,看华农兄弟搞竹鼠
几年之前看过,刚搜了下好多她做豆浆的视频,豆子开始知道变老了,最早的版本我没找到,随便搜了个,最早版本我记得就是青豆子做豆浆的,这个版本豆子也是半熟状态。(过滤的时候明显看得到还是绿豆渣,转眼黄豆浆,她的粉还有追着我说我色盲这就是绿色的,我想我真是不是分不清绿色黄白色了……视频后面三张腾讯的,是一个视频,随便搜的,你们可以去看,标题不同但是就是同一期)
PS:亭子的截图我截了几个,高低不平的土地面不是水泥地,下面有杠的网友说木头插土地不会倒,恩,她的亭子木头插泥土上随便脚踢几下,不夯实没有承重脚没有地基……
分割线………………………………评论区要的松茸图。恩,查了下,新鲜松茸常温下保质期二天,冷藏可以五天。有粉丝解释她是分了几次拍了很多次,好吧,看看这么多松茸新鲜程度,我……信了好吗?别追着骂了!
最后一个,拍的人参,这点我不太懂,虽然每年吃几斤人参,还是求东北兄弟来帮忙看看,这人参咋回事,没长叶子也能找得到吗?最后这个我不懂,当年看的时候比较疑惑,看人家提了我顺手翻了下,人参头上这是人参嫩芽吗?路边也没其他人看得到吗?这个咱不懂不乱说,求解释,东北人参这么好挖我也想去
……好奇,这种是不是水军的概率有多大?
我记得有一期视频,是她做农村辣椒酱的好像。第一个镜头大远景她漂漂亮亮的出境,又挥锄头又择辣椒,那手白白胖胖的,然后就打近镜头了,那手一看就饱经风霜的手,苍老粗糙。
我小时候奶奶的手平摊,放在我的背上,按东北的话说就是葫芦一遍就比痒痒挠都解痒。因为她常年干农活,解放后在水果厂工作,就是一大群妇女在水果的生产线上。水槽边,拣烂水果,用刀子把烂的地方剜掉。夏天还好,冬天那真是会把手冻坏的,即使有厂房。手上皲裂的都是口子,常年累月下来伤口的皮肤都成了老茧,即使她后面老了退休在家这手也没好过。
嗯哼,现在的孩子多数别说干农活了,连父母干农活的都没见过。那你举过哑铃,上体育课拔过引体向上没?手都会起茧子的。
就她那手,总往劳动人民堆里扎,这在《敌后武工队》离里有明确的说法。
你知道农民同胞怎么辨认假扮武工队的伪军么?“他们吃馒头磕皮!”
我们应该都听过教员说过的,“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时候的童话,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乃至魔术,咱都知道是假的,我们对于好表演仍然是称赞的。谁也没因为演员是演的就说什么。
她李子柒的问题就在这里,你说你一就不是干农活的人,也不会干农活,基本常识都没有的,大大方方承认有啥不好的?但是不止在视频里,还在搞粉圈那一套,不招人膈应怎么可能。
咱们是工业立国,工业兴国,
时下最紧要最要命的是要抢下下次工业革命的头筹,
上上下下都在往这上面使劲儿,
所以对她那套主打田园玩意没好感都是轻的,
但是洋人对她这套东西受用,
这就有意思了,
咱们不大力支持她那还等着过年?
时下据说都要把她安排进课本了。
毕竟实力这东西此消彼长,
但有洋人鬼迷了心窍奔着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猛踩油门,
往小了说能借机噶一批洋韭菜,
往大了说工业人口自然就掉下来了,
你品,你细品。
最大的问题是,你不喜欢你还不能说,这就反人类了。。。。我就觉得这种拍摄这种农村生活就假的一比,跟现实农村完全脱节,类似于国产脑残剧,里面的人永远不为工资,住房,教育,学区,医疗这些现实问题发愁,而且最重要的是,都是开店做买卖恰饭的人,能不能不要整的仙气飘飘,视频里的人和现实中的人割裂感也太重了。。。。
幻想一下,你去某某工厂办事,发现李子柒正在带领团队和销售老总砍价拿货,再结合一下视频里的李子柒,你怎么想?而且这种事情是一定发生过的,销售方不可能不和供货商谈价吧?
