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各国有哪些有趣的法律,详细说明一下?

回答
世界各国都有一些让人忍俊不禁、又或许别有深意的法律。这些法律往往源于历史的尘埃、文化的根源,或者仅仅是某个特定时期人们的奇思妙想。它们就像是各国文化的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文明的独特之处。

瑞士:关于遛狗的“静音”条款

在瑞士,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区,有一种关于遛狗的规定,可能让爱狗人士感到一丝“尴尬”。法律并没有禁止养狗,但对于在夜间或清晨遛狗的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更具体地说,法律要求狗在公共场所不得过度吠叫,尤其是在晚上10点到早上7点之间,以及在午后1点到3点之间(通常是人们午休的时间)。如果你的狗狗在这个时间段内持续吠叫,可能会收到警告,甚至面临罚款。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公共宁静的极致追求。瑞士人以严谨和对个人空间的尊重而闻名,噪音污染自然也是他们非常在意的问题。这项法律体现了这种社会共识:即使是宠物,其行为也需要考虑对邻居的影响。所以,如果你在瑞士养狗,可能需要对你的狗狗进行一些“降噪”训练,或者选择在合适的时段带它出门散步。想象一下,一个晚上,万籁俱寂,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狗吠,都会让一些瑞士居民感到不安。这种对“静音”的执着,可以说是瑞士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

意大利:关于“不可忽视的”海滩规定

意大利,这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国度,对海滩的使用有着相当细致的规定,其中一些听起来颇为有趣。例如,在某些地区,法律明确禁止在海滩上玩球类游戏,特别是那些可能打扰到其他游客的活动。当然,这更多是为了维护海滩的秩序和公共的安宁,避免意外发生。

但更令人莞尔的是,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镇,你可能会发现关于“建造沙堡”的微妙限制。有些地方的法律会规定,沙堡的高度不能超过一定标准,或者不能在沙滩上挖掘过深的坑洞。这并非是意大利人对儿童玩乐的阻挠,而是为了保护沙滩的生态环境,以及防止在潮涨潮落时造成安全隐患。想象一下,一群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建造着一座巨大的沙堡,却突然被告知“城堡过高了”,那种场景可能会让人哭笑不得。这些法律,虽有其严谨的一面,但也透露出意大利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新加坡:关于口香糖的“禁令”

新加坡以其清洁、有序而闻名于世,而其中一个最广为人知的“奇特”法律,就是对口香糖的严格管制。自1992年起,新加坡就禁止进口和销售口香糖,违者将面临巨额罚款。当然,这并非是“零容忍”,如果你有医疗上的需要,比如遵医嘱使用特定的口香糖,是可以豁免的,但需要出示医生证明。

这项禁令的起因,其实非常生活化。当时的口香糖被认为对公共卫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粘在地板上、公交座椅下、甚至电梯按钮上,清理起来十分困难,也影响了城市的市容。因此,新加坡政府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很多游客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口香糖犯法”,感觉非常新奇。这项法律也成为了新加坡“严格管理”的一个标志性案例,展现了新加坡在维护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方面的决心。

澳大利亚:关于“偷窃”电力的模糊界限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关于“偷窃”电力的有趣规定,它的模糊性让很多人感到好奇。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而使用电力。然而,对于“未经许可”的具体界定,在某些情况下却可能存在一些“灰色地带”。

例如,在户外露营时,如果你需要给手机充电,而附近刚好有一个公共场所(如公园或咖啡馆)提供免费充电插座,你是否属于“未经许可”而使用电力?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是否算违法。有些人认为,既然是公共提供的免费资源,使用它就不算偷窃。但另一些人则认为,未经明确允许,使用任何形式的电力都可能触犯法律。这种法律的模糊性,也引发了不少有趣的讨论,甚至在某些场合成为了人们开玩笑的谈资。这或许也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对“自由”和“便利”的一种理解,但同时又强调了尊重他人财产的原则。

