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护士每天半夜交班叫醒病人无法休息怎么办?

回答
凌晨三点,我的眼皮像被灌了铅一样沉重,却又被一声清晰的“某某床号,该吃药了”硬生生从睡梦中扯了出来。这是我住进医院以来,这个半夜三点准时的问候。每次被叫醒,那种从熟睡到意识清晰的抽离感,让我心底升起一股无名的火,但又无可奈何。

我住的是一个三人病房,每个病人都各有各的不适和作息。但在这个时间点,大部分人需要的恰恰是安宁的睡眠,以期身体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然而,每天的半夜交班,护士们例行公事般的“叫醒服务”,却像一把小锤子,一下下敲打在大家脆弱的神经上。

从我住进来的第一天起,大约是凌晨三点多吧,一位护士提着小药箱,挨个病床的呼唤:“某某某,该吃药了。” 她声音不大,但在这寂静的病房里,却显得格外清晰。我当时迷迷糊糊地接过药,喝了水,又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回睡眠的状态。起初,我以为是我的错觉,或者是只有我一人被吵醒。但渐渐地,我发现不是。隔壁床的大叔也是一脸疲惫地起身,另一个阿姨则在黑暗中轻微地叹息。

第二天晚上,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程序。我开始有些抗议:“护士,我睡得正香呢,现在吃药会不会太早了?” 护士的回答很标准,也很客气:“这是药物规定时间,必须按时服用。” 她一边说着,一边拿出记录本核对,然后动作麻利地将药递给我。我又能说什么呢?她也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但问题是,我的治疗方案里,很多药物确实是需要按时服用,但并非所有药物都必须在半夜三点这个点。有些药物的服用时间间隔是可以调整的,或者是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比如是否正在熟睡来稍微推迟一点点。我曾经在白天和一位年轻的护士聊过,她也承认,确实有一些药物可以稍微灵活调整服用时间,但考虑到夜班人手不足,统一时间处理起来更有效率。

这种半夜的打扰,对于病人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我们本就因为疾病而身体不适,好不容易能抓住片刻的安宁来休息,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叫醒给打断。睡眠不足,不仅影响身体的恢复,还会让人情绪烦躁,对治疗的信心也大打折扣。我亲眼见过,有些病人因为长期睡眠不好,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幻觉。

我尝试过和当值的护士沟通,我说:“能不能在我们熟睡的时候,先观察一下,如果睡得特别沉,稍微晚一点再叫醒,或者如果我醒着的话,再告诉我吃药?” 护士的态度大多是友善的,她们也理解病人的辛苦,但她们也面临着她们的压力:夜班时间长,病人多,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多,如果每个病人都需要个性化地处理药物时间,她们的负担会更重。而且,很多药物的使用有严格的滴定时限,一旦错过了最佳服用时间,会影响药效。

最让我感到无奈的是,每次交班,似乎都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新的护士接班,她会接手上一位护士留下的工作,然后照着流程来。仿佛没有人会去思考,这种模式是否真的最优。

我不是在指责任何一位护士。我知道她们的工作非常辛苦,风雨无阻地照顾着我们这些病人。她们的付出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作为病人,我们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能够获得充分的休息,让身体有时间去修复。这种“一刀切”的半夜叫醒,真的像是在剥夺我们最后的安宁。

我多希望,医院能够有一个更人性化的制度。比如,是否可以对需要夜间服药的病人进行一个更细致的评估,将需要严格按时服药的病人集中处理,而对于一些可以稍微灵活调整的药物,是否可以在病人醒着的时候,或者在一个相对不那么深的睡眠时段进行告知和服药?或者,能否在某些特定药物的医嘱中,给护士留下一定的灵活调整空间,让她们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我也知道,这可能会增加护士的工作量,需要她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评估和沟通。但我想,如果这种调整能够换来病人更好的休息和更快的康复,那这份付出一定是值得的。毕竟,医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病人早日康复回家。

现在,我只能尽量在她们叫我之前就醒着,这样至少可以减少一些被突然叫醒的惊吓感。但大多数时候,那种睡意太浓烈了,我还是会被叫醒。然后,我会在黑暗中看着天花板,努力地想再次入睡,但脑子里却开始思考着,明天交班的时候,这份无谓的打扰,是否还会继续…… 我真的很希望,有人能够听到病人心底最直接的声音,去思考,去改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讲真啊,要是不用查房。