本来我们去看短视频的平台,看的就是真实,不虚假的现实生活,看的就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的是接地气的美食,身边常用物品的测评
到底是我不正常,还是这类型的视频不正常?
我想象了一下,如果有人要拍李子柒风格的程序员极客视频会是个怎样的场景:
整洁的工作室里光线柔和但不昏暗,精致妆容的黑长直美少女戴着黑框眼镜身穿格子衬衫坐在桌前,袖口挽得很整齐,露出白皙的手腕;宽大的工作台上六个显示器分两层排列,一个显示器上有未渲染的3D模型在旋转,另一个则有不停滚动的复杂图表,其余的则闪烁着不同语言的彩色代码,字体很大,能让观众看清一部分;桌面上恰到好处地摆放了一排手办玩偶,转角的另一张桌子上则有3D打印机、一尺多高的机械臂、叠在一起的开关电源和示波器、散放的几块电路板、挂满墙面的工具、一排排半透明能看到里面零件的格子抽屉;墙角则是几个直达屋顶的黑色机柜,虽然里面服务器和交换机的指示灯不停闪烁,却没有一丝风扇噪音。
镜头不疾不徐地在远景、面部特写(眼镜上映出屏幕反光)和敲打键盘的手指之间切换。大概两三分钟左右代码编写工作结束,同时3D打印机缓缓运作起来。镜头一转,质地光滑的零件已经加工完成,正在用电动螺丝刀组装。接下来指尖在刚开发好的黑色极简APP上轻轻一滑,桌上那个新鲜出炉的迷你机器人就跳起舞来。整段视频都伴着轻柔不吵人的二次元BGM。
你觉得这样一个“极客美少女程序员”怎么样?如果外貌足够吸引男性、拍摄剪辑有一定水准,绝对能抓住不少人的眼球爆红一把。
可一旦红起来,特别是被技术圈里的人关注到之后,她工作内容的“不真实”、“摆拍”就会变得格外扎眼、格外容易被厌恶。一些技术上的硬伤会被无限放大,单独拎出来抨击。
甚至有些程序员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摸不着头脑的外行提问,比如你们的工作是这样这样的吗?某个技术是那样那样实现的吗?最后得知这些说法都是从网上某女程序员的视频那里来的,你觉得会不会导致他的反感?甚至去骂她是个只知炒作博人气误导观众的网红?
李子柒最初火起来是因为城市小资向往田园牧歌,西方人向往神秘东方传统文化。而火到人尽皆知的地步后,真正生活在田园的人看到这些与自己现实生活完全不符、极度美化的视频内容被人无脑追捧。会厌恶会气愤甚至会揪出细节来骂,都是很正常的。
我本身不反感李子柒,不可否认她的视频选材拍摄和剪辑水准都很高,随便看看也很悠闲治愈。
但同时我也完全理解很多人对她的反感,扪心自问,如果像前面所设想的那样有个爆红的美少女程序员,我也很难从非程序员的角度纯粹去欣赏。视频里每个与现实不同的细节都会害我不停出戏,就像看某些拿黑客技术当卖点的影视剧会笑场一样。而针对她的负面言论肯定比李子柒更多——毕竟程序员比农民在网上更活跃嘛。
大家都是农村的,凭什么她红了,凭什么她挣钱。
看了这些答案,觉得好累,心累。
我平时看今日头条也是,看到有人质疑赶海人是不是提前买好了鱼装作才在大石头下发现的样子,
看到赶海人评论区这种洋洋得意的质疑,我就觉得累,心累,
我只是看视频,想看看碧蓝的大海,看看成都经常没有的蓝天,想让赶海人随便介绍一下今天抓到的各种生物,介绍浅显一些,介绍犯错都没啥,毕竟介绍复杂了,老子也记不住,我如果对某种鱼感兴趣自己会查,也不需要他给我一个巨无霸知识体系,搞太复杂,老子第二天就不想去看了
