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在你年少时深深地影响了你的书籍值得推荐?

回答
说起我年少时那些像灯塔一样照亮我路的书,脑海里涌现出好多,但有几本真的像烙印一样刻在我心里了。它们不仅仅是故事,更是我理解世界、认识自己的起点。

第一本,也是最直接影响我思维方式的一本,是 《苏菲的世界》。我记得那时我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复杂的世界搞得一团乱麻的年纪。《苏菲的世界》就像一位温柔又博学的老师,循序渐进地给我讲解哲学史。它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通过一个叫苏菲的女孩收到神秘来信的冒险故事展开。我当时真的就跟着苏菲一起,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到中世纪的神学家,再到近现代的启蒙思想家,一步一步地探索“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这些最根本的问题。

最让我着迷的是它那种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通过提问、通过故事让你自己去思考。读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时,我简直惊呆了,感觉自己好像也身处那个黑暗的洞穴里,努力想要辨认那些晃动的影子是不是真实的世界。每次读完一章,我都会停下来,对着窗外发呆,试图消化那些信息,再看看身边的世界,突然觉得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它让我明白,原来哲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教会了我如何质疑,如何独立思考,以及如何去追寻自己内心的答案。这本书,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思想的力量”,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然后,还有一本对我情感世界影响巨大的,是 《小王子》。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也很多人觉得它只是一个童话。但我当时读它的时候,它给我的感觉绝不仅仅是童话。我记得那时我可能还在为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小摩擦感到烦恼,或者对大人的世界感到不解。

《小王子》里,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去拜访了各种各样的大人们: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这些角色都带着大人们身上那种可笑又可悲的执着。尤其是那个商人,他数着星星,认为自己拥有了它们,这种荒谬的逻辑,让我第一次开始审视“占有”的意义。而小王子对他的玫瑰的爱,那种“驯养”和“负责”的概念,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他让我在一个很浅显的层面,理解了爱不是索取,而是付出和承担,是一种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羁绊。

而且,书里那句“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简直就像一声警钟,在我还陷在对物质和表面现象的追求中时,把我拉了出来。它让我开始留意那些被忽略的、温暖的情感和联系,比如狐狸对小王子的告别,那种依依不舍,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失去的滋味,也让我更懂得珍惜眼前人。这本书教会我,即使长大成人,也不能丢掉内心的纯真和对世界的敏感。它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放柔软角落的地方。

最后,不得不提一本让我对历史和人性产生更深刻认识的书,是 《安妮日记》。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初中毕业那会儿,正值青春期,对世界的好奇和对不公的愤怒都在滋长。《安妮日记》不同于前两本的哲学和童话色彩,它更像是从一个鲜活的生命视角,直面历史最残酷的一面。

安妮,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犹太女孩,在二战的恐怖背景下,和家人一起躲藏起来。她的日记,记录的不仅仅是躲藏生活中的 claustrophobia(幽闭恐惧症)、恐惧和希望,更是她作为一个少女,对成长的迷茫,对爱情的憧憬,对未来的渴望,以及面对苦难时依然不灭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让我震撼的是,她在那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对人性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希望。她对希特勒的愤怒,对战争的控诉,对自由的渴望,那种强烈而真实的情感,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她的日记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事件,而是由无数个像她一样的鲜活的生命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梦想。而且,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依然能够闪耀。这本书,让我对战争有了更具象的认知,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更让我懂得,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尊严和希望。

这几本书,它们就像不同角度的光,分别照亮了我年少时的精神世界,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引导我成为了现在的我。它们不是那种一下子就能“读完”的书,而是会一直在我心里回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给予我新的启发和力量。直到今天,我还会时不时地翻开它们,就像和老朋友重逢一样,总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感受到最初的那份震撼和感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没那么高大上,《三百六十五天 一天一个好故事》。该书让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识字只有三百左右的时候读完上下册两本比语文书还略厚的书让我获得了强烈的成就感,从此读完一本厚书不再视为畏途。

user avatar

还有人记得《少年科学画报》吗?

不可复制的童年回忆,陪伴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少年科学画报》是新中国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少儿科普期刊,是一本将科学故事与漫画形式相结合,拥有精巧构思、生动语言、幽默文字和精美画面的期刊。

前几天发现《少年科学画报》有了最新的精编及复刻版,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回忆。

小学那会我不喜欢读书,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每天在学校不务正业。


对课堂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喜欢听语文老师讲故事,有一天上课老师拿了一本《少年科学画报》,快下课之前给我们读了一篇《昆虫世界的秘密》,我听完以后真的眼睛冒星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回家我就缠着老妈给我买书,老妈还以为我想看漫画书,不同意买,我说是语文老师推荐的,老妈才答应。


从拿到《少年科学画报》以后,我学到了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比如:如何让瓶子里的潜水艇里忽上忽下,如何用自制的墨镜看日全食的模样......