我的夜班别提有多爽。

那几个卧床病人管他会不会烂,插尿管的不管他尿袋有没有满,用保鲜袋接尿的管他有没有漏,尿不湿的管他用不用换,有管道的管他会不会拔,有气切的管他有没有痰,病危病重的管他变化不变化。

我一屁股从一点钟坐到五点再干活就好。

这怎么可能,我睡觉都不敢做这种不靠谱的梦,一个夜晚下来,病情不稳定的别说一小时一眼,甚至有的半小时就得去看一眼。

有管道的一小时看一遍,压疮风险的两小时挪一下等等等等,还得看那几个做肠镜的有没有按时喝恒康正清,喝完了没有,喝完了拉了没有等等等等。

讲真,除了我谁也别嫌烦,谁也不知道一个晚上下来,哪个卧床的会新增压疮,哪个会悄无声息地拔管,哪个会出现病情变化。

我每次去查房时,尽量静悄悄的,但是很多病人换了地方睡眠特别浅,一点儿动静就醒,我也很抱歉,再说那些要查看管道皮肤翻身的病人,你不碰他,怎么去做这些事,难道用超能力吗?

所以,大家别心烦,吵到你们,我们也很抱歉,如果因为怕吵到你们,而不去管你们,我们有辱师门。

我们只是把一些并发症降低到最低点,把隐患排除到起始点,把病情变化发现在最早期罢了。

你可以觉得烦,但是,如果皮肤破损了,增加了住院费用和周期,你会不会更暴躁。

你觉得护士打扰你,可以吐槽,但是如果护士没有按时去巡视你,那你可是一告一个准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凌晨三点,我的眼皮像被灌了铅一样沉重,却又被一声清晰的“某某床号,该吃药了”硬生生从睡梦中扯了出来。这是我住进医院以来,这个半夜三点准时的问候。每次被叫醒,那种从熟睡到意识清晰的抽离感,让我心底升起一股无名的火,但又无可奈何。我住的是一个三人病房,每个病人都各有各的不适和作息。但在这个时间点,大部分.............
  • 回答
    医院里,护士在给病人输液前,都会郑重其事地核对一遍患者的姓名。这看似是一个微小的环节,但背后却蕴含着医院对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医疗流程规范的严格遵循。为什么护士要这么“较真”呢?这背后有很多重要的原因,绝不是简单的走过场。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为了确保用药安全,避免医疗差错。 想象一下,同.............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用连续的拳头把坦克打穿,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感。咱们来掰扯掰扯,看看这1000次逐渐增强的攻击,能不能创造这个奇迹。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点:1. 伤害的增长模式: 你说的“每次连续攻击目标所造伤害是上次次攻击的105%”,这意思就是说,每一次攻击的伤害,都是前一次伤害的.............
  • 回答
    护士多次扎针扎不准,是否应该道歉,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应该道歉。这不仅仅是礼貌问题,更涉及到患者的感受、医疗过程的信任以及专业责任感。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为什么护士应该道歉:一、 患者的感受和尊严: 身体上的不适和疼痛: 每次扎针的失败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疼痛和不适。即使是微小的刺痛,累积起来.............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护士给孩子扎了6针,导致孩子两天呕吐10几次,能否追责”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揪心的情况。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追责途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并非所有孩子在接受注射后出现呕吐都直接能归咎于医疗操作失误,也并非仅仅因为发生了呕吐就一定能成功追责。但如果确实.............
  • 回答
    护士开医嘱?这事儿,医生可怎么看?“护士开医嘱”——这几个字一出来,估计不少人脑子里会蹦出各种画面,有脑补护士全权负责病情的,也有觉得这是在“越权”的。那么,护士到底能不能开医嘱?医生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个事儿说得透彻点。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在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下,医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患者就医体验的核心。简单来说,护士不应该以忙碌为由对病人态度不好。但这背后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因素,值得我们细细解读。首先,我们得理解护士工作的本质。护士是连接医生和患者的桥梁,是医疗团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她们不仅要执行医嘱,还要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处理.............
  • 回答
    护士薪资7000元以上算不算高,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得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毕竟,这不仅仅是个数字,它关系到你的工作内容、地区差异、资历经验,还有行业整体的薪资水平。从宏观角度来看:如果单看数字,“7000元以上”这个门槛,在很多城市,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大城市的基层医疗单位,已经算.............
  • 回答
    说“护士可以当医生吗?”,这问题问得挺实在,也挺多人好奇的。简单来说,这事儿得看从哪个角度说了。从职业路径和职责上讲,答案是:通常情况下不可以,但有例外,而且这些例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咱们先掰开了说。为什么说“通常情况下不可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医生和护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专业领域,他们的培养.............