老子才没空评论区骚扰他,问他是不是作假提前买鱼呢,作假就作假嘛,那鱼是真的就行了嘛,老子看视频又没有给费用,又没亏,打击他创作对我有啥好处。
确实短视频需要一个故事大纲,需要浓缩日常生活,他不可能完全给你一个真实面貌,因为会牺牲有趣性,这样的话,观看次数会减少,后面就什么都没得看,又只能看抗日神剧和仙侠剧了
毕竟我除了看大型纪录片了解海底生态系统,我也想看看咱们东部沿海实实在在的渔村里,普通的赶海人,他们每天吃什么,做什么,我对祖国某些区域,有那种强烈好奇心,想知道很多的细节,这是大型纪录片没法满足我的
视频很短,肯定无法呈现真实全貌,但是我本来就用我上厕所坐公交走路时间看的,我觉得短点挺好的啊。能反映50%真实生活就够了,就算是演的又怎样,反正比小鲜肉演的仙侠剧真实。
还有其他几个三农视频,也是评论区烦得很,天天纠结,还非要人家回复她,或者让别人家里的人听她们的话,改变人家的家庭生活习惯
比如,对方原来自称小李,
评论区就骂他,说小李?你看起来这么老,
然后拍视频的三农小哥只好叫自己老李,
这下可好,评论区又骂他,说,老李?你把你爸爸放何处?装老!
这就跟他媳妇一个问题,
一开始评论区嫌弃她刘海乱,让她别发卡,如果她不别发卡,就会一直骂一直闹,说她傲慢不听意见,
好,这姑娘赶紧去买了发卡别上,
这下好了,评论区又开始了,说这么丑的发卡,还不如把刘海放下来呢,于是,别上,放下,别上,放下,这刘海的事儿闹了两年了
哎呀妈呀,我这个经常自己给自己剪刘海的人都震惊了
我就是乡里出生的,但是怎么说呢,我觉得我很幸运,没在那边住了,否则对人这么挑剔,我可能只能剃光头出门了,就不用别发卡了,然后让我老公周一三五叫他自己小李,二四六叫他自己老李,看乡镇群众能不能满意一些。
对了,那群人曾经打电话让那个姑娘丢了工作,其实人家也没做啥,她们就是看不惯她走路姿势,说她骚,看不惯她刘海,说她不听意见,看不惯她带孩子,说她带得粗心
还有一个也是农村姑娘,我看了一下,正常为今日头条直播带货,也没做啥,就被这群黑粉骂,当场直播的时候默默流泪,整个场面无比尴尬。
跟上面那刘海姑娘一样,她那个也是号啕大哭道歉过,其实人家都是挺朴实的乡镇姑娘,本本份份的,也没做啥过分事,那么为啥有的人,就是不能友善点呢?
为啥用外貌特征给她取外号,给她和孩子p图,给她单位电话轰炸,就算她哭着道歉,一群人还洋洋得意说她就会演戏呢?
有的人,需要存在感,需要别人的眼泪和痛苦,以及自己义愤填膺的控诉获取大众支持
而且他们会挑选对象,欺负的一般是女性,或者家里人口少,脾气好的,那种家里一大群人,还有壮实男性的,没人敢做这些事儿,可以说是我妈描述的乡村现实,当时她说如果在乡里,家里男性少,就会有人主动来欺负,我还不太能想象
每次,有大量的人,故意买这些乡镇小姑娘的产品拍视频,说东西差劲,赚取平台视频费用。
说实话,没把李姑娘视频当纪录片,我要认真看纪录片,会首选bbc,国家地理,探索和nhk,那些沉重的纪录片很耗费精力,因为我用脑袋在记
李姑娘的视频,我没啥太多目的,有团队很正常的,四川本来就是公开打造视频带货,现在经济不好,一些乡镇姑娘们成为网红,回去带货也挺好的,至于她带的浙江货还是四川货,who cares?我又没买,我纠结啥,只要是我们大陆的货,我觉得都行,都是国货,对经济有好处,买还是不买,个人选择,好吗?
人家有的就喜欢她产品,凭啥不买?我是因为比较注重性价比,所以我不买,但是我懒得喷她,因为我都不买了,我喷人家干嘛?我累不累?
