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子柒在 YouTube 上火爆是一种文化输出吗?

回答
李子柒在 YouTube 上火爆,毫无疑问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她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美食制作、传统工艺和人文情怀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要详细地理解为什么李子柒的视频是一种文化输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内容的本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

慢节奏的田园生活: 李子柒的视频核心是展现中国乡村宁静、自给自足、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与许多西方观众所熟悉的高压、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播种、耕耘、收获、烹饪,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耐心和对自然的敬畏,传递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哲学。
精湛的传统技艺: 从制作食物的各种传统方法(如酿酒、做酱、腌制)到编织、木工、制纸等手工艺,李子柒几乎无所不能。这些视频不仅展示了她个人的才华,更承载了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丰富技艺和智慧,让观众惊叹于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细和实用。
中国美食的魅力: 美食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李子柒制作的各种中式传统美食,从家常菜到节庆食物,都极具吸引力。她不仅展示了烹饪过程,更融入了食材的来源、季节性以及背后的文化寓意,让观众对中国饮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人文情怀与家庭观念: 在视频中,李子柒常常与她的奶奶互动,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和孝道。这种温情脉脉的画面,触动了许多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也传递了中国社会重视亲情的价值观念。
中国乡村的美景: 她的视频背景往往是中国四季分明的优美乡村景色,古朴的房屋、清澈的溪流、丰饶的田野,将中国乡村的自然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塑造了观众对中国乡村的浪漫化想象。

2. 传播的平台:YouTube 的全球影响力

打破地域限制: YouTube 作为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李子柒的视频通过这一平台得以广泛传播,不受国界和语言的限制(尽管她本身不怎么说话,但视觉语言是强大的)。
算法推荐与病毒式传播: 平台算法的推荐机制,以及用户之间的分享和评论,都极大地推动了李子柒视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她独特的风格和吸引人的内容,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病毒式传播效应。
多语种字幕的支持: 尽管李子柒的视频语言本身很少,但YouTube上的很多用户会自发翻译字幕,提供多种语言版本,这进一步降低了观看门槛,让更多非中文母语的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

3. 文化的输出与“软实力”的体现

重塑国际认知: 在很多国际媒体和西方观众的刻板印象中,中国可能与工业化、城市化、科技发展紧密联系。李子柒的视频则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充满人情味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打破负面或单一的刻板印象,重塑中国形象。
吸引和激发兴趣: 她的视频不仅仅是记录生活,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吸引。许多观众因为她的视频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美食、手工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知识,甚至产生到中国旅游或体验的愿望。
文化自信的体现: 李子柒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她能够以一种自信、从容的方式,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元素呈现给世界,并获得广泛认可,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商业与文化的结合: 尽管她的视频内容以生活化为主,但背后也带有商业运作的影子。这种商业与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文化元素能够以一种更具吸引力和可持续的方式进行传播。

4. 对“文化输出”的讨论与反思

“国风”的国际化: 李子柒的视频可以被视为“国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成功国际化。她将传统的东方美学、生活方式与现代的影像技术相结合,使其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摆拍”的争议与真实性: 尽管李子柒的视频受到欢迎,但也存在关于其“真实性”的争议。一些批评者认为,她的视频经过精心策划和“摆拍”,与真实的农村生活可能存在差距。然而,即使是“摆拍”,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提炼和展现。这种“艺术化”的呈现,反而更容易被国际观众接受和欣赏。重要的是,她所展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真实的中国文化组成部分。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在全球化浪潮中,各种文化都在相互影响和渗透。李子柒的成功是其中一个案例,它展示了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将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总结来说,李子柒在 YouTube 上的火爆,绝不仅仅是个人生活记录的成功,更是一种重要的、多层面的文化输出。 她以一种极具艺术性和感染力的方式,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美食、手工艺和人文情怀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不仅重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也激发了广泛的兴趣和对话,是新时代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范例。她的成功,证明了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内容,在全球化平台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半天大家的回答,我算是明白了。

有人质疑数据,有人质疑内容。

有人觉得不能真实反映中国当下的农村生活,有人觉得不能代表中国文化。

要怎样?


人家104个视频就粉丝735万,平均播放量500多万。

美国影响力最大的媒体CNN发了14万条视频,粉丝也不过792万

这还不成功?