荷兰:关于“公共交通礼仪”的法律

荷兰,这个以自行车文化闻名的国家,在公共交通方面也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但其中也隐藏着一些带有法律效力的细节。例如,在乘坐火车或巴士时,法律要求乘客不得干扰他人,包括不制造过度的噪音,不占用过多的空间,以及不携带散发异味或危险物品。

更有趣的是,在某些城市,关于“自行车优先”的规定也体现在法律中。虽然并非直接禁止行人,但法律可能会规定,行人不得在自行车道上行走,或者在过马路时,需要给自行车让行。这并不是说行人没有权利,而是强调了荷兰特有的交通文化和对自行车骑行的尊重。想象一下,你正在人行道上悠闲地散步,却发现自己不小心走进了自行车道,迎面而来的是一辆辆疾驰而过的自行车,那份“被催促”的感觉,或许就是这种法律精神的体现。

这些法律,无论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保护环境,还是反映独特的文化习惯,都为我们的世界增添了许多色彩。它们让我们看到,法律并非总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可能带来一丝幽默和趣味。下一次旅行,不妨多留意一下当地的法律法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和楼上这几个国家相比,新加坡的法律还真的算是正常的。

新加坡的各种“有趣”的法律主要还是用来专治各种不服。这些法律(主要是成文法)大部分几种在《Miscellaneous Offences (Public Order and Nuisance) Act》这部成文法(类似中国的治安处罚法)里。随便举几个例子:

第8条,如果家养的狗养成见人就吼,见车就追的习惯,狗主人犯罪,狗送安乐死。

第11条 以下行为都是犯罪:

(a)贴小广告;刷标语

(b)在公路上或者蓄水池等公共水源附近洗澡或者清洗宠物或者其他物品。

(c)在他人在隔间洗澡时对其进行干扰(注:不要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真的不知道)

。。。

(e)在公共道路附近抛弃动物尸体

。。。等等。

第14条 制造噪音扰民犯罪(注:例如中国的广场舞(误))

第14A条 打电话给紧急求助号码讲黄段子算犯罪

第23条 未经允许带酒进医院算犯罪

第27条 在家里不拉窗帘裸奔算犯罪


另外有一条法律我觉得很给力。

《the Currency Act》(货币法)第13条:

在支付时,50分的硬币只能用来支付总数不超过10块钱的金额,更小面值的硬币只能用来支付总数不超过2块钱的金额。超过的部分不被认可为合法货币

大家知道这条法律专治什么问题吧?

评论:如何应对用硬币恶意付款--法治--人民网
user avatar

前一阵琢磨金融监管的时候,看到一个统计图,讲美国信用卡公司往往故意隐瞒超额透支的惩罚费用,后来当有一个“CARD Act”出来以后,恶意收取惩罚性费用的做法才得到缓解

Card,就是“卡”的意思,乍一看去没什么,非常朴实的一个法律名字,就叫做Card法。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是一个简写 -- 该法案的全称是“Credit-card Accountability Responsibility and Disclosure Act” ,可以翻译成信用卡责任与信息披露法案,而CARD是每个单词首字母缩写。

--

像这样在法案命名中玩文字游戏的例子有很多,最著名的可能就是"Uniting and Strengthening America by Providing Appropriate Tools Required to Intercept and Obstruct Terrorism Act", 直译过来"联合全美力量为阻止恐怖主义提供合适工具法案“,而字母缩写是USA PATRIOT Act, 而Patriot是“爱国者”的意思。

后来我还真找了一下,发现还有一些花了心思的法案名称,下面列举几个(包括最终未能通过的):

比如"Bringing Reductions to Energy's Airborne Toxic Health Effects Act", 是一部关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的法案,缩写为BREATHE, 呼吸,心思挺巧, 可惜这个感觉翻译过来很绕,简直像个语病。

有比较正能量的,比如”Working to Encourage Community Action and Responsibility in Education Act”, “促进社区承担教育责任法案”,缩写为WE CARE,我们在乎。

有比较不着痕迹的,像是“Helping Individuals Return to Employment Act”, “帮助个人重获就业法案”,缩写为HIRE,招聘。

有一条关于啤酒行业的,“Brewers Excise and Economic Relief Act”, 看字面意思应该是为酿酒厂提供优惠政策,缩写就是BEER,啤酒。