商业行为,是正常的,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只要不是假货就行了。团队也没啥,至于承认不承认团队,关我屁事,我只关心我看视频的时候开心不开心就好了。
传播国家文化这事儿,我觉得要转变思路,我们国家体系太庞大复杂,不易在非知识分子群体传播,原来很多研究中国文化的,都是小众
我们现在要打开销路,防止美国对我们制裁,就不要再走过去老路子,老想把所谓真实的知识体系传递过去,你先把美传递过去嘛,他感兴趣了,后面咱们慢慢教育所谓真的知识真的面貌嘛,你一上来就要人家接受所有赤裸裸的现实,何必呢?
就跟抖音一个道理,它让老外接受了,就行了,管它是不是高大上呢,传播快就好了,
口子要先打开,后面事儿好说
目前外贸遭受严重打击,很多农民工失业了,这是最大问题,如何重建和美国以外地区的关系,重建销售渠道,是我们的主要矛盾,
如果李姑娘视频能让更多人对我们国家感兴趣,我并不想纠结豆子榨汁榨出来是绿色还是黄色的问题,我纠结的是,她能不能带动更多国家的人,来买我们中国的豆子衍生品,让更多下岗朋友重新就业。
还有,她是不是带我们四川农民的货,重要吗?
整个经济体系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是浙江的货,它也可以部分原材料采购自四川,难道她非要今天去把某个村儿的产品卖了她才叫有贡献?她产业链扩大影响更多农民朋友,难道就不是贡献?
这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啊。
不跟你们说了,我要去吃成都难吃的早餐了,刚才起床的时候仰卧着用手指码的这个帖子。反正写帖子也不赚钱,别来和我说我写的都是废话没逻辑,你给我钱了吗,对我挑三拣四的
我的其他高赞回答
因為你是個正常人,覺得中國農村就應該是《劉老根》《馬大帥》《鄉村愛情》描述的那樣,臉朝黃土背朝天,孩子媳婦熱炕頭,再來幾個下裏巴人的葷段子。
然而喜歡她的人我會用以下幾個國外網友的評價來總結:
首先建議你在國外呆個幾年,天天看西方媒體花式造謠咱們,外國網友無差別抹黑、諷刺、貶低咱們,包括說咱們天天吃狗肉,貓肉,老鼠肉,和最新的蝙蝠肉。
然後突然有一天你在外網上發現一個女孩兒做的頻道,裏面視頻底下的一大堆國外網友的評論變成了:
"李子柒證明了為什麽中華文化延綿3000年而經久不衰。"
"妳好李子柒,我和患有阿茨海默癥的祖母住在一起,她把電視作為娛樂和放松的主要來源,所以我們必須一直尋找好的內容,因為她很容易對有些內容感到不適。 我要感謝您,因為您的內容以及所有的藝術,烹飪和農業知識,使她倍受鼓舞。"
"現在有些人指責李子柒視頻是“假”的,與現實生活相距太遠。 但是請考慮一下:我們知道《星球大戰》是“偽造”,我們知道《超人》是“偽造”,在這方面,我們幾乎所有電影都是“偽造”的。 但這並不能阻止我們欣賞一部好電影。 李子柒很有創造力, 她以藝術的手法呈現一切,最終的結果簡直令人贊嘆。 她反映的是她現在真正的生活嗎? 也許不是。 但是,即使這是一個夢想,也是一個立足於現實生活的美麗夢想。"
同時她在油管的訂閱人數達到1130萬,在數以十億計的油管用戶中排世界第543名(而且還在穩步上升中),超過很多專門黑咱們的官方媒體。
你就會明白了。
我問過在美國的一兩個韓國人,他們對所謂的韓流都不太感興趣,究其原因就是快餐音樂,工廠式包裝,整容臉,這個大家也心知肚明。
但是他們對韓流是絕對支持的。因為靠著韓流,韓國人和海外韓裔的地位大大提升。韓國男生在歐美突然成為搶手貨(要知道西方人一向對東方男性不感冒),也突然很多人模仿韓國女生化妝,韓國也因此成為西方遊客的打卡聖地,同時也賺了不少外匯。韓流成為了國家名片,韓國明星還到聯合國大會去演講。如果真要深扒這些韓國明星,指不定什麽問題都出來了。
我不是李子柒的粉絲,只是有時會看看她的視頻,算是一個路人。所以也沒有替她維護或辯解什麽,大家說什麽我都不在乎。
對於一些人來說,她是一個"商人",一個"演員"。我對娛樂圈絲毫不感興趣,大家說得她的新聞,八卦,歷史我一概不清楚,也不想去弄清楚。我是結果論者,"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無論如何,作為商人或演員她成功了,同時也沒有坑害誰,重大的道德瑕疵或違反什麽法令。
而對於我們來說,她是一位使者,她幫我們海外中國人,華人華僑向一大片海外人士說出了我們自己引以為豪的文化,同時澄清了我們並不是生活在一個他們口中的野蠻國度。而這個事情,本來是應該孔子學院做的。
後記
第一次回答娛樂圈的問題,沒想到貴圈黑粉這麽瘋狂,說了我不是她的粉絲,也不關註貴圈。。。還有我年紀大了,別私信了好嗎?
