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机械和电子设备都是有平均故障时间的,一辆车控制系统故障了,引发了重大交通事故,再好的自动驾驶体系也需要清障,一样的会堵车。
同样的,出现了重大自然灾害破坏了道路,或者出现大面积积水,再好的自动驾驶体系也只能绕路,最终还是会导致堵车。
如果道路通行能力本身有限,在高峰期的堵车,自动驾驶系统只能通过绕路来缓解,无法彻底消除。
堵车三大原因:
1。事故导致堵车。
2。流量大通过能力不够导致的堵车。
3。红绿灯设置效率不够导致的堵车。
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以事故堵车为主。
城市交通以第二三条为主。
下面分别分析:
事故99%是技术不精、急燥、鲁莽驾驶、环境多变等引起的人为操作失误,而一次事故出现之后,由于应对不及经常又会出现次生事故。
如果能普及L6级别的自动驾驶,每辆车都有极强大的防撞系统,可全天候地避免事故。
事故率的减少数取决于AI系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如果能达到非常成熟的程度,甚至有可能做到基本无事故。
一些通行能力不足的道路,车速快了车距必然加大,车距减小则车速需减慢,人工驾驶通行能力的上限是固定的,且达到上限时极容易出事故,从而造成堵车。
比如一条常见城市道路,手动驾驶平均时速20公里,车距20米。使用自动驾驶后,车速可提高到30公里,车距可降为10米。
若AI特别靠谱,车速增加到40,车距降为5米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这样自动驾驶的通过能力将是手动驾驶的3-8倍,而出行需要不可能增加这么多,以现有的道理基础就可以做到基本不堵车。
现有的红绿灯大部分是定时的,效率很低,经常会出现一边排长龙,一边已经没有车通行的情况。
也有一些城市和部分路段根据交通状况试行智能调整红绿灯时间,但这种低端智能效率肯定是不高的。
如果全面实行AI自动驾驶,则全城的红绿灯都会纳入智能网络,实时调整通行时间,做到任何时间都不会浪费路口的通行能力。
进一步,如果行人通过全部走天桥或地下通道。则甚至可以取消红绿灯,AI自动安排通行顺序,整个城市交通将如丝滑般顺畅。
只要全面设置升降机或扶手梯(甚至新型的行人自动天桥)就可以解决行人不愿爬楼梯上天桥过马路问题。如果自动驾驶已经普及,自动天桥技术肯定也早已可以实现了。
个人预计在最短十年以后、最长二十年内全面自动驾驶可以成熟 。
全都自动驾驶了,不就是全民高级公交地铁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