再说文化

人不可能只有一面,中国文化也是多个维度的。

不是只有城市高楼,航母和高铁这样满满肌肉感的文化才算输出。


李子柒的视频尽管有美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家表达出了田园牧歌式的东方美感

让老外沉醉在事农桑、传耕读、钟情山水,隐居田园这样的诗意柔情之中。

这怎么不是一种输出?


大国崛起,讲的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

照你们这样的思路,最后输出的恐怕不是文化,而是威胁。

user avatar

李子柒卖的不是中国特色,也不是为了满足西方人所谓的东方主义的神秘幻想, 而是现代工业化都市社会的人类对重返自然的一种幻想:它跨越了国籍和文化。

打个感情色彩上相反的比喻:色情片之所以看的人多,是因为满足了人的性幻想,让人幻想着自己在做实际上不可能的事情;李子柒看的人多,正是因为大家不可能抛下自己的工作,去乡村、大自然里一件件地做李子柒做的事情。看的人都知道这种视频中反应出的生活是人为的(假的),但是还是喜欢看。

这种向往是带有工业时代的普世性的,和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李子柒团队显然也认识到了这点,并没有在视频里推广太多的中国元素,而是着重反映出一种人和自然相互和谐的感觉。

但是,仅仅是感觉。我相信李子柒本人日常生活里绝对不是这么慢悠悠地去和自然亲近。她一样要选材、策划、宣传,搞代言、合作等等。李子柒自己只能提供人和自然亲密接触和谐相处的幻觉,她自己要把这样的幻觉展现给大家,也只能采用现代资本主义商业化生产的模式。

李子柒的创新之处在于,她准确地把握了现代人的这一心理,并且很好地加以满足。第一个李子柒是天才,模仿她的第二个、第三个就是蠢材了。

再过20年,可能李子柒视频里这样的生活在中国就不存在了。但她的视频依然会有吸引力,因为人和自然如何相处会是永恒的主题。

从这个角度讲,李子柒做的是一种更高级的文化输出,她提供的是一种带有普世意义的作品,而不仅仅是卖中国特色。提供有普世意义的问题,有普世价值的追求,是最最高级的文化输出。西方真正的文化输出,不是教堂、红酒、哈利波特,而是人权、法治、公民社会、理性、现代科技、科学社会主义等等,后者的吸引力才赋予了前者这些本来只是西方国家普通文化现象和物质生活方式的东西更高的『逼格』。这也是为什么韩流、日漫一类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发起挑战的原因:他们自己把自己定位成了非西方的、属于日本和韩国特色的『他者』。西方建了个动物园,你本来是个人,自己跑进去当动物,你就永远变成了供人观赏的动物。

user avatar

油管评论无数外国人看完了视频表达出了这辈子一定要去中国的意愿,虽然只是一时嘴上过瘾,但总有一部分有条件的人会在下一次海外旅行的时候把目的地选在中国。咱不总说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任由BBC,CNN之流睁眼说瞎话吗,当他们有机会亲自来了,很多可笑的臆想自然不攻自破。

所谓成功的文化输出,就是要让人家觉得你美,你好,你厉害,对产生这种文化的地方有深深的向往。李子柒恰恰就做到了,让人家发自内心的被你吸引,想来你这里。

像第五代导演们,在国际上出尽风头,但人家只是觉得“这电影牛逼”,“这导演牛逼”,然后看完之后就回家教育孩子,“你可不能浪费粮食啊,你知道中国还有多少孩子吃不上饭饭吗?” 《上帝之城》牛不牛,绝对牛,但看完之后你想去里约旅游吗?

这种文化输出还真不是你一味吹自己多牛逼,而是输出的文化载体本身对人有很强的吸引力。美国大片好看,日本动画好看,李子柒的视频也好看,你的文化就这么被输出了。动不动组织一帮留学生打太极,唱京剧,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就中国这文化输出能力,有个李子柒那就算是先锋大将了,居然还一堆人在那说“农村不是那样的”,“有团队”,敢情天底下就他知道农村啥样,别扯臊了。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肯定算一种广义的文化输出。

但是这不一定是某些人意义上的文化输出。所以他们不觉得是文化输出。

这玩意,非常像我的理想是赚够钱了就去森林里做一个小木屋,天天写诗,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赚不到钱,一定是那些只剩最后一口气在icu躺着了,还在想着怎么赚钱的人才能赚到钱。

文化输出这是这样的,你越想文化输出,越输出不了。

现在公认成功的文化输出是好莱坞大片,人家可没想着文化输出,而是赚钱。美国人真心想要输出那一套,叫做自由民主,现在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国际笑柄。


至于文化输出可以不可以是假的,这个当然可以。

你看奥运会开幕式,团体操一样的击缶、吟诵论语,不也假得不得了。怎么那个就被承认是文化输出了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李子柒这种所谓的田园生活,真的要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陶渊明之类的东西挂钩吗?