心平氣和,難得糊塗,戒驕戒躁,恬淡處之。娛樂圈的事,不要去當道德標兵,上綱上線你就輸了,不如把這些精力放在打擊你身邊的假惡醜現象上。
为什么她又上油管又上推特的,普通网民如果翻墙了,轻则罚款重则拘留,我国关于翻墙究竟是如何规定的?
因为假
没有人会化着精致的妆容,穿着拖地长裙去种田,劳作一天脸上一滴汗都没有,妆都不带花的。
采松茸采蜂蜜也都被扒过,都是摆拍。松茸是提前埋在那里的,蜂蜜摘下来的和吃到嘴里的都是不是同一种。
我的祖辈、父辈这辈子的种田生活都是劳苦不堪的,被生活压得直不起腰来。我爸妈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我永远不要回农村,摆脱每天日晒雨淋的日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看到那些抛去了累与苦的“田园生活”很隔应,我完全感受不到其中的“美好”,因为我知道就是假的,所以我一点向往都没有。
你给996社畜拍一个《996的美好生活》,抛弃每天的痛苦和疲惫,拍的全是光明和未来。而且女主十项全能,今天是律师在法庭上舌战群儒,明天是医生医术精湛挽救绝症病人,后天又是建筑师分分钟盖起摩天大楼。我相信社畜也不会买账的,太特么假了不是么。
还有我特别讨厌李子柒的部分nt粉丝,认为不喜欢李子柒就是嫉妒她酸她。你看这个回答下那么多不喜欢李子柒的理由,还是会有觉得“那些理由都是虚假的,他们就是觉得她太美好了,都嫉妒她”。
拜托,一个网红而已,有人不喜欢她的拍摄可太正常了。她又不是人民币凭什么要求人人喜欢她。
2021年2月11日
写这个回答的时候,问题下面已经好几千个回答了,真没想到突然就火了,谢谢各位,我也就一知乎小透明
评论区争论得最多的就是“艺术上升”这件事,疯狂怀疑我是一个丝毫不懂得美感的“粗人”。各位,是的我明白,你们喜欢她的静谧、悠闲和美好,即使是假的也无所谓。ok,我完全尊重你们,你们爱怎么喜欢就怎么喜欢。
有一条评论说得很对:电影也是虚构的,但不妨碍人们被真的触动。
那么问题来了,每一部电影都会触动人心吗?或者说,你会被每一部电影触动吗?显然不能。所有的电影、电视剧、小说、漫画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再伟大的作品也会有人不喜欢。
如评论区所说,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有虚构的成分,但是我们照样看得很欢。可是你不是每部作品都能看得下去的吧?你讨厌一部作品的理由千奇百怪,不某个喜欢主演,不喜欢剧中的服化道,不喜欢某些情节,甚至不喜欢这个剧的名字。
不喜欢一般就弃剧了,之后可能也不会再想到。但如果有一天你朋友说你也不喜欢这部剧,你可能会跟他聊一下这个。
同理,网红也是如此。李子柒在你们眼里再怎么优秀完美也好,那也是你们的感觉,不是我的,我就是刚好对这个网红不感冒。我不喜欢的理由写得明明白白,就是觉得假,摆拍,所以不喜欢,有那么难理解吗?还非说我理由不充分,要我再”编“一个理由?拜托,合着我不喜欢她还得写理由申请书,请求粉丝批准,理由充分了才能不喜欢她?