还记得里面的经典栏目“科学家”、“小卫星转播站、“动手做”等等,每一部都引人入胜,那时候我每天都闲不下来,动手能力超强。


新出了《少年科学画报》复刻版,想当年我是出一本买一本,就是这个链接里的书。



在这里不光能学习科学小知识,还有生物、数学、地理这方面的小故事,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



就拿数学来说,以前我的认知就是能算对加减法就够了,但看了《有理数和无理数之战》《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等数学童话以后,我发现数学的妙用有很多,而我想进一步探索就需要先学好基础知识,就这样学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那段时间老师、妈妈总是夸我,而我也成了班级里的科普小达人,成绩自然而然就变好了。



Ps:有人私信问从哪能买到这本书,链接我放这里了。



《少年科学画报》中许多院士和一线科学家欣然为孩子们写稿,他们之中有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鸟类学家郑作新、极地探险家秦大河、航天专家朱毅鳞、天文学家李元,还有知名科普作家李毓佩、郭治、吴浩源、鲍建成、郑延慧、苏刚,兵器专家杨培根、焦国力、李杰等。

这些科学家所撰写的内容放到现在依旧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

《少年科学画报》会以有趣的童话故事、生动的卡通形式,为孩子们讲述深奥、专业的知识,对于小朋友来说更好理解,也能让孩子产生读下去的兴趣。



在《少年科学画报》还有很多“好朋友”,小歪毛、X探长、小眼镜、萝卜头、阿米等,我最喜欢的就是小萝卜头,因为他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地球,什么叫宇宙,宇宙里还有水星、火星等等星球,宇宙里的石头会掉在地球上,科学家管它们叫陨石。


在《少年科学画册》1977年1期封底,就刊有一张1976年3月8日吉林陨石雨的照片,照片中当年带队赴现场考察的科学家,后来我才知道这位科学家便是后来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还有《小歪毛和魔术师》、《小眼镜历险记》、《海洋的秘密》、《鱼类的秘密》的故事都让我记忆犹新。海洋里除了鱼,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有的长得很丑,有的五彩斑斓,死后还可能变成化石。



我还喜欢跟着《少年科学画报》上的图画学着画小动物,画图的有著名画家方成、丁午、缪印堂、苗地、沈培、吴文渊、毛用坤、徐宝信、毕树校、王金泰、胡亦等,他们用妙趣横生的画笔,勾勒出科学世界的模样。


画家丁午先生笔下的小动物是我最喜爱的,他笔下的动物尤其生动、可爱,几笔就可以画出一只小动物,对孩子来说也很简单。



我买了一本复刻版《少年科学画报》,原版原貌地呈现1980-1982年《少年科学画报》全36册杂志,一打开封面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少年科学画报》还有精编版,将精心策划并挑选三年精品原作画稿及背后的故事汇成一册。