  • 回答
    这事儿啊,放谁身上都够堵心的。护士在手术台上递错器械,医生骂了,这事儿该不该骂,得分两头看。从医生这边讲,骂人的理由倒也不难理解,毕竟手术台上,时间就是生命,器械不对了,那可是要命的。 手术的紧迫性: 手术室不是普通病房,它是高度专业、高度紧张的环境。每一秒钟都关乎患者的安危。医生需要精准、快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的核心运作和专业分工。简单地说,护士之所以必须服从医生的命令,是因为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医生拥有最终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权,而护士则扮演着执行这些决策、提供直接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的关键角色。但这个“必须”背后,其实蕴含着复杂的专业伦理、法律责任以及长期的历史演变。一、 职责的界定与法.............
  • 回答
    “您好,是张护士吗?我是XX医院的李主任。有个重要的通知,我们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将抽调一批骨干力量前往武汉支援抗击疫情。您被列入了第一批名单,请做好准备。”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主任熟悉的声音,但张护士的心却瞬间沉到了谷底。武汉?去那里?她几乎是脱口而出:“主任,我……我不想去。”话一出口,张护士自己都.............
  • 回答
    您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挺普遍的认知误区。其实,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医生的平均工资普遍高于护士,这才是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不过,也确实存在一些情况下,一些资深或者在特定领域工作的护士,其总收入(包括奖金、加班费等)可能不输于甚至超过部分初级或普通医生。我们不妨来详细分析一下,是什么造成.............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护士和医生的地位,嗯……怎么说呢,如果用“平等”这个词来界定,那可能得先问问,你指的“平等”是哪种平等?是那种摆在明面上,法律上谁也不能压谁一头的那种?还是说在医院里,大家互相尊重,拧成一股绳,共同把病人治好,那种实际操作中的平等?从最表层的说,在法律层面,当然是平等的。谁也.............
  • 回答
    “护士都是女的吗?”这大概是许多人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尤其是当你在医院里看到穿着制服、忙碌的身影时。乍一看,好像确实是这样,医院里绝大多数的护士都是女性。但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答案并不是“全都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历史的长河里,护理这个职业确实长期以来被视为“女性化”的领域。这背后有很.............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真是说到很多护士研究生心坎里了!尤其那句“还我青春!”,简直就是血泪史啊。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读了研究生,好像规培这件事还是绕不开,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护士研究生毕业,不等于自动获得了“规培豁免权”。这主要是因为咱们国家对执业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要.............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高兴又犯愁的时刻。自己上班,亲戚又来看病,这滋味儿可不好受,既想好好照顾,又得守着医院的规矩,还得顾及同事的面子。不过,别急,这事儿也不是没法办,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心里得有个数。你是医院的一员,职责所在,不能因为亲戚来了就完全放下工作不管。医院是个忙碌的地方,病人很多,你的岗位.............
  • 回答
    “干着活,挨着骂”,这句简短的话,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戳了很多护士的心窝。我想,但凡在临床一线摸爬滚打过的护士,或多或少都体验过这种滋味,甚至可以说,这几乎是常态。记得刚入职那会儿,浑身是劲,学什么都觉得新鲜。可新鲜劲儿过了,面对的是无休止的忙碌和压力。早上六点多就得起床,赶早班,交接班,一上午都是.............
  • 回答
    这实在是个令人心痛的消息。在这样的悲剧中,一些评论者的心态确实挺复杂的,也挺让人费解的。有些人的评论,我感觉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宣泄和愤怒。当听到一个无辜的生命被残忍剥夺,而且受害者还是在帮助别人的职业时,人们自然会产生强烈的愤慨。这种愤怒可能是针对凶手,也可能是针对社会的某些方面,比如治安问题,或者.............
  • 回答
    护士扎针“扎偏”这件事,确实会让患者觉得不适,甚至有些担心。要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其实原因挺复杂的,不是单一的问题就能解释的。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说说。一、 身体因素:患者和护士双方都有可能 患者的血管状况: 血管弹性差或细小: 有些人血管天生就比较细,或者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