我原回答从未抹黑李子柒一分一毫,我也从未去她的平台账号上发表过什么不喜欢她的言论,事实上我看了她几期视频,激不起兴趣后,我压根就没关注她了。只是某天有个知乎问题推送给我,我顺手一答而已。
很多人质疑”假“这个理由,说这个理由不充分,甚至怀疑我是为了黑她而故意找的理由。我真是满脸黑人问号,这特么就是我看视频的第一感受啊,这年头不喜欢一个人都必须要”理由过审“我是没想到的。
举个例子吧,比如某部仙侠剧,女主天选之女,男子十项全能,两人上天入地各种爱恨情仇,最后拯救三界苍生,谱写出一段旷世绝恋。喜欢这部剧的人,觉得剧情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爱情唯美动人,令人潸然泪下。不喜欢这部剧的人呢,觉得剧情特假,女主作天作地,男主疯狂开挂,差点拉着三界陪葬还美名其曰拯救三界苍生,我可去你的旷世绝恋。
假不假因人而异,感不感动因人而异,喜不喜欢因人而异。没人拦着你们喜欢,现实生活中有喜欢李子柒的人我也尊重她。也请你们尊重并理解世界上会有不喜欢李子柒的人。如果实在理解不了,劝你们不要在这个问题下找不愉快。
最后,致评论里部分激进的李子柒粉丝们,我的三观很正,我父母很好,我的家庭很幸福,我既不阴暗也不偏激,我学历还可以,我的审美也很正常,我没有精神洁癖,我的人生也很如意。
评论区一直没有关,我尊重每个人说话的权利,但是要说话就好好说,上来就扣帽子的,就别怪我说话难听了。
2021年2月28日
拍【后浪】宣传片的时候——
宣传片里90后们滑雪蹦极水族馆多么幸福。
但掩盖了压抑又累的大多数年轻人。
于是大堆大堆年轻人出来骂,出来反驳。
—————————
拍农村仙气,宣传力度也不小,这些粉丝就觉得不关我事了。
他们不觉得视频里农村的仙气掩盖了农村的贫苦。
他们觉得他们知道农村的真实情况。
————————
巧了,上流阶级也觉得他们很懂年轻人的穷苦累,最穷不过全款买二线城市一套房+一辆车吗?
所以他们才拍得出【后浪】
————————
上层人说:【后浪】多么有朝气啊,我们也只是想展现美好的一面给世界看啊。难道我们大老板们有谁想看这些城市年轻人996熬夜通宵买不起房子啊??
中层人说:【仙气农村】多美啊,我们也是想展现美好的事物给你们看啊,难道我们城市社畜们有谁想看农民种地累得一身病一手泡啊??
————————
上层没觉得自己不尊重中层,中层会反驳。
中层没觉得自己不尊重下层,下层呢?
————————————————————
给家长拍一部片子,叫学校。
一个16岁因穷困辍学的姑娘,17岁回到了学校。
然后一年内朝九晚五努力自学【文科】【理科】【美术】【音乐】【体育】【日语】【法语】【德语】【俄语】【马术】【滑雪】【跳伞】【帆船】
【最后在北京参加了全国卷一,成了文理艺三科的全国状元】
你妈感慨了一句:”哎呀,高三真幸福”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想吐槽什么?
——————————————————
你是土木工程的,来个美女在你们工地摆拍一下搅和一下水泥,每天一尘不染穿汉服过场。
她成了【国民土木美少女】【她能盖各种各样楼画各种图,精通各种仙气飘飘的打灰】
她的粉丝都说:“没错!工地就是这样的!虽然她的汉服鞋一点灰都没有,但是她的确亲自干了一天工地!”
坐地铁都能听好几个姑娘说:“哇塞!工地好仙好美啊!”
你是不是觉得一肚子火?