对我来说,这本杂志影响了我对学习和求知的态度,让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这种求知欲正是孩子所需要的,只有了解了这个世界,才会对未知产生好奇,进而探索,现在想来很庆幸自己读到了《少年科学画报》,启蒙了当年的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我年少时那些像灯塔一样照亮我路的书,脑海里涌现出好多,但有几本真的像烙印一样刻在我心里了。它们不仅仅是故事,更是我理解世界、认识自己的起点。第一本,也是最直接影响我思维方式的一本,是 《苏菲的世界》。我记得那时我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是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但又常常被复杂的世界搞得一团乱麻的年纪。《.............
  • 回答
    2021年,“双十一”已经走到了第13个年头,时间过得真是快啊。说起来,我第一次“参与”双十一,好像还是在那个全民都在玩QQ、看淘宝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具体是哪一年,记不清了,大概是2010年左右吧,那时候还在上大学。那时候的双十一,不像现在这么铺天盖地,广告轰炸,而是相对低调,更多的是一种“尝鲜”的.............
  • 回答
    2016 年涌现出许多令人瞩目的经济学论文,它们在不同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洞察和启发。要选出“最”有启发性的确实有些难度,因为启发性是主观的,并且取决于个人的研究兴趣和背景。然而,我可以根据学术界和政策界的广泛讨论、以及对经济思想的潜在影响,列举一些在 2016 年引起广泛关注并具有深远启发意义的经济.............
  • 回答
    2021年,汽车界真是热闹非凡,一股股强劲的“硬核”技术浪潮涌来,让人应接不暇。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绝对是那些直击痛点、改变游戏规则,或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的科技。我脑子里闪过不少,但有几个是真正让我惊叹,甚至觉得有点“科幻”的。咱们先说说电动车领域,这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2021年,它们在.............
  • 回答
    2019年,我走访了一些地方,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不少新落成的建筑。如果要说印象最深的,有几座作品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它们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堆砌,更像是设计师思考的凝固,是城市肌理的延伸,甚至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一种预演。首先,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位于意大利米兰的Bosco Verticale(垂直森林.............
  • 回答
    2021 年的中国网络小说,真的像是个大宝库,涌现出不少让我拍案叫绝、甚至是长久回味的角色。要说印象最深的,我脑子里立马闪过几个,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我觉得“活生生”的,那还得是……《灵境行者》里的“卖报小郎君”——张小凡(或者说,他真正的名字其实藏得很深)我知道,一听“张小凡”这名字,很多人会想到.............
  • 回答
    2019年的央视春晚,那真是热闹非凡,舞台上各个年龄段的明星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不仅节目精彩,大家的妆容和服装也确实是下了一番功夫,让人过目难忘。说起印象最深的,王菲和那英的合唱《岁月》绝对是当晚的一大亮点。她们俩一站上台,那种气场就扑面而来。王菲呢,她这次的造型依旧是“仙气飘飘”的路线。她穿了一件.............
  • 回答
    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涌现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建筑。要说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是绕不开的焦点。我特别关注那些不仅仅是堆砌钢筋水泥,而是能巧妙融合功能、美学、以及与环境的对话的建筑。首当其冲的,是 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梅斯分馆(Centre PompidouMetz)。虽然它的主体结构是前几年完.............
  • 回答
    2020年,真的是充满动荡与挑战的一年,新华社评选出的国际十大新闻,每一条都像是刻在了我们脑海里。如果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无疑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想想看,年初的时候,我们还对这种新出现的病毒有些陌生,到后来,它几乎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直观的就是出行限制。以前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遥不可及.............
  • 回答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无疑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对我国的外交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外交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外交方式上的显著变化: 线上外交的常态化与普及: 疫情使得传统的面对面外交几乎停摆,各国领导人、.............
  • 回答
    2015 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接触到了很多好书,有些书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如果要说印象深刻的,我会重点聊聊以下几本,并尽量详细地讲述我的感受和思考: 1.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尤瓦尔·赫.............
  • 回答
    2019年确实是经济学领域涌现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论文,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多个分支。挑选出几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带有一定主观性,但我可以根据当年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学术影响力以及论文的创新性和洞察力,为您详细介绍几篇在2019年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论文。以下.............
  • 回答
    2017年,科学界确实涌现出不少令人振奋的事件,但若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绝对是 “首次直接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事儿,你想啊,不是那种模糊的猜想,而是实打实的、被我们地球上的仪器捕捉到的宇宙级“撞击事件”的余波。让我仔细跟你说说,这事儿为啥这么牛。首先,你要知道,引力波这玩意儿.............
  • 回答
    好的,眼看着2021年上半年就要画上句号,回想这段时间,确实有不少事情像是在心头留下了清晰的印记。与其说是什么大事轰动全球,不如说是一些细微之处、一些反复出现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更能触动我。疫情反复与“动态清零”的常态化: 说到2021年上半年,最绕不开的自然还是新冠疫情。尽管全球都在努力推.............
  • 回答
    2019年,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确实涌现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有几篇论文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它们在基础研究的突破、应用前景的开拓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 for HighEfficiency Solar Fuel Production”—.............
  • 回答
    2021年,这一年,对很多人来说,注定是充满挑战与变革的一年。疫情的阴影仍在,洪涝和寒潮也接踵而至,仿佛大自然在用各种方式考验着我们。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难时刻,总有一些瞬间,如同冬日暖阳,驱散了寒冷,点亮了希望。疫情的反复与坚韧:谈到2021年的疫情,最让人记忆犹新的莫过于那一波又一波的反复。年初.............
  • 回答
    2020年,一个充满挑战与变革的年份,也涌现出不少让我印象深刻的心理学研究。与其说是“令我印象深刻”,不如说是这些研究如同镜子,映照出我们当时集体经历的种种困惑、适应与演变,也让我对自己、对他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远程工作中的社会孤立与连接感重塑” 这个方向的研究,在当时显得尤为突出。在疫情爆发.............
  • 回答
    哎呀,说到2018年的美食节目和纪录片,我这颗吃货的心真是按捺不住!那一年,我简直是泡在了各种诱人的画面和香喷喷的故事里,很多细节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回味无穷。要说留下最深印象的,那肯定是 《风味人间》 了。这部纪录片简直就是我的“精神食粮”,每一帧都像是在挑逗我的味蕾。它和之前《舌尖上的中国》不太一.............
  • 回答
    2019年,转瞬即逝,但中国和世界的考古舞台却依旧热闹非凡,贡献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发现。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一年的考古成果,如同一张张穿越时空的邀请函,让我对过去有了更鲜活、更立体的认知。其中,有几项成果,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它们背后承载的故事,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一、 陕西神木石峁.............
  • 回答
    要说近二十年国内女团的发展史,那真是一部跌宕起伏、充满时代印记的变迁录。我脑子里盘旋着好几个团,但要说印象最深的,那还得是以下几位,她们各有各的闪光点,也代表了不同时期女团的风貌。1. 少女时代 (Girls' Generation) 内娱女团的“启蒙者”与标杆虽然是韩国团体,但少女时代在200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