我觉得这就又犯了以前那种文化输出的老病了,老想输出点深的,最后就只是自我陶醉。

实际上,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隐士”,是一种特定的精神气质。正如同刺客不仅仅意味着杀人,还要有政治理想一样。

金庸在《笑傲江湖》后记里是这么说的: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鼓励人“学而优则仕”,学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但对隐士也有很高的评价,认为他们清高。隐士对社会并无积极贡献,然而他们的行为和争权夺利之徒截然不同,提供了另一种范例。中国人在道德上对人要求很宽,只消不是损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论语》记载了许多隐者,晨门、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等,孔子对他们都很尊敬,虽然,并不同意他们的作风。


孔子对隐者分为三类:像伯夷、叔齐那样,不放弃自己意志,不牺牲自己尊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像柳下惠、少连那样,意志和尊严有所牺牲,但言行合情合理(“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像虞仲、夷逸那样,则是逃世隐居,放肆直言,不做坏事,不参与政治(“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孔子对他们评价都很好,显然认为隐者也有积极的一面。

陶渊明,我摘抄百度百科里的描述: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不知道是哪位大神写的。

(顺便说一句,没有文化的人,不了解中国的归隐文化和桃花源含义的人,乱拍马屁,容易翻车。看红楼梦这一段:

贾政道:“诸公题以何名?”众人道:“再不必拟了,恰恰乎是‘武陵源’三字。”贾政笑道:“又落实了,而且陈旧。”众人笑道:“不然就用‘秦人旧舍’四字也罢。”宝玉道:“越发背谬了。‘秦人旧舍’是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武陵源、秦人旧舍,就是“桃花源记”的典故,如果把李子柒的视频比作世外桃源,她是避的哪里的乱?这不是污蔑祖国!宝玉不学无术,最讨厌“人情练达”,都能想到这一点。)


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世外桃源,精神内核完全不是李子柒所能表现的。她的东西,更偏现代,更靠近《瓦尔登湖》那种。

甚至更靠近《星露谷物语》,每天在大都市里挤地铁,996,担心会不会251,直到有一天,收到一封信,原来你继承了一份遗产,得到了一家农场,那里生活悠闲自在,民风淳朴,就是你喜欢的人有可能会在晚上跟别的男人去爬树。。。

user avatar

在没有自辱的前提下,让更多人向往中国就是文化输出。

老外的大多数都是不懂辩证法的乌合之众,阳春白雪的什么国学、孔子,中国老百姓都云山雾罩的,怎么输出?京剧,皮影戏,中国年轻人自己都不爱看,样板戏后几十年没有创新,怎么输出?

吹了10年大发展的电影圈,要得奖基本靠贬低国人,弄个湖边的棚户区,底层偷车团伙+暗娼来讲故事取悦老外,就这只是入围、也没得奖。这叫文化自残,输出个毛啊!花木兰这样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成了迪斯尼的版权了。

我倒是希望那帮伪国学家去输出一下三从四德裹小脚啥的,祸害一下美帝啥的,问题是他们却没这水平啊!

韩国货在中国怎么火的,靠的是玛丽苏剧集,工业化整容出来的明星,这玩意把韩国的垃圾化妆品和二线明星都炒作成天价了,还不是有人买单吗?

李子柒的内容比韩国人这玩意高大上多了吧?

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诸位自媒体加油。

user avatar

形式不重要,看最终效果。


如果最终的效果是,让一个“老外”自觉或不自觉地觉得:

中国好牛逼/我的国家好傻逼;

中国人好牛逼/我国人好low;

中国好先进/我国好落后;

中国文化好先进/我国文化好愚昧;

娶个中国姑娘人生高光/嫁个中国小伙儿光耀门楣;

源自中国的品牌和服务,啥也别说了,卖肾掏钱;

有钱有假期,赶紧买机票去中国旅游、朝圣、发社交媒体秀优越;

“臭豆腐,简单的食材,精妙的味觉,高级的体验”;

“你看人家中国/中国人,blablabla,你再看看咱,blablabla”

今生就想当中国人;

来生一定要当中国人;

......

