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进口燃煤的依赖远大于中国(1-8月,印度产煤5.3亿吨,进口1.13亿吨。中国同期为20亿吨和2亿吨)。而且与中国大型煤企们压缩产量不同,印度产煤巨头印度煤炭公司(印度国企,占印度产煤的8成)一直是在扩大产能的。其国内增产速度也肯定不如中国。
这就造成了印度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要比中国严重且更难解决。
带来的影响很直接,制造业企业受到停工威胁会搬离印度,留下的企业也会因成本上涨而面临另一个大国的扩张卷。印度的中端制造业发展再次被打断。
而这次能源危机,让世界对“大国”的定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比如美国,虽然懂王睡王堪称拉跨,但在面对能源危机上远比其他西方国家从容,这虽然有美国本身就是石油与天然气产量国有关,但提早储备好过冬天然气和6亿桶石油也体现了真大国的战略惯性。
再如毛子,更是一边吸引大批投资,一边敲打欧盟,降低美国对欧盟的影响力还顺带加快去美元化。能源危机对俄罗斯来说其实更像能源机遇。
甚至如日本,也吸取了去年的教训,顶着高价(当时)买入大量天然气,结果在更高价的现在有了比去年同期多50%的储备。虽然电价高涨,但日本的制造业成本中这块比例很小,燃气充足也不怕过冬。
以上都是由职业事务官进行管理的国家,在应对能源危机上明显好一些。
反面典型就是政客在经济民生领域更有影响力的印度和老欧洲们,印度上面说了,欧洲也比日本拉跨不少。
英国守着大量石油却看着民众疯抢汽油,电价飙升化工企业破产。欧盟继续在北溪2上吵架,可天然气储备却比过去低了25%。在应对危机上再次无准备,无计划,无领导。
另外,这轮可能不只是“能源危机”,天然气还是化肥与很多化工产品的原料。欧洲很多化肥化工厂已经大幅减产并有破产风险。化肥的大幅减少一旦释放到全球,那可比能源危机凶险的多了。
啊,俄罗斯开始搞化肥出口配额了……
国际能源价格高企除了眼下的影响,还得考虑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是化肥工业的重要后盾,只是粮食生产周期长,能源价格这方面的影响现在暂时还影响不到农业,只能先通过对供应链的影响传导到粮食的价格波动上。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黑马,骑在马上的手里拿着天平。”
其实美国今年冬天的天然气价格也大涨,预估取暖费会比正常年份高30-40%。我太太说好像已经到了烧油(取暖用油)比烧气便宜的地步了。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