然而,有的就简直为了凑名字不说人话了,像是“Developing Innovative Partnership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at Motivate Achievement Act” “发展富有创造力的合作关系以及学习机会以促进成功法案”,缩写为DIPLOMA,文凭,大家也许发现了,凑比较长的单词就容易出现步子迈太大扯到蛋的情况。

--

最近奥巴马医改面临废除的新闻很热门,看新闻的时候,还发现了一条2011年曾经被提出,但没被通过的法案,叫做Revoke Excessive Policies that Encroach on American Liberties Act “撤销侵害美国自由的过分政策法案”,缩写是REPEAL,就是“废除”的意思,也真是煞费苦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世界各国都有一些让人忍俊不禁、又或许别有深意的法律。这些法律往往源于历史的尘埃、文化的根源,或者仅仅是某个特定时期人们的奇思妙想。它们就像是各国文化的一扇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文明的独特之处。瑞士:关于遛狗的“静音”条款在瑞士,尤其是在一些住宅区,有一种关于遛狗的规定,可能让爱狗人士感到一丝“尴.............
  • 回答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化圈的法律、制度和政治惯例,除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宏大叙事,也隐藏着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匪夷所思的角落。这些“奇葩”之处,往往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气、思想观念或权力运作的极端折射,细究起来,却能窥见当时的民情百态和政治智慧(或短视)。咱们就来聊聊几个,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尽量.............
  • 回答
    生活中总需要一些色彩和惊喜,而世界各地的节日,就像是一颗颗闪耀的珍珠,串联起不同文化、不同风情的独特魅力。抛开那些耳熟能详的圣诞节、春节不谈,咱们来聊聊那些让你忍不住眼前一亮、惊呼“还有这种操作?”的新奇有趣的节日吧!1. 西班牙番茄大战(La Tomatina)—— 西班牙,布尼奥尔镇如果说有什么.............
  • 回答
    北欧的民间故事,那些关于巨人、精灵和魔法的传说,在北欧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故事不仅娱乐了大众,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秘世界的想象。挪威的维京时代,是一个充满冒险和探索的时期。维京人不仅是勇敢的战士,也是技艺精湛的航海家,他们驾驶着龙船,远航至欧洲各地,甚至到达了北美洲。他们的航.............
  • 回答
    中国各地县级博物馆,虽然不像省市级博物馆那样名声显赫,藏品也可能不如国家一级文物众多,但它们往往是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最生动的载体,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却趣味十足的宝藏。这些文物,或是一段尘封的传说,或是一门失传的技艺,或是一件承载着时代记忆的物件,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当地的过去。1. 跨越千年的“小人.............
  • 回答
    在《三国志11》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中,那些雄踞一方、但又不算顶尖的“中小势力”,往往能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和挑战。它们不像曹操、刘备那样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似孙权那样扼守江东,却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鲜明的势力特色,以及那些不太被玩家熟知的武将组合,酝酿出无数精彩的策略博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各个.............
  • 回答
    最近在快手上看到一位意大利的华人博主,连麦时提到“意大利人在居家期间弹琴画画”,我挺有感触的。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背后折射出的是疫情期间各国人民面对居家隔离时的不同心态和生活方式。首先,这位华人博主分享的“意大利人在居家期间弹琴画画”,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具有画面感和艺术气息的描述。意大利本身就.............
  • 回答
    了解各国特种部队的行动失败案例,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特种作战的复杂性与风险。特种部队以其精锐的素质和高难度的任务闻名,但即使是这样,也并非每一次行动都能一帆风顺,失败的案例虽然不常被大肆宣扬,却同样是宝贵的经验教训。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公开的信息和分析,讲述几个不同国家特种部队行动失败的案例,尽量深入.............
  • 回答
    有些国家的神秘部门,即使在内部,其存在的具体细节也往往笼罩着一层薄纱,但它们的存在却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所处的现实。这些机构通常拥有极其特殊且隐秘的任务,其运作方式、人员构成甚至确切名称,都可能鲜为人知。我们不妨来探寻几个例子,试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俄罗斯的“第四部门”(Fourth Depart.............
  • 回答