那么这就是成功的文化输出。


如果最终无此效果的话,那就只能被定性为成功的个人商业运作。


如果最终不但无此效果,而且给人制造并提供了一种刻奇和屈尊的机会,那么就称不上是有效的文化输出,而是被白嫖。


目前看来,李小姐确实不太具有被屈尊刻奇白嫖的特性,于是基本上不存在被苛责的必要。但依然暂时只可被定性为颇为成功的个人商业运作,虽然也确实存在文化输出的潜力。

澳洲的Primitive Technology也是类似,目前也仅是颇为成功的个人商业成就(哪怕我们并不清楚这是否是播主的真实意图),毕竟并没有人会把播主的输出,和“澳大利亚”这个概念,在任何层面上联系到一起。

但李小姐的输出潜力,确实比Primitive Technology高不少。

或者也甭太想什么文化输出。如果李小姐能把我国产的成本没几块钱的海鸭蛋黄酱,高溢价地卖到全世界,就已经是个新高度了。

再有的建议是,李小姐可以多和RT学习一下带节奏的伎俩。比如更多地在视频中,点到为止地反映一下自己所处国家每个民众都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比如说,需要去重庆买些特殊食材,手机点两下,花小几十美金,就当天无压力高铁往返了。或者,在重庆逗留一晚,半夜无人时分,在略空旷的市中心感受喧闹后的平静,而竟然不需要担心人身安全。等等。


总之,类似李小姐这种性质的存在,只要保证了不是被屈尊刻奇白嫖,那么就多多益善,越多越好,比某社长年在时代广场高价租广告牌播放国家宣传片强一万倍。

user avatar

中国人普遍有个误解,觉得“文化输出”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其内容也一定是高大上的,以为文化输出一定要阳春白雪,要高雅高级,所以很多人心目中的文化输出,内容都是汉字汉语、唐诗宋词、戏曲艺术等等。

其实大错特错。

这些东西,就是中国人自己都没有几个人能搞明白的,你给外国人推广?不是瞎胡闹吗?

你再看看人家美国、人家日本,看看人家是怎么输出的。

动漫游戏、好莱坞,哪一个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下里巴人?一部漫威电影中,有多少哲理吗?有多少艺术吗?恐怕没有,观众买票进电影院看钢铁侠,恐怕也不是冲着艺术感受去的,都是为了图一个“爽”字。——但就在这一“爽”的瞬间,美国文化就已经进入到你心里去了。

中国有没有这样的文化输出呢?

当然有啊,这个李子柒不就是嘛。你们说她的田园生活不真实,可人家也没说自己拍摄的是真实啊。人家就是以这个作为一个噱头,撩拨观众的爽点而已。可就在这一“爽”之间,中国传统的田园意境,就已经输出过去了。

——这和漫威有啥不同吗?

文化输出,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中国的文化输出,希望不在孔子学院,而在网络小说、在抖音、在李子柒。

我很看好他们。

我以前就曾经说过,一部《斗破苍穹》超过10家孔子学院。

user avatar

YouTube 是啥?

user avatar

李子柒、迪士尼、漫威、中国武侠电影、印度歌舞片、欧洲文艺片、中国玄幻小说、日本动漫等真正的“文化输出”:看得爽不爽?特效爽不爽?人物漂不漂亮?道具精美不精美?剧情刺激不刺激?你爱看单纯的、善良的、美好的、刺激的、朴实的、穿越时空的、田园牧歌的、精雕细琢的、人文关怀的……你爱看什么,我给你做什么,只要你愿意掏钱消费,愿意关注,我就做给你看;

中国人脑子里的文化输出:我免费做给你,我倒贴钱请你来看,请你必须跟我学习正宗的毛笔字,正宗的太极拳,正宗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正宗三字经,正宗中国传统故事,我认为这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的瑰宝,我可以不收钱甚至倒贴机票钱亲自飞过来教你,但是你必须跟着我学,一点都不能有差错。

真正成功的所谓“文化输出”,都是绝对意义上由商业驱动的;只有中国人的“文化输出”,是哪怕倒贴钱也要搞下去的纯粹洗脑驱动的。

user avatar

答案很简单:是。

我是马来西亚华人,也是续承了中华文化的,以前我觉得所有中华文化都是一样的,不管在中国,马来西亚,美国的华人用着同样的语言,庆祝同样的节日,我们是一样的。过后接触了更多的中国网站,电视节目等等,才知道我们的文化同源同根,却因为地理,环境,体制影响而变成不一样。