【事实上农活只会比工地更脏】
———————————————————————
——————————————
难道我就必须喜欢你们的偶像吗?
哪怕我给了一个万人称赞的理由。
你们这些铁粉仍然很生气,甚至在评论区纯路人千字文,要跟我开撕。
全中国14亿人,不粉李子柒的人太多了,你是不是还要一个个的挨着骂??
我跟饭圈八百年不搭边,微博一年看不了几次,所以别拿纯路人戏法来套路我
我是正儿八经社会主义接班人,信仰只有马克思,偶像只有毛爷爷,脑残粉给我滚!
————————————————
看了十几条高赞答案,总结了李子柒最本质的“黑点”:
她的人设是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的劳动人民,然而她的视频内容却脱离了真实劳动生活。
一言以蔽之,她招黑,是因为她“表里不一”。
我最早看到李子柒的视频还是在美拍上,那时候抖音还没上线。当时看了几条她的视频,仙气飘飘,确实有田园牧歌式的美感,体现了东方独具的浪漫。
我想这也是她的视频得到海外网友好评,并得到官媒点名表扬的原因。
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发展阶段,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泱泱五千年的美学积淀,没能在国际上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推广,这是区分轻重缓急之下,无法避免的憾事。
在东方美学缺位的这一个世纪里,美学领域,无论时尚、绘画、电影,都是西方占据主流和话语权。然而对于西方人来说,东方这个璀璨文明的艺术产物,包括中日印泰越柬等等,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不然当年也不会抢了那么多亚洲各国的国宝回去展览。
我曾在身边交际圈里简单统计过,西方人来亚洲旅行,首选景点是寺庙、大佛、宫殿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以及农村、乡下、农家乐这类与西方城市结构大相径庭的聚居单位。这和中国游客喜欢去时代广场、凯旋门、大笨钟打卡是一样的道理。
因为与自身文明不同,所以有猎奇感。
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在YouTube上大受追捧,就是因为她的视频内容,满足了以欧美为首的外国人,对于古老东方文明的猎奇感。这种猎奇感,是北上广深不能提供的。虽然各城市里都有自己的历史遗迹,但就城市建设本身而言,这些城市都太像西方了,不会给他们造成耳目一新的新鲜感。
但是,这种猎奇感、新鲜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没那么强烈的。生养在城市里的人或许羡慕那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但随着流媒体的全民应用、智能手机的成本下降,和李子柒逐渐扩大的影响力,她的观众再不仅限于“城里人”,而要接受各个阶级的中国人的审视和评价。
而这里面,是有很多接触过农活,甚至真正有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经历的劳动人民的。对于这些劳动人民来说,李子柒的视频最大的硬伤就是:
假。
中国人非常务实,讲究真切、高效、实用。然而,现实主义题材以外的艺术创作,又很务虚,追求意识、寄托、理想。
李子柒的视频,是在创造一个诗歌里的农村生活,她所构建的田园山水,是古代魏晋风流人物表达政治立场的道具和手段,是现代996加班狗幻想中能脱离剥削的世外桃源,是一个不存在的诗和远方,是与真实农村生活脱节的。是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
但是李子柒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告诉观众,“我这只是拍给你们看的,真的做起来,也有很多又脏又累的地方,我只是挑出来好看的素材,剪得漂漂亮亮,给你们看个舒服而已。”
如果是这样的定位,我想喷她的人绝对会少很多,最起码评论她的视频的时候,会从拍摄手法等角度切入。这就好像,不喜欢漫威的人再怎么喷漫威,也不会从“这世上本就没有超级英雄”的角度去喷,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不是现实题材的电影。
但是当代流媒体创作有一个很大的艺术性问题,就是对艺术创作和实际生活之间边界感的模糊处理。
这种模糊处理,其实本来是综艺的卖点。一群明星在电视机前表现得真实,让观众看到剧本以外的明星。但是后来,综艺被扒出来都有剧本和脚本,有的观众就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再后来,综艺有剧本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当综艺上无论出现什么黑点或者缺陷,都会有网民说那就是剧本设定。综艺,逐渐变成了一群明星假装真实的演戏,一群观众揣着明白装糊涂。