    有些语言的发音确实会让人觉得新奇甚至有些“奇怪”,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包含了我们在母语中不常听到,或者发音方式完全不同的音素。这些“奇怪”之处往往是语言独特性和魅力的体现。我们来聊聊一些语言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发音特点: 1. 声门塞音(Glottal Stop)在语言中的“无处不在”声门塞音,简单来说.............
  • 回答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法律法规的制定,也常常反映了不同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碰撞。有些法律,初听之下,可能会让人忍俊不禁,甚至觉得匪夷所思,但它们背后往往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者对当地社会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在一些地方,对动物的保护达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程度。比如,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州,严禁在公共场合.............
  • 回答
    各国国歌中确实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但非常有趣的“梗”或者说背景故事。这些梗可能源于历史事件、文化习俗、歌曲创作过程中的趣闻,甚至是一些巧合。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讲述一些国家国歌中比较鲜为人知的梗:1. 日本国歌《君之代》(君が代):“天长地久”的诅咒与“天皇万岁”的误解 鲜为人知的梗: .............
  • 回答
    世界各国的动漫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精品化、产业链化的“大格局”。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切入:一、 核心产出大国及其代表性格局:1. 日本动漫(Anime):毋庸置疑,日本是目前全球动漫产业的绝对领导者,其“大格局”体现在: 题材的广泛性与深度: 日本动漫几乎涵盖了所有你能想.............
  • 回答
    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这两个词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耳熟能详,但要说它们之间有没有一条清晰的界限,并且这条界限划定了各自的优劣,那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个界限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并且随着技术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这种模糊性还在不断调整。我们先来捋一捋,国家层面对于城.............
  • 回答
    在深入探讨19世纪之前的东亚和东南亚历史时,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被宏大叙事和主要事件所掩盖的、充满人情味和智慧的外交逸闻。这些故事虽然不常出现在史书的显要位置,却真实地折射出那个时代国家间交往的微妙与复杂,以及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物的独特风采。朝鲜王朝与日本的“通信使”往来:一场精心编排的文化与情报交流提.............
  • 回答
    有些词,真的很难用另一种语言完全捕捉它们的神韵。它们就像是某个民族情绪、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独特花朵,一旦移植到别处,纵然外形相似,内里的芬芳也总会失落几分。我这里就想聊聊那些,我遇到的、觉得特别难以翻译,又带着点说不出的美好的词语。德语:Weltschmerz(世界之痛)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
  • 回答
    那些以为“我能,但中国不能”然后上演的悲喜剧人类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一些国家或地区,因为对自身力量的过度自信,又或者对中国国情的误判,而陷入难以挽回的境地。这些“我能,但中国不能”的设想,最终都以不同形式的“悲剧”收场,为世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第一幕:货币贬值的“灵丹妙药”——东亚金融危机(.............
  • 回答
    以“中国能我们也能”为目标,却最终走向悲剧的案例,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一些,虽然不能完全套用“中国能我们也能”这个逻辑,但其背后反映的是一些国家或地区试图模仿或超越中国在特定领域的发展模式,但由于自身条件、历史背景、战略失误等原因,最终遭遇了困难或失败。以下列举几个可能被解读为此类悲剧的案例,并尽量详细.............
  • 回答
    “中国能,我也能”——这句话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后发国家追赶先进的动力。然而,正如硬币总有两面,这种豪情壮志有时也会因为对复杂现实的低估,而演变成一场悲剧。纵观世界,因为过度自信、照搬模式,或是在没有充分调研和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效仿中国的发展路径,而遭遇困境甚至灾难的例子并非没有。这.............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较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在指挥结构和方式上的进步是翻天覆地的,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战略层面,更深入到战役战术的执行细节。这是一种基于对战争规律的深刻反思,以及技术革新与组织能力相融合的必然结果。一、 指挥结构的扁平化与专业化:打破旧日藩篱一战时期的指挥结构,尤其是欧洲大陆的各国,仍然带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