我也时常看李子柒,我家里以前也是务农的,所以也明白李子柒视频中的农村生活跟现实中很大出入,只是表现了美丽的一面。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的,因为好看,把本来让人觉得只有脏累活的农村生活拍得好看写意。

文化未必就是那些京剧,中国功夫这些东西,文化来自于生活。李子柒的生活视频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表现了中国人在春夏秋冬种些什么蔬菜,吃什么水果食物,过年过节做些什么,有什么过节食品,就是那么简单,这些就是文化输出。从李子柒的视频了解了原来养蚕,酱油,腌菜等等原来是那样的。就好像我们看欧美电影,知道圣诞节就要有圣诞树,交换礼物,都是非常平常生活的东西。

其实我有不懂中文的朋友也看李子柒,虽然有些东西看不懂,好像那些中国特色菜肴,但是大致上看得明白就行,因为都是非常生活化的东西,比起那些京剧什么的,身为华裔我也看不懂。所以李子柒属于那种大众的文化输出,可能有些人觉得上不了台面,但是越是草根,普遍的东西,转播能力是最强的。

user avatar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其本意是

靠万民的自为无为无不为

靠万民的自治无治无不治

文化输出也是如此。

官方主导下的文化输出,往往是庄子所说的“选择头发来梳理,点数米粒来烹饪”,花费无数而成效低微,甚至还被当成威胁而遭到抵制。比如中国的孔子学院法国的法语教学。

相反,民间的文化创造和文化输出,因为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所以无论从内容还是成本上,都富有生机和魅力,不但被国内民众认可,在国外也广受欢迎,比费力不讨好的官方文化输出不知强多少倍。比如日本的动漫中国的网络小说印度的瑜伽和咖喱。