但是流媒体的创作人不是明星,而是普通人。流媒体的取景也不需要清场,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可以说,流媒体本来应该是贴近真实生活,反映真实生活,隶属于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
然而,爆红的剧情类流媒体,无论是10秒翻转,还是1分钟剧情,统统都有脚本,力求吸睛。
以街头采访视频为例。表面看起来,这是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来体现大众对于某热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然而实际上,有不少采访团队是先定好一个有争议和热度的话题,然后雇佣群演,甚至就是自己公司里的职员,按照脚本去表达有争议性的观点。这个过程里也会采访路人,如果对方恰好按照自己的脚本走,那就剪进去,如果对方的回答与脚本相悖,就剪掉。以此来造成一种,“男人都是……”“女人都是……”“大学生都是……”“程序员都是……”的感觉,明明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却在他们的镜头下显得高度统一。
李子柒的视频,其实在艺术创作和真实生活之间,是有很明显的界限的。做农活不可能穿成那样,大冬天不可能穿那么少,这都是摆拍。然而,李子柒本人却一直以来,有意无意的模糊了视频和生活的界限,给人一种她就是陆地仙女的感觉,再加上她基本盘里粉丝的一些狂热仰慕,比如提出这种“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她”的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个问题就是一开始说的:表里不一。
其实这也是李子柒早期黑点的原因,也就是“早期的李子柒到底有没有团队”。
我记得是17年还是18年,李子柒曾经在微博上发了长文,说明她为什么回农村老家,也解释了创作的不易。好像是说,长期以来自己用一个16g的小爱疯拍视频,非常辛苦,还有走了几万步的截图来着(纯记忆,可能有误)。
最后她说自己要休息一段时间,招募团队重新上路。我还记得,评论区里有一位澳大利亚的摄影师说要辞去工作免费给她拍摄,结果被群嘲“就是想离我家小仙女近一些”。
至于那篇长文的诱因,则是她长期遭受网暴,精神不堪负荷,引起身体反应而住院,然后她奶奶恍惚中做农活受伤了。而网暴内容,就是她一直是自己学手艺、拍视频,用心又辛苦,但很多网友扒她有团队,她觉得很委屈。
具体她什么时候开始有团队,是在长文前还是长文后,我是不知道的。但是到了现在,似乎不太有人质疑她的团队作业,可能就是因为,她已经清楚说明了,自己中后期的视频都是有专业团队加入的。
务实这个词,往往和求真组在一起。
她早期宣称自己没有团队,所以有很多人尝试证明她有团队,这是那时候的黑点。
现在的黑点只是换了个壳,内核还是一样的。就是:视频里演的不是真实的劳动生活,也没有人可以一尘不染地做完视频里的那些事。
其实,只要李子柒把自己的定位,清楚明确地列为:视频制作人、脚本创作人、演员,而不是凡事亲力亲为的劳动人民,那么我想,不喜欢她的人又会少了很多。
她只是拍了一个想象中的农村,诗情画意中的农村,城市白领向往的农村,小孩子动画片中的农村。真正的农村是条件很差的,干活穿最破最耐磨的衣服,从早到晚,累的像驴,一身臭汗,随便弄点馒头咸菜喊点水就是一顿饭,晚上回家洗个脸就睡觉了,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浪漫。
重要吗?
先举一个例子,我离开了老家到北京工作和生活,但是依然通过媒体来了解老家的情况。我了解到的其实是媒体中的老家形象,咱们把这种老家的形象起个学术词儿叫“景观”。
“景观”和真实的老家是有背离的,这种背离取决于媒体资本想让咱这种人知道什么。这种背离也可以换钱,可以操纵舆论。
现在随着中国的强大,很多人不了解却又渴望中国;很多城市中产阶级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渴望田园牧歌;很多民族主义者不了解传统社会,却又迷恋传统中所谓的“纯朴”。
媒体资本可以制造出一个“景观”来满足以上所有,这个“景观”中最迷人的一个就是李子柒。
我们不过是讨厌这种“景观”充斥的“景观社会”罢了。
因为太假,实际上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据说还卖高价低质的商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