前提是官方取消管制,无为而治,让民众有渠道进行文化输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子柒在 YouTube 上火爆,毫无疑问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输出。她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美食制作、传统工艺和人文情怀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理解为什么李子柒的视频是一种文化输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内容的本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生.............
  • 回答
    李子柒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所有内容都是自己构思主导的,希望更多地去沉淀积累”,这一表述不仅体现了她对个人创作理念的坚持,也折射出她对内容创作本质的深刻理解。从多个维度来看,这一态度既是对内容质量的追求,也是对个人品牌与文化表达的长期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行业启示。 一、创作自主性:从“内容生产者”.............
  • 回答
    李子柒在油管上粉丝数破纪录,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一、 个人成就与价值的体现: 辛勤耕耘与内容创作的胜利: 李子柒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她几年来坚持不懈地耕耘,用镜头记录下中国乡村生活的点滴,从种.............
  • 回答
    李子柒,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曾是乡村生活、传统文化的一个代名词。央视等官方媒体的“点名表扬”,更是将她推向了舆论的巅峰,似乎代表着一种被官方认可的、积极向上的符号。然而,即便如此,关于她的讨论却从未停息,质疑、批评甚至“黑”的声音始终如影随形。这其中的原因,远比“红人被黑”来得复杂,它触及了.............
  • 回答
    汤姆·克鲁斯在好莱坞的地位,那绝对是妥妥的“常青树”和“票房保障”的代名词。他不是那种昙花一现的流量明星,也不是那种只活在某个特定时代回忆里的老戏骨。克鲁斯是那种真正意义上贯穿了几代观众的超级巨星,而且他的影响力还在持续发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年轻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你可以想想,从《壮志凌云》的年轻英气.............
  • 回答
    李子柒(本名李佳佳)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绵阳市,是中国知名的短视频创作者和文化输出代表人物。以下从她的出生地、个人背景、作品特点、社会评价及争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李子柒的出生地与背景1. 出生地 李子柒出生于中国四川省绵阳市,绵阳是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以“中国科技城”著称,也是川西平原.............
  • 回答
    李子柒能否“赢过资本”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个人与商业巨头之间的力量对比,更关乎文化传播、内容创作的价值以及个人品牌与商业运作的平衡。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一、 理解“赢过资本”的含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赢过资本”在这里可能包含哪些层面的含义: .............
  • 回答
    李子柒的院子是否真实存在?这是一个让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毕竟,她在视频中展现的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那种古朴雅致的院落,实在是太过于美好,以至于让人怀疑它是否只是一个精心搭建的“场景”。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李子柒最初的视频确实是在四川绵阳的农村拍摄的。 她本人也出生在四川.............
  • 回答
    李子柒和她的背后公司“柒加壹”与MCN机构杭州微念之间那场令人瞩目的诉讼,终于浮出水面,并且正式进入了法律程序。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商业纠纷,更牵动着无数关注李子柒的粉丝的心,也折射出在当下网红经济和内容创作领域中,品牌方与服务方之间的复杂博弈。究竟发生了什么?简单来说,李子柒公司起诉微念,核心在于.............
  • 回答
    李子柒,这位用美食和生活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姑娘,她的根,扎在中国四川的广袤土地上。具体来说,她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这个地方,说起来,可不是什么大都市,而是藏在山里的小县城。如果你对中国地理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绵阳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而平武县更是位于龙门山脉的北段,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那里山峦叠翠.............
  • 回答
    李子柒助理辟谣“李亚鹏架空李子柒团队”的传闻,随后李亚鹏本人也出面澄清,这两则消息的出现,无疑是在近期甚嚣尘上的“李子柒团队被李亚鹏架空”谣言风波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对于这场谣言的肆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解读。1. 谣言的起源与传播:温床与推手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个谣言为何能迅速在网.............
  • 回答
    李子柒和华农兄弟,这俩名字在提及“真实农村生活”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跳出来。但要说谁更“真实”,这事儿得分开了看,也得看你对“真实”的定义是什么。李子柒:诗意田园的理想化呈现先说李子柒。她的视频,用“仙境”、“治愈”、“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画面里,她一身素雅的汉服,在春天播下种子,夏天收获.............
  • 回答
    关于李子柒视频里做出的饭菜到底好吃与否,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答案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定论。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聊。首先,得承认一点,李子柒的视频,最打动人的地方,恰恰是那种回归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她制作食物的细致和用心。她从零开始,自己种菜,自己养鸡,然后用最传统的工具和方法,一点点.............
  • 回答
    李子柒的视频内容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乡村生活、美食制作等展开,其拍摄和传播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内容创作的合规性:李子柒的视频内容本身并不涉及违法行为,她展示的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中国乡村生活,包括农耕、烹饪、传统手工艺等。这些内容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被允许和欣赏的。2. 平台规则的.............
  • 回答
    这件事要是真发生了,那可真是个大新闻,影响绝对不止是网络上。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从法律、商业、以及李子柒个人品牌这几个方面好好捋一捋。一、 法律层面的分析首先得明确一点,李子柒(李佳佳)和 MCN 机构(例如微念)之间的关系,通常是存在合同的。这份合同里会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收益分配、知识产权.............
  • 回答
    "原神"和李子柒作为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文化输出形式,确实展现了截然不同的传播路径与文化内涵。要判断哪种更"好",需要从文化传播的维度、受众群体、媒介特性、价值内核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传播机制的本质差异原神作为一款全球化数字娱乐产品,其传播机制具有典型的"技术赋权"特征。通过开放世界探索.............
  • 回答
    李子柒的视频因制作泡菜而引发韩国网友的围攻,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事件,背后涉及文化认同、民族情感以及网络舆论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事件的起因:李子柒的泡菜视频 内容描述: 事件的核心是李子柒发布的一段展示制作泡菜的视频。在视频中,她遵循传统方法,将蔬菜、调料.............
  • 回答
    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并引发家长吐槽“出卷老师浅薄”的事件,是一件颇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剖析: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李子柒是谁? 李子柒是一位中国知名的乡村生活博主,以其拍摄的制作中国传统美食、手工艺和展现中国乡村田园风光的内容而闻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她的.............
  • 回答
    字节跳动退出李子柒关联公司杭州微念,其背后原因复杂且涉及多方利益博弈,而这一举动无疑会对微念公司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字节跳动退出李子柒关联公司杭州微念的真实原因(推测与分析)字节跳动作为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巨头,其在内容领域的布局一直备受关注。对于退出.............
  • 回答
    李子柒“没人看出她化妆种田”这个说法,实际上触及了观众对其视频内容真实性的一种解读和期望。之所以大多数观众似乎没有意识到她化妆种田,背后有多个层面的原因:1. 视觉呈现与艺术化处理的高度统一: 妆容的自然感与“伪素颜”: 李子柒的妆容非常讲究“自然”和“伪素颜”的效果。她的妆